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发布:一叶知秋

2020-5-21 22:50

却说章武二年夏六月,东吴陆逊大破蜀兵于猇亭彝陵之地。先主奔回白帝城,赵云引兵据守。忽马良至,见大军已败,懊悔不及,将孔明之言奏知先主。先主叹曰:『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遂传旨就白帝城住扎,将馆驿改为永安宫。人报冯习、张南、傅彤,程畿、沙摩柯等皆殁于王事,先主伤感不已。又近臣奏称:『黄权引江北之兵,降魏去了。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先主曰:『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负权,非权负朕也,何必罪其家属?』仍给禄米以养之。

却说黄权降魏,诸将引见曹丕。丕曰:『卿今降朕,欲追慕于陈、韩耶1?』权泣而奏曰:『臣受蜀帝之恩,殊遇甚厚。令臣督诸军于江北,被陆逊绝断。臣归蜀无路,降吴不可,故来投陛下。败军之将,免死为幸,安敢追慕于古人耶?』丕大喜,遂拜黄权为镇南将军。权坚辞不受。忽近臣奏曰:『有细作人自蜀中来,说蜀主将黄权家属尽皆诛戮。』权曰:『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丕然之。后人有诗责黄权曰2

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

堪叹黄权惜一死,紫阳书法不轻饶3

曹丕问贾诩曰:『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诩曰:『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4。以臣观之,诸将之中,皆无孙权、刘备敌手。虽以陛下天威临之,亦未见万全之势也。只可持守5,以待二国之变。』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吴,安有不胜之理?』尚书刘晔曰:『近东吴陆逊新破蜀兵七十万,上下齐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6,陆逊多谋,必有准备。』丕曰:『卿前劝朕伐吴,今又谏阻,何也?』晔曰:『时有不同也。昔东吴累败于蜀,其势顿挫,故可击耳;今既获全胜,锐气百倍,未可攻也。』丕曰:『朕意已决,卿勿复言。』遂引御林军,亲往接应三路兵马。早有哨马报说:『东吴已有准备:令吕范引兵拒住曹休,诸葛瑾引兵在南郡拒住曹真,朱桓引兵当住濡须以拒曹仁。』刘晔曰:『既有准备,去恐无益。』丕不从,引兵而去。

却说吴将朱桓,年方二十七岁,极有胆略,孙权甚爱之。时督军于濡须,闻曹仁引大军去取羡溪,桓遂尽拨军守把羡溪去了,止留五千骑守城。忽报:『曹仁令大将常雕同诸葛虔、王双引五万精兵,飞奔濡须城来。』众军皆有惧色。桓按剑而言曰:『胜负在将,不在兵之多寡。兵法云:「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兵尚能胜于客兵7。」今曹仁千里跋涉,人马疲困。吾与汝等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险,以逸待劳,以主制客,此乃百战百胜之势8。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耶?』于是传令,教众军偃旗息鼓,只作无人守把之状。

且说魏将先锋常雕领精兵来取濡须城,遥望城上并无军马。雕催军急进,离城不远,一声炮响,旌旗齐竖。朱桓横刀飞马而出,直取常雕。战不三合,被桓一刀斩常雕于马下。吴兵乘势冲杀一阵,魏兵大败,死者无数。朱桓大胜,得了无数旌旗、军器、战马。曹仁领兵随后到来,却被吴兵从羡溪杀出。曹仁大败而退,回见魏主,细奏大败之事。丕大惊。正议之间,忽探马报:『曹真、夏侯尚围了南郡,被陆逊伏兵于内,诸葛瑾伏兵于外,内外夹攻,因此大败。』言未毕,忽探马又报:『曹休亦被吕范杀败。』丕听知三路兵败,乃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时值夏天,大疫流行,马步军十死六七,遂引军回洛阳。吴、魏自此不和。

却说先主在永安宫染病不起,渐渐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日,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关、张二弟,其病愈深,两目昏花。厌见侍从之人,乃叱退左右,独卧于龙榻之上。忽然阴风骤起,将灯吹摇,灭而复明。只见灯影之下,二人侍立。先主怒曰:『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叱之不退。先主起而视之,上首乃云长,下首乃翼德也。先主大惊曰:『二弟原来尚在?』云长曰:『臣等非人,乃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义,皆敕命为神。哥哥与兄弟聚会不远矣。』先主扯定大哭,忽然惊觉,二弟不见。即唤从人问之,时正三更。先主叹曰:『朕不久于人世矣!』遂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孔明等与先主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永安宫见帝,留太子刘禅守成都。

且说孔明到永安宫,见先主病危,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先主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9,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讫,泪流满面。孔明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天下之望。』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旁,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10,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分付毕,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11。」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12,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先主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后杜工部有诗叹曰13

蜀主窥吴向三峡14,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15,玉殿虚无野寺中16

古庙杉松巢水鹤17,岁时伏腊走村翁18

武侯祠屋长邻近19,一体君臣祭祀同20

先主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21。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曰22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23。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朕年六十有馀,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24。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5。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26,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27。至嘱,至嘱!

群臣读诏已毕,孔明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立嗣君28,以承汉统。』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先主于惠陵,谥曰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早有魏军探知此事,报入中原。近臣奏知魏主。曹丕大喜曰:『刘备已亡,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贾诩谏曰:『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正言间,忽一人从班部中奋然而出曰:『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众视之,乃司马懿也。丕大喜,遂问计于懿。懿曰:『若只起中国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丕问:『何为五路?』懿曰:『可修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隽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将孟达处,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中,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川,此五路也。共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丕大喜,随即密遣能言官四员为使前去;又命曹真为大都督,领兵十万,径取阳平关。此时张辽等一班旧将皆封列侯,俱在冀、徐、青及合淝等处,据守关津隘口,故不复调用。

却说蜀汉后主刘禅自即位以来,旧臣多有病亡者,不能细说。凡一应朝廷选法29,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

建兴元年秋八月,忽有边报说:『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第一路曹真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第三路乃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此五路军马甚是利害。已先报知丞相,丞相不知为何,数日不出视事。』后主听罢大惊,即差近侍赍旨,宣召孔明入朝。使命去了半日,回报:『丞相府下人言,丞相染病不出。』后主转慌。

次日,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去丞相卧榻前,告此大事。董、杜二人到丞相府前,皆不得入。杜琼曰:『先帝托孤于丞相,今主上初登宝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良久,门吏传丞相令,言:『病体稍可,明早出都堂议事30。』董、杜二人叹息而回。

次日,多官又来丞相府前伺候,从早至晚,又不见出。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杜琼入奏后主曰:『请陛下圣驾亲往丞相府问计。』后主即引多官入宫,启奏皇太后。太后大惊,曰:『丞相何故如此?有负先帝委托之意也。我当自往。』董允奏曰:『娘娘未可轻往。臣料丞相必有高明之见。且待主上先往,如果怠慢,请娘娘于太庙中,召丞相问之未迟。』太后依奏。

次日,后主车驾亲至相府。门吏见驾到,慌忙拜伏于地而迎。后主问曰:『丞相在何处?』门吏曰:『不知在何处。只有丞相钧旨,教挡住百官,勿得辄入。』后主乃下车步行,独进第三重门,见孔明独倚竹杖,在小池边观鱼。后主在后立久,乃徐徐而言曰:『丞相安乐否?』孔明回顾,见是后主,慌忙弃杖,拜伏于地曰:『臣该万死!』后主扶起,问曰:『今曹丕分兵五路,犯境甚急,相父缘何不肯出府视事31?』孔明大笑,扶后主入内室坐定,奏曰:『五路兵至,臣安得不知?臣非观鱼,有所思也。』后主曰:『如之奈何?』孔明曰:『羌王轲比能,蛮王孟获,反将孟达,魏将曹真,此四路兵,臣已皆退去了也。止有孙权这一路兵,臣已有退之之计,但须一能言之人为使,因未得其人,故熟思之。陛下何必忧乎?』

后主听罢,又惊又喜,曰:『相父果有鬼神不测之机也!愿闻退兵之策。』孔明曰:『先帝以陛下付托与臣,臣安敢旦夕怠慢?成都众官,皆不晓兵法之妙,贵在使人不测,岂可泄漏于人?老臣先知西番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平关。臣料马超积祖西川人氏32,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臣已先遣一人,星夜驰檄,令马超紧守西平关,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换,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忧矣。又南蛮孟获,兵犯四郡。臣亦飞檄遣魏延领一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为疑兵之计。蛮兵惟凭勇力,其心多疑,若见疑兵,必不敢进。此一路又不足忧矣。又知孟达引兵出汉中。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臣回成都时,留李严守永安宫。臣已作一书,只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达必然推病不出,以慢军心。此一路又不足忧矣。又知曹真引兵犯阳平关。此地险峻,可以保守。臣已调赵云引一军守把关隘,并不出战。曹真若见我军不出,不久自退矣。此四路兵俱不足忧。臣尚恐不能全保,又密调关兴、张苞二将,各引兵三万,屯于紧要之处,为各路救应。此数处调遣之事,皆不曾经由成都,故无人知觉。只有东吴这一路兵未必便动:如见四路兵胜,川中危急,必来相攻;若四路不济,安肯动乎?臣料孙权想曹丕三路侵吴之怨,必不肯从其言。虽然如此,须用一舌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则先退东吴,其四路之兵,何足忧乎?但未得说吴之人,臣故踌躇。何劳陛下圣驾来临?』后主曰:『太后亦欲来见相父。今朕闻相父之言,如梦初觉,复何忧哉!』

孔明与后主共饮数杯,送后主出府。众官皆环立于门外,见后主面有喜色。后主别了孔明,上御车回朝。众皆疑惑不定。孔明见众官中,一人仰天而笑,面亦有喜色。孔明视之,乃义阳新野人,姓邓名芝,字伯苗,现为户部尚书,汉司马邓禹之后。孔明暗令人留住邓芝,多官皆散。

孔明请芝到书院中,问芝曰:『今蜀、魏、吴鼎分三国,欲讨二国,一统中兴,当先伐何国?』芝曰:『以愚意论之,魏虽汉贼,其势甚大,急难摇动,当徐徐缓图。今主上初登宝位,民心未安,当与东吴连合,结为唇齿,一洗先帝旧怨,此乃长久之计也。未审丞相钧意若何?』孔明大笑曰:『吾思之久矣,奈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芝曰:『丞相欲其人何为?』孔明曰:『吾欲使人往结东吴。公既能明此意,必能不辱君命,使乎之任33,非公不可。』芝曰:『愚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孔明曰:『吾来日奏知天子,便请伯苗一行,切勿推辞。』芝应允而退。

至次日,孔明奏准后主,差邓芝往说东吴。芝拜辞,望东吴而来。正是:

吴人方见干戈息,蜀使还将玉帛通34

未知邓芝此去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1追慕于陈、韩——意谓效法陈平、韩信。此二人原来皆为项羽的部将,后来投降刘邦,反助刘邦消灭了项羽,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

2后人有诗——下面这首诗是明代周静轩所作。 责——指责,谴责。

3紫阳书法不轻饶——紫阳:宋代大儒朱熹的别号。书法:即修史书的法则。指古代史官修史时对史料的处理、史事的评论、人物的褒贬均有严格的原则和体例。【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这句是指朱熹所著【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曹魏为伪政权,故对黄权降魏加以谴责。

4难卒谋——意谓一时很难有成功的办法。卒:通『猝』。仓促,一时,暂时。

5持守——保持现状。

6卒制——意谓一时很难取得胜利。制:制服敌人。引申为战胜敌人。

7『客兵倍』二句——客兵:外来进攻的军队。主兵:本地守卫的军队。这两句是说外来进攻的军队即使在数量上是本地守军的两倍,本地守军也能取胜。

8百战百胜——语出【管子·七法·选陈】:『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意谓在两军争战中能百分之百地取胜。形容战无不胜,所向无敌。

9嗣子——指帝王或诸侯之子中的继承人。多为嫡长子。这里指太子刘禅。 孱ch á n蝉弱——懦弱无能。

10言过其实——语出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凡此十馀事,皆俗人所妄传,言过其实。』意谓言词与才能不相符合。指说得漂亮,才能有限。

11『鸟之将死』四句——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意谓鸟在死前的鸣声更为悲凉,人在死前所说的话更为有益。

12早晚看觑——意谓时时处处加以照料。

13杜工部有诗——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诗其四。但首句原作『蜀主窥吴幸三峡』。

14蜀主窥吴向三峡——窥:图谋。此句是说蜀主刘备图谋灭吴报仇而率兵出三峡。

15翠华想像空山外——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装饰的旌旗或车盖。代指仪仗。此句是说刘备出兵伐吴时的华丽仪仗早已不复存在,只能想像其曾经出现在群山之中。

16玉殿虚无野寺中——意谓刘备当年的宫殿早已不复存在,变成了荒野中的古庙。

17古庙杉松巢水鹤——水鹤:即鹤。以其为水鸟,故称。此句是说古庙中的杉树和松树成了水鹤筑巢的好地方。

18岁时伏腊走村翁——岁:年。时:四季。伏:夏季伏天。腊:腊月,阴历十二月。伏、腊均为祭祀的名称。岁时伏腊:语出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见【文选】卷四一:『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意谓一年四季中伏祭和腊祭之日。泛指一年中的各个节日。此句是说逢年过节,村民们都到古庙里去祭祀。

19武侯祠屋长邻近——武侯祠:即诸葛亮庙。因诸葛亮受封为武乡侯,故称。此句是说诸葛亮庙与刘备住过的永安宫离得很近。

20一体君臣祭祀同——意谓百姓对刘备和诸葛亮一块儿祭祀,不分君臣。

21梓宫——皇帝、皇后的棺材。这里指刘备的灵柩。梓树的木材最好,被称为『木王』,皇帝、皇后的棺材多用梓木所造,故称『梓宫』。

22诏——刘备给刘禅的遗诏原文见于【诸葛亮集】、【太平御览】卷四五九,罗贯中引用时改动较多。

23殆不自济——乃不能自愈。

24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是刘备对刘禅的称呼。

25『勿以恶小』二句——意谓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干,也不要以为好事太小而不屑去做;换言之,坏事再小也不能干,好事再小也要去做。后人常以此为座右铭。

26从事——共事,办事。

27闻达——显达,有名望。

28嗣君——继位的君主。下文的『嗣主』与此同义。

29选法——选拔官吏的法规。

30都堂——唐代尚书省办公大堂之称,三国时并无此称,这里是借指丞相署大堂。

31相父——年轻皇帝对年长宰相的尊称,以示如子事父。

32积祖——累代,世代。

33使乎之任——意谓使者的这个角色。使乎:典出【论语·宪问】:『蘧伯玉卫国大夫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指蘧伯玉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使乎』本为孔子对使者的赞语,后却成为使者的代称。之任:这个角色,这个使命。

34玉帛——圭璋和束帛。古时诸侯会盟互换玉帛,故代指和好。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