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15|回復: 0

[中国方言] 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续)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06-12-15 16: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光明网
17.“来服子”DD也写作“莱菔子”,是一味中药。来服子就是“来服”的“籽儿”。来服是什么东西?“来服”就是“萝卜”。为什么萝卜要称为“来服”?因为古时候“萝卜”这两个子的读音就是“来服”。如果说方言是古语的“活化石”,那么关于“来服”的化化石我们还可以找到DD就在山西忻县(相当于现在忻州市的  
城区)一带。  


    忻县人叫“萝卜”是“来扑”。忻县有个镇子叫豆罗(以出产优质的白砂子而出名),用忻县话说叫“豆来”。在忻县话里,“罗”(luo)一般读为“lai”,说“箩筐”是“来筐”。
  

    再看“来服”的“服”和萝卜的“卜”的关系。  


    在山西很多地方的方言里,有时声母“b”发“p”,比如,称已婚妇女为“婆姨”,而“婆姨”不读“po yi”,读“bo yi”读音如“波姨”。这种现象,也许和英语里的“失去爆破”类似,这是否是世界各种语言的一种普遍规律?这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我猜测,在古代,声母“p”和“f”也有相通或者相近的可能。比如“甫”(fu)字,常常用来作表达读音的偏旁,比如甫字加“车”字“旁就是”辅“,可是如果加”三点水“呢,就是”浦“,读”pu“了(英语中辅音”ph“如”f“,也好像有点类似)。再进一步看,”甫“字如果加”提手“旁,是”捕“,读”bu“,声母又变成了”b“。这样看来,”b“、”p“、”f“这三个声母可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这样”来服“的”服“读音先是变为”pu“,再变为”bu“,于是,”来服“最后就成了”萝卜“。
  

   查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第二十六卷・菜部》”莱菔“条目下有”释名“曰:”芦、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而在《本草纲目》诸如《第三卷・百病主治》等篇目中,则”莱菔子“与”萝卜“并见,而萝卜很少写作”来服“或者”莱菔“。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在李时珍的时代,萝卜的读音已经和现在接近了。但是作为药名,”莱菔子“的写法还是保留了下来。
  

由此看来,忻县人说萝卜为”来扑“,这种读法,可能比李时珍的时代还要久远了。
   

    18.聒,一个 ”书面“得如同出土文物似的字眼。在当今的山西方言中,却可以找到活生生的案例。
  

    现在,我们只有在阅读古籍或者是许多个世纪以前的文学作品时,才会遇到这个”聒“字。比如”鸲鹆鸣兮聒余“(《楚辞・疾世》。注:”多声乱耳为聒“);再如:”只古里聒絮,我知道了也“(《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儿・ 楔子〉》,”只古里聒絮“,即”不住的罗嗦“)DD除此之外,当今即使是书面的语言,也不会使用”聒“这个字眼了。  


    查阅2002年商务印书馆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在”聒“字的条目下只有注音和释义: ”聒 guō 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噪~耳。“却没有列出通常字词条目下常见的例句,是否意味着这个字在现代汉语口语以及现代书面语言中的消亡?
  

    我们也许还可以在口语中艰难地找到”聒“字的影子,比如”蝈蝈“DD那个在闷热的夏季吵得让人心烦的昆虫,就是因为”聒“而得名,应该是写作”聒聒“的吧?现在却也写作”蝈蝈“了。
   

    《辞海》和《金山词霸》里倒是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词目和例句,但是几乎没有一个是取材于现代语言。先看《金山词霸》:
  


guō
〈动〉
(形声。从耳,本义:吵扰,声音高响或嘈杂)
同本义 [clamarous;noisy]
聒,欢语也。--《说文》
聒,扰乱耳孔也。--《苍颉篇》
聒而与之语。--《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疏:”声乱叫谓之聒。“
今汝聒聒。--《书・盘庚》。传:”无知之貌。“
鸲鹆鸣兮聒余。--《楚辞・疾世》。注:”多声乱耳为聒。“
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宋・欧阳修《鸣鸠》
又如:聒吵(又作”吵聒“、”聒炒“。吵闹,吵嚷);聒聒(象声词。杂乱喧吵的声音);聒杀(形容非常嘈杂、喧闹);聒天(声音响彻云天);聒账(众声喧扰,通宵达旦)
频繁地称说 [be garrulous;chat]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聒絮(絮叨;)  


    再看《辞海》的解释以及例句:  


    聒 guō 古活切,入,末韵。
  
喧扰,声音嘈杂。《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宋王安石《临川集》之三一《和惠思岁二日二绝》:“为嫌归舍儿童聒,故就僧房借榻眠”。  


    在《辞海》中“聒”字的条目下,包括相关词目所有引用例句的出处,离现代最近的也只有元代的名著。以此可见“聒”这个词语的久远。
  

    但是,我们在现在山西晋中、太原一带的方言中,你会发现这个古老的如同化石般的词汇,却活活泼泼地存在于人们的口语中。  


    在山西的这一带地方,口语中没有“贫嘴”、“饶舌”这一类词汇,人们形容这样的人为“guà 嘴子”,粗俗一些的说法是:“guà bi嘴”。如果是嫌你罗嗦,会这样抱怨:“guà 哇!”这个“guà”字应当如何写?是“寡”吗?显然不对,其实应该就是“聒”。  


    但是“聒”在字典里的注音是“guō”,这和“guà”是怎样关联的呢?原来在山西太原、晋中一带,许多韵母为“uo”的字眼,用当地方言说出来就是“ua”。比如,“掴了一个耳光”,是“gua 了一个耳刮”;山西原平市旧称崞(guō)县,用太原话说是“gua 县”;有一种白皮松,又称“椁(guō)树”,太原话是“gua 树”;再比如“说话”的“说”,太原话是“shua”;“脱衣服”的“脱”,读音如“tua”,如此等等,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
  

    这样从字义和读音两方面看,山西人说的“guà 嘴子”,写下来应该就是“聒嘴子”了。  


    再进一步考察,喧扰,声音嘈杂,这样的意思用太原话表达,也是“聒”,比如说,外面吵闹,嘈杂,形成干扰,太原人是这样说:“聒的人一黑夜也睡不成”,当然在这里,太原人会把“聒”说成“gua”,而不是“guo”,这也只是口音的区别吧。  


    有一种鸟,和猫头鹰一样夜里出来活动,叫起来很难听,晋中一带人称之为“gua gua 鹞”,大概也应该写作“聒聒鹞”。
  
作者: 老马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