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27|回復: 0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的稻作技术(2)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7-7 09: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稻作史》
三、播种和育秧
(一)直播  水稻的直播有两种情况,一是旱稻(陆稻)的旱地直播,二是水稻的水田直播,从后者演变出育秧移栽技术。前者则始终行直播。根据李根蟠、卢勋等近年来提出的农业起源于山地说,旱稻的直播显然早于水田的直播。他们调查云南少数民族如怒族、傈僳族、佤族、布朗族的水田技术表明,南方少数民族早期的水田技术很多由旱地生产技术而来,人工灌溉和水田农具是后起的。换言之,旱稻的种植早于水稻。因而旱稻直播早于水稻直播。而旱稻的直播又来自“旱谷”(云南少数民族的称呼)和其他作物的混播。如西盟佤族就盛行以旱谷为主的混作间作,他们将旱谷和鸡爪稷、粟、高梁、黄瓜、冬瓜等种子混在一起点播或撒播。并传说这是他们的祖先给旱谷找“伴”①。这是一种原始农业形态的遗存,表明最初的稻子播种乃是旱直播的混播。从混播分离出单作是后起的,如独龙族的单作仅仅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
原始稻作分化出旱稻和水稻以后,水稻最初也是直播。南北都一样,南方的“火耕水耨”当然是直播。北方从西汉《锸ぶ书》至北魏《齐民要术》都讲的是直播水稻及旱稻。《齐民要术》水稻篇已经提到播种之前,先用水淘去空秕的稻种,浸水催芽三天,候芽长二分时播种,用种量为“一亩三升,掷”。这掷即是直播的形象描述。在催芽之前十天,要将稻田“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陆轴”又称“`”(音历宅),为北方用牛牵挽辊压水田的农具。旱稻的播种也要先经催芽,所不同的是用“耧耩䅖种之”。(见旱稻篇)说用耧耩䅖种比用手工掷播为省种而安全。如遇天寒也可不必催芽即下种,以免出芽的易冻死。旱稻初出苗,还可以“犹欲令人践垅背”,因为“践者茂而多实也”。水稻或旱稻在北方早期的种植中其播种期拖得很长,分为上中下三时,水稻的播种期一般比旱稻为迟些。据《齐民要术》的介绍,水稻的播种期“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旱稻“二月半种稻为上时,三月为中时,四月初及半为下时”。农业经营愈粗放,播种期的幅度愈大,在大幅度的播种期中分出上中下三时是一种趋向精确的反映。旱稻播种期要早于水稻可能同旱稻的土壤供水受限制有关。
――――――――
    ①  李根蟠、卢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农业出版社l987年版,第63―64页。
(二)育秧  育秧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原因不同。北方的育秧移栽,出于减轻草害,南方的育秧移栽虽然同样有减轻草害的作用,却与复种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多熟制发展以后,移栽是解决季节矛盾的最有效措施。
北方水稻移栽的记载始见于东汉・崔的《四民月令》:“五月可别稻及蓝。”别稻指水稻移栽。具体讲移栽理由的是《齐民要术》水稻篇;“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
南方稻田从唐宋以后因稻麦(豆、油菜)复种的扩大,大部分稻田改用育秧移栽,因而育秧的经验积累很快,以陈辍杜┦椤返摹吧破涓苗篇”最为详备。陈甑睦砺凼牵骸胺仓种玻先治其根苗,以善其本。本不善而末善者鲜矣。”即是说弱苗无好稻的意思。他认为使秧苗健壮应具备三个条件:“种之以时(播种期合适),择地得宜(秧田选择合适),用粪得理(秧苗施肥合适)。”从宋至清,育秧技术日趋完备,现分以下环节介绍。
1.秧田整治。 陈昵康餮硖镅《ê笥谇锒时就“再三深耕之”,使经霜冻“土壤苏碎”。然后在田里铺放茎叶残根等,到开春再耙转,“以粪壅之。若用麻枯(芝麻饼)尤善”。明末《沈氏农书》则要求严格在秧田除稗,可减少本田稗害:“先将面泥刭去寸许,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而后撒种。”这是较彻底的除稗措施。清初的《梭山农谱》(1717)要求秧田的质量是:“土烂如面,水平于镜。”这两句话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衡量秧田质量的标准。
2.浸种、催芽及下种。 浸种催芽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只提到“浸水催芽三天,候芽长二分时播种”,比较简略。详细的介绍当推宋初推广占城稻时由朝廷颁布的种植法:“令择民田之高仰者,分给种之。其法曰:南方地暖,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用好竹笼周以稻秆,置此稻于中,外及五斗以上,又以稻秆覆之,入池浸三日,出置宇下。伺其微热如甲拆状,则布于净地,其萌与谷等,即用宽竹器贮之。于耕了平细田,停水深二寸许,布之。经三日,决其水。至五日,视苗长二寸许,即复引水浸之一日,乃可种莳。”①
宋代的劝农文中也多有叙说浸种催芽技术。至元代王祯《农书》中讲到天晴浇冷水和阴寒天气浇温水来调节种子堆发芽中的温度,则为其他农书所未道及:“至清明节取出,以盆盎别贮,浸之;三日,漉出纳草@中。晴则暴,乓运,日三数。遇阴寒则乓晕绿溃候芽白齐透,然后下种。”
明代的《便民图纂》(1502年或稍后)讲浸种催芽首次区分旱稻和晚稻,叙述也简明扼要:“早稻清明前,晚稻谷雨前,将种谷包投河水内,昼浸夜收,其芽易出。若未出,用草Q(覆盖)之。芽长二三分许,拆开,抖松,撒田内。撒时必晴明,苗易坚。亦须看潮候。二、三日后撒灰于上,则易生根。”这一段叙述,直至现在的农民浸种催芽,基本如此。
关于秧田的播种量,没有直接的记载,《齐民要术》所说的“一亩三升”是直播田。《便民图纂》说“每亩一斗”也是指的本田所需的播种量,因该书“收稻种”一节说明收稻谷留种时,按“每亩计谷一斗”计算。这与《农政全书》所记完全一致:“玄扈先生曰:今人用谷种,亩一斗以上。密种而少粪,难耘而薄收也。”②清乾隆御题《耕织图》诗则说“一亩率三升”,清末《潘丰豫庄本书》也说:“每田一亩,下种三升足矣。”明清用种量相差三倍是正常的。象现代由于耕作制复杂,稻区自南至北扩大,每亩用种量(秧田)一般变动在100~400斤间,极端多的可达600斤,少的不满l00斤③。宋应星《天工开物》说每亩秧田可插本田25亩,则明清时的秧田播种量变动于每亩7.5~25斗之间。
――――――――
①  《宋会要辑稿》。
②  徐光启:《农政全书》(1628),树艺,谷谱上,稻。
③  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中国稻作学》,第十一章,育苗移栽。
3.秧田水层管理。陈辍杜┦椤范杂谘硖锏乃层管理有精辟的记述:“大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生水。青苔薄附,即不长茂。”又:“作幔ㄌ锕。┕罄,则约水(控制水层)深浅得宜。”水层的深浅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天气晴雨而定:“若才撒种子,忽暴风,却急放干水,免风浪淘荡,聚却谷也。忽大雨,必稍增水,为暴雨漂s,浮起谷根也。若晴,即浅水,从其晒暖也。然不可太浅,太浅即泥皮干坚。不可太深,太深即没沁心而萎黄矣,唯深浅得宜乃善。”
4.秧龄和插秧。《天工开物》载“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这是最普通的秧龄。该书又进一步指出秧龄太长会发生秧田拔节、插后抽穗,结籽稀少的现象:“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沈氏农书》提到控制秧苗老嫩以应付天气的变化:“若秧色太嫩,不妨搁干,使其苍老。所谓秧好半年田。……若亢旱之年,又不可早将秧壅兴(壅兴指施肥太多使苗徒长),恐插莳迟,而秧蒿败也。”为了防备意外不测,“凡人家种田十亩,须下秧十三亩”。即使有多余,还可以相互调济。
明末南方平原的某些稻田已有双季连作稻,早稻收后,再插晚稻,一般多是耐寒的晚糯。连作晚稻的秧苗多尽量延长秧龄,以补本田生育期因迟插而缩短的矛盾。这种晚季秧,《天工开物》称之为“再生秧”:“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艹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赂晌抻恰!彼谓听任太阳曝晒即是通过减少水分供应,以抑制秧苗生长,达到延长秧龄的目的。这种技术在本世纪50年代发展连作稻时,浙江等地区即曾广泛使用,称之为“水秧旱育”或“旱地育秧”。
稗草是稻田的主要杂草,不容易除尽,原因是稗的幼苗和稻苗很难区别,一旦长大抽穗,又先于稻穗成熟落粒。稗子很小,很容易混在打谷的过程中。“农田插秧秧绿时,稻中有稗农未知。稻苗欲秀稗先出,拔稗饲牛唯恐迟” ①。到了稗草抽穗时才拔除,已经影响水稻
――――――
①  元・方回“种稗叹”。
产量,已经影响水稻产量,是不得已的办法。更主动的措施是从秧田起把好去稗的关口,使稗苗不致跟着秧苗插到本田中去。所以前人对于秧田除稗也积累很多经验。首先是学会识别稗和秧的形态差别:“稗叶纯似稻,节间无毛。”①所谓节间无毛是正确的,稻苗的节间有毛状叶耳,稗则没有(稻有叶舌,稗没有叶舌则前人未曾注意到)。又有人指出稗和稻的不同在于稗叶“色深绿”②。这也很正确。早于《沈氏农书》百余年的《乌青志》即介绍秧田除稗的办法:“秧田最忌稗子,必将面泥*去扫净去之,然后垦倒,临时罱泥铺面。”因为去年的稗子落粒多在田土表面,先将面泥除去一层,再用河泥铺面,确是好办法。清代四川的地方农书《三农纪》提出拔秧时要与拣去稗草结合:“拔秧须轻手拔出,就水洗净,去根上泥,拣去稗草,须根齐叶顺,用草束小把,量田亩拔秧,用小箩筐于田匀布,乘耙后浑水插之。”

前人对插秧质量与本田生长的关系也很重视,明・马一龙《农说》提出:“达顺则丰,覆逆乃稿。纵横成行,纪律不违,密*为俦,尺寸如范”的原则,即要求插秧时的秧根要直(顺),不可拳曲(覆逆),否则容易死苗(乃稿)。规定的行株距疏密(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