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2|回復: 0

[通背拳] 太祖门独流通背拳背后的故事(上)

[複製鏈接]
济世 發表於 2011-10-5 16: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武林志
    武术网资料
  孙静顺,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人,生于1905年,卒于1971年。17岁拜本镇刘树年为师学习太祖门独流通背拳技艺。亲兄弟五人,排行在四,故人称“孙四”或“孙四爷”。

  源于静海县独流镇的太祖门独流通背拳武艺,从清朝末叶起,就是静海武术的首要拳派。在门派上属少林派,太祖门,在拳种上属通背拳类,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有包括独流通背拳在内的多个名称的叫法。历代高手辈出,孙静顺的师爷任向荣就是太祖门独流通背拳乃至静海武术近二百年来最杰出的人物之一。《静海县志》(1934年)载:任向荣,字光华,独流人,以技击驰名津(天津)、保(保定)间。性和蔼,从游者甚众,皆以敬让相尚焉。北洋直系军阀曹锟曾慕名强聘他到保定督军署任武术教习。任向荣和他的师弟刘玉春、张景元都是当时的顶尖高手,名震一方。近代苗刀的传播就是从他们开始的。

  刘树年,字静萱,祖居独流镇,1890年生于静海镇,1950年去世。因家中开有“桂馨斋”糕点铺,故人称“大掌柜”。12岁拜在任向荣门下,吃苦耐劳,勤学苦练,侍师如父,对任向荣生前供养,死后披麻戴孝守灵发丧,如亲子一般。得任向荣全部真传及器械、拳谱,为任向荣的最得意弟子。家父多次见过晚年的“大掌柜”,身材高瘦,腰板儿总是挺得笔直。他功夫精湛,扶危济困,在当地很有声望。

  1926年,刘树年自筹资金租用静海镇二街杜溪亭的房舍开办静海国术馆,广传弟子,自任馆长兼总教练,馆内成员均为义务授拳,不要任何报酬。虽是自费办馆,也需要以武功为依托,如有人来比武,比输了就要让出馆长之位,而开办以来前来比武者均不是刘树年的对手。当时不仅静海县内,就连天津和外地也有不少人来拜师学艺。刘树年对待徒辈甚严,以“十戒”、“十愿”等馆规来要求。1931年杜溪亭借故停止租房。当时的县政府对国术馆怀有戒心,不予办理社团登记,还提出派一名官方秘书主持馆务,摊派巨额捐款等苛刻条件,刘树年一怒之下摘下“静海国术馆”的牌子宣告停办。后来,刘树年又应邀到爱国宗教人士霍培修开办的达成学校任武术教师,利用该校场地继续传授徒弟,延续着国术馆的活动。在霍培修先生发起的抗日募捐活动中,刘树年率领徒弟表演武术为压轴节目。1937年“七七事变”后霍培修先生赴天津开展爱国活动,达成学校停办,刘树年的国术馆活动完全结束,但仍在家授徒。刘树年一生,为弘扬中华武术呕心沥血,做出了极大贡献。义务开办国术馆,把糕点铺和八十亩良田典当殆尽,还欠下了巨额债务。为谋生1939年至1945年闯过关东。过世时连丧葬费,都没有,孙四爷用自己多年积攒的大洋为“大掌柜”买来棺材,将“大掌柜”发丧人士。

  孙四爷身高1米76,少年时即力大过人。经“大掌柜”弟子、静海镇五街刘春圃介绍入门后,倍加珍惜这一机会,拼命学习,举一反三,深为刘树年喜爱。四爷既有力气,又身手灵活、敏捷,颇具“赛猿猴”之称的师爷任向荣的风格,故亦深为任向荣喜爱,每次到“大掌柜”家,都得其当面指点一下,也得到刘玉春、张景元的指点。四十多年后,孙四爷提起任爷、刘师傅、张爷时,敬佩、怀念之情还溢于言表。任向荣、刘玉春、张景元、刘树年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大高个,身高力大,所以刘玉春师祖总希望徒孙辈们也是大个儿。一天,刘玉春指着在院中练功的徒弟们对刘树年开玩笑说:“就这个,教嘛,浑身的劲儿搁一块儿才有多大,教嘛,别教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四爷以后便更加努力,既苦练招式技法,又加强力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更加为刘树年所喜爱,故毫无保留悉心传授,成为刘树年师祖的衣钵传人。以斩、横、后提挂、跳步钩子见长,与人交手,多以这几式取胜。

  孙四爷看上去身材瘦削,两肩下溜,像个文弱书生,可实际上浑身都是腱子肉,攥起拳头来虎口处鼓起一个小包。核桃用姆、食指夹捏即碎,用拳面捣,核桃碎了而拳头却毫不觉疼。推磨用的二号磨盘四爷在边上凿出把手,有七十多斤重,用来练功,不仅能用单手举过头顶,时间长了还能练出花样儿。在学艺期间,每晚从大掌柜那里回来后还接着练。睡觉就和衣而卧,待醒了就接着练,可谓二五更的功夫。艺成之后还每天四点多钟起来练功,几十年从不间断。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期的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大家都能听到咣咣声,那就是四爷在院门前那棵木质电线杆前遛胳膊了。六十多岁时扎马步两臂平伸,任年轻力壮的徒弟们用斩击打,有的徒弟们都累了他还不觉累不觉疼,两臂始终平直马步平稳如钢浇铁铸一样,可见其功底之深厚。

  过去夏天人们消暑,存放食物都是用冰块。每到三九天人们就开始凿冰。这天四爷在水坑边路过,正赶上人们采下一块一米见方,近一尺厚的大冰块两人抬着往冰窖送。其中一位姓杨的对四爷说:“四哥,你总练把式,可以把它打碎吗?”四爷说:“不行。…‘哎呀,你练了这些年都白练了。”这句话把四爷的好胜心激起来了,喊了声好,一个跳步斩拳头砸在冰上,抬冰的听到“咣”的一声,只觉得冰块猛地往下坠,跟着变轻,一看冰块已裂成几块。姓杨的那人瞪着两眼也不知说什么了。

  四爷晚年在静海火车站食堂做饭。车站上的人们知道四爷练武术,闲谈时有人说您老露一手让我们看看。四爷那天也有兴致,把坐着的硬木方凳摆在面前,站好马步运足力气,“嗨”一掌拍下,凳面有了裂纹,又连拍两掌凳面裂成了小碎块。

  四爷因为生活的缘故,在1949年解放前,几次到天津做事,时间有长有短,到了晚年说话还一句半句地带着天津口音。第一次到天津时,是在艺成不久,在南市一家旅馆做饭。经常有一些青帮人员前来敲诈勒索。这天又来了五个人大打出手,打得人们鼻青脸肿,越闹越凶。四爷在后面厨房里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赶到前面三下五除二把他们打跑了。这些都是青帮头子刘广海手下的人。刘广海,静海县李家楼人。出身于贫寒农民之家,后人青帮,广收徒弟,称霸天津西部一带。另一个青帮头子袁文会无恶不作,甘心当汉奸,当日本鬼子的走狗,而刘广海也做一些善事,救济灾民和贫苦百姓,解救被袁文会为日本人抓来的劳工,最难能可贵的是刘广海宁死也不做日本鬼子的汉奸走狗,“七七事变”前后,日本人多次对其委以要职,以金钱、美女相诱,以死相威胁,均没有达到目的,其还是有民族气节的,所以刘广海在当时贫苦百姓中还是有一定口碑的。刘广海一昕有人敢在他的地面上“闹事”,马上来到旅馆,一交谈才知道是老乡,他看上了四爷的一身功夫,准备以后发展其加人帮会,帮自己独霸天津,巩固地盘,遂罢手言和。四爷闻知刘广海为人还可以,又是老乡,也就开始与之有了往来。这张照片就是在刘广海家中照的,包括四爷、刘广海在内一共六个人,四爷居中而坐。“文革”中家人害怕惹祸,把其余的人都剪掉了。这是四爷唯一的一张照片,在当时照张相也是奢侈的了,寻常百姓一般是享受不起的。消息传到静海,四爷的兄弟们一听就急了,这青帮自清末以来有地面上的混混地痞渗入,已与原先不同了,良莠不齐,善恶相间,声名下降,为一般人所不为。四爷的兄弟们怕四爷和帮会混在一起会学坏了,就让大哥、二哥赶紧来到天津找了个理由把四爷接回了家。从那以后就与刘广海断了联系。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