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14|回復: 0

[医药临床] 肝郁脾虚思虑重,小小药方乐逍遥

[複製鏈接]
广东省中医院 發表於 2022-8-27 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情绪不佳的病人,兼有胁肋部胀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尤其是一些女性患者,更是如此。这些都是肝郁脾虚血少的表现。对于这类患者,有一个很好的方子,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个方——逍遥散。

肝郁脾虚的症状

肝郁脾虚的症状
01逍遥散的出处与衍化方

逍遥散始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说到该方:『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逍遥散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后,所衍化方剂众多,如明代衍生出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加味八物汤、柴胡参术汤、和肝饮等;清代继续光大为定经汤、黑逍遥散、柴胡清肝饮、加减逍遥散、宣郁通经汤、平肝开郁止血汤等;近现代则有解郁合欢汤、化癖逍遥散、治乳房胀痛方以及乳房囊性增生方等众多类方。

02逍遥散的典故与组成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皇太后慈禧得了类似于抑郁症一般的怪病,整天精神不振,郁郁寡欢,四肢无力,没有食欲,对山珍海味提不起兴趣。当时孟河医派名医马培之奉诏进京为皇太后治病。面对位高权重的慈禧,马培之没有按照常规的路数询问病因,而是在觐见慈禧前疏通了她身边的亲近大臣和宦官,打听慈禧发病的真实原因。得知慈禧是因为朝政上的烦心事闹得心情不舒畅所致,所以他对症下药,开出『逍遥散』。结果慈禧服用之后很快就恢复往日精神,从此马培之扬名全国。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

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顺肝性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肝血,柔肝体,帮助柴胡恢复肝正常的顺达之性,兼制柴胡疏泄太过;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促进气血生化;甘草,配合茯苓、白术以益气健脾,配白芍以缓急止痛;薄荷辛凉,助柴胡以疏肝气、解郁热;姜辛温,助柴胡、薄荷疏肝,助茯苓、白术以健脾胃。诸药相配,体现了肝脾同治,重在治肝之法。

03逍遥散的功效与主治

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诸证的经典方剂,适应证范围很广,内、外、妇、儿各科的许多疾病,都可根据病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尤其是在妇科疾病中用得更广泛,为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常用代表方剂之一,故有言曰:『妇人之病主逍遥』。

逍遥散主治证的病机涉及肝郁、脾虚、血少。肝气郁滞,横犯脾胃,日久引起脾虚;脾胃运化不利,气血生化乏源,渐成血少;肝主藏血,血少则肝藏血不足,肝体阴而用阳,血少则肝体失柔,影响疏泄功能。依次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在肝郁、脾虚、血少这三个环节中,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可致胁痛,乳房胀痛,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脾虚后天化源不足,可见神疲食少,倦怠乏力;血少失于濡养,则见口燥咽干。因此对本方证的治疗当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肝与脾的功能

肝与脾的功能

因此,逍遥散适合肝郁脾虚血少证,表现为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细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属肝郁脾虚血少者。

04逍遥散的使用注意

逍遥散适合肝郁脾虚血少者。

若肝郁化火,症见心烦易怒、面赤口干,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丹皮、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即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

逍遥丸中含有当归等活血的药物,若为月经过多者,服用此药则可能出现崩漏不止,须慎用。

加味逍遥丸说明书

加味逍遥丸说明书

肝郁脾虚之人常因气机不调,出现身体疲倦、胃脘胀满、食欲低下、大便溏烂、舌淡苔白腻等脾虚湿盛表现,首先要『动』起来,也就是多做运动,将体内的水湿排出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少吃生冷、甜腻的食物,减轻脾胃的负担。肝郁脾虚兼有湿困者不适合服用逍遥丸,因为逍遥散中的当归、白芍等滋腻药会助湿碍脾。

逍遥散已被制为中成药逍遥丸,每日服用3次,一次口服8丸,要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用前应向中医师辨证咨询。

逍遥散是中医名方,意在吃了药,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药物只是在我们身体无法渡过难关的时候拉我们一把,但是我们不能只靠药物活着,真正想要内心逍遥,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调节情绪,及时走出窘境。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