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86|回復: 3

[中医典籍] 《中基》第四章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8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爱中医网  作者:  
一、经别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十二经别,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其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加以概括。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这样十二经别分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一)生理功能
    经别,是从经脉分出的另一类重要支脉,它们循行布散有一定特点,脉气分布范围较广,到达某些十二经脉所没有到达的器官和形体部位,所以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十二经脉中,阳经为表,阴经为里,在循行分布和功能活动上,表里两经关系密切,经别则更加强了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于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的经别是相并而行的;浅出体表时,阴经经别又都合入阳经经别,一起注入体表的阳经,加强了十二经脉分布于肢体的表里经之间的关系。十二经别进入胸腹腔后,大多数经别都循行于该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尤其是阳经经别全部联系到与本经有关的脏与腑。如足少阳经别“属胆,散之肝”,足阳明经别“属胃,散之脾”等等。使体内一脏一腑的配合以及阴阳表里两经在内行部分联系更加密切。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十二经别一般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分出,进入体内后又都呈向心性运行;这对扩大经络的联系以及加强由外向内的信息传递,起到重要作用。
    3.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十二经脉主要是六条阳经分布于头面部,而十二经别中不仅六条阳经的经别循行于头面部,六条阴经的经别亦上达头部。如足三阴经经别在合入阳经后上达头部;手三阴经经别均经喉咙,上头面。其中手太阴经别沿喉咙合入手阳明经别;手厥阴经别浅出耳后,与手少阳经合于完骨之下;手少阴经别浅出面部后与手太阳经合于目内眦。这样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部的联系,而且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的理论,在经络结构上进一步充实了内容,也为近代发展的耳针、面针、鼻针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4.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别的循行,使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联系的部位更加周密,从而也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如足太阳膀胱经并不到达肛门,但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经别却“别入于肛”,加强了足太阳经脉与肛门的联系,故足太阳膀胱经的某些穴位,如承山、承筋等,可治肛门疾病。又如在内脏,足阳明经没有分布到心,而手少阴经也没有到胃,但是,足阳明的经别“属于胃,散络于脾”,又“上通于心”,沟通了心与胃之间的联系,为中医学心胃相关理论在经络结构上奠定了基础。
    5.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足三阴、足三阳的经别上行经过腹、胸,除加强了腹腔内脏腑的表里联系外,又都与胸腔内的心脏相联系。因此,十二经别对于分析腹腔内脏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
    (二)循行部位
     1.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N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
    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N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经的经别。
    2.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
    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3.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返回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4.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5.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6.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樓主|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8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P> 手阳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k穴处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二、别络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另外,若再加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别络是络脉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灵枢・脉度》所谓“络之别者为孙”。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灵枢・脉度》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十二经脉的别络多行于身体的浅表部位,从肘膝关节以下分出后,均走向相表里的经脉,并与其络相通。如此则阴经的别络络于阳经,阳经的别络络于阴经,维系了表里两经的密切关系。别络循行于四肢,或上行头面,进入躯干,虽然也与内脏有某些联络,但均没有固定的属络关系。
    (一)生理功能
    别络,是络脉的主体,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分出,有一定的分布部位,也有别于其他的功能特点。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别络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的途径来实现的。
    别络和经别都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但有一定的区别。①别络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分出,大多分布于体表,虽然也有进入胸腹腔和内脏的,但都没有固定的属络关系;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分出,循行多深入体腔深部,尔后浅出体表。②别络着重沟通体表的阳经和阴经,经别则既能密切表里经在体内的沟通连接,又能加强其脏腑属络关系。③别络和经别联系表里经的方式也不同,经别是借阴经经别会合于阳经经别,以阴经归并于阳经的方式进行联系,突出了阳经的统率作用;别络则是阴经与阳经相互交通而联络的。④经别没有所属穴位,也没有所主病症;别络有络穴,并有所主病症,在针刺选穴上有特殊意义。
    2.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
    十二经脉的别络,其脉气汇集于十二经的“络穴”;督脉的别络散布于背部,其脉气还散于头,别走太阳;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部。故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与躯体组织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的联系,并统率其他络脉以渗灌气血。别络为经脉的斜行细支脉,是络脉中的重要部分,从别络再分出的细小络脉,即为“孙络”,若浮现于体表则称“浮络”,故别络对众多小络脉有主导作用。
    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孙络、浮络等小络脉从别络等大的络脉分出后,愈分愈细,其脉气也逐渐细小,呈网状扩散,密布全身,同全身各组织发生紧密联系。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的渗灌作用注入孙络、浮络,并逐渐扩散到全身而起濡养作用。
    (二)循行部位
    1.手太阴别络
    手太阴别络名曰“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从列缺穴分出,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2.手阳明别络
    手阳明别络名曰“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处(偏历穴)分出,走向手太阴肺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肩膊,经过肩k,上行至下颌角处,遍布于牙齿根部;另一支脉,进入耳中,与耳中所聚集的众多经脉(宗脉)会合。
    3.足阳明别络
    足阳明别络名曰“丰隆”。在距离足外踝尖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脾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上行络于头项部(会大椎),与该处其他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绕喉咙及咽峡部。
    4. 足太阴别络
    足太阴别络名曰“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处分出,别行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上行进入腹腔,络肠胃。
    5.手少阴别络
    手少阴别络名曰“通里”。在腕关节后一寸处分出,顺沿着手少阴本经经脉上行,入于心中,再向上联络舌根部,然后归属于眼和脑相连的系带。
    6.手太阳别络
    手太阳别络名曰“支正”。在腕关节后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有一别出的支脉上行肘部,再上行络于肩k部。
    7.足太阳别络
    足太阳别络名曰“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处,从本经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
    8.足少阴别络
    足少阴别络名曰“大钟”。从大钟穴分出,在足内踝后绕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足少阴肾经上行的经脉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再向外贯穿腰脊。
    9.手厥阴别络
    手厥阴别络名曰‘内关”。从内关穴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分支走向手少阳经脉,并沿着本经上行,连系于心包,散络于心系。
    10.手少阳别络
    手少阳别络名曰“外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臂膊的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会合。
    11.足少阳别络
    足少阳别络名曰“光明”。在光明穴分出,在外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联络足背。
    12.足厥阴别络
 樓主|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8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一、经别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十二经别,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其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加以概括。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这样十二经别分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一)生理功能
    经别,是从经脉分出的另一类重要支脉,它们循行布散有一定特点,脉气分布范围较广,到达某些十二经脉所没有到达的器官和形体部位,所以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十二经脉中,阳经为表,阴经为里,在循行分布和功能活动上,表里两经关系密切,经别则更加强了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于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的经别是相并而行的;浅出体表时,阴经经别又都合入阳经经别,一起注入体表的阳经,加强了十二经脉分布于肢体的表里经之间的关系。十二经别进入胸腹腔后,大多数经别都循行于该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尤其是阳经经别全部联系到与本经有关的脏与腑。如足少阳经别“属胆,散之肝”,足阳明经别“属胃,散之脾”等等。使体内一脏一腑的配合以及阴阳表里两经在内行部分联系更加密切。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十二经别一般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分出,进入体内后又都呈向心性运行;这对扩大经络的联系以及加强由外向内的信息传递,起到重要作用。
    3.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十二经脉主要是六条阳经分布于头面部,而十二经别中不仅六条阳经的经别循行于头面部,六条阴经的经别亦上达头部。如足三阴经经别在合入阳经后上达头部;手三阴经经别均经喉咙,上头面。其中手太阴经别沿喉咙合入手阳明经别;手厥阴经别浅出耳后,与手少阳经合于完骨之下;手少阴经别浅出面部后与手太阳经合于目内眦。这样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部的联系,而且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的理论,在经络结构上进一步充实了内容,也为近代发展的耳针、面针、鼻针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4.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别的循行,使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联系的部位更加周密,从而也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如足太阳膀胱经并不到达肛门,但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经别却“别入于肛”,加强了足太阳经脉与肛门的联系,故足太阳膀胱经的某些穴位,如承山、承筋等,可治肛门疾病。又如在内脏,足阳明经没有分布到心,而手少阴经也没有到胃,但是,足阳明的经别“属于胃,散络于脾”,又“上通于心”,沟通了心与胃之间的联系,为中医学心胃相关理论在经络结构上奠定了基础。
    5.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足三阴、足三阳的经别上行经过腹、胸,除加强了腹腔内脏腑的表里联系外,又都与胸腔内的心脏相联系。因此,十二经别对于分析腹腔内脏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
    (二)循行部位
     1.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N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
    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N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经的经别。
    2.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
    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3.足阳明与足太阴经别(三合)
    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返回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4.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5.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6.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樓主|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09-8-28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P>     足厥阴别络名曰“蠡沟”。在蠢沟穴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脉;其支脉,经过胫骨部,上行到睾丸,结聚在会-阴处。

    13.督脉别络
    督脉别络名曰“长强”。从督脉的长强穴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头上;下行的络脉,正当肩胛部开始,向左右分别走向足太阳经,深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
    14.任脉别络
    任脉别络名曰“鸠尾”(尾翳)。从鸠尾穴分出,自胸骨剑突下行,散布于腹部。
    15.脾之大络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从大包穴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三、经筋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
    (一〕生理功能
    经筋多附于骨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如《素问・痿论》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除附于骨骼外,还满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周身各部分的脏器组织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循行部位
    十二经筋的分布,与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基本一致。其循行分布一般都在肢体部,从四肢未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结聚于关节、骨骼附近。手足三阳经的经筋分布于肢体外侧,手足三阴经的经筋分布于肢体内侧,有的还进入胸腹腔,但通常不入内脏。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也可用“结、聚、散、络”加以概括。所谓“结聚散络”,是指十二经筋起于四肢末端,盘旋结聚于关节,布于胸背,终于头身的特点。此外,十二经筋多呈向心性循行。
    1.足太阳经筋 起于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N窝部,其分支结于腓肠肌(Y)部,上向膝N内侧,与前在N窝部的一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于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一作“目上纲”,即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k部;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耳后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耳旁。
    2.足少阳经筋 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另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经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3.足阳明经筋 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挟口旁,会合于鼻旁,下方结于鼻部,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为“目上网”(上睑),阳明为“目下网”(下睑)。其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4,足太阴经筋 起于大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者,附着于脊椎。
    5.足少阴经筋 起于小趾下边,同足太阴经筋并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挟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6.足厥阴经筋 起于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内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之下,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7.手太阳经筋 起于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髁)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颌,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8.手少阳经筋 起于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颌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经额部,结于额角。
    9.手阳明经筋 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峰(肩k穴);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旁;直行者,从肩k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颌。
    10.手太阴经筋 起于拇指上,沿指上行,结于鱼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k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会合于膈下,到达季胁。
    11.手厥阴经筋 起于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肋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12.手少阴经筋 起于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豌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四、皮部
    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映区,故称“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分布范围,十二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如《素问・皮部论》所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因此,皮部受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气血的濡养滋润而维持正常功能。皮部位于人体最浅表部位,与外界直接接触,对外界变化具有调节作用,并依赖布散于体表的卫气,发挥其抗御外邪的作用。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在皮肤一定部位施行贴敷、艾灸、热熨、梅花针等疗法,可治疗内在脏腑的病变。这是皮部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p>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