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西晋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简的一部分,体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一般就称【竹书纪年】,是一本编年体的史书。 本电子书收录了汉川草庐校的今本【竹书纪年】,以及李民、杨择令、孙顺霖及史道祥合著的【古本竹书纪年译注】,以便读者辨证阅读【竹书纪年】,去伪存真。一般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北宋以後伪托之作,而【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即以考古为依据,参考现存史籍的相关记录编纂而成,极具可信度。 内容简介 【竹书纪年】记录了从传说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起于黄帝。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竹书纪年】多载纪战国时晋国与魏国之事,一般将此书看成是魏国的史书。 在历经秦始皇焚书令的浩劫之后,【竹书纪年】一度在汉代以前已经散逸。不幸中的大幸,魏安厘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埋藏有该书。西晋太康二年(格里历二八一年),该史书因盗墓重见于世。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 是时,位于今日河南省的某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同时发现了大批竹简。当时朝廷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解译竹简(魏国文字与秦国的小篆差异颇大)。 解译期间遇上八王之乱等多次政治纷扰,秘书丞卫恒在从事「考正」时际被杀,使整理的进度大受打击,由卫恒的好友佐著作郎束晳续成。最终整理好后,负责官员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
【西游记】最有启发性的解读,虚云和尚的梳理:唐僧好比一个要修身养性的人;猪八戒好比这个人的欲望,好吃懒做,又有无法满足的欲望;沙僧就好比这个人的理智,思考及处事严谨合理;白马就好比这个人意识,只想着向前,从不想过回头,所谓“心猿意马”;孙悟空最重要,是这个人的心,心是每个人都难以驯服的,往往都是犯错之後才懊悔,所以只有圣贤才能制服,而西游记作者是佛教徒,把佛祖比作圣贤就很正常。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此版本是汉川草庐初校版,繁体版本。 西游记的内容脍炙人口,自其付梓,数百年来为人们所爱不释手,现代更是在中外被翻拍成电视剧,其中又以中国大陆1986年拍摄的版本最为经典。 西游记的故事背景是唐朝,以佛教事迹为底本,主要描写了唐朝唐太宗贞观年间,佛教和尚唐僧在四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等四人保护下,西行取经的故事。取经的过程,一路历尽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西游记所虚构的故事,其底本是【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梗概: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有一只顽皮的猴子,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后占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了太上老君收服大圣,没料到猴子不愿受束缚,大闹天宫,囚于炼丹炉四十九天练成火眼金睛,踢翻丹炉一发不可收拾,被如来镇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过去了,从东土大唐来了个和尚,原是金蝉子转世,观世音选他去西天取经普度众生,途径五指山解救了猴子,沿途又收了八戒、沙僧,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踏上了漫长的取经之路。
此版本《道德经》是基于《王弼老子注》的再解读,《王弼老子注》是楼宇烈先生对王弼的《老子注》进行校勘标点而成。 王弼老子注是王弼创建玄学,将道学从两汉经学过渡为魏晋玄学的基石。在《老子注》中,王弼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并奠定了名学的基本原理:本于自然。 王弼老子注在学术上系统地梳理了道儒两家学说的关系,这不仅促成了汉魏时期道儒二学的相互融通,其对後世的学术方法也有极大影响,如推动了现代解释学、及中国道学史等学术研究的发展。 玄学的创立,直接影响了道教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促进了道学的发展。魏晋开始,士族泛起清谈之风,以诡异新奇为尚,文辞修饰更是达到了以文害用的地步,这些社会风貌都与玄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本书原名【春秋公羊传注疏】,因校录时分【春秋】【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注疏】三大部分,故直接更名【公羊传】。如此校录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及理解,【春秋】经公羊高传注,著成【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经何休注,得【春秋公羊传解诂】,【春秋公羊传解诂】经唐朝徐彦疏,终成【春秋公羊传注疏】,如此排版,符合逐步理解的学习模式. 【春秋公羊传注疏】共二十八卷。战国公羊高撰,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东汉何休着【春秋公羊解诂】(为方便阅读,本站归十一编);唐代徐彦疏,得二十八卷,因名【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研究今文诸经,为【春秋公羊传】制定义例,使成为有条理的今文经学著作。徐彦作疏也保存了唐以前的一些旧说。 【隋书·经籍志】记何休【解诂】为十一卷;【文献通考】记徐彦【疏】为三十卷,今本合刻为二十八卷者,乃为宋人所析。何氏【解诂】单行本较多,有汪氏问礼堂仿宋绍熙宋仁仲十二卷本,闽监毛殿江西五本,陆有宋刊十行本,明刊九行本以及同文书局本等。 【春秋公羊传】又称【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专门阐释【春秋】微言大义,为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 【春秋公羊传】作者为公羊高,高为齐人(今山东),相传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专治【春秋】。最初只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第四代孙)公羊寿时,寿始与齐人胡母生将【春秋公羊传】『着于帛书』。 【春秋公羊传】虽为公羊氏子孙世代口耳相授,但其内容实际上并非尽出一家,传者亦并非尽为公羊氏一家。其以问答体逐层逐字阐释【春秋】经文之书法、义例,主旨为微言与大义,微言为后王立法,使其尊周室,亲中国,斥夷狄,宣扬了大一统思想,大义则诛乱臣贼子,辨是非,别嫌疑,明善恶,宣扬德义。 其学传至两汉,又与谶纬之说相结合,其说解时陷于荒诞无稽,章句繁琐蔓芜。有时数十万言乃至一百余万言犹不能解明传意。 东汉何休受董仲舒余脉,精研今文经学,凡历十七年乃成【春秋公羊传解诂】。其书合经传于一帙,废除章句之学,依胡母生条例为【公羊传】定三科九旨凡例,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为一科三旨;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此为二科六旨;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四夷,此为三科,统而并之,则是三科九旨。此外,尚有五始、七等、六辅、二类、五始者为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是也;七等者为州、国、氏、人、名、字、子;六辅者为公辅天子、卿辅公、大夫辅卿、士辅大夫、京是辅君、诸夏辅京师是也;二类者乃人事与灾异是也。 由此,何氏系统地阐发了【春秋】中的微言大义。 此书既出,遂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理论依据,并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亦为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观点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数据。 徐彦为【公羊传】作疏,【新唐书·艺文志】失载,【崇文总目】始著录,称不着撰人名氏,或云徐彦,【广川藏书志】亦记世传为徐彦撰,不知时代,意其在贞元、长庆之后。其撰疏始末,现亦毋得详知。【四库全书总】据疏中『□之战』一条犹及见孙炎【尔雅注】完本,定其在宋以前;又据『葬桓王』一条,全袭用杨士勋【谷梁传疏】,又定其在贞观以后;据疏中多自设问答,文繁语复,与邱光庭【兼明书】相近,唐末文体,遂依【广川藏书志】,终定其为贞元、长庆之后人,此疏亦于其时告成。徐疏为公羊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之作,对公羊学的发展有承上启下之功。
〖金瓶梅〗.也称〖金瓶梅词话〗.成书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名称取自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开篇说「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表明〖金瓶梅〗写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恰好〖金瓶梅〗前六回写的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的故事是从〖水浒传〗中抄袭来的.读者早已知道〖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政和年间.于是更加深信不疑地认为〖金瓶梅〗写的真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增加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它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当时民间生活的面貌. 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宦官.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西门庆原是个破落财主.生药铺老板.他善于夤缘钻营.巴结权贵.在县里包揽讼事.交通官吏.知县知府都和他往来.他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聚敛财富.荒淫好色.无恶不作.他抢夺寡妇财产.诱骗结义兄弟的妻子.霸占民间少女.谋杀姘妇的丈夫.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享乐欲望.他干尽伤天害理的事情.但由于有官府做靠山.特别是攀结上了当朝宰相蔡京并拜其为义父.这就使他不仅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左右逢源.步步高升.
【饮膳正要】为元蒙殖民朝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此书著成于元蒙殖民朝代天历三年(西元1330年)。 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饮膳正要】记载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 【饮膳正要】还具体阐发了饮食卫生,营养疗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作者强调营养学的医疗作用,他认为最好少吃药,平时注意营养调剂;不吃药也能治病。 【饮膳正要】对春、夏、秋、冬四时所宜"吃什么东西,都有论述。书中还附有许多插图,如每种食物的性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能治什么疾病等,都一一加以说明。书中还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如对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晚上洗脚、薄滋味、戒暴怒等,都有论述。 附录版画二十余幅,文图并茂,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此版本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伪元末至正三年(西元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伪元初,伪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伪元顺帝至正三年(西元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巖、欧阳玄等七人宋史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西元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至正五年(西元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西元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金瓶梅〗.也称〖金瓶梅词话〗.成书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名称取自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开篇说「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表明〖金瓶梅〗写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恰好〖金瓶梅〗前六回写的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的故事是从〖水浒传〗中抄袭来的.读者早已知道〖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政和年间.于是更加深信不疑地认为〖金瓶梅〗写的真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增加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它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当时民间生活的面貌. 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宦官.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西门庆原是个破落财主.生药铺老板.他善于夤缘钻营.巴结权贵.在县里包揽讼事.交通官吏.知县知府都和他往来.他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聚敛财富.荒淫好色.无恶不作.他抢夺寡妇财产.诱骗结义兄弟的妻子.霸占民间少女.谋杀姘妇的丈夫.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享乐欲望.他干尽伤天害理的事情.但由于有官府做靠山.特别是攀结上了当朝宰相蔡京并拜其为义父.这就使他不仅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左右逢源.步步高升.
【夜航船】是明朝史学家张岱所写的一部文言典故总集,类似于现代百科全书,收集了中国历史上有明确典载的故事。【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文言文书籍,而是用语接近古代白话(半文言半口语),内容类似『文化段子』的文学作品。其中『段子』有四千多个,绝大部分是平常『白丁』也应该了解的社科知识。只有很少的部分语言荒诞不经,只能作为『情趣笑谈』浅读品味。 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 那么,为何张岱要将其著作取名【夜航船】呢?夜航船在南方象征着『水乡苦途长旅』。将书名起为夜航船,表示读者在漫长的航行途中,可以此书闲谈消遣。而面对各色各样的读者乘客,供作谈资的书籍内容自然也要包罗万象。 【夜航船】序文有纪述这么一个故事: 昔日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鉴于此故,张岱编写了本书,专述中华文化常识,免于类似的夜航船失醜之事。【夜航船】的内容上囊天文地理,下括经史百家,贤至三教九流,而诞及神仙鬼怪,广采博收,共计二十大类,涉及的现代学科知识极为广泛,可谓是较有规模的古代百科全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也称为《通鉴》。 《资治通鉴》全文共二百九十四卷,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用十九年的时间,编著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开端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前四百零三年,结束于唐亡以後的五代,具体是后周世宗时期显德六年,即西元九百五十九年,跨越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资治通鉴》作为编年史,不例外地以时间为顺序,各年号发生的事件为记载对象。如政治事件,相关的政治人物如何建立政权,并由于政治斗争而导致政权衰败,最终更替。对这些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的记载,通常会做“由表象透视内质”的评价,这些评价会包括“智慧,阴谋,道德,时势”等方面的分析。 《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在中国官修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通常是模仿的对象。 《资治通鉴白话文》是作者“金色轰炸机”译注《资治通鉴》的白话版。本书相对于文言文原著,较为易懂;相对于纯白话文版,又多了文言文原文,有利于读者理解原意。同时,大量对照地阅读文言文及其对应的白话译注,对读者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很有帮助。
此文是满清康熙进士车万育所著,仿照明代司守谦的《训蒙骈句》而作。它是旧时学校启蒙读物之一,对于今天学习诗词者掌握旧韵平仄、对仗技巧和用韵,仍然很有帮助。它按《平水韵》分部编写,仅平声三十韵。每韵三则文字,每则文字格式相同:十六句,八韵脚,从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五七字句多是五言七言律句。
本书原名【春秋公羊传注疏】,因校录时分【春秋】【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注疏】三大部分,故直接更名【公羊传】。如此校录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及理解,【春秋】经公羊高传注,著成【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经何休注,得【春秋公羊传解诂】,【春秋公羊传解诂】经唐朝徐彦疏,终成【春秋公羊传注疏】,如此排版,符合逐步理解的学习模式. 【春秋公羊传注疏】共二十八卷。战国公羊高撰,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东汉何休着【春秋公羊解诂】(为方便阅读,本站归十一编);唐代徐彦疏,得二十八卷,因名【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研究今文诸经,为【春秋公羊传】制定义例,使成为有条理的今文经学著作。徐彦作疏也保存了唐以前的一些旧说。 【隋书·经籍志】记何休【解诂】为十一卷;【文献通考】记徐彦【疏】为三十卷,今本合刻为二十八卷者,乃为宋人所析。何氏【解诂】单行本较多,有汪氏问礼堂仿宋绍熙宋仁仲十二卷本,闽监毛殿江西五本,陆有宋刊十行本,明刊九行本以及同文书局本等。 【春秋公羊传】又称【公羊传】、【公羊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专门阐释【春秋】微言大义,为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 【春秋公羊传】作者为公羊高,高为齐人(今山东),相传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专治【春秋】。最初只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第四代孙)公羊寿时,寿始与齐人胡母生将【春秋公羊传】『着于帛书』。 【春秋公羊传】虽为公羊氏子孙世代口耳相授,但其内容实际上并非尽出一家,传者亦并非尽为公羊氏一家。其以问答体逐层逐字阐释【春秋】经文之书法、义例,主旨为微言与大义,微言为后王立法,使其尊周室,亲中国,斥夷狄,宣扬了大一统思想,大义则诛乱臣贼子,辨是非,别嫌疑,明善恶,宣扬德义。 其学传至两汉,又与谶纬之说相结合,其说解时陷于荒诞无稽,章句繁琐蔓芜。有时数十万言乃至一百余万言犹不能解明传意。 东汉何休受董仲舒余脉,精研今文经学,凡历十七年乃成【春秋公羊传解诂】。其书合经传于一帙,废除章句之学,依胡母生条例为【公羊传】定三科九旨凡例,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为一科三旨;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此为二科六旨;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四夷,此为三科,统而并之,则是三科九旨。此外,尚有五始、七等、六辅、二类、五始者为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是也;七等者为州、国、氏、人、名、字、子;六辅者为公辅天子、卿辅公、大夫辅卿、士辅大夫、京是辅君、诸夏辅京师是也;二类者乃人事与灾异是也。 由此,何氏系统地阐发了【春秋】中的微言大义。 此书既出,遂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理论依据,并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亦为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观点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数据。 徐彦为【公羊传】作疏,【新唐书·艺文志】失载,【崇文总目】始著录,称不着撰人名氏,或云徐彦,【广川藏书志】亦记世传为徐彦撰,不知时代,意其在贞元、长庆之后。其撰疏始末,现亦毋得详知。【四库全书总】据疏中『□之战』一条犹及见孙炎【尔雅注】完本,定其在宋以前;又据『葬桓王』一条,全袭用杨士勋【谷梁传疏】,又定其在贞观以后;据疏中多自设问答,文繁语复,与邱光庭【兼明书】相近,唐末文体,遂依【广川藏书志】,终定其为贞元、长庆之后人,此疏亦于其时告成。徐疏为公羊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之作,对公羊学的发展有承上启下之功。
五策书,所谓五策者,农事策、内政策、货殖策、征伐策、筹民策,等帝王治平五要也。 五策书乃今之奇人所著作,多有奇论,以作者所谓,欲通其义,必由于素书、鬼谷之学,然後辨之。是书偏僻汉字繁多,或以文义所需故也,每遇必检诸国学百科之汉字典。
〖金瓶梅〗.也称〖金瓶梅词话〗.成书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名称取自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开篇说「话说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表明〖金瓶梅〗写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恰好〖金瓶梅〗前六回写的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的故事是从〖水浒传〗中抄袭来的.读者早已知道〖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政和年间.于是更加深信不疑地认为〖金瓶梅〗写的真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间的故事.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增加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它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当时民间生活的面貌. 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宦官.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西门庆原是个破落财主.生药铺老板.他善于夤缘钻营.巴结权贵.在县里包揽讼事.交通官吏.知县知府都和他往来.他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聚敛财富.荒淫好色.无恶不作.他抢夺寡妇财产.诱骗结义兄弟的妻子.霸占民间少女.谋杀姘妇的丈夫.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享乐欲望.他干尽伤天害理的事情.但由于有官府做靠山.特别是攀结上了当朝宰相蔡京并拜其为义父.这就使他不仅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左右逢源.步步高升.
【饮膳正要】为元蒙殖民朝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该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此书著成于元蒙殖民朝代天历三年(西元1330年)。 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饮膳正要】记载药膳方和食疗方非常丰富,特别注重阐述各种饮撰的性味与滋补作用,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它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 【饮膳正要】还具体阐发了饮食卫生,营养疗法,乃至食物中毒的防治等。作者强调营养学的医疗作用,他认为最好少吃药,平时注意营养调剂;不吃药也能治病。 【饮膳正要】对春、夏、秋、冬四时所宜"吃什么东西,都有论述。书中还附有许多插图,如每种食物的性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能治什么疾病等,都一一加以说明。书中还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如对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晚上洗脚、薄滋味、戒暴怒等,都有论述。 附录版画二十余幅,文图并茂,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也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古代食谱。
Discuz! X3.4 ©2007-2014 - 联系及投稿 admin@hygx.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