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37|回復: 0

[成语典故] 专心致志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9-18 06: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专心致志〗相关人物

弈秋(生卒年不详),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

〖专心致志〗涵义

致:尽,极。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专心致志〗出处

〖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泰西人士,往往专心致志,惨淡经营,自少而壮而老,穷毕生之材力心思,以制造一物。”

〖专心致志〗辨析

〖专心致志〗读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专心致志〗近义词:孜孜不倦、真心实意、收视返听、废寝忘餐、之死靡它、收视反听、夜以继日

〖专心致志〗反义词: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魂不守舍、三心二意

〖专心致志歇后语〗: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专心致志〗造句

1、我做事时总是专心致志的,要把所做的事做得如何如何好,决不想到如何可以借此赚什么钱。我们如果把营利的观念夹入实验室里去,则真正创造的实验便不可能。

2、要不顾一切地去行动,专心致志地全力以赴地工作。于是就会产生“行得通”这种感觉。这个感觉才是信念。

3、如果你专心致志于你手头的工作,你很快就会把他干完。

4、网上学习通常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学生专心致志

5、车厢里至少还有六个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玩玩各自的掌上。

6、她在书房里专心致志的写作文,所以没有听到电话铃响。

7、把专心致志于学业,持久不懈,作为第一目标。

8、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

9、世间的事情都是如此:当你刻意地追求时,它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专心致志之时,意外的收获已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10、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专心致志于我们所学习的东西。

〖专心致志〗成语典故:

孟子说:“下棋,在技艺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也是学不好的。”弈秋是古代有名的棋手,有两个人慕名而来,同时拜他为师。弈秋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们,讲课特别认真。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听他讲课。另一个学生表面上也在认真地听课,而实际上思想很不集中。他看到大雁从窗外飞过,联想到要吃天鹅肉……,弈秋讲完课,就叫两人对弈。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就对弈起来。开局不久,就见分晓:一个从容不迫地能攻能守,一个手忙脚乱地应付。弈秋一看,两人的棋艺相差悬殊。他对棋艺差的学生说:“你们两个人一起听我讲课,他能专心致志,而你呢,心不在焉。”

〖专心致志文言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专心致志白话文〗: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弈,他的棋艺非常高超,因此很多人都称他为弈秋。

弈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只专心听弈秋的。另一个也在听,但心里却想着有天鹅将要从天上飞过,想拿着弓箭去射天鹅.虽然两人在一起学习下棋,第二个人却不如第一个学得好.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第一个人吗?回答:不是这样的。

〖专心致志〗成语接龙:

专心致志→志满气得→得未曾有→有枝有叶→叶散冰离→离本依末→末路之难→难舍难分→分宵达曙→曙后星孤→孤身只影→影形不离→离山调虎→虎略龙韬→韬曜含光→光芒万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绝代佳人→人亡政息→息息相关→关山迢递→递胜递负→负义忘恩→恩甚怨生→生死不易→易口以食→食饥息劳→劳民伤财→财殚力竭→竭尽全力→力敌千钧→钧天广乐→乐极生悲→悲歌慷慨→慨然允诺→诺诺连声→声势浩大→大厦将倾→倾筐倒箧→箧书潜递→递兴递废→废书而叹→叹为观止→止戈兴仁→仁言利溥→溥天率土→土龙刍狗→狗续侯冠→冠盖相望→望尘奔北→北面称臣→臣心如水→水中捉月→月黑风高→高风劲节→节衣素食→食少事烦→烦言碎辞→辞严意正→正正堂堂→堂堂正正→正色危言→言笑不苟→苟且偷生→生张熟魏→魏鹊无枝→枝繁叶茂→茂林修竹→竹报平安→安贫守道→道尽涂殚→殚智竭力→力屈计穷→穷凶极虐→虐老兽心→心服首肯→肯构肯堂

〖专心致志〗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学习必须专心,态度决定一切,不专心致志便学不到真本领,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