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汉纪五 汉太宗孝文皇帝二年 贾谊论重农抑商

资治通鉴白话文作者:金色轰炸机发布:金色轰炸机

2023-2-26 00:07

太宗孝文皇帝二年癸亥、西元前178年

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贾谊对文帝说:『【管子】书中说:「仓库充实人们才会讲究礼节,衣服粮食充足人们才有荣辱观念。」假若百姓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却乐意听命于君主的统治,这种事情,从古到今,我都没有听说过。古代有人说:「一个农夫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有人要挨冻。」无论什么产品,生产它都有一定的季节时令,用起来如果毫无限制,物资就必会缺乏。古人治理天下,安排得很细微,很周到,所以国家的积贮足以仗恃。现在,脱离农桑本业而从事工商业的人太多了。这是危害天下的一大流弊;追求奢侈的风俗,日益增长,这是危害天下的一大公害。这两种流弊和公害盛行,没有谁给以制止;政权面临毁坏,没有谁能挽救。天下财富,生产的人很少而挥霍的人却很多,怎能不枯竭!

以利导势,则天下俱势于利;以义导势,则天下俱势于义。故以义取天时者宜,以义取物用者宜,以利勉商贾而失农桑者,无所宜也。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大汉建国以来,已近四十年了,国库和私人积贮数量之少,仍然令人悲哀痛惜。一旦老天不按时降雨,百姓就惶恐不安;年景不好,没有收成,百姓或者出卖爵位,或者自卖儿女,换粮度日;此类事情,陛下已经听到了。哪有天下如此危险而主上不惊惧的!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啮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僭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世上有丰年有歉年,这是自然规律;古代圣王夏禹和商汤也都曾经历过。假若不幸出现了方圆二三千里的大面积旱灾,国家靠什么去救济百姓?突然间边境有紧急情况,征调数十百万将士,国家用什么供应军需?战争和旱灾同时发生,国家财力无法应付,就会天下大乱,有勇力的人啸聚部众劫掠地方,疲困和老弱的人,就相互交换子女吃人肉。政事的治理没有完全通畅,远方那些势力强大有称帝野心的人,就会一起举兵争着起事;若发展到这般田地才大吃一惊图谋制止,怎能来得及呢!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国家积贮了大量粮食而钱财有余,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以它为依凭,进攻就攻取,防守就牢固,作战就胜利,要感化、安抚敌人,或者吸引远方部族归附朝廷,怎么会招而不到!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现在如果驱使民众归返农事,都依附于土地,让天下人都从事生产满足本人生活需要,让工商业者、游民都改为从事农耕,那么,国家就会有充裕的积贮,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了。可以使国家富足,安定天下,而却做出了这种令人危惧的事情,我私下为陛下感到惋惜!』

古时社会生产水平较低,因此从事农业的人必须占大多数,否则就难以满足社会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吃和穿。而相比于工商业,农民种田最辛苦,获利却最少。因此很多人看到工商业的好处,就纷纷改行去做工经商,长此以往,对社会民生是一种破坏。因此官府应当有正确的调控和导向,坚持以农为本。

农桑者,取天时以宜物用也,义者也。商贾者,周物之用以取其值也,利者也。物用,因时异,以地宜,其值不一,贾者取其差异而牟利,非不可也,亦尝周物之用,而不令之废也,然不取天地万物之义,不事生产,不能导势以义,不宜兴举也,必也有度。

上感谊言,春,正月,丁亥,诏开藉田,上亲耕以率天下之民。

文帝被贾谊的话所打动,春季,正月,丁亥十五日,下诏举行『藉田』仪式,皇帝亲自耕作,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

皇帝举行『亲耕』典礼,是向天下表明对农业的重视,是教化百姓的重要方式。现在北京的先农坛,就是明代皇帝进行亲耕典礼的地方。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