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31|回復: 0

[史學] 读《资治通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1)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0-11-3 1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新浪
五l大夫,荆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l大夫死,秦国男女流弟,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在中国文化特殊的基调和底色下,外王之术必须要以内圣之方作为根基,否则就会成为强加在民众上面的外在规范和制度。对他们来说这是异己化的,而不是自己发内内心去遵守的。失去了内心的自觉,外在的循规蹈矩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为在这样一个强调爱有差等,上下有别的文化中,任何制度和规范都是从上至下的,因此,这些规则和制度是否良性,是否是民众自觉遵守的游戏规则,则成了关键。中国文化的价值独断和道德要求,首先要求制定这些规则和制度的领导者必须在道德上贤明的,因为只有贤明的君主才会实施“仁政”,而“仁政”在遭遇民众中的每一个个体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被后者接受,在行为上表现为自觉,尽管没有外在的强制。所以,“内圣”和“外王”必须统一起来。所以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恃力,是“内圣”的缺陷,必然导致“外王”方面的“亡”;相反,恃德,则是“内圣”的修炼,必然导致“外王”的“昌”。只有“内圣”和“外王”的有机结合,才能出现天下“大治”。
  
商鞅之死,其根本在于没有立足于“内圣”,而是片面、畸形化地去追求“外王之术”。商鞅本属“三晋”,而“三晋”之学多为事功之学,还少关注人生的意义,道德的修养和品质的培养这些近乎玄虚的问题,他们的学问很实在,就是如何让国家富强。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同为东方之学,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出现了“齐鲁之学”与“三晋”之学的断裂和分野,前者不追求功利,而在于全面性地改良社会土壤,推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的进化,是一种形而上的“内圣之学”,而“三晋之学”则是追求外在功效,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外王之术”。前者看得远,注重玄思,但却“外王”无术,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谈。后者眼光近视,对看重当下之功效,而不注意土壤的改良,比较务实,但却“内圣”无方。赵良通过商鞅和百里奚的对比,形象地道出了二者的差别和学识上的分野。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