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汉纪四 孝惠皇帝二年 相曹参任贤去佞 直帝怨萧规曹随

资治通鉴白话文作者:金色轰炸机发布:金色轰炸机

2023-2-22 08:45

孝惠皇帝二年戊申、西元前193年

癸巳,以曹参为相国。参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始,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惟参。参代何为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讷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参辄饮以醇酒;间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见人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癸巳二十七日,朝廷任命曹参为相国。曹参刚听说萧何去世时,就对门下舍人说:『快准备行装!我要进京去做相国了。』过了不久,使者果然前来召曹参入朝。起初,曹参当平民时,和萧何相交甚好;及至做了将相,两人有些隔阂。到萧何快死时,所推举接替自己的贤能之人惟独曹参。曹参接替做了相国后,所有的条令都不做变更,一律遵照萧何当年的规定。他挑选各郡各封国中为人质朴、拘谨不善言辞、敦厚的长者,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那些言谈行文苛刻、专门追逐名声的官员,都予以斥退。然后曹参日夜只顾饮香醇老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员及宾客见他不管政事,来看望时都想劝说,曹参却总是劝他们喝酒;喝酒间隙中再想说话,曹参又劝他们再喝,直到喝醉了回去,始终没机会开口说话。这样的情况成为常事。曹参见到别人犯有小错误,也一昧包庇掩饰,相国府中终日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使归,以其私问参。参怒,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帝让参曰:『乃者我使窋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又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帝曰:『善!』

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之职,惠帝向他埋怨曹参不理政事,认为『难道是因为我年纪轻吗』?让曹窋回家时,以私亲身分探问曹参。曹参大怒,鞭笞曹窋二百下,喝斥:『快回宫去侍候,国家大事不是你该说的!』到上朝时,惠帝责备曹参说:『那天是我让曹窋劝你的。』曹参立即脱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体察圣明威武比高帝如何?』惠帝说:『朕哪里敢比高帝!』曹参又问:『陛下再看我的才能比萧何谁强?』惠帝说:『你好像不如他。』曹参便说:『陛下说得太对了。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手治国,我们臣下恭谨守职,大家认真遵守不去违反旧时法令,不就够了吗!』惠帝说:『对。』

参为相国,出入三年,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壹。』

曹参做相国,前后三年,百姓唱歌称颂他说:『萧何制法,整齐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做事清净,百姓安心。』

曹参延续萧何的成法不变,而使得天下大治,并不是因为萧何的成法尽善尽美无懈可击,而是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得不沿袭。当时,汉高帝刚刚驾崩,吕后专权,惠帝懦弱,如果不沿袭成法,又能怎么办呢?周公制礼作乐时,天下尚不太平,内有针对他的留言,外有商朝残余势力与东夷虎视眈眈,不过也顾不上这么多。曹参没有周公之德却遇到了同样的乱世,如果想纠正萧何草创制度中的失误,则人心不安而天下必然大乱。

整饬大法、纠正制度、安上治民,必须分清本与末,文与质。立纲修纪、拨乱反正,使百姓们知道上下有别,这是本。而极力粉饰以大做表面文章,使之看起来完美无缺,便是末。文和末,并非一日之功。预先计划好而不可延缓的事,便是本、质。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而与其它措施相辅相成以裨益国家社会的事,便是文、末。

在汉高帝时期,制定礼乐是不容等待的,因而之前两位鲁国儒生所说『礼乐要在国家安定百年后才能兴起』是错误的。没有措施植其根本,则后继者无法兴盛,而将人心风俗禁锢在简略懈怠之中,待百年以后民俗就更加苟且了。虽有其志而无其征,虽有其君而无其臣。所以,等到汉武帝时期,想要全面复兴礼乐拨乱反正,却仅得到了董仲舒、公孙弘这些能力不足的儒生,不足以有所作为。这是汉高帝没有及时醒悟,两位鲁儒不愿出山的过错。

在惠帝、曹参时期,是不能不因袭前人成法的。周代的文献、六国的遗老,在汉初虽然仍可看到,可以用来厘定萧何之法、叔孙通之礼,以折衷三代之制,昭示后人,但惠帝的母亲吕后专擅朝政,十分强悍,被宠幸重用的奸臣气焰嚣张,内乱随时会发生,如果此时改弦更张,则必然引发祸乱,奸人会借机挑起事端,整个天下的人也会噤若寒蝉。在当时的形势下,诗书道毁,俗学苟且,人心趋于奢靡,天地人之常道一天天败落,形成这种弊病是必然的。

曹参的做法,是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在汉高帝时期,应当抓住关键,大力加强『质』的建设。而后来的文帝景帝时期,必须注重『文』方面的建设。这也是适应形势,由时代特点决定的。两个鲁儒清高自傲不肯出山,而文景二帝一味实行无为而治,都是违背时代潮流,不合治国之道的。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