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76|回复: 52

[四大名著品读]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中天品三国全集 第一部:魏武扬鞭

易中天品三国(一)大江东去

※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三国,究竟是英雄的传奇,还是智者的比拼?穿透演义迷雾,还原历史真实。《易中天品三国之大江东去》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小说演义,戏剧编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斗丛生。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站在平民立场,通过近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

※在本集节目中,易中天教授将就几个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为您梳理三国历史的多重形象。画龙点睛品三国,继往开来说三分。

易中天: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苏东坡这首词是他47岁的时候在湖北黄州赤壁所写,黄州赤壁不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苏东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有人这么说。但他还是写了这首词,因为当他站在黄州赤壁岸边,看着那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水的时候,他没法不想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就说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时34岁,迎娶江东美女小乔已经十年,并非小乔初嫁了。但是苏东坡把小乔初嫁和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是要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所以下面说“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纶巾就是青丝做的头巾,这个打扮在当时是儒雅的表现。我们知道汉代的服饰,贵族和官员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呢,贵族和官员开始时髦穿戴平民的服饰,这就是戴头巾。如果是军事将领,而一身平民的服饰,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赤壁之战当时的场景,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乱世英雄,他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秀、灭袁绍、征刘表,获得了当时北部中国的统治权,这个时候他决定南下,一举剿灭盘踞在江东的异己力量,这就是孙权的军事集团。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他一统天下、九合诸侯的一个战略举措;而对于孙权集团来说,那可谓危急存亡之秋。当时曹操亲提大军十几万人,号称八十万沙奔江东而来,列阵于长江的西北岸,地点是现在湖北省的赤壁市附近。当时曹操的军队在长江西北列阵,战舰连成一片,军旗在江风中飘拂,虎视眈眈,雄心勃勃。而江东的君臣谈虎色变,魂飞魄散,胆颤心惊,纷纷向孙权提出立即投降曹操。但是34岁的青年将领周瑜却不把曹操的几十万人马放在眼里,他头上戴着青丝做的头巾,手上拿着羽毛做的扇子安之若素、指挥若定,谈笑风生之间曹操的几十万人马就灰飞烟灭了!不可一世的敌人就立即遁逃了。

*通过以上易中天先生对《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角周瑜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少年英雄形象。而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的主角应当是诸葛亮,周瑜不过是作为衬托诸葛亮智谋形象的配角而已,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英雄呢?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呼为周郎,就是当时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叫孙策为孙郎。“郎”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个时候呼他们为郎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招美女喜欢的,帅哥也都是喜欢美女的。我们古人有两句话,自古美女爱英雄,自古嫦娥爱少年,所以美女最喜欢的那就是少年英雄,周瑜和孙策恰恰就是这样的少年英雄。而且,他们也都娶到了江东最美丽的女孩子,那就是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这个时候的周瑜真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想想看吧,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担任了一个地方的高级将领,驰骋战场,建功立业,而且娶得这个地方最美丽的女孩子为妻,作为一个男人还有比这更令人羡慕的吗?连苏东坡提起这件事情来还表现出他的无限羡慕呐!我们去品读一下苏东坡的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家了”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反正我是羡慕他,你想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会去忌妒别人呢?我们忌妒他还差不多。他又怎么可能因为忌妒别人而会被别人气死呢?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品质好;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受冤枉的,蒋干确实到过周营,因为蒋干和周瑜是同学,但是蒋干没有盗什么书。看来历史有时候离我们真的是非常地遥远啊,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了。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少年英雄

※他不可能因为嫉妒别人

※而被别人气死

※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

性度恢廓

器重颇大

雅量高致

事实上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比方说《三国志》的记载。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方说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因此一个历史剧,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拍出来以后,我们的观众会发表评论说某某演员演得不像,这个曹操不像,这个周瑜不像,这个林黛玉不像,这个贾宝玉不像。你怎么能说不像,你见过吗?可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这个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

这三种形象是有差距的,对于三国来说,形象最离谱的是诸葛亮。

*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想到空城计,而说起空城计,则展现出了人们对诸葛亮军事天赋的无比推崇。那么,诸葛亮的空城计究竟发生过没有?人们对诸葛亮的追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易中天先生对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又有着怎样独辟蹊径的品评呢?

诸葛亮这个人,至少从晋代开始就已经是很多人追捧的物件。当时有一个叫郭冲的人,郭冲这个人大概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觉得现在大家对诸葛亮的评价远远不够,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这里还有五件事情是你们大家不知道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空城计。诸葛亮的空城计最早见于郭冲的这篇文章。

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但是这个空城计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空城计吧,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

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其他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其中最可笑的是借东风,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三国演义》,当时诸葛亮借东风是个什么形象?披头散发,光着脚丫,穿一身道袍,所以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个妖不是妖精也不是妖怪,是妖人。妖人就是当时那些装神弄鬼的,什么巫婆啊,神汉啊,这类的人物。诸葛亮当然不是妖人,诸葛亮不但不是妖人,而且是帅哥。《三国志》说诸葛亮身长八尺,这个八尺是汉尺,汉尺的八尺合现在市尺五尺五寸,相当于一米八四。而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年龄是多少呢?26岁,大家想一想26岁的年龄一米八四的个子该是什么形象?和我们心目中的,我们舞台上的一样不一样?借东风这个事情当然也是没有的。而且就算有,去借东风的人也不该是诸葛亮,该是周瑜啊。我们读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没说东风不与诸葛便啊。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有清人赵藩写的一对攻心联,他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幅攻心联其实是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批评他在刘备去世以后主持蜀国工作的时候穷兵黩武,宽严戒误。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变成杰出的军事家了,而且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其他的军事将领都变成了提线木偶,傻乎乎地带着军去打仗,走到地方掏出一口袋,军师给我的锦囊妙计,打开看看,哦,这么办。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而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像以上分析的空城计和借东风等,只不过是文学家们把诸葛亮神话了,所以历史形象并不等于文学形象。而对三国人物崇拜达到最不可思议的当属关羽,关羽已经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而且他还被奉为行业祖师爷。那么,民间为什么那样崇拜关羽呢?易中天先生对民间的关羽崇拜又有着怎样的精彩点评呢?

文化人是非常崇拜诸葛亮的,而民间信仰更多的是崇拜关羽,关羽也是一个值得崇拜的人,因为关羽特重情义,这是关羽最大的特点。关于被曹操俘虏以后,曹操对他非常非常好,关羽也非常感激曹操对他的收留和信任,但是关于仍然心向刘备。那么这个时候关羽就面临一个选择,是效忠曹操呢,还是效忠刘备呢?而关羽采取了一个什么做法呢,就是我重重地报答曹操以后,回到刘备身边,这就是重情重义。当然关羽走的时候曹操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大度,当时有人提出来要追杀关羽,曹操说不用,这样的义士我们应该尊重他。可惜现在民间只记住了关羽的情,忘掉了曹操的义,正是由于关羽如此地重情义,因此关羽成为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

但是这个民间信仰呢有时候想起来也是有点怪怪的,我们知道这个民间信仰受两本书的影响最大,一本是《水浒传》,一本是《三国演义》。虽然在文化人那里《红楼梦》的地位最高,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NO.1,但是民间喜欢的还是《水浒》和《三国》。比如说民间行业会用《水浒》和《三国》的人物做祖师爷,比如说强盗以宋江为祖师爷,小偷以石迁为祖师爷,编制业以刘备为祖师爷,屠宰业以张飞为祖师爷,没有以《红楼梦》人物什么贾宝玉啊,王凤姐做祖师爷的。那么这些都还有些道理,奇怪的是剃头匠以关羽为祖师爷,关羽没有剃过头啊,而且东汉的时候这个我们中国人是不兴剃头的,是留全发的。那么想来想去一点联系,无非是剃头匠和关帝爷手上都有一把刀嘛,但是关羽的刀是杀头的,不是剃头的。我就想起来清代有一个剃头匠在门口贴出一幅对联来,倒是蛮像关羽的口气,怎么说呢:“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我不知道有人敢去剃头不?

这是一个奇怪的事情,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关羽现在变成财神爷。你看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里面,民营企业,或者是个体商贩他的家里面都供者关羽的像。这个关羽是一个军事将领,你说他是战神这个话还说得过去,他怎么是财神呢?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财都是枪来的?而且依我看,关羽总有一天会变成爱神,会供奉在婚姻介绍所。为什么呢?因为关羽这个人对爱情追求也是很执著的,当时刘备带着他都投奔曹操,曹操是和吕布作战。战前关羽就提了一个要求,说曹公我可以英勇奋战,但是打下吕布以后,有一个女人你要把他嫁给我。曹操说好,刘备也去帮着说,然后到了决战前夕,这个关羽又去提醒曹操,那你说话要算数的,我们打赢了以后那个女人你一定要嫁给我的。曹操说不对啊,这个关羽怎么就认准了这个人,我去看看,曹操一看,哎呀,国色天香啊,我曹某人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结果弄得关羽非常的郁闷。

不过曹操这个人虽然抢了别人的老婆,他也被别人抢了功劳,抢了什么功劳呢?在《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抢走了空城计的“发明权”,实际上空城计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而是发生在曹操的身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子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子了。

*历史上的空城计看来是有的,但是它不属于诸葛亮,而是属于曹操。通过易中天先生的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三国历史,每个人也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点评三国人物,所以这就造成了空城计这种张冠李戴的冤假错案。那么,我们现代人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看待三国这段历史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呢?我个人的看法还是首先要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弄清楚历史形象。

对于三国来说,还是要读《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叫陈寿,是现在四川省南充市人。陈寿完成《三国志》这部著作的时间距离西晋统一中国只有五年,就是相隔的时间不是很久。第二点呢,陈寿这个人治学非常严谨,他收集来的材料但凡是他觉得可疑的,他宁肯不用,留下来的应该说是基本可靠。但是正是因为陈寿有这样一个特点,所以《三国志》这本书非常地简略,不是太好看。所以过了130年,又有裴松之来为《三国志》做了注。一般人为古书做注主要是进行一些解释,比方说名词解释、动词解释、时代背景介绍,怕你看不懂,做一个注。裴松之的注不一样,裴松之把陈寿弃而不用的材料,以及陈寿写《三国志》所看不到的材料有选择地补充了进去。补充的时候裴松之也做了一个甄别工作,就是他认为不可靠的材料,他会在后面加以说明,就是我认为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我认为这个时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什么什么。那么如果几个材料是矛盾的,裴松之就采取并存的方式,罗列在这里,让后来的读者自己去甄别。所以裴松之的注也是比较可靠的。

所以要弄清三国的历史面目,历史形象,也就是这两个东西: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寿志裴注。但是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比方说空城计这个故事,钱钟书先生就认为是“不欺售欺”的典型,什么叫“不欺售欺”呢?就是以不欺骗来欺骗。我这里面没有人,我明明白白就告诉你是没有人啊,结果呢,对方还不相信。你越是说我这城里面真的没有兵,他越不相信。这叫做“不欺售欺”,钱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典型。

因此《三国演义》这本书历来被当作兵书来看。明清之际,清人要入关,他们就用《三国演义》做教材。当时把《三国演义》翻译为满文,印了一千份,作为内部档发给一定级别的贵族和官员阅读。甚至还有这样的故事,说是有一个满洲将军结识了一个汉人,成了朋友以后这个满洲将军说,你这汉人不错,来来来,你到我房间来,我给你看一个内部档,不公开的。打开一看,《三国演义》。因为哪怕就像空城计那样的例子,它也有心理学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战。所以为三国演义做批文的毛宗岗父子他有个说法,他说只有谨慎的人才不会做大胆的事,也只有谨慎的人才最能够做大胆的事,因为这个谨慎的人他一生都小心谨慎,他突然大胆一回没人相信。诸葛亮就是一个很谨慎的人,叫做诸葛一生惟谨慎,他谨慎了一辈子突然来一个空城计,那司马懿不相信了,因为只记住了他平时的小心谨慎。当然这个事情也就是碰上了司马懿是个知识分子,想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后来有个叫魏禧的人说了,他说如果是碰上一伙山贼,一伙强盗,土匪,他哪想那么多,管他娘的老子进去再说!诸葛亮不就抓走了吗?

所以,三种形象,各有各的道理。那么我们这个系列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三种形象都告诉观众朋友,然后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三件工作:第一是还原,就是还原到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二是比较,就是比较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什么不同;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这个形象为什么会演变。实际上,品读历史也可以有三种意见,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第二种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时代意见;第三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个人意见。

任何人研究历史都难免会有这三种意见,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词人张升的词说,“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实际上进入渔樵闲话的又何止是六朝兴废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历史的,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今后的节目里,我将给大家笑谈三国,品读三分。而我们要讲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在历史上争论最大、意见最分歧、形象最多样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请看下集——真假曹操。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的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是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易中天品三国之真假曹操》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二)真假曹操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的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是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易中天品三国之真假曹操》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上一集中,易中天先生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而三国中,形象最复杂、分歧最多的当属曹操。从北宋的时候,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到了《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更是被看作是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臣。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用当代视角回顾三国史料,他心目中的曹操究竟是什么形象呢?

易中天:

今天我们讲曹操,讲三国是不可能不讲曹操的,所谓三国就是魏蜀吴嘛,而魏的开国皇帝实际上是曹操。当然曹操在位的时候没有称帝,是他死了以后他儿子曹丕才称帝,追认他为魏武帝,但可以肯定曹操是魏的实际上的开创者。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客气的说法叫奸雄,不客气的说法叫奸贼,但是鲁迅先生说,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他。鲁迅先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这样一来对曹操就有了三种评价――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个评价是准确的呢?

但是当我们弄清楚曹操的历史形象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历史形象它也不是那么好弄清楚的。比方说,民间都说曹操奸,很多人不喜欢曹操。苏东坡就讲到,在北宋的时候,民间有很多讲史的,就是说书的,说三国,一说到刘备失败,听众就痛哭流涕;一说到曹操失败了,大家拍手称快。那么说明至少在北宋的时候,曹操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那么曹操为什么不讨人喜欢呢?他又干了些什么不讨人喜欢的事呢?那么也无非是三条:

一个是曹操这个人为人奸诈。但是这个不能算数,因为兵不厌诈嘛,打仗的人总是要诈它一诈的,不过你说敌人你就说他是奸诈狡猾,说自己就叫足智多谋,实际上一回事,兵不厌诈。

第二件事情呢说他篡汉。这个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这个王朝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姓刘呢,为什么就不能姓曹呢?说这个姓曹的代替姓刘的就是奸,这个说不过去。

那么最为民间所不满意的是曹操说了这样一句话: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所以一个人宁肯自己对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对不起自己,这个人就太坏了,所以老百姓讨厌曹操。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个事情是事实,还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那岂不是一桩冤案吗;如果是冤案的话,我们岂不是就该给曹操平反吗。那么这个事情史书上的记载是矛盾的,大体上是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因为董卓要迫害他,曹操从京城里逃出来,路过了他一个老朋友家,这个老朋友的名字叫吕伯奢,曹操到吕伯奢家里的时候吕伯奢本人不在,于是就发生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惨案。

※ 曹操为什么不讨人喜欢:

曹操为人奸诈

曹操篡汉

宁肯我负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负我

这个故事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说的是吕伯奢不在,吕伯奢的儿子和吕伯奢家里的那些客人看见曹操带着钱财很多,起了歹心,要抢劫曹操,而且拉走了他的马,这个时候曹操起来拔出剑来把这些人杀了。这个叫做正当防卫。这个故事记载在什么史书里面?在《魏书》里,《魏书》是他们魏国人写的史书,所以也不一定靠得住,因为曹操是他们的太祖啊,那他们可能要给曹操打一个圆场,这个也很难讲。

那么第二个记载是说,曹操住在吕伯奢家里面听见吕伯奢的孩子在那弄锅碗瓢盆,有声音,曹操自己又是受董卓通缉追拿的罪犯,他起了疑心,“疑其图己”,把吕伯奢一家杀了。这个叫做误杀。

第三个版本,差不太多,也是说曹操怀疑吕伯奢的家里人要害自己,然后把他们一家都杀了。杀了以后,曹操凄怆曰:甯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们现在来看第三种情况,就算我们相信曹操是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也说了那句话,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是曹操怀疑这些人要害自己,当然这个疑心太重了一点,太过分了,然后把他一家人杀了。杀了以后发现是误杀,然后凄怆曰,“凄怆”这两个字很重要,就是杀错了人,然后,唉,他也是很难过的,算了算了,宁肯我辜负别人,不可以别人辜负我啊。我们体察一下这个语境,曹操说这个话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排解,所以很勉强地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做了一个辩护。而到了《三国演义》里面他变成了理直气壮,而且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前面加了天下两个字,这个就大不一样了。曹操当时说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虽然我错了,我错杀了人家我对不起人家,我现在也没有办法,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这里面应该说他还保留了一部分善意在里面,而到了《三国演义》变成理直气壮说我对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对不起我,那就是一个大大的奸贼。

所以曹操的奸险歹毒这一点,应该说是有疑问的。但是即便如此,《三国演义》的毛批还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什么呢,他说“此亦孟德之过人处也”。他说即便是这样,这也是曹操比一般人不一样的、超过我们的地方!他说为什么呢,他说如果换了别人一定说,宁肯天下人都对不起我,不可以我对不起天下人的。他说换了别人都会这样说,但是实际上怎么样呢?实际上他们干的就是曹操的勾当,只有曹操一个人坦率地说出了这个话。那么也就是毛批认为,曹操虽然奸诈,但是奸诈里面也有坦诚,他至少敢把奸诈的话公开地说出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所以他说这是曹操超过其他人的地方,因为这个世界上伪君子实在是太多了。

奸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个特征。曹操这个人是奸诈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爱的一面。我们就来看看曹曹性格当中矛盾的地方。

先说曹操的奸诈,最能体现曹操这个人奸诈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绍战争中发生的一件事。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第一次战役就是曹袁官渡之战,第二战役是曹孙赤壁之战,第三大战役是孙刘彝陵之战。曹操就是在官渡之战以后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场战争打得非常地艰苦,非常地艰巨。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而曹军军粮已经不多了,我们知道打仗拼什么?除了拼勇敢、拼武器、拼实力以外,很重要的是拼粮饷,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曹操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快要断粮了,一筹莫展。这个时候袁绍阵营里面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什么叫跣足呢?就是光着脚,那么曹操这个时候跣足而出迎接许攸是什么原因,什么意思,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叫做来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脚在干什么,一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大喜过望;第二种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古礼光脚是尊敬。我们知道曹操后来地位很高了以后,汉献帝给了曹操一个特殊待遇,叫做带剑鞋履上殿,叫“剑履上殿”,剑就是带剑,你可以佩著剑去见皇帝,履就是穿鞋,这说明一般的人是不能穿鞋见皇帝的。能不能穿袜子呢,看地位,地位高的人可以“袜而登席”,穿着袜子走到席位上,地位再低一点一定要光脚。所以光脚可能是表示尊重。

这个曹操光着脚冲出去以后怎么样呢?抚掌而笑,摸着手掌哈哈大笑,说哎呀呀呀,子远你来了,“吾事济矣”,我的事情就好办了,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许攸就问了,说曹公,你的情况怎么样啊,“军粮尚有几何”,还有多少军粮啊?曹操说呵呵呵,这个我的军粮很充足啊,足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曹操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见到老朋友都不说老实话,说实话吧,再给你一次机会。曹操说,哎呀这个,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说了一句刘邦最爱说的话,“为之奈何”,怎么办吧?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某某地方袁绍藏了一批粮食,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你可以过去,你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

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抄小路过去,换上袁军的服装,碰上沿路的岗哨说是袁公让我们来干什么什么事的,冲到袁营。袁营一看,来了曹军烧粮食,当然也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地紧张。曹操左右的人跑过来说,曹公,敌人来了。曹操说,慌什么?敌人到我背后以后再说这话,上。然后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

所以曹操的这个性格里面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我觉得他这种奸诈某种意义上也是逼出来的。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他如果事事都说老实话,这还能够克敌制胜吗?他不能不撒谎啊,他甚至养成撒谎的习惯了。

曹操也是一个温情的人。在曹操和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在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原配丁夫人悲痛得死去活来。因为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妻,她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曹操的妾生下了长子,这就是曹昂,生下来以后曹昂的母亲就去世了,生母就去世了,就把曹昂交给丁夫人来抚养,丁夫人把这个儿子看作自己的儿子,情感非常地深。而曹操之所以打败这一仗,是因为他当时得意忘形,他跟张绣的战争没有怎么打张绣就投降了,投降了以后曹操不但收编了张绣的部队,还收编了张绣的婶婶,张绣的婶婶是一个美女,曹操这个人是很好色的,走到哪他都要收编一些美女,于是把张绣的婶婶收编了。张绣的面子上就下不来,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张绣后来就反叛他,对他进行突然袭击。这次战争中曹昂也死了,曹操的侄子草安民也死了,还有曹操的爱将典韦也死了,丁夫人就不愿意了,就哭着闹着跟曹操要儿子,你还我儿子,你把我儿子弄哪儿去了!而且就是你这个家伙,一天到晚地泡烂妞,害得我儿子死掉的,不依不饶。曹操一烦,滚,回你老家去。走就走嘛,我回娘家去,不跟你过了,真回娘家了。

过了半年,大概几个月以后,曹操后悔了,然后自己驾着车子,就到丁夫人的娘家想把丁夫人接回来。这个事情在我们今天也稀松平常啦,小俩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娘家去了,那还不是老公最后赔个笑脸,说点好话,就把老婆接回来了。曹操这样做就不容易了,是吧,你想曹操那阎王脾气,他也这么做,也去接丁夫人。丁夫人在家干什么,织布,曹操来了以后她也不站起来迎接,也不搭理,曹操很没意思,讪讪地走过去:织布呢?……别织了,跟我回家吧。……曹操就走过去,用手摸着丁夫人的背:唉,别使小性子了,宝贝,跟我回家好不好?我们坐车子回家好不好?要知道这个动作是很重要的,这个“抚其背” 是男人对女性的一种爱的动作。丁夫人继续“哢嚓”“哢嚓”。曹操就很没意思啦:你不回啊?不回那我可是走了啊。“哢嚓”“哢嚓”。曹操就走走走,往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了一次头:别闹了,跟我回家,好不好?“哢嚓”“哢嚓”。唉,看来我们夫妻缘分已尽,算了。然后找到老丈人:岳父大人,是我对不起你女儿,但是她也不肯跟我回去,这样吧,她还年轻,别让她守着,你把她嫁了,让她改嫁。

你想想以曹操那种铁石心肠、阎王脾气,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说明他是很重情的。当然,最后丁夫人的父亲也没敢把丁夫人嫁出去,丁夫人没有改嫁,最后也没有改嫁。估计老丈人也不敢嫁,丁夫人也不肯嫁,也没人敢娶,你说谁敢娶阎王的前妻?不是找不自在吗。这个事情曹操一直耿耿于怀,曹操临死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好事干过,坏事也干过,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我不在乎,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到了地下、到了九泉,子休――子休就是曹昂的字,曹昂字子休,就是指曹昂了――说子休如果哭着闹着跟我要妈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想曹操这一生犯多少错误,他居然认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这个,就是把她的妻子气走了!说明曹操是一个多情的人,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是曹操的温情。

但是你要认为曹操多么温柔,那就错了。曹操是很狠毒的,可以说是翻脸就不认识人。比方说我前面说的那个许攸,许攸来投奔曹操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所以许攸也很得意,许攸经常跟曹操说,哎,阿瞒,他不叫他什么曹公啊、什么明公啊、或者什么丞相这些,他叫他小名。曹操有两个小名,一个叫吉利,一个叫阿瞒,叫他小名:阿瞒啊,要是没有我许某人,你可是没有今天啊!曹操只好赔著笑脸说,啊是是是,许先生说得对,没有你的帮忙我确实是没有今天。但是许攸不停地说,这个就很讨厌了,对不对,这好比说你送了我这件衣服,我穿上很漂亮我当然很高兴,但是我每穿这件衣服你就要站出来对着大家说,哎大家伙看看啊,他这件衣服是我送给他的,我要不送给他这件衣服他可是没衣服穿啊。我能高兴吗?那何况是曹操呢?有一次曹操打下邺城,许攸又在那儿对大家说,大家看,如果没有我的话,他们曹家人就进不了这个门了。曹操实在是忍无可忍,杀了,把许攸杀了,这就是曹操的狠毒。

曹操杀了于他有恩的许攸,却放了很多对不起他的人。比方说有一个人叫做魏种,原来是曹操的手下。曹操有一段时候我们知道他是不顺的,处于逆境,处于困境的,那个时候很多手下的人都背叛曹操,曹操非常自信地说让他们走吧,我的人不会走完的,比方说魏种,他就不会背叛我。结果呢,这个魏种也背叛了,魏种也跑掉了。曹操气坏了,曹操说好你个魏种啊,你也背叛我,你有本事跑到天涯海角,北边有本事你跑匈奴去,南边有本事你跑到越南去,你只要跑不了那么远我就要把你抓回来,绝饶不了你。

后来在后面的战斗中,魏种被俘虏了,所有的人都给魏种捏一把汗,说曹操肯定要杀他。曹操怎么样?曹操想了一下,算了吧,魏种是个人才,放了,该做什么官还做什么官。这是曹操的宽容啊。

曹操确实是一个很宽容的人。曹操和袁绍作战的时候,袁绍找了一个文人,叫做陈琳,起草一篇檄文。什么叫檄文呢,就是声讨书,因为古代作战他讲究师出有名,就是你要打谁谁谁你总要有个名目,有了名目以后你这个军队才叫做正义之师,袁绍就请陈琳写一篇檄文。陈琳是个笔杆子,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痛骂曹操。从哪骂起呢,从曹操的祖宗骂起,这实在说起来是在中国文化当中一种很不好的东西,一骂人就骂到人家父母亲,一骂人就骂到人家祖宗八代,动不动就是怎么你祖宗八代,这是不好的一个传统,陈琳也是这样。那么后来袁绍打败了,陈琳做了俘虏,下面人把陈琳抓到曹操跟前,曹操说:陈琳啊,两军交战,都要发表这样的声讨书,这个很正常,不过呢,你骂骂我就算了嘛,你骂我父母干什么,我父母又没得罪你,不好吧!陈琳说,对不起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说,好好好,算了算了,你也是个人才,还做你的笔杆子吧。陈琳以后就成了曹操的笔杆子,所以曹操是很宽容的。

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但凡是得罪了曹操的人,几乎没有不报复的。当时有一位名士,叫做边让,边让是个大学问家,也是大文学家,文章著作写得非常好的,看不起曹操。因为曹操这个人出身不好,曹操的祖父是个太监,这个东汉朝代是叫太监给搞坏的,所以那些读书人、那些文化人、那些士大夫最看不起的、最痛恨的就是太监。那么曹操的父亲是太监的养子,曹操就等于是太监养子的儿子,他们看不起,边让也看不起他,很说了一些侮辱曹操的话。所以后来曹操过去把那个地方打下来以后,毫不留情地就把边让杀了,和边让一案的还同时有好几个文化人,有的就跑掉,跑掉以后又逃不掉,然后又回来自首。其中有一个叫桓邵的向曹操自首,跪下来求,磕头,痛哭流涕,求饶,曹操怎么说呢?哼哼,呵呵呵呵,哭了,怕了,下跪了,求饶了,下跪就不杀吗?求饶就不杀吗?拖出去,杀了。这件事情影响极坏,当时就引发了一场叛乱,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文化人?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以前得罪过你的人?

其中有一个叫陈宫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离开了曹操,投奔了吕布。《三国演义》里面说,陈宫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不是,史实是曹操杀了边让、桓邵这些人陈宫看不下去,离开曹操,死心塌地地帮助吕布打曹操。后来吕布战败以后,陈宫做了俘虏,曹操还不想杀他,曹操跟陈宫说只要你投降,既往不咎。因为曹操这个时候他也觉得以前的做法不对了,他也觉得宰相肚里要撑船,将军额上跑马,应该有一些大将风度了,所以他也不杀陈宫。陈宫坚决不投降,曹操没办法,只好杀他,临杀他之前曹操问了这样的话,陈宫的字叫公台,他说公台啊公台,你要是死了,你的母亲可怎么办啊?陈宫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不会杀害他人的父母,我的母亲怎么样,就靠曹公你看着办。曹操说好,公台啊公台,你死了以后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陈宫说,我听说以仁治天下的人不伤害人家的子女,我的老婆孩子如何,也请曹公你看着办。啊,曹操说好吧,那我送你上路。然后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送陈宫上刑场去死,然后把陈宫的家人接到自己家里来,对待陈宫的家人比陈宫和他翻脸之前还好。

所以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他的方方面面,这还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而且他奸诈一生,最后归于真实,曹操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令。当时写这个遗令,就是遗嘱,写遗嘱,大人物写遗嘱有一个格式的,说说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劳啊,也检讨一下自己,然后说我要埋在什么什么地方等等,是这样的遗嘱。曹操的遗嘱不是这样,曹操的遗嘱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对的也有错的,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不值得你们效仿。就这一句话交代完了,下面讲什么呢?就唠唠叨叨地讲一些家务事,他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个香,就是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她们一生都很辛苦,为我服务得很好,很到位,不要亏待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不要把她们赶走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没有事做,可以学习做什么呢,学习用丝带编草鞋,万一将来我们曹家破产了,可以拿这些鞋去卖换点饭吃。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这种事,所以他这份遗嘱当时很被人看不起,说一个大英雄临死之前也不说点豪言壮语,也不说点励志的话鼓励一下我们后来人,“分香卖履,留恋妾妇”,成何体统!连苏东坡都给了八个字的评价,叫做“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说这个家伙一辈子狡猾奸诈,临死之前露了马脚,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人。

但是我对苏东坡先生一贯尊敬,对于他这句话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这恰恰表现出曹操的大气。我就不说豪言壮语,我就不谈政治功劳,我就不谈国家大事,我就要谈这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能把我咋地?你们说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么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曹操才不在乎你们怎么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叫什么?“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能够如此地本色,说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诈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简称奸雄。而这个奸雄呢,又是非常可爱的,所以我认为对曹操的评价就是这五个字――可爱的奸雄,那么曹操又如何是个奸雄呢,他怎样地奸雄呢,他又怎样地可爱呢?请看下集奸雄之谜,谢谢。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三)奸雄之谜

※他曾经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历史的记载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乱世中平定四方,人们称他“奸雄”,他是奸雄吗?他“奸”在哪里,又“雄”在哪里?《易中天品三国之奸雄之谜》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上一集中,易中天先生分析了曹操的多重性格,认为性格复杂的曹操是一个肚量很大的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这体现了曹操的大气和本色。但是据史书记载,曹操在小时候游手好闲,喜欢胡作非为,这样的人长大了为什么会有出息?曹操又为什么被称为奸雄?对于曹操是乱世奸雄的说法,易中天先生的看法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分析和评价的呢?

易中天:

今天我们继续讲曹操,在上一集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曹操是可爱的奸雄,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先来说“奸雄”,再来看“可爱”。

什么叫奸雄?“奸雄”这个概念包括了两个内容,就是奸和雄,只有那些又奸又雄的人才能够叫做英雄。比如像明朝的奸臣严嵩,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使用的是阴柔手段,奸而不雄,这个只能叫奸贼;如果像东汉末年的董桌那样,横行霸道,专横跋扈,雄而不奸,使用的是暴力手段,那只能叫枭雄。枭雄就是强硬而又有野心的人物,奸贼就是奸猾而又有贼心的人物,奸雄是奸诈而又有雄心的人物,那么曹操是不是这样的人呢?是。

曹操这个人从小就奸猾。曹操的家庭出身是不太好的,史书上的说法说他是相国曹参之后,这是胡说,为什么呢?因为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曹嵩是什么人呢?是太监曹滕的养子,太监是不生孩子的,曹嵩是养子而非生子,那么我们即便考证出曹腾的祖上是西汉初年的相国曹参,跟曹操有什么关系?而且在东汉末年我们知道,“乱国者宦官也”,那么一个宦官的养子的儿子,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是没有地位的,人家是看不起的,认为这是一个孽种。所以曹操的出身是不好的。

当然家境很好,因为他的这个养祖父和他的父亲都在朝廷中做官,家境好,而出身门第应该说不好。曹操小时候受的教育也不好,曹操后来有一首诗回忆自己的童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什么叫“三徙教”呢?三徙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孟母择邻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三次搬家,叫做三徙,所以孟子母亲的这种教育叫做三徙教,曹操说这个事儿我们家是没有的;“不闻过庭语”是什么意思呢?讲的是孔子和他儿子孔鲤的故事,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曹操说这个事情我们家也是没有的。所以家教不好。

曹操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时候的表现也不好。喜欢什么呢?飞鹰走狗,四处游荡,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和一群纨绔子弟胡作非为。那他的纨绔子弟的朋友有袁绍,有张邈,都是些高干子弟了,这些人当中就数曹操的坏主意和鬼点子最多。大概当时也是闹得不太像话,于是曹操有个叔叔就跟他父亲说,说你这个儿子实在是调皮捣蛋,不守规矩,管教管教。曹操的父亲就来管教他,曹操就对他叔叔有意见,他就想了一个歪主意,有一天他叔叔走过来以后,曹操马上把嘴巴一歪,叔叔说你怎么了?中风了。叔叔一看很紧张,马上向他父亲报告说你儿子中风了,你快看看。曹操的父亲过来以后,曹操非常正常。他说你不是中风了吗?谁中风了,谁说我中风了,没中风啊,谁说的?你叔叔说的啊,你叔叔说你中风了。爸,我叔不喜欢我,看见我就烦,他说我中风爸你能相信吗?曹操的爸爸从此不相信他的叔叔。

更离谱的是什么呢?是有一天这几个高干子弟在那儿百无聊赖,说今天都没有什么好玩儿的,那个时候的确好玩的东西也不多,不像现在可以上网。我们都无聊啊,有什么好玩的吗?曹操说,有件好玩儿的事,今天有人结婚,我们去闹一闹。袁绍他们说,闹什么闹?偷新娘子。袁绍说好,我们就去偷新娘子。然后一伙人就跑到结婚的人家,到了晚上快要入洞房了,大家都在喝喜酒,曹操就大喊一声:有贼啊!所有的宾客都跑出来抓贼,贼在哪儿?曹操就冲进洞房,把新娘子偷出来,偷出来往外跑,袁绍笨一点,一头钻进一个灌木丛,灌木把衣服都钩住了,跑不脱。袁绍说曹操你快帮忙,我这个地方跑不出来了!曹操又把手往袁绍那一指:大家看,贼在这儿!袁绍一听着急,这么一使劲蹦出来了。所以曹操是一个从小就调皮捣蛋的家伙,也很狡诈,这样的孩子大概是不讨人喜欢的。其实啊依我看,这个男孩小时候也是要捣蛋一点,男孩小时候不捣蛋长大了没出息,可是大家都不喜欢他,史书上的说法是世人“未之奇也”,当时的人也没把他当回事。

*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到,小时候的曹操鬼点子多,调皮捣蛋,不讨人喜欢,也不被人重视。但曹操在青年时期却受到当时最高军事长官的另眼相看,而且还得到另一个著名人物的高度评价,这个评价竟然流传千古。那么,这个著名人物是谁?他到底是怎样评价曹操的呢?

但是有一个人非常看重曹操,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尉桥玄,太尉是什么官?三军总司令,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桥玄非常看重曹操,说曹操这个人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桥玄找到曹操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将是一个乱世,这个乱世非“命世之才”不可,我看你就是将来平定天下的人,我桥某已经老了,我把我的妻子和我的子孙就托付给你了。那时候曹操才二十岁啊,那么桥玄为什么这样看重曹操呢?就是因为曹操虽然调皮捣蛋,不守规矩,胡作非为,但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纨绔子弟。第一,他才艺过人,文章写得好,文笔非常之好,自己就是文学家;第二,武功好,据说曹操有一次行刺张让的时候被人发现,他是用手武著戟,一边武戟一边往后退,全身而退。武艺好,而且好读书。这点非常重要,好读书,尤好兵书,跟据史书上的记载,曹操终其一生都是爱读书的,即便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手不释卷。那么这样一个文武全才,又很狡猾,那就是乱世当中平定天下的人。

而且桥玄不但自己赏识他,还介绍他去拜见许劭,许劭是什么人呢?许劭是当时有名的鉴赏家。东汉末年有一个风气,就是要进行人物鉴赏,或者叫人物品评,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人物,要出人头地,要进入上流社会,必须有著名的人物鉴赏家给他写一个鉴定,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许劭就是一个有名的鉴赏家,他在,每个月初的初一,要对当时的人物发表一次评论,就像我们现在开新闻发布会一样,每月初一,所以叫月旦评。桥玄就跟曹操说,你曹操要进入上流社会,出人头地,你一定要得到许劭的评语。那么曹操就决定去找许劭,许劭拒绝发表意见,许劭为什么拒绝发表意见呢现在我们不知道,也可能他是看不上曹操,也可能他觉得曹操这个人不好说,也可能有别的什么考虑反正不知道什么原因,许劭是死活都不肯讲。但是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曹操使了一个什么手段,这个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我估计曹操是使用了一点不正当的手段,逼着许劭发表意见,许劭逼得没有办法说了一句有名的话,他说你这个人啊,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那么曹操听到这句话后的反应是什么,也就是说曹操是否认奸雄可这个评语?正史上的记载是这样的,“太祖大笑”,就是曹操一听许劭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就哈哈大笑,哈哈哈哈……这句话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做了改动,改成什么呢,“操闻之大喜”。一个是大笑,一个是大喜,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小说的肤浅,《三国演义》这个小说他是要贬低曹操的,它为了贬低曹操他不惜把大笑改成大喜。“大喜”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这个人好像从小立志就要当一个奸雄,听说我可以当个奸雄,他高兴得不得了!这不是事实,它也不合逻辑,你说哪有一个人从小立志我就是要当个贼,我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当个强盗,我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当窃国大盗,不可能的,奸雄那是逼出来的,奸雄要碰到乱世嘛,碰到乱世他当能臣当不了,他只好去当奸雄了。所以改成大喜是很肤浅的。

我们来看许劭的这个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什么意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你曹操如果身逢治世,那你能够成为一个能臣;你如果身逢乱世,那你就是一个奸雄。那也就是说曹操是做能臣还是做奸雄,看什么呢,看客观条件,是不是,看你处于一个什么时代。第二种解释是你曹操如果治理天下,那你就是能臣;如果扰乱天下,那你就是奸雄。成为能臣还是成为奸雄看曹操的主观愿望,所以他这一句话是有两种可能的,有两种解释的,而甚至可能许劭说的这两层意思都有。

那么曹操大笑就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我怎么会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呢,太可笑了,呵呵太可笑了,大笑。第二种是,哦,我如果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成为一个能臣“固所愿也”,哎,打个折扣,成奸雄也不错,哈哈哈哈哈大笑。第三种,哦,我要想成能臣我就能成能臣,我想做奸雄就能做奸雄,我想治理天下我就是能臣,想扰乱天下我就是奸雄,反正我什么都能干,哈哈哈哈,这太好了。那么曹操完全有可能是这三种原因大笑,但是在我们看来曹操这个人可能是后两种原因大笑,因为曹操这个人是一定要做一番事业的,这个是肯定的,我立志要做一番事业,我要轰轰烈烈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逢治世则造福一方,逢乱世我就称霸一方,反正我不能碌碌无为地平平淡淡地了此一生。这就是我曹操,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哈哈哈哈――。至于给我一个什么头衔,是能臣的头衔呢,还是奸雄的头衔呢,无所谓。这种无所谓的精神正是一种大气,是一种雄视天下、笑傲江湖的英雄气。所以我们说曹操虽然被称为奸雄,虽然很多人都关注到他的奸,但是我认为更本质的是雄,曹操一生都表现出了这种雄,我行我素,笑傲江湖。曹操是非常喜欢笑的,如果我们去读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书上讲到曹操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有笑这个字。当然曹操的笑有各种各样的笑,有放声大笑,也有自我调侃的苦笑,还有讥笑,还有冷笑,甚至是充满杀机的冷笑,但是曹操始终在笑。

如果比较一下《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刘备在干什么呢,刘备不停地在哭,而曹操不停的在笑。曹操也哭,他的战友去世,他的朋友去世,他的亲人去世,曹操也会嚎啕大哭,但是曹操如果做错了事情,曹操打了败仗,曹操遭到人家的羞辱,曹操绝对不会哭,他一定会笑。因为曹操是一个大气磅礴的人,我们去读读曹操的诗,就可以感觉到这种大气,所以古人评价曹操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你去读读曹操的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出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多大的气派啊!所以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指的就是曹操的诗,是非常大气。

*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大气的人,他虽然被称为乱世之奸雄,但他身上的奸和雄更本质的是雄,在他身上自有一种英雄气概。而曹操除了英雄气概以外,他的性格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呢?生活中的曹操又是怎样的呢?

正是由于这种大气,使曹操这个奸雄平添了许多可爱。曹操这个认识很可爱的,他在生活当中非常可爱,他是一个生活很随和的人,吃不讲究,穿不讲究,住也不讲究,饭能吃饱就行,衣能穿暖就行,房子能避风雨就行,惟一的嗜好就是女人啊,不知道他这方面讲究不讲究,不过我看他到处留情的做法,好像也不太讲究。他平时如果不是正式的场合,他是喜欢穿便服的,而且随身还带个小包包,包包里面装些个手绢啊,七七八八的东西挂在腰上晃荡晃荡,他也不在乎,如果不是正式开会,不是讨论什么问题,不是上朝,不是礼仪性活动,和朋友们一起吃吃饭,他是很随便的,说说笑笑,开玩笑,说段子,谁要说一个好笑的话,曹操哈哈大笑,笑得弯了腰,结果头会栽到菜盘子里面去,弄得满脸都是汤水,他也不在乎。所以生活当中的曹操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战场上的曹操也很可爱。

有一次曹操西征,率领军队和敌人正面交锋,决战前夕对方听说是曹操亲自来了,秩序大乱,将士们都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看看曹操,都想看曹操,结果后面的人往前面挤,前面的人也再往前挤,混乱不堪。曹操打马上前,一个人骑着马:诸位是想看曹操吧,我就是曹操,我就是,大家看啊,看清楚了吧,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也是个人,跟你们一样啊,没什么两样啊,要说我比你们多点什么吧,告诉你,我比你们多一点智慧。非常精彩,大实话,是啊,你我都是人,不多手不多脚,但是我多智慧,很可爱吧!

那么朋友之间的曹操,就更可爱了。我们知道使曹操能够进入上流社会,最先给予曹操极高评价的就是那位太尉桥玄,桥玄死了以后曹操曾经去祭奠他,曹操路过他的坟前的时候,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祭祀仪式,使用了太牢的标准,太牢的祭祀仪式,至少要用一头牛。然后发表一篇祭文,悼词。曹操的悼词怎么说呢,说桥公啊,我来看你老人家了,记得你老人家当年和我约定,说将来我路过您的坟前的时候,如果不拿一只鸡、一壶酒来祭拜的话,我走出三步以外我肚子就要疼。这是你老人家当年跟我的约定吧,今天我带着太牢来祭奠你老人家了,我的肚子就不疼了吧!你说有这样的悼词吗?这也就是曹操写得出来。这个是曹操性格所使然,也是当时的风尚所使然,当时的风尚,鲁迅先生有个说法,叫“尚通脱”,就是大家都很开朗,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是这样的。曹丕有个好朋友叫王粲,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王粲去世以后曹丕这个时候已经就是接班人,虽然不能叫皇太子,但已经是接班人,地位很高,五官中郎将,他带着一帮文学界的朋友,就是当时文联作协的人一起去给王粲送行,开追悼会。那当然是曹丕出来致悼词,曹丕怎么致悼词呢,曹丕说咱也别说什么套话、官话、屁话了,王粲这个人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每人都学一声驴叫。结果王粲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追悼会就开完了。非常可爱啊。

那么曹操最可爱之处,是他说真话。大家可能要说了,曹操不是个奸雄吗,不是个奸诈的人吗,他会说真话吗?是的,曹操也说假话,他要进行政治斗争,要进行军事斗争,要在官场上混,一点假话不说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曹操只要有机会他就说真话。他有一篇有名的文章叫做《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叫做《述志令》,这可以算得上是曹操的政治纲领,那是一点官话都没有,说得非常实在。

曹操一开始说,我这个人其实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因为我知道我出身不好,当然他没有说我是太监的养子的儿子,他说我知道我自己不是那种很清高的、很知名的那些人士,所以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一个郡守,“好作政教”,好好地把这个地方治理好,让大家都知道我曹操虽然出身不好,工作能力还是有的。后来国家遇到了动乱,我觉得一个男子汉应该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我出来带兵打仗,这个时候我的要求也不高,我想当个什么呢?我想当个征西将军,我死了以后能够在我的墓碑上写上一行字,“故征西大将军曹侯之墓”,哎呀,我就心满意足了。可是后来董桌造乱,诸侯并起,我这个时候不能不出来保卫国家,保卫皇上。即便是这个时候,我也不想多带兵,所以我每打一次胜仗,我的部队增加了以后,我要裁军。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实力越大,我的敌人就越多啊,人家都要来打我,我保不住自己,所以我胜利一回我裁军一回。这说明什么,说明我的志向是有限的,但是我也没有想到怎么现如今我给弄出这么大动静来了!那么现在我的野心大一点了,我想当个什么呢?当个齐桓公,晋文公,因为现在是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我只想称霸,不想称帝,我现在已经是汉朝的丞相了,作为人臣之贵,已经到了极点,我心满意足,再无奢望。但是我必须在这个位置上坐着。

他下面说了句有名的话,他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不是我曹操在这个地方镇住,什么孙权,什么刘备,七七八八的那些人不早就称皇帝了,就是因为我曹某人在这儿镇住嘛!我这些话不光是跟诸位说说,我经常跟我的老婆孩子说,甚直我对我的老婆、我的那些妾们说,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改嫁,为什么呢?以便把我这个志向传播出去啊。但是现在有人说我曹操应该功成身退了,我应该到我封的那个侯国去安度晚年啊,我应该把我的职务和权力交出来了。对不起,不行,职务我是不辞的,权力我是不交的,为什么?我现在手握兵权,才有了这一呼百应的权威,我一旦把这军权交出去,那你们不害我吗?你们肯定都起来害我,那我的老婆孩子就不能保全,而且皇上也不得安全,所以我绝不交权。至于皇上封给我的一些土地,那是不需要的,我要那么多土地干什么呢?这个我让出去。

所以曹操说了这么十六个字,“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就是我可以让一些虚的东西出去,实的东西那我是不让的,这叫做“不得幕虚名,而处实祸也。” 这话说得实在吧!说得再实在没有了,你说我没有野心,我有一点,而且我的野心是一点一点大起来的;你说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不想当皇帝,我只想当晋文公,齐桓公,九合诸侯,统一中国;你说我清高,我不清高,我实在得很,我的权力、我的实惠我一点都不让;你说我不忍让,我忍让啊,你封给我那些虚的东西,什么土地啊、头衔啊我都让出去。而且最可爱的在于什么,曹操还明明白白说,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我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就是想让你们天下人都没话可说,都给我把嘴巴闭起来。实在是不能再实在了。这种话也只有曹操这样大气的奸雄才说得出来。

曹操这样做也是非常英明的,因为他非常知道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有力的武器是真话。因为人家都说假话,你说真话,人家就没辙了,他的戏就演不下去了,西洋镜就拆穿了,把戏就不能玩了,只好不吭起了。当然曹操这样说也不完全是出于斗争的策略,也出于他的天性,他确实是一个天性爱说真话的人,因此只要有机会,他是一定会说真话的。哪怕是说假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或者是把假话藏在真话的后面,曹操也做得非常自然。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四)能臣之路

※曹操一生可以说是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易中天先生给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难道,曹操在刚出道时就想做奸雄吗?年轻时的曹操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和抱负呢?《易中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汉朝,孝廉科是一项重要的用人制度,只有被推举为孝廉的人才会步入仕途。曹操因为被推举为孝廉,又有身为高官的的父亲做后台,所以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顺利进入官场。然而不久一件突发事件却令曹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政治漩涡:进,则得罪当今权贵,失去大好的政治前途;退,则违背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权贵同流合污。那么,意气风发的曹操该何去何从呢?易中天先生将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为您精彩品三国之——能臣之路。

易中天:

在上一集我们讲到当时的最有名的人物鉴赏家和品评家许劭,对曹操又一个评价,就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第二种解释,你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扰乱天下就是奸雄。那么曹操到底是做能臣还是做奸雄呢?其实曹操原本是想做能臣的。

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一个人如果被举为孝廉,那么他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就好比现在你有了一个学历、有了一个文凭你就可以去考公务员。那么担任郎官是怎么回事呢?汉代的官制,皇帝要从亲贵子弟当中挑选一些大家认为道德品质、思想表现和外部形象都比较好的年轻人做郎。郎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年轻人或者小伙子,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侍卫,实际上到宫廷里面去做郎,也就是做皇帝的侍卫,因为这个皇帝的侍卫是要在皇宫的走廊里站岗的,所以他称之为郎,侍卫长就叫做郎中令。那么在皇帝的身边做了郎就参与了帝国的政治,耳濡目染可以得到锻炼,所以做了郎官以后很快就可以去担任别的官职,这是汉代培养干部的一种方式,在皇帝身边,它不过是走向仕途的一个资格和阅历。

那么曹操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再加上曹操是朝中有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在朝中为高官,所以曹操没过多久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北部尉是一个什么官职呢?洛阳当时是帝国的一个县,但是是首县,因为洛阳是东汉王朝的首都所在。汉代的这个制度,县一级的正印官,就是一把手,大的县叫县令,小的县叫县长,县令和县长有两个副手,一个叫丞,一个叫尉,丞负责的是民政、财政,尉负责的是军事、治安。但是洛阳是一个大县,它是首县,所以它的尉不是一个人,曹操是担任洛阳尉当中的一个,负责北部地方的治安,叫洛阳北部尉,他的级别是秩四百石,也就是说曹操担任的是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

这个官是曹操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所以曹操对于这件事记忆非常地深刻,后来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已经是王爵了,他还记得这件事,他还记得推荐他担任洛阳北部尉的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叫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曹操担任魏王以后,就把司马防请到了他魏王王国的都城邺城,摆开盛宴,款待司马防。酒过三巡以后曹操就想起这件事来了,就跟司马防说,司马公,你看看孤王今天还可不可以再去当一次洛阳北部尉啊?这里面是有一点小人得志的嘴脸啊。司马芳说什么呢,司马防说大王啊,当年老夫推荐你去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你做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正合适啊!曹操听了以后哈哈哈哈,史书上的记载是曹操大笑。曹操为什么笑呢?那么一般的人认为这就是小人得志了,自鸣得意了。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曹操这个时候想起了他当年担任洛阳北部尉的那些往事。

洛阳北部尉这个职务是不好担任的,为什么呢,洛阳是京都所在,是帝国的心脏啊,这个地方满城都是冠盖,都是权贵,这些权贵和他们的家属,和他们的子弟,和他们的仆人,从来都是横行霸道的,从来就是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的,从来就是要为非作歹的,也从来就是没有人惹的起的。可是首都地区的治安是不能不维护的,怎么办呢?所以非得有一个特殊的人,这个人得不信邪,这个人还得有很多鬼点子,能够治住这些权贵,必须有这样的人去担任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才镇得住这个地方。而曹操恰恰是这样一个人,胆子又大,点子又多,谁都不怕,愣头青一个,所以说他去当这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那是非常的合适。司马防这个话还不完全是给自己打圆场,确实还是实事求是。

事实上曹操担任的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洛阳北部尉以后不辱使命。曹操上任以后,看见这个衙门破败不堪,一看这公安局就是不管事的,自己办公室都没有打扫干净。曹操做的第一件事是装修,先把咱公安局装修一遍,像模像样;然后做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挂在县衙门两边;然后贴出一个告示来说,现在是我曹操主管这个工作了,我把我们帝国的这个法令重申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哪些是不可以做的,然后谁要是违反了法令,五色棒伺候。然后自己就坐在衙门里,准备审案子,果然就来了个不怕死的。因为这些权贵他哪里把王法放在眼里,他横行霸道惯了,来了个什么不怕死的呢?蹇硕的叔叔蹇图,蹇硕是什么人,蹇硕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宦官,权重一时,炙手可热,所以他的叔叔也不把什么法令呐衙门呐放在眼里,公然违禁在晚上走,喝醉了就在街上走。当时发布了戒严令,也叫宵禁令,就是晚上是不能在外面走来走去。他不但晚上在外面走而且是喝醉了酒,被曹操手下抓了进来,曹操升堂:蹇图,知罪吗?蹇图这个时候大概酒也醒了,哎呀,好像是不是犯了宵禁令哪?曹操说对了,知道怎么惩罚吗?蹇图说这个我就不大想得起来了,要不你问问我侄子?曹操说你侄子是谁呀?蹇硕呀!曹操说我不认识,我谁也不认识,我只认得法律,不知道该怎么惩罚吧?本官告诉你,乱棍打死,来啊,打。打死了,就把这个当时最牛的宦官的叔叔就在堂下当场打死。

*曹操是聪明的,所以他才会想出五色大棒的施政策略;曹操胆子大,所以他才敢秉公执法,棒杀蹇图。在这里,曹操的能臣形象跃然纸上。但是,聪明的曹操难道不知道棒杀蹇图有可能葬送他的政治前途吗?易中天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曹操杀气腾腾的这一棒呢?

曹操这一棒是打得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他要干什么!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年轻人刚刚走入官场就得罪权贵他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个道理难道曹操他不懂?蹇图是蹇硕的叔叔,这个关系难道曹操不知道?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曹操的祖父——实际上是应该说是养祖父——这个曹腾他也是宦官,太监的孙子打死了太监的叔叔你说这事怎么说啊?所有人都想不通。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种可能,曹操要一鸣惊人,有没有证据呢?有一点旁证,曹操后来写过一篇文章叫《述志令》,又叫《让县自明本志令》,他一开始就说了这样的话: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回忆起他二十岁举孝廉的那个时代,他说我那个时候很清楚,我年纪太轻,又没有什么名气,恐怕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所以我当时就想做一个好官,做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大家知道我曹操还是蛮能干的。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曹操应该说条件是不太好,一个是出身不好,是个太监的家庭,这个让士人的家庭就是那些不是太监家庭的那些人是不大看得起的。第二呢年纪太轻,只有二十岁。第三呢,名声不好,因为曹操小时候是调皮捣蛋、飞鹰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门做一些胡作非为的事,名声也不太好。另外估计形象也不是太好。

我们去读《三国志》,但凡是形象好的,《三国志》上都有记载,比方说周瑜啊,诸葛亮啊这些人《三国志》上都有记载。而对于曹操的容貌、长相,《三国志》是没有一个字的,《三国志》它是以魏为正统的,如果曹操的形象高大魁梧、英俊潇洒,它肯定大书特书,避而不谈说明形象恐怕不怎么样。那么其他的史书对他的形象有描述,据其他的史书记载曹操叫做容貌短小,就是个子不高,估计也跟我差不多,和那个一米八四的诸葛亮比起来就基本上属于不太合格的产品,残次品一类。另外《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就说曹操当了魏王以后,匈奴派使节来见曹操,曹操自惭形秽,说自己这个矮小的个子不足雄远国,因此请崔琰代替他穿上魏王的服饰,坐在魏王的椅子上接见匈奴的来使,自己拿了一把刀站在旁边。结果接见完了以后,曹操就派人去问匈奴的使节了,你感觉怎么样,匈奴使节说魏王确实十一表人才,不过他旁边那个拿刀的,捉刀的那个人那是英雄。可见一个英雄倒不一定高大英俊,关键是在他的气度。

问题是曹操这个人这个时候还谈不上气度,所以他必须有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能扬名立万,棒杀蹇硕的叔叔就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这是第一种猜测。

那么第二种猜测,就是曹操要严明法纪。曹操这个人是主张法治的,他执法非常之严,令行禁止,不容含糊,这个性格可能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曹操这个重法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形势所迫,一个是性格使然。所谓形势所迫,因为当时是一个乱世,乱世用重典,乱世就得严,这是形势所迫。另外曹操这个人哪,他也是很严肃的。曹操生活上确实很随便,吃不讲究,穿不讲究,长期在外行军打仗对于女人估计也不能讲究只能将就。但是他的这种性格并不意味着他轻浮,很多人认为曹操是个轻浮的人这是看错人了,曹操确实是说笑话、听音乐、穿便服、作诗词,那是他紧张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也是他内心世界丰富的表现,说不定还是他迷惑敌人的烟雾弹,你要把曹操当做轻浮的人那你就错了。曹操其实是很深沉的人,曹操身上也是有杀气的,这种杀气就在这一棒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碰巧,这个时候的曹操因为刚刚出道,二十岁还不太懂得官场,是个生瓜蛋子。以为他当了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图这个大尾巴狼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好硬著头皮把他打死。

但是不管哪一种猜测,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无法准确知道曹操当时的想法,但是可以准确知道的是曹操这一下把权贵是得罪了,把宦官集团也得罪了。但是宦官集团拿他没有办法,因为第一,曹操是对的,执法如山嘛,你有什么话说。第二,曹操有后台。那么宦官集团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就跟皇帝说,皇上,曹操可是个人才,执法如山啊,让他当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委屈了,应该升为正县级,但是调到边远地区。升你一级你给我滚,别在我跟前晃。于是曹操就担任了顿丘令,没过多久曹操又被朝廷调回来,担任议郎,议郎是什么概念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调研员,是个闲差;然后后来又派到地方上,又调回来当议郎。曹操想了,议郎就议郎吧,我就好好调研吧,到地方上就到地方上吧,我就好好执政吧,可是怎么样呢?曹操把他治国的方略,以及对当前政治的一些建议写成文章交上去,泥牛入海无消息,根本没人搭理。他在地方上打击豪强,整顿秩序,如以卵击石,蚍蜉撼树,根本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曹操到地方上执政也是很严厉的,据说是给曹操的调令一下,比方说把曹操调到去当济南相,当地大大小小的权贵闻风遁逃啊,说曹操来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还能呆啊?窜入他郡,都跑别的地方去了。小报告一封一封地送达御前,不停地有人去告曹操的刁状。这个时候曹操感到,他在官场上恐怕是混不下去了,他感觉到大汉王朝已江河日下,这个政权也行将就木,他做的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只会给自己招来祸灾。之所以没有惹出杀身之祸来,是因为他有曹嵩这个大后台,他的父亲官居太尉,也就是当时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权贵还不敢把他怎么样。但是长此以往,是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的,于是曹操谢绝了朝廷的再一次任命,这次是任命他做两千石,级别两千石的东郡太守,曹操辞掉了这个任务,借口自己有病,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闭门读书,闲暇的时候打打猎来娱乐自己。但是曹操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他仍然关心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 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年轻的曹操的确是个“治世能臣”,不管是做拥有实权的洛阳北部尉,还是做虚职的议郎,曹操都尽职尽责。然而当时权归当道,使他空有以腔报国热情却难以施展,最终曹操托病辞官。曹操难道不想做能臣了吗?做能臣究竟需要什么条件呢?

实际上呢,年轻的曹操可能还不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做一个能臣是要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第一,要看时世,只有在治世才可能做能臣,如果在乱世,那恐怕就只能像诸葛亮《出师表》说的那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第二呢,要看政局,政局如果混乱那也是做不成能臣的,连孔子都说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什么叫愚呢,就是装傻,比装疯含蓄一点;第三要看人主,就是这个皇帝是个昏君呢还是个明君,如果是昏君你也做不成能臣;第四,即便是治世、是明君、是一个好的政局,那你还要看皇帝的心情和兴趣。比方说汉文帝,那不是昏君,汉文帝的时代也是西汉王朝最好的时代,号称文景之治,汉文帝也非常欣赏贾谊这个人,应该说是贾谊做能臣的条件都具备了,但是怎么样了最后?“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还是不用他,最后把他打发到长沙,害得贾谊终日以泪洗面哭死在那里。所以做能臣是要有条件的,而曹操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具备这个条件。

曹操出仕的时候,还不能算是乱世,但已经是乱世的前夜。曹操这个出仕是在汉灵帝时期,而灵帝和桓帝,和他的叔叔桓帝,这两朝是政治最黑暗腐败的代名词,一提起最坏的时代:桓、灵两朝。所以诸葛亮最后的《出师表》不是说嘛,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灵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兴趣在哪里,他的兴趣不在国家大事,在文学艺术,据说灵帝辞赋是写得很好的,对建筑艺术也有研究。他当时在宫殿里研究什么呢,研究自来水和排水系统,在宫殿里设计了一整套上下水系统,非常之好。成功以后灵帝又下令说,要让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于是在京城里面大动土木。这个你是皇帝啊,你要管的是天下的兴亡,不是上下水,那么朝政交给谁呢?两拨人:外戚、宦官。而且这个灵帝他因为要做这么多事情,他要有钱,钱从哪里来,卖官。灵帝朝是卖官的,而且明码实价、公开招标。价钱大概是级别一石是一万,比方说你要买一个四百石的副县级的官做,四百万;你要买一个两千石的正部级的官做,两千万;如果你想位列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再加一千万,明码实价。这是公开买卖,如果朝廷的正式任命也要交钱,不过可以只交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可以讲价。

当时有一个叫司马直的人被任命为巨鹿太守,委任状一到,朝廷就伸手,拿钱来。司马直说,我哪儿有钱,我是个清官。朝廷说知道,你生活困难,减免三百万,你交。司马直说我实在交不起,这个官我不做了行不行?朝廷说那不行,你不能辞官啊!司马直没有办法,只好在上任的路上自杀,临终前写下一份遗书,痛斥朝廷卖官,实在是祸国殃民,是亡国的象征!

但是司马直我们现在看来是白死了,因为司马直死了以后朝廷卖官变本加厉。曹操的父亲曹嵩官居太尉,都是花钱买的,太尉是三公啊,地位崇高啊,所以很多人都想去过一把三公的瘾,其中就包括一个叫崔烈的。崔烈也是个清官,家庭素有清名,靠着自己的工作努力当了郡守,当了九卿,但是他总觉得我们崔家该出个三公。正好这个时候皇帝的一个保姆姓程,路程的程,程夫人跑来跟崔烈说,哎,我可以搞到内部优惠价。崔烈说,优惠价是多少。五折。崔烈想这五折还是合算哪,就交了五折的钱。交了以后,哎果然皇帝就开会,正式宣布任命崔烈为司徒。话说完了以后,你看皇帝昏到了什么程度,他说哎呀,你这才交了一半的钱啊,这个帝国做了一次赔本的买卖。他这个话音刚落程夫人不干了,程夫人马上跳出来说,崔大人是个好官,他的官怎么是花钱买的呢,是我帮他弄来的嘛。公卿哗然,说你这个崔烈靠女人弄个官来你还不如花钱买呢你,更没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把当时的官场和朝廷都看透了,他不再提意见,也不再担任任何官职。他觉得在这段时间自己应该好好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将来能够为国家尽忠尽力的时候做一个准备。等到曹操再次出山的时候,政局已经混乱不堪了。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留下两个儿子,十四岁的刘辩,和九岁的刘协,再加上刘辩的母亲何皇后,孤儿寡母根本控制不了局面。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士人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和宫廷政变,两败俱伤。最后政权落到了西北军阀董卓的手里。

董卓这一伙人在当时的士大夫看来,那简直就不是人。董卓是虎,吕布是狼,他们的手下是野狗。董卓进京以后干了什么?废立皇帝。他首先把在任的皇帝,就是那个十四岁的刘辩把他废掉,立那个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这是他一件事。第二,秽乱后宫,把先帝留下的女人全部收编了。第三,就是屠杀百官。据说当时董卓最大的兴趣就是大宴宾客,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请来喝酒,他自己公然地当着百官的面搂着先帝留下的女人寻欢作乐,然后随机地从赴宴的大臣当中挑一个出去打死,或者是把反对他的人,被他抓来的那些反对他的人,当场拖过来挖眼睛,砍手,削鼻子,扔在这个汤锅里煮,听他们惨叫,这些人越是惨叫,他的食欲和性欲就越旺盛。他的手下则在洛阳城里烧杀掠抢,奸淫妇女,整个首都变成了惨绝人寰的重灾区。

董卓的这种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当然要引起公愤。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当时的情况是各州、郡的州牧、太守、刺史,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朝廷已经不大指挥得动他们了。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帝国的州、郡就宣布成立义军讨伐董卓。也就是说,在公元189年董卓入京以后,东汉王朝在事实上已经灭亡了,虽然在名义上还没有灭亡。天下从此大乱。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这些拥有自己军队的州牧、刺史、太守们开始了地方割据、诸侯兼并。在这样的一个时局下,曹操肯定是做不成能臣了,因为他遇到的是乱世。实际上在乱世呢,也有三种选择,可以做乱世英雄,可以做乱世枭雄,可以做乱世奸雄。董卓、袁绍、袁术的选择是做乱世枭雄,那么曹操的选择是什么呢?请看下集。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五)何去何从

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使曹操做不了能臣,接下来的天下大乱又让他面临新的选择。身处乱世,是苟全性命还是挺身而出?如果要有所作为,是做英雄,还是做枭雄,或者是做奸雄?曹操该怎么做,又是怎么做的呢?《易中天品三国之何去何从》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能臣之路》节目当中,易中天先生从曹操到底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展开了多方位的分析。在易中天先生看来,曹操本来的志向是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可是在那个乱世年代,随着中央政权失控,军阀割据一方,曹操的能臣之路肯定是走不下去了。这时,他的人生道路就面临着新的选择,那么曹操的选择是做什么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从当代视角为我们精彩品读三国——何去何从。

易中天:

我们知道曹操再一次被朝廷招回来的时候,灵帝已经死了。灵帝死了以后,朝局大乱,董卓入京把持了朝政。董卓入京以后他也很明白一个道理,他自己带来的西北军,那是一群土匪,搞破坏可以,搞建设是不行的。要搞建设,要得天下,还得依靠东汉王朝原来的那些官员和将领。于是董卓他也拉拢人才,集中就包括曹操,董卓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这个时候曹操的政治远见、政治敏锐和政治眼光就表现出来了,曹操一眼就看穿了,追随董卓的结果只能是祸国殃民和自取灭亡。于是曹操就从京城里逃了出来,准备逃回老家。

曹操走到陈留,陈留就在现在开封市的东南面,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他在这个地方停下来了。为什么呢,他得到陈留一个叫卫兹的人赞助,这个卫兹大概是家里很有钱的,赞助了曹操一大笔钱财,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历来不太被人注意。就是三国时代的那些英雄,比方说曹操,比方说刘备,他们能够起兵,能够成为一方诸侯,都是得到财团赞助的,而且这个地方财团通过资助他们认为的英雄人物来参与政治,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政治传统。那么曹操得到了卫兹的赞助以后就在当地招兵买马,最后公开打出旗号,要成立义军讨伐董卓,这是曹操成为“乱世英雄”做的第一件事情:“首倡义兵”。曹操的这个倡议得到了天下英雄的回应,各路诸侯各路豪杰纷纷起兵,举起义旗,要讨伐董卓,匡复汉室。

公元190年,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遣、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组成联军,并公推袁绍为盟主。这支军队由于他们的驻地都在函谷关以东,因此被称为“关东义军”,也叫“关东联军”,简称“关东军”。而董卓的部队则叫做“西北军”。曹操被“关东盟军”的盟主袁绍任命为“奋武将军”。

*曹操欣然接受了“奋武将军”的称号,因为据易中天先生分析,曹操从公元174年出山,到公元189年起兵,他一直是向做能臣的。这次,曹操接受这个称号,本来是想为国家、为民族做点大事,可是就在他准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赴汤蹈火的时候,却感到了报国无门。那么,曹操究竟看到了什么而使他如此失望呢?

首先是“关东军”的盟主首领袁绍徒有其表。袁绍这个人被推为盟主也是有道理的,第一,袁绍出身高贵,他的家族号称“四世三公”,什么叫“四世三公”呢?就是他这个家族有四代人连续地担任了“三公”的职务,我们知道在汉代“三公”这个职务的地位是很高的,仅次于皇帝的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袁家一连四代人,就是袁绍以上太祖、高祖、祖、父这四辈都有出任这样官职的人,那在官场上是炙手可热的显赫家族啊。第二,袁绍自己一表人才,长得非常漂亮,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当时的名流、士大夫都有来往。更重要的是袁绍因为反对董卓,而声名大振。

董卓进京以后就琢磨著换皇帝,他要废掉当时的皇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因此找袁绍商量。为什么找袁绍商量呢,因为袁绍的叔叔当时是太傅,于是董卓就想让袁绍传话给他的叔叔,请他的叔叔来支持一下这个事情。当场遭到袁绍的拒绝,这个皇帝怎么能随便换呢,皇帝就是你换的吗?董卓这个土匪勃然大怒,就骂袁绍,臭小子,竖子,天下的事难道不是我说了算吗?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快吗?当时袁绍是军官,按照制度军官开会是可以带刀的,董卓把刀拔出来这么一骂,袁绍唰一把把刀拔出来,一把横过来横在胸前,刀刃对外刀背对内,说天底下难道只有董大人的刀是快的吗?然后后退,退出会场,连夜逃出京城。那么这件事情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的时候认为这不是事实,《三国志》的记录也不是这样的,《三国志》的记录是袁绍对这个董卓说,那我回去跟叔叔说说,然后就跑掉了。反正袁绍确实是反对了董卓的,这个是事实。所以让他来做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的盟主还是有道理的。

但是袁绍这个人没有政治头脑。董卓是怎么入京的,就是他袁绍弄来的。因为当时汉灵帝去世以后,士人集团和宦官集团在一个问题上发生冲突,就是谁来坐下一任的皇帝。汉灵帝是想立刘协的,就是小儿子,而且把这个事情交待给了当时西园八军的上军校尉蹇硕。而刘辩是汉灵帝的皇后何皇后所生,何皇后当然是希望他的儿子来当皇帝,而何皇后的哥哥,就是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大将军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三公”那个时候已经是名誉职务了,掌实权的是大将军。所以这两个集团就为这个事情打将起来,那么第一回合,士人集团取胜,上军校尉蹇硕被何进杀掉,何进接管了上军。这个时候袁绍就给何进出了一个主意,说既然如此我们乘胜追击,把所有的太监统统杀个一干二净,从此天下太平。这个何进是有点动心的,因为何进是什么出身呢,屠夫,本来就是个杀猪的。但是何进的妹妹何太后不同意,何太后为什么不同意呢,因为当年何太后毒杀了刘协的生母王美人,就是那个小儿子是一个叫王美人的这么一个级别地位比较低的女人生的,生了以后何太后给她送了一杯酒给王美人喝,王美人喝了就死了。汉灵帝勃然大怒要废皇后,是宦官们跪下来求情才保住了何太后的皇后地位,所以何太后就不愿意对太监下手。这时候袁绍又给何进出了一个主意,说那就请董卓进京,让董卓来吓唬一下何太后。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馊主意,老百姓都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你请来的还是凶神。

这个事情当时曹操得到消息以后,哈哈大笑,曹操是非常喜欢笑的。曹操呵呵呵呵,哈呀,犯得着吗?不就是几个太监吗,几个宦官吗?太监和宦官为什么能够得势?那是皇上宠信他们,皇上不宠信他们他们能怎么样啊?当然不错了,有几个太监是很坏的,是要整治整治的,派一个刑事员警去就够了, “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我们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人的政治水准了,曹操的观点很简单呐,杀鸡焉用牛刀,何况这把刀还不在你的手上,兵者凶器也,刀是不能随便出鞘的,刀出鞘,就要见血,没有鸡杀就要杀牛。何进、袁绍这是该著被杀的,强牛,蠢牛,结果怎么样呢?董卓还没有进京,何进就先被太监杀了,何进被太监杀了以后袁绍再带着军队打过去再去杀太监,杀得一塌糊涂以后,董卓这个虎、这个狼就来了。再来杀他们。

是的,政治斗争是要先下手为强,那不等于到处树敌呀!最严重的打击只能施于最顽固和最凶残的敌人。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首恶必办,胁从不问。你怎么能把太监统统杀光呢?再说太监里面也有好人嘛。但是袁绍是怎么杀的呢,袁绍下一道命令,凡是没长胡子的就杀,弄得洛阳城里面那些还没来得及长出胡子的小伙子见了袁绍的军队就脱裤子验明正身。所以曹操硕我预见他一定会失败。

这个盟主是这样一个人,其他的人呢,也不咋地。比方说孔伷,是个夸夸其谈的,史书上的说法说他是“嘘枯吹生”,什么叫“嘘枯吹生”呢,就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活的说成死的,反正是特能说,可惜不能干。又比方说济州牧韩馥,那是个没注意的,当时桥瑁写信给韩馥,说曹操那边已经起了义兵,我们也准备起义兵,大家联合起来去对付董卓。一封信写到韩馥这里,韩馥居然拿出来问大家说,你看,这个董卓和袁绍他们要打起来了,我们是帮董卓啊还是帮袁绍啊?居然问这样的问题。结果他手下一个谋士叫做刘子惠的,马上就顶回去说,我们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要问是为了袁绍还是董卓呀!一句话说得这个韩馥满脸通红,“那为之奈何”啊,刘子惠就跟他出了个主意说,按兵不动,“兵者凶器也,不可为首”,啊,做人不要为天下先,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是先烂的,我们看一看人家怎么样,人家动咱也动,人家不动咱也不动。看来这个刘子惠也不咋的,但这个话韩馥他听进去了,因为韩馥他最怕的是丢地盘,因为韩馥是在冀州,冀州这个地方是很富庶的在当时,据说冀州当时的粮食足够吃十年的,所以韩馥最怕人家来墙他的地盘,尤其怕袁绍。

袁绍从这个京城里逃出来的时候,董卓准备是要追杀袁绍的,这个时候京城里面有几位名士跟袁绍关系很好,就去劝董卓。说大人不要这样,这个袁绍他是个年轻人,他不懂事,他不识大体,一不小心得罪了您老人家他又害怕,他当然要跑嘛,他没有别的意思,但是袁氏家族的“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您不如任命他做一个太守,他必然会感恩戴德,袁绍如果对董大人您感恩戴德,那么太行山以东不都是阁下的了吗?哎董卓说这有道理啊,好,任命他做渤海太守,就任命袁绍做渤海太守。袁绍当时逃出来以后逃到哪儿,逃到冀州,韩馥马上就紧张了,袁绍来了,还是渤海太守,怎么办呢,抢我地盘来了。韩馥马上派兵把袁绍看起来,直到最后“关东联军”成立,袁绍当了盟主,韩馥才把袁绍放出去让他行动。韩馥就是这么一个玩意,你说他怎么回去打头阵?

其他人也差不多,他们虽然组织了一直联军,谁也不愿意冲锋陷阵,都在观望。曹操看不下去了,曹操对他们说了这样的话:

“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

就是说我们成立这样一支义军,而且已经联合起来了,你们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而且曹操跟大家说,现在是消灭董卓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呢?这个时候董卓已经把洛阳城烧了,然后把皇上西迁到长安。曹操说了,如果过去董卓还在洛阳京城的时候,手上有皇上,我们去打他不大讲得过去;但是他现在已经把我们的首都都烧毁,把皇上都劫持了,按现在的话说那就可以定位为恐怖组织了,已经天下震动了,不得人心了。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跟他决一死战,一战而天下可定。但是没有人听他的,曹操说好吧,好吧,你们不打我自己去吧,自己带了一支部队西进。这个时候只有张邈表示同情,派了一支小部队也随着曹操西进。但是这个时候曹操的实力是非常的弱小,根本不是董卓那个“西北军”的对手,所以一败涂地,曹操自己本人差一点阵亡,是他的堂弟曹洪把马让给曹操,曹操才逃出来。当时最紧急的时候曹洪跟曹操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不能没有哥哥你,骑上我的马,走吧!曹操才逃回了他们的大本营,大本营在酸枣。

等曹操带着一身的尘土、一身的血污回到酸枣大营的时候,看见大营里面的各路诸侯在干什么呢?“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也就是说整天都在开Party,泡酒吧,打电子游戏!曹操实在是忍无可忍,说国家民族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你们还居然天天都在喝酒!曹操悲愤地说:

“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我为你们这些人感到耻辱!还是没有人听他的,曹操再一次感到了报国无门。

*曹操为什么再一次感到报国无门?因为曹操已经看出,当时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都是一些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无所作为的人。东汉王朝已经不可救药,天下大乱已不可逆转。即使不乱,腐朽的朝廷和官场也不需要什么“治世之能臣”,所以曹操不得不重新选择他的人生道路。那么,曹操做后选择了一条什么路呢?

曹操的选择是自己干。

实际上对于曹操人生道路的选项历来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许劭说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另一种说法见于《世说新语》,据说是桥玄说的,说法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所以当曹操处于乱世的时候,他其实是有两个选项的: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奸雄。但是我认为至少,从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这十年当中,曹操不愧为“乱世之英雄”。因为只有曹操才用自己微弱的一己之躯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如果说还有人的话,那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但是孙坚的谋略显然不如曹操。

那么在这十年间曹操干了些什么事呢?三件事:一是略地,二是募兵,三是屯田。这三件事情都与黄巾起义有关系,那么黄巾起义我们知道是地地道道的官逼民反,但是在曹操他们看来,却是必须予以剿灭的反贼。在这个天下大乱的时候,黄巾军趁着帝国的官僚、将领、诸侯们争权夺利的时候发展壮大起来了,于是在公元192年聚集在青州的黄巾军进入了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的劝告,结果被黄巾军所杀。这个时候鲍信和陈宫就请曹操来代理兖州牧,曹操代理兖州牧以后就跟黄巾军作战,最后战败了黄巾军,黄巾军向曹操投降。这个黄巾军是个奇怪的军事组织,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部队,它还有随军的家属和农民,就是当时的青州的黄巾军战斗员是三十万,随军家属和农民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万,而且还带着农具和耕牛。那么曹操接受了黄巾军投降以后,就把当中能打仗的人把他编成一队,叫做“青州兵”。代理了兖州牧,曹操就有了根据地;收编了青州军,曹操就有了战斗队。

但是曹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多人你如何安置,如何养活?这个时候他的一个重要的谋士叫做毛玠,就向他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意见。毛玠说: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民生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国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毛玠的这一段话,我认为可以称之为曹操版的“隆中对”,他是从一个很高的角度对曹操提出了一种战略性的意见。毛玠说现在国家的局势是什么样的?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国本动摇,皇帝被人劫持着走过来走过去,经济崩溃,所有的老百姓都不能安居乐业,灾难流行,又是天灾又是人祸。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做这样一件事情:第一要把现任皇帝把他安定下来,国本就保住了,然后自己发展自己的实力。毛玠的这个曹操版的“隆中对”世纪上讲出了这样两个道理,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你要成就一番事业,也就是他所说的霸王之业,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正义,二是实力。而实力当中首先是经济实力,战争确实拼的是武力,但是战争武力比拼的背后是经济实力的支撑,之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持,你这场战才能打得久,才能打得赢,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所以你必须修耕植、蓄军资。除了经济实力的比拼以外,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还要比拼政治实力,政治实力靠什么呢?靠正义的旗帜,你必须表现自己是师出有名,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至少你必须有一面正义的旗帜。

所以毛玠的这个建议是一个纲领性的档,包括三个内容:“奉天子”,就是整治策略;“修耕植”,就是发展农业生产,这是经济策略;“蓄军资”,这是军事策略。这番话说下来以后,曹操非常地高兴,《三国志》用了四个子,叫做“敬纳其言”,马上实行。

公元196年,曹操开始屯田,当时因为连年的战争,许多土地都已经没有业主了,也没有人耕种。曹操说,好嘛,无主田亩收归国有,统统收给他自己的政府所有。然后把这些田地拿出来一部分交给自己的军队和黄巾军投降的那些士兵去耕种,叫做军屯,还有一部分招募了那些失地的农民,那些流民来耕种叫民屯。耕牛和农具是由政府提供,然后军人和农民向政府交五成到六成的地租,这个就叫做屯田。屯的意思就是居住方式军事化,耕作方式集体化。也就是说,曹操建设了一个古代的生产建设兵团,曹操的军政府就变成了农场主。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政策,也是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第一,土地是人家丢下来的,耕牛和农具是从黄巾军那里缴获的,曹操没有一点本钱的投入,叫做无本生意;第二点,收五成到六成的地租,这是高利啊,因为汉代初年定下的地租是十五分之一,后来收得最少的时候甚至到了三十分之一,你现在变成了二分之一,暴利,但是对于士兵和农民来说现在有饭吃了,总比原来饿肚子好,所以大家也愿意;第三,屯田制度是居住方式军事化、耕作方式集体化,这就等于建设了一个军民合一的新社会,和一支耕战合一的新军队,这些人平时能干,急时能战,既是兵源,又是粮库,岂不是一举两得,而且还解决了一个让人头疼的流民问题,这岂不是一举多得。

曹操的屯田制,证明他不愧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曹操在颁布他的《屯田令》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就说怎样才能平定天下呢?第一要强兵,第二要足食,兵不强、(食不足)你何以得天下?而其他的那些诸侯就没有这个战略眼光,后来《魏书》有这么一段话:

“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的时候,除了曹操,没有一支军队有一个长远的打算。“饥则寇略”,肚子饿了就去抢老百姓的,“饱则弃余”,吃饱了以后就把多余的粮食都扔了。最后是什么呢?最后是不攻自破,因为你如果断了粮你就没有战斗力了。实际上就在曹操的军队丰衣足食的时候,袁绍的军队在河北吃桑椹,袁术的军队在江南吃河蚌,没有桑椹和河蚌吃的,就吃人。我们去读《三国志》可以多处发现这样的字眼,大灾人相食,蝗虫起人相食,人饥相食,人吃人啊。那样的军队怎么可能会有战斗力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和曹操争雄?和这样的人相比曹操又怎么可能不是英雄?

从“首倡义兵”到“屯田备战”,曹操在战争中已经由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将领成长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高手。其他那些和他一起起兵的那些人却没有什么长进和出息,他们或者明哲保身、畏首畏尾,或者醉生梦死、得过且过,或者心怀鬼胎、混水摸鱼,或者争权夺利、自相残杀。那边西北军还在肆虐,这边关东军已经火拼;先是兖州刺史刘岱杀死了东郡太守桥瑁,后是渤海太守袁绍干掉了冀州牧韩馥。那么这个事情闹完了以后,接下来就是袁绍和袁术兄弟两个开始窝里斗,当时袁绍在北方,袁术在南方,袁术怎么做呢?袁术联络更北方的公孙瓒来牵制袁绍;袁绍怎么办呢?袁绍联络更南方的刘表来对付袁术,兄弟两个都“沅交近攻”,祸起萧墙。不过实在地说起来,袁绍和袁术兄弟两个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窝里斗,也不是不懂得备战备荒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兄弟两个,包括董卓,都在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那么这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犯错误的?曹操在这个问题上又怎样表现出自己的远见卓识呢?请看下集,一错再错。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六)一错再错

东汉末年,就在曹操初步显示出他的政治远见和英雄气概时,另一些人却在表现著自己的蛮横和愚蠢。正是他们的蛮横和愚蠢成就了曹操的盖世功业。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个乱世枭雄,他们最终为什么会失败?《易中天品三国之一错再错》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对待皇帝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灭顶之灾。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个乱世枭雄恰恰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一错再错,结果是千夫所指,身败名裂。那么,他们在皇位的问题上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用当代视角为我们精彩品读三国――“一错再错”。

易中天:

在上一集我们讲到,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这十年当中,只有曹操才当之无愧地可以称得上是“乱世英雄”。而其他那些人呢?其中最厉害的、最有能耐的、最有志向的、最有野心的,董卓、袁绍、袁术,那只能叫做“乱世枭雄”,而且他们在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现任皇帝。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呢?因为我们知道,当时的制度是帝国制度,帝国是以皇帝为国家元首和国家象征的,所以对待现任皇帝的态度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谁要是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那可能就会一败涂地,而且永世不得翻身。那我们就来看看董卓、袁绍、袁术他们三个人是怎么做的。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留下何皇后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孤儿寡母根本就守不住江山,掌握政权的士人集团和官宦集团也在宫廷斗争中两败俱伤。这时,董卓就乘虚而入,兵进洛阳,控制了朝政,将帝国的京城置于他的血腥统治之下。此时,他当皇帝的野心也就充分暴露出来。那么,面对现任的皇帝,董卓是如何对待的呢?

董卓对待现任皇帝的态度最野蛮,他的做法是“废立”,就是废掉现任皇帝,另外再立一个皇帝。废掉当时的皇帝,在历史上叫做少帝的刘辩,立谁呢,立刘辩弟弟陈留王刘协。董卓一进京,就提出了这个打算,那么董卓为什么要换这个皇帝呢?他自己的说法是少帝刘辩懦弱愚昧,不堪为人主,而陈留王刘协呢,聪明睿智,有帝王之像,甚至有圣主之像,可以比尧舜。

这个说法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董卓还没有进京,宦官集团和士人集团就打起来了,策划董卓进京的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然后宦官们劫持了当时的皇帝和他的弟弟刘协逃出京城。路上这些宦官们打不过袁绍的军队,也死的死逃的逃,那么这个少帝和陈留王哥俩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流落民间,千辛万苦最后才回到了京城,这时候董卓的军队已经来到了洛阳城边,于是就来接驾。当时少帝和陈留王已经被官员们找著了,一个队伍也就往京城里面走,打头的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那个花钱买官的崔烈,崔烈看到董卓的军队过来以后崔烈就大吼了一声:董卓回避,圣驾在此。董卓说,你们这些人连个国家都治理不好,有什么资格要我回避啊?然后走到皇上面前,说皇上,我是董卓。刘辩就哇地一声哭了,我要妈妈。董卓就想,这这,这哪像个皇上啊?然后又走到陈留王刘协的跟前说,王爷,我是董卓,你骑我的马吧,董卓把刘协抱到自己的马上,然后问最近发什么些什么事。九岁的陈留王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哎,董卓说这个像皇帝,回去把他换了。

这个应该说不是董卓要换皇帝的真实原因,因为董卓的心思很清楚,他是要把皇帝捏在自己的手心里,让皇帝做个傀儡。既然是做傀儡的嘛,傻一点不是更好吗,不像皇帝不是更好吗,干吗要换一个聪明一点的、像一点的呢?当然董卓这种人,他凭着自己的一时好恶老子就是要换,那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我觉得他真实的原因还是要树立个人威望,控制中央政权。因为董卓是西北来的一个军阀,非常野蛮,在京城里面根本就站不住脚。董卓当然也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自己带来的这个军队是不足以成大事的,也要依靠当时王朝的那些名流、士大夫,所以董卓进京以后大量地起用这些名流、士大夫。但是名流、士大夫不愿意跟他合作,在骨子里面看不起他。董卓只好耍野蛮,比方说他聘请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这是一个大名士,请蔡邕出来做官,蔡邕说哎呀,老夫就不去了吧,董卓说你不去吗?我这个人脾气不太好,喜欢灭人九族。蔡邕只好去做官。你说这样一个人,他怎么和当时的士族阶级――用现在话说就是知识界――合作呢?

董卓这个人野蛮是野蛮,他也有狡猾的一面。董卓当时到洛阳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人,三千人,董卓马上明白,这三千人是镇不住的,他采取个什么办法呢?他让这三千人每天晚上换成便装出城,第二天早上换上军装大张旗鼓地进城,一连四五天天天如此,洛阳城就不知道董卓带来了多少人马,因为每天都有董卓的军队开进来。所以他也是很狡猾的,他这么一弄他发现他忽悠成功了,也发现洛阳城的什么士大夫、知识界没有他以前想像得那么了不起,也是可以忽悠的,那我这回就忽悠个大的,换皇帝。董卓想你们不是都不听我的吗?我不是没有威望吗?你们不是都崇拜皇帝吗?你们不都是听皇帝的吗?要是我连皇帝都能换,看你们听谁的!但是董卓没有想到,这个皇帝是不可以随便换的,所以董卓这个提议提出来遭到了整个士大夫强烈地反对和抗议,硬是逼得他大开杀戒,这才是把皇帝换掉。但是从此,他变成了人民公敌,全国人民都在说董卓随随便便就把皇帝换了,这不是乱臣贼子还是什么东西!因为在当时人的眼睛里皇帝是一国之君,也是一国之本,换皇帝就等于动摇国本,只能造成天下大乱,这是绝对不能同意的,哪怕你换上去的还是姓刘的那也不行。

这个事情其实以前也有人做过的,东汉灵帝末年,有一个冀州刺史叫做王芬的他就准备换皇帝,他准备在汉灵帝出巡的时候阴谋把汉灵帝干掉,换一个叫合肥侯的人去当皇帝。这个合肥侯是谁呢?现在不知道了,弄不清楚了,反正也是他们刘家的一个宗室。参与这个事情的就有后来背叛袁绍投奔曹操,最后又被曹操杀掉的那个许攸,所以曹操和许攸确实是老朋友。他们做这个事情想拉曹操入伙,写信给曹操。曹操马上回了一封信,开头就说:

“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就是撤换皇帝这个事情是最不吉利,也最有风险的。曹操说,你想想当年的“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联合另外六个王国以“清君侧”为名以想推翻汉景帝,自己来当皇帝,结果怎么样呢,不得人心,一败涂地嘛。曹操说请你们想一想,你王芬一个冀州的刺史,你的力量比得上当年的“七国”吗?你们要立的那个合肥侯他的身份、地位、人缘、威望比得上当年的吴王刘濞吗?比不上你们还要干,不是自取灭亡吗?不听,继续做,结果呢,阴谋败露,许攸畏罪潜逃,王芬畏罪自杀。所以董卓虽然是做成功了,但是他留下千古骂名,成为全国共讨之、天下共诛之的“众矢之的”,这是董卓最后要灭亡的原因之一。

*董卓靠着废立皇帝做起了他不是皇帝的皇帝梦,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种做法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最终使他走向了灭亡。可惜有一个人却不懂得“前车之覆,为后车之鉴”的道理,他居然又来重蹈董卓覆辙,这个人就是袁绍。但袁绍的做法比起董卓来也未必高明,那么,他又是怎样对待现任皇帝的呢?

自从“关东联军”组成以后,袁绍当了盟主,一下子野心就大起来了,我现在是“关东军”总司令啊。但是这个人胆子没有野心大,他不敢带着“关东联军”去攻打洛阳和长安,他想出个什么办法呢?干脆这个地方我不管了,董卓不就这样弄吗,让他弄去,我在我的这个地盘里面另外立一个皇帝,我这个皇帝如果立成功了,将来我就是开国元勋啊。他要立谁呢,幽州牧刘虞。但是袁绍的这个做法并没有成功,第一个刘虞自己就不干,刘虞说我忠于大汉王朝,我是规规矩矩做大汉王朝的一个臣子,绝无谋逆、谋篡的野心,你不要跟我来这一套。那么这个事情袁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找刘虞,当然因为他要立刘虞做皇帝,必须刘虞同意。而且袁绍也有一个马马虎虎过得去的理由,他就是说你看当今皇上这么年幼,又在董卓的手上,是死是活我们现在都弄不清楚,国不可一日无君,你是宗室的长者,你应该出来组织一个政府。刘虞说你不要逼我,你再逼我我跑匈奴去,我宁肯投奔匈奴我也不会干这个事。

那么曹操也不赞成,袁绍做的这件事情是跟曹操商量过,但曹操很清楚,曹操知道要做的这个事实际上是要成立一个“流亡政府”。严格地说成立“流亡政府”这件事不是完全不可以做,这也是政治斗争当中的一种手段,我们读历史知道在国家非常时期是可以在京都以外的地区,甚至在国外成立“流亡政府”的,但是它有一个前提就是现任政府必须是实际上已经被推翻不存在,或者被敌国占领了首都,灭掉了现存政府,或这是被国内的叛乱叛军灭掉了。就是现任政府不存在了,那么你可以建立一个“流亡政府”;那现在现任政府还存在,至少汉献帝还是名义上的大汉天子,董卓也还是名义上的大汉臣子,大汉并没有亡嘛。你这个时候另立一个皇帝,那就是另立中央,另立中央就是搞分裂。而曹操是坚决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的,而且曹操也非常清楚袁绍这个人根本成不了大事,所以予以拒绝。

那么袁绍也不死心,这个事情袁绍也跟曹操至少说了两次,第二次袁绍请曹操喝酒,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印来,一个玉的印,这个在古代叫什么?叫玺,是皇帝用的。给曹操看,你看,我有这个了。我估计这个印是袁绍私刻的,他不可能把皇帝的玉玺真正弄到手。你看,我有这个,怎么样,哥们儿,一块儿干吧,因为这个时候袁绍还是把曹操当做当年和他一起去偷新娘子的那个发小。曹操想,哼,你以为偷国家跟头新娘子一样啊。但是你既然还把我当做偷新娘子的儿时伙伴,曹操就咯咯笑,我不听你的,我就不听你的,我就不听你的。实际上此刻曹操内心深处已动了杀机,他认为袁绍这个人是窃国大盗,是国贼,必须予以消灭!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就在这一刻把袁绍列入了他必须予以消灭的黑名单。

这个事情袁绍也和他的弟弟袁术商量过,袁术也不赞成。袁术为什么不赞成呢?因为袁术瞧不起他的哥哥袁绍,袁绍和袁术两个都是袁逢的儿子,袁绍年长是哥哥,袁术年幼是弟弟,但是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嫡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正妻所生。我们平时都说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这是不对的,我现在郑重地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就是妻是只能是一个的,妾可以有很多,甚至还可以有那些连妾都不算的、又有妾的事实的叫做通房丫头,就是婢女。我们去读《红楼梦》大家都可以很清楚这个制度,这个通房丫头办了手续可以升为妾,比方说赵姨娘,她是办了手续的,她就是妾了;平儿就是通房丫头,比妾还底一等。那么袁术想他是小老婆养的,虽然是我哥,他不认。而且袁绍虽然可能是婢女所生,按照袁术骂他的话,说他是什么我们家奴才的种子,可能是婢女生的,但是素质、人缘、水准确实比袁术好。这个袁术就更嫉恨他哥哥了,非得跟他哥哥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其实袁术用不着瞧不起袁绍,他们这哥俩半斤八两,共同的特点是出身高贵,自命不凡,愚蠢透顶。而且他们的愚蠢是跟他们的狂妄成正比的,袁绍比曹操狂妄,也比曹操愚蠢;袁术比袁绍狂妄,也比袁绍愚蠢;一个比一个牛,一个比一个蠢。当时袁术接到袁绍要另立刘虞为帝的信以后,就在肚子里面冷笑,哼,真不愧是小老婆养的,想出这么个馊主意,另立皇帝,你立自个儿啊!怎么这么没出息啊,这个小老婆生的就是没出息,是不是,你想想我们老袁家“四世三公”,你再弄个皇帝出来你了不起就是“五世三公”嘛,你不还就是个“公”吗!但是袁术他话不能这么说,他回封信表现得大义凛然说:我只知道消灭董卓,不知道别的。

* 袁术的话当时说得冠冕堂皇,其实他是另有打算。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乱世枭雄们面对皇帝的宝座都动了不少的心思,董卓采取的方式是废立,袁绍采取的方式是另立,袁术的方式就更倡狂,也更愚蠢。那么,袁术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他心里头是准备自己做皇帝,这就是第三种做法――“自立”。袁术的逻辑是这样的:一,天下已经打乱,大汉王朝已行将就木,迟早要有别的家族来替代刘氏家族;二,当今之世,有资格、有能力替代他们老刘家的就是咱老袁家,因为我老袁家“四世三公”啊,已经有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三,我们老袁家最有资格替代现任皇帝的是我袁术,为什么呢,我是嫡出,袁绍他是庶出,哪有小老婆生的人当皇帝的道理呢。更何况袁术这个时候他得了一个宝贝,什么宝贝呢?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当年洛阳之乱的时候被太监从宫殿里偷出来,又被孙坚缴获的,因为在那个天下大乱的时候,我上一集讲过就是所有的诸侯都是不敢进军去打董卓的,只有曹操去打了,又打败了,其实还有一个人去打了,就是孙坚,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孙坚是个英雄,一直杀进洛阳城,把董卓赶跑了,那么孙坚到洛阳以后他就得到了这块传国玉玺。后来孙坚战败了以后这个玉玺就到了他夫人手上,被袁术知道以后就把孙坚的夫人扣做人质,硬是把这个玉玺要了过来,捏在自己的手上。这一回袁术就叫做耗子腰里别了杆枪,起了打猫的心思,他觉得下一任的中国皇帝非他袁术莫属。

到了公元197年,袁术按耐不住,正式称帝。但是袁术的这个做法同样招来一片反对,首先他的部下就不赞成,袁术打算称帝的时候他也开了一个会,说大家看现在天下大乱,得有人出来收拾局面,我袁某打算顺应天意和民意,大家看怎么样啊?他虽然没说我要当皇帝,他说我要顺应天意和民意,大家就明白他是要当皇帝。他的属下就说,袁公,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服侍殷纣王,请问您比得上周文王吗?当今圣上难道是殷纣王吗?这就是不赞成嘛。袁术没有办法,只好说算散会,然后又去征求意见,所有的回馈全是反对。和他关系好的诸侯都反对,比方说孙策,孙策本来跟他关系还不错,一听说他当皇帝,马上写封信来绝交。那么袁术没有办法就去找吕布,派一个使者到吕布那儿说,咱们结个儿女亲家,我让我的儿子娶你的女儿做媳妇,你看怎么样;吕布说你谋反,把他的使节扣起来,把袁术写来的信送到许昌上交朝廷。袁术勃然大怒就去打吕布,结果又打败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袁术已经是众叛亲离,四面楚歌。于是曹操出手了,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非比寻常,他已经到洛阳城迎奉了天子,而且把天子迎到了他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改称许都,已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哪里容得了袁术这个小丑出来跳梁。于是曹操决定亲自征讨袁术。

*公元197年,袁术公然称帝,而此时董卓已死,袁绍另立皇帝的阴谋也没有得逞,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时候袁术称帝,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出现了两个皇帝,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公开分裂,这就理所当然地遭到诸侯们的反对,尤其是主张国家统一的曹操的反对。但是袁术却一意孤行,自立皇帝,那么袁术自立皇帝以后他的下场又如何呢?

袁术一听到曹操来打他,当时就吓个半死,掉头就跑,根本不敢迎战。往哪儿跑,往南跑,因为袁术的根据地在淮南。跑到半路的时候发现没有军粮了,军粮到哪儿去了呢?被他的丞相分给了当地的饥民、灾民。袁术把丞相叫来说,你怎么回事儿,你怎么把我的军粮都分给老百姓了?丞相说什么,我们反正是死路一条了,你看我们这样搞下去还有活路吗?那还不如死之前做点好事。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不得人心,所以这个时候袁术也发现自己恐怕已经变成了过街老鼠。不过袁术还是不死心,他又苦苦地撑了两年,到了公元199年,袁术终于发现他这个冒牌皇帝实在是做不下去了,但是他还又不甘心,他就决定把自己获得的那个宝贝,那个传国玉玺送给袁绍,我袁术当不成了,袁绍当吧,好歹也是咱们袁家的人当啊。这个时候他又承认袁绍是他哥哥了。

但是这个愿望他也不能如愿,曹操早就派刘备在下邳,下邳就是现在江苏省邳州市,派刘备带兵在下邳拦截袁术,单等他来送死。袁术没有办法,掉头又跑,逃到安徽省寿春附近八十里的一个江亭的时候,他再也跑不动了,一病不起。呜呼哀哉,只做了三年半的假皇帝。据说袁术死的时候非常惨,当时他的军粮已断,连他这个假皇帝的特供都不能保证了。袁术躺在床上要饭吃,厨师说,粮库里只剩下一点麸皮了,就做了一碗麸皮粥给袁术,袁术难以下咽。当时正是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袁术跟厨师说,唉,算了,给我喝一碗蜂蜜水吧!厨师说,这,这哪儿来的蜂蜜水啊?!就是这个麸皮粥,爱喝不喝吧。于是袁术长叹一声,倒在床上,沉默了很久,然后大吼了一声――我袁术怎么落到这个地步啊?!倒在床下,吐血一斗,死去。

袁术的死叫做罪有应得,当他要蜂蜜水而不能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否想到他当假皇帝这几年,在他的统治之下,江淮人民过的是什么日子?根本就没有饭吃,卖儿卖女,甚至人吃人。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袁术依然是穷奢极欲,极度地奢靡,终于坐吃山空,吃得山穷水尽。当袁术在他自己的营帐里面、宫殿里面享受着山珍海味的时候,他们的士兵在吃河蚌,甚至连河蚌都吃不上。这样的人不灭亡,那才叫做天理不容。当然了,从政治学的角度讲,袁术做的最愚蠢的事情是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当皇帝而大家都不敢说出口的时候,他挑了这个头。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袁绍就比他聪明一点,袁绍也是想当皇帝的,但是他知道在这个关头是不能出这个头的,因此他才想出那个馊主意来我假模假式地另立一个,时机成熟我再取而代之,这个做法虽然被袁术看不起,被袁术认为没出息,但是实际上在策略上还是比袁术要高明一些。

曹操心里就更加地透亮,这个时代的曹操,我个人认为还是没有当皇帝的心思的,他还是想拥护现任皇帝,借现任皇帝的旗号来统一中国。但是到了后期,我个人认为曹操肯定也有了这个心思。而且到了曹操的晚年他已经有了这个条件,汉献帝给了他最高的待遇,封王爵,使用天子仪仗,自己有自己的王国、有国都、有相国、有自己的政府,什么都有了。而且当时所谓大汉王朝的政权完全是掌握在他手上,就是他已有皇帝之实,只欠皇帝之名,在这个情况下曹操都不出来称帝。当时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叫做“劝进表”,劝曹操上皇帝尊号,曹操怎么说?这小子,他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所以曹操是最明白的,袁术不明白这个道理,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面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那么我们现在很清楚了,董卓,袁绍,袁术,在对待现任皇帝态度的问题上都犯了错误。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都不如曹操。实际上袁绍、袁术这两兄弟最愚蠢的地方就是他们没有弄清一个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他们不明白曹操才是他们争夺天下的真正的对手,那么曹操的高明在哪里呢,请看下集――深谋远虑。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七)深谋远虑

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说明他们充其量只不过“乱世枭雄”,也反过来证明只有曹操才是天才的政治家。因为只有曹操,才在这个混乱的时代采取了一种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效益最高的政治策略。那么,曹操的策略是什么呢?

在上一集,我们讲到了董卓、袁绍和袁术这三个“乱世枭雄”在皇帝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这三种决策,即便不能说是错误,至少也是不高明,因为成本高,风险也大,效益低。相比之下,曹操的做法显然高明得多。他既不废立,也不另立,更不自立,而是把现任皇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据地,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然后,利用现任皇帝的旗号,以国家的名义号令天下,征讨四方。

这就是通常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其实,“挟天子”这个说法是可以讨论的。包括曹操是否打算这样做和是否能够这样做,都可以讨论。因为无论曹操还是他的谋士,都没有说过这句话,也没有使用过“挟天子”的说法。这话是别人说他的。比如诸葛亮就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孙权集团的人也说曹操“挟天子而征四方”,袁绍则说曹操居然还想“挟天子以令我”。我们知道,那时的政治斗争的激烈。对手的话,不一定靠得住。

曹操方面的说法是“奉天子”,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毛玠),或者“奉天子以令天下”(贾诩)。这两种说法,看起来大同小异,其实相去甚远。那么,“奉天下”和“挟天子”又有什么不同?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是谁给曹操出的主意?曹操是怎样实施的?他这样做了以后,又是“天子”的什么人了呢?。现在,上天的嫡子、天下人的父亲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割据一方的诸侯都不伸手救援,许多人是愤愤不平看不下去的。如果能够尊奉天子,无疑会大得人心。这就是毛玠深谋远虑的地方。至于“修耕植,畜军资”,其意义则已如前说。总之,“奉天子”是政治战略,“修耕植”是经济战略,“畜军资”是军事战略,所以说毛玠的话是“纲领性档”。

曹操立即就采纳了毛玠的建议(《三国志》的说法是“敬纳其言” ),而且予以实施。前面讲过的“屯田”,就是“修耕植,畜军资”。另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奉天子”了。

但是这并不容易。毛玠提出建议后,曹操就派使者前往长安,联系朝廷,却被河内太守张杨拦住,不得过境。这时,一个名叫董昭的人出来帮了大忙。董昭这个人,按照张迩冬先生《闲话三分》的说法,在三国中连次要人物也够不上。但我以为,董昭的“戏份”虽然不重,每次出场却都在节骨眼上。比方说,曹操的迎奉天子,陈迩冬先生就谓之“董昭教打‘皇帝牌’”;后来曹操成为“魏公”、“魏王”,《三国志》也说“皆昭所创”。其实曹操的这些事,并非董昭一人之功。比如“奉天子以令不臣”,就首先是毛玠的建议。不过,这件事能够办成,董昭的作用确实很大。

董昭原本是袁绍的人,因为袁绍听信馋言对他产生怀疑,只好离开袁绍去洛阳,半路被张杨收留。董昭见曹操的使者被张杨拦截,就对张杨说,将军不要以为袁绍和曹操是一家,我看他们两个总有一天会翻脸,而胜利者必定是曹操,因为曹操才是当今天下的英雄。现在曹操代理了兖州牧,派使节去朝见天子,路过将军这里(其实被张杨拦住),这就是将军和曹操的缘分啊!将军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将来你们就是好朋友了。于是张杨就上书朝廷,表荐曹操。董昭又自己掏钱以曹操的名义给李傕和郭汜送礼,从此曹操和朝廷有了来往。这是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事。

到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的十月,曹操正式做了兖州牧,力量更强大了;而汉献帝也在次年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的七月,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洛阳,迎奉天子的条件更加成熟。曹操便派他的堂弟扬武将军曹洪去洛阳,却遭到卫将军董承和袁术的拦截。这时又多亏了董昭。董昭的办法是去找杨奉。因为他发现皇帝身边那些如狼似虎的军阀当中,杨奉的实力最强而根基最浅,很希望得到外援。于是董昭便自作主张替曹操写了一封信。信里先是吹捧了杨奉一番,然后说现在天子这么混乱,“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能独建”,也就是应该联合起来。怎么联合?“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而且,董昭还替曹操信誓旦旦:“死生契阔,相与共之。”这话说得杨奉点头称是,就举荐曹操为镇东将军,还承袭了父爵费亭侯。正好这时董承在朝廷里和别人闹了矛盾,也派人请曹操出兵洛阳。曹操迎奉天子的障碍没有了。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十八rì,曹操进入洛阳,拜见了汉献帝。他带来了皇帝久违了的问候,也带来了皇帝许久不见的粮食和酒肉。君臣相见,想必感慨万千。曹操万万没有想到,至尊天子的饮食起居竟然形同乞丐。皇帝也没有想到,在这混乱的念头居然还当真有人惦记他,尊奉他。于是天子下诏,授予曹操符节和黄钺,录尚书事。授予符节,就有了军中执法权;授予黄钺,就有了内外指挥权;录尚书事,就有了最高行政权。曹操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不过这一步也实在只能算万里长征第一步。因为这时的皇帝,其实被捏在别人手上,并没有什么权威。曹操要在别人的地盘依靠并没有权威的皇帝行使什么军中执法权、内外指挥权和最高行政权,奉天子以令不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此,他还必须迈出第二步——把皇帝弄到自己身边去。

第二步的迈出也有董昭的功劳。曹操到了洛阳以后,和董昭有过一次谈话。他请董昭和自己坐一起,感谢董昭暗中为自己做的一切,同时也问计于董昭。董昭说,将军举义兵,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这是当年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呀!但是,现在天子身边的这些将军,“入殊意异,未必服从”。如果留在洛阳辅佐皇上,“事势不便”。惟一办法,就是“移驾幸许”,也就是皇帝到将军的根据地许县去。不过,董昭也指出,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因为董卓把皇帝劫持到长安去,弄得民怨沸腾。现在皇帝好不容易回到了洛阳,天下人都翘首以待,希望从此安定下来。如果又要皇帝移驾,恐怕人心不服。这就是“非常之事”了。然而,董昭强调:“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

这其实是考曹操的魄力了。曹操马上说,这正是我的打算。只不过杨奉就在附近,听说他的军队很厉害,只怕不会给我方便。董昭说,无碍。杨奉这个人,有勇无谋,又没有党羽,是可以忽悠的。将军不妨先给杨奉写一封信,送上厚礼,就说洛阳没有粮食了,要就食于鲁阳。鲁阳距离许县不过咫尺,岂不是说去就去了?鲁阳离杨奉所在的梁县也不远,杨奉必不怀疑,何忧之有呢?曹操依计而行,果然就把皇帝弄到了许县。

这下子杨奉才发现上当了。董昭以曹操的名义给他写信的时候,他还真以为曹操会像信中所写的那样和他合作,他出兵,曹操出粮,由他主持朝政,曹操做外援。他哪里知道,曹操这个人,岂是给别人当后勤部长的?别人给他当后勤部长还差不多!当然,杨奉更想不到曹操居然会以“暂幸鲁阳”之名,行“迁都许县”之实。气急败坏的杨奉想和曹操算账,却被曹操抄了老窝,最后只好去投奔袁术。

迁都许县的皇帝暂时住进了曹操的行辕,天子感到很满意。到许县之前,皇帝和朝官们已经和叫花子差不太多。据《后汉书?献帝纪》,当时在洛阳,天子临时住在老太监赵忠的宅子里,而“百官被荆棘,依墙壁间”,尚书郎以下的官都得自己出去挖野菜吃,有的竟活活饿死或被乱兵杀死。曹操却大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而且在做这些事时,非常的细心,很想一个管家的样子。更令天子感动的是,曹操在为他们提供rì用品的时候,采取的是“归还公物”的方式,还上了一道《上杂物流》。曹操说,这些东西都是先帝赐给臣祖上的。先帝赐给臣祖,是先帝的恩宠。臣祖也是供奉在家里,从来不敢使用。现在皇上起居不便,臣又无尺寸之功,哪里还敢留下?理应归还。

这一手实在漂亮。我们知道,帮助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他觉得受了施舍,欠了人情,更不能老是提醒此人受了自己的帮助。许攸就错在这里,最后死于非命。当然,臣下给皇帝送东西,历来是叫做“孝敬”,就算是给足了面子。然而曹操居然说是“归还”!“归还”和“孝敬”是不同的。你再说“孝敬”,那东西还是你的,皇帝还是欠了你一个人情。“归还”却意味着那东西原本是皇帝的,曹操一点人情都没有。皇帝既受之无愧,曹操也理所当然。这就把人情做足了。做人情,又显得做人情,曹操实在高明。

曹操的这份心不能不让皇帝感动,也不能不让他认为曹操是大大的忠臣。感动之余,皇帝庆幸自己有了这样一个忠臣,甚至庆幸上天赐给他这样一个救星。他不用再流离失所,不用再像一件可居的奇货在军阀们的手上倒卖,不用担心害怕随时会被废黜、杀害。他有了保护神,可以过点安生rì子了。

于是,天子下诏,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武平侯是县侯,比原来那个亭侯的费亭侯高了两级(亭侯之上是乡侯,乡侯之上是县侯)。更重要的是大将军是武帝以来大汉王朝的最高实权职务,比“三公”的地位还高,权利还大。这下子,曹操完成了“奉天子”的程式,获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重高地位,他可以“令诸侯”了吗?

不能。第一个,袁绍就不听他的。曹操当了大将军以后,大约是为了平衡,或者是为了安抚以下老朋友,又以皇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奉邺侯。袁绍马上就跳起来了,拒不接受。因为太尉虽然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三公之一,地位却在大将军之下。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chūn秋》,袁绍气愤地对人说,曹操早就死过好几回了,每次都是我救了他,现在反倒跑到我头上撒尿来了,什么东西!难道他还想“挟天子以令我”吗?

这就十分小家子气和小心眼儿了。袁绍这个人,虽然出身高贵,却其实小心眼。这也是他最后终于要失败的原因之一。反倒是曹操大度,知道此时不可和袁绍翻脸,便上表辞去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袁绍这下以为得了面子和甜头,才不闹了。其实,袁绍不在朝中,他的号令也出不了自己的辖区范围,当大将军和小将军没什么两样。何况,这职位是曹操让出来的,也没什么面子,徒然让后人耻笑而已。

更何况,曹操可以给他“面子”,却不会给他“里子”,也不会听他指挥。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当时袁绍要曹操胡乱找个茬子把杨彪和孔融杀了,曹操就没有听他的。曹操知道袁绍和杨彪、孔融有过节,自己也不喜欢杨彪和孔融,却知道现在不是杀人的是时候,更不能乱杀名士。就算要杀,也是曹操自己的事,岂能由袁绍来指挥?于是曹操就一本正经地给袁绍回了一封信,说现在的情况,是“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君臣将相,既不同心,也不同德,“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这个时候,作为帝国的执政者,即便以最坦诚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恐怕也难以取信于人。如果还要杀他一两个,岂不弄得人人自危?想当年,高皇帝册封和他有过节的雍齿为侯,就安定了整个朝廷,这事阁下难道忘了吗?袁绍得信,气了个半死,认为曹操表面上大公无私(外托公义),实际上心怀鬼胎(内实离异),还要和他打官腔,就恨得咬牙切齿。

曹操当然很清楚袁绍的心思,也很清楚他和袁绍总有一天会公开翻脸。不过,袁绍这么一闹,也让曹操清楚地意识到,事情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不要以为你掌握了个小皇帝,当了个大将军,天下就是你的了。没有的事!事实上,袁绍不听他的,袁术不听他的,吕布、张绣这些小军阀也不听他的,更不用说远在天边的刘表和孙策了。皇帝的旗号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天下还得靠拳头打出来。

因此,说曹操都许之后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是不对的。当时他并没有这个能耐,也未必有这个想法。因为毛玠的建议,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并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两个说法是有本质区别的。奉,是尊奉、维护;挟,是挟持,利用。令不臣,是要地方服从中央;;令诸侯,是要别人服从自己。因此,“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政治纲领,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统一;“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政治策略,目的是实现个人的野心。这两个说法,岂能混为一谈?

那么,曹操的真实想法,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请看下集:先入为主。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八)鬼使神差

曹操的政治天才,集中表现在他迎奉天子迁都许县这件事上。这件事的动机,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必须维护作为国家统一象征的皇帝,铲除导致国家分裂的诸侯,即“奉天子以令不臣;另一种解释则是曹操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把皇帝作为牌来打,趁机消灭异己,即“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曹操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

上一集我们讲到,曹操到洛阳见到皇帝以后,便采纳董昭的计谋,把天子客客气气地请到了自己的根据地,从此迁都许县。许多人认为,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但我们前面说过,曹操的政治纲领,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是袁绍的谋士说的。

袁绍有两个谋士说过这句话,一个是沮授,一个是田丰。沮授的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田丰的说法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田丰的说法见于《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chūn秋》,沮丧授的说法见于《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沮授的说法在前,而且详尽,我们就说沮授。

沮授是袁绍从韩馥手里骗倒冀州之后,顺便接收的谋士之一。袁绍的水准比韩馥高多了,沮授当然愿意为他效劳。据《三国志?袁绍传》,沮授投靠袁绍后,两人有过一次谈话。正如毛玠的谈话可以算作“曹操版”的《隆中对》,沮授的谈话也可以算作“袁绍版”的《隆中对》,而且说得文采飞扬。沮授说,将军您是一个旷世英雄、少年才俊。年纪轻轻刚一进入朝廷,就名扬四海(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您表现得大义凛然(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枪匹马突出重围,董卓就心惊胆战(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渡过黄河就职渤海,渤海就伏首称臣(济河以北,则渤海稽首)。您依靠渤海一个郡的力量(振一郡之卒),获得了冀州一个州的拥戴(撮冀州之众),真可谓“威震河朔,名重天下”呀!现在天下虽然还不太平(黄巾滑乱,黑山跋扈),但是,又有谁能阻挡您前进的步伐呢?您现在“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完全可以“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成为举世瞩目举足轻重的救世英雄。那时,您就应该把皇上从长安迎回来(迎大驾于西京),在洛阳恢复社稷和祖庙(复宗庙于洛邑),然后“号令天下,以讨未服”。将军有了这样一个政治优势,又谁能够和您一争高下呢(以此争锋,谁能敌之)?用不了多久,就大功告成了(比及数年,此功不难)。这话说得袁绍也热血沸腾,当即表示“此吾心也”,可惜并未实行。

这事后来又议过一次,而且话说得更明确,时间则是在曹操迎奉天子前不久。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沮授说,自从董卓造孽,天子流离失所,宗庙破败毁坏,各路诸侯名义上大举义兵,实际上自相残杀(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没有一个尊崇天子体恤百姓的(未有存主恤民者)。现在,将军您已经初步安定了州域,就应该迎奉天子定都邺城,“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又有谁能够抵挡您呢?

这话袁绍倒是听进去了,可惜其他人反对。反对的人,据《献帝传》说是郭图,但《三国志》说郭图说赞成的,而且说主张“迎天子都邺”的正是郭图。这个我们也弄不清楚。反正那些人七嘴八舌说大汉王朝眼看就要完蛋了,咱们还去扶它,不是没事找事吗?现在大家都在问鼎中原。这个时候,先下手为强,先得手为王。如果把皇帝这宝贝弄到身边来,天天向他请示,事事向他汇报,实在麻烦。听他的吧,显得咱没分量(从之则权轻);不听他的吧,说起来又算是违命(违之则拒命),实在划不着(非计之善者也)。袁绍自己呢,一想到献帝是董卓拥立的(天子之立非绍意),心里就犯恶心,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袁绍一再犹豫,曹操就抢了先。这一回轮到袁绍大跌眼镜了:曹操迎奉献帝迁都许县后,不但没有损失什么,或受制于人,反倒捞到了不少实惠。他得到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关中地区的人民也纷纷归附(收河南地,关中皆附)。更重要的是,他捞到了一大笔政治资本,不但自己成了匡复汉室的英雄,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且把所以的反对派都置于不仁不义的不利地位。从此,曹操不管是任命官吏、扩大地盘,还是讨伐异己、打击政敌,都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再不义也是正义的。对手呢?则很被动。他们要反对曹操,先得担反对皇帝的风险。即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也远不如曹操直接用皇帝的名义下诏来得便当,来的理直气壮。比如后来袁绍要打曹操,沮授和崔琰便都说“天子在许”,攻打许“于义则违”。诸葛亮也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曹操捷足先登,占了个大便宜。

袁绍则吃了个大亏。据《后汉书?袁绍传》,曹操刚把天子迎到许县,就一本正经地以皇帝的名义给袁绍下了一道诏书,责备他“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没见他出师勤王,只见他不停地攻击别人。袁绍接诏,浑身气都不打一处来,却也只好忍气吞声上书为自己辩解一番。后悔之余,袁绍又想出一个补救办法。他以许都低湿、洛阳残破为由,要试图和曹操共用这张王牌。这可真是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曹操肚子里好笑,毫不客气地予以拒绝。这时,袁绍的谋士田丰对他说,迁都的事既然办不成,那就赶紧打许县的主意(徙都之计,既不克从,宜早图许,奉迎天子),否则就来不及了。袁绍不听。

实际上,这事从一开始曹操就高了袁绍一头。高在哪里?高在格调,高在品位。要知道,沮授的建议(挟天子而令诸侯)是不可以和毛玠的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等量齐观的。道理上一集讲过:奉,是尊奉、维护;挟,是挟持,利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目的是要实现国家统一,“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目的是要实现个人野心。一个光明磊落,一个鬼鬼祟祟,岂能同rì而语?毛玠说得对,“兵义者胜”。不义,气度上就差了一截。

退一万步说,就算曹操接受毛玠的建议迎奉天子,并非真心要把行将就木的汉室再扶起来,不过只是把皇帝当牌来打,策略上也比袁绍高明。因为皇帝不但可以当牌打,而且是张好牌。这张牌,好就好在它既虚又实。说它虚,是因为这时的皇帝,不要说“干纲独断”,就连人身zì yóu都没有,完全听人摆布,有如提线木偶。所以,它是一张可以抓到手的牌。说它实,则是因为尽管谁都知道这皇帝是虚的,是个摆设,可又谁都不敢说他是虚的,可以不要,就像童话里谁也不敢说那皇帝没穿衣服一样。皇帝有个什么吩咐,有个什么号令,大家也都得装作服从的样子(事实上有些事还得照着做),不敢明目张胆唱反调。惟其如此,当时敌对的双方便都要宣称自己的行动得到了皇帝的授权。在朝的逼着皇帝下诏书,在野的则谎称有皇帝的密诏,这样他们的行动才师出有名,才有正义的性质。所以,皇帝又是一张有用的牌,而且是王牌。只要这张牌是王牌,你管他是哪儿来的?

至于说把皇帝弄到身边,事事要向他请示,不如远离皇帝可以随心所yù,为所yù为,则更是典型的山大王意识,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天高固然皇帝远,但那皇帝如果是傀儡,近一点岂不更便当?请示汇报,磕头行礼当然还是要的。但只要稍微有点头脑,就该知道那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那小皇帝当时才十六岁,还是个孩子。先是被捏在董卓手里,后来又被捏在王允等人手里,从来就没有真正掌过权。李傕、郭汜火拼,在长安城里兵戎相见,皇帝派人两边讲和,谁也不买他的帐。可见这位堂堂天子,不要说号令天下,就连当个和事佬都当不成。这样可怜的皇帝,到了袁绍这里,怎么会摆天子的谱,和袁大人过不去呢?政治斗争和做生意一样,讲究的是抢占商机。王牌只有一张,你不去抢,就会有别人抢。沮授就说:“权不失机,功在速捷”,“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可惜袁绍听不进去。

可见,迎奉天子这事,也有两说。毛玠是一种说法,沮授是另一种说法。那么,曹操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他是要“挟天子以令不臣”呢,还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曹操的谋士显然是主张前者的。毛玠是这个观点,荀彧也是这个观点。荀彧原本是袁绍的人,但他“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早在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就离开了袁绍投奔了还只是东郡太守的曹操,曹操高兴地说这是我的张良啊!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决定迎奉天子的时候,许多人都不赞成的(诸将或疑),是荀彧和程昱坚决支持。程昱说过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荀彧的说法则记载在《三国志?荀彧传》中,我们且看他怎么说。

荀彧说,第一,搞政治斗争,必须正义,至少要有一面正义的旗帜。想当年,晋文公迎奉被王子带驱逐的周襄王返回王城,结果诸侯影从;高皇帝为被楚霸王杀害的楚怀王披麻戴孝,结果天下归心。这就是正义旗帜的号召力。第二,将军您一贯正义。董卓祸乱国家的时候,是您第一个举起正义的旗帜兵付诸行动(首唱义兵);天子颠沛流离的时候,又是您冒着天大的风险派去了使节(蒙脸通使)。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您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王室(乃心无不在王室),您的夙愿是要匡复天下啊(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现在,天子正在颠簸(车驾旋轸),洛阳一片破败(东京榛芜),忠义之士无不希望捍卫国本(义士有存本之思),人民群众怀念大汉往rì的辉煌而更加悲伤(百姓感旧而增哀)。那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做将军一直想做的事。错过了时机,人心就会大乱。等到大家都想搞分裂(四方生心)的时候再来收拾局面,恐怕就为时太晚了。

为此,荀彧向曹操提出了三大纲领,即尊奉天子以顺从民意(奉主上以从民望),大公无私以降服豪强(秉至公以服雄杰),弘扬正义以招揽英雄(扶弘义以致英俊)。荀彧说,“奉主上以从民望”,是最大的趋势,即“大顺”;“秉至公以服豪杰”,是最大的战略,即“大略”;“扶弘义以致英俊”,是最大的德行,即“大德”。大顺至尊,大略至公,大德至义。有此三大纲领,就堂堂正正,气壮山河,无往而不胜。即便有人唱反调,闹别扭,倒行逆施,那也只能是小丑跳梁,螳臂挡车,自取灭亡。

荀彧这段话说得大义凛然,不能不让曹操肃然起敬。如果比较一下荀彧和沮授的说辞,则品位和格调的高下就一目了然。荀彧着眼于“义”,沮授着眼于“利”。荀彧始终紧扣一个主题:捍卫现任皇帝,就是维护国家统一,这是“大义”。沮授则反复强调一个策略:掌握现任皇帝,就能拥有政治资本,这是“大利”。所以,他们都认为必须抓紧时机,但着眼点不一样。荀彧说,等到大家都想搞分裂的时候再来收拾局面,就为时已晚。沮授则说,如果不先下手为强,让别人把皇帝这张牌抢走了,就来不及了。当然,沮授也说了“今迎朝廷,至义也”的话,但说得轻描淡写。轻描淡写倒不见得就是沮授格调低,归根结底还是袁绍格调低。谋士要说服东家,总是要顺着对方的心思说的。沮授晓之以“利”,说明袁绍重“利”;荀彧晓之以“义”,说明曹操重“义”。至少,在公元196年的时候,曹操是重“义”的,或装着重“义”的样子。

不过,任何说法和决策都是双刃剑。毛玠和荀彧为曹操设定的这个“政治正确”和“正义旗帜”,给曹操戴上了高帽子,也给曹操戴上了紧箍咒。尤其是荀彧提出的尊奉天子、大公无私和弘扬正义这三大纲领,全方位地遏制着曹操的个人野心;而“乃心无不在王室”和“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这两句话,则等于用曹操自己的话把曹操管得死死的,使他终其一生都不敢取现任皇帝而代之,悍然称帝。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曹操在自己野心膨胀的时候对他们产生了怨恨。荀彧被逼迫自杀,毛玠也下了大狱,差一点死掉。

这当然是后话。在公元196年这个时候,曹操基本上还是想做“乱世英雄”的,也是主张尊奉现任皇帝,维护国家统一的。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六年前袁绍提出要另立刘虞为帝时,曹操就曾这样回答袁绍。曹操说,董卓的罪恶,暴于四海。我们的联军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回应,就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现在皇上年幼,势单力薄,受制于奸臣,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一旦更换,天下还有谁能安心?最后,曹操悲愤地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也就是说,你们到幽州朝拜新的皇帝去吧,我自己一个人西进长安,到那里保卫当今皇上去!

曹操这段话不长,意义却很重大。它清楚地表明了曹操的政治立场:主张统一,反对分裂,因为分裂意味着战争,也意味着人民的痛苦。曹操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蒿里行》,回顾了关东联军四分五裂的故事,描绘了战争状态下人民的痛不yù生。那可真是哀鸿遍野,饿殍遍地,惨不忍睹。曹操说:“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种景象,曹操他看不下去。

因此曹操坚决主张国家的统一,并为此奋斗终身。国家要统一,就要有一个统一的象征。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就是皇帝。皇帝是谁并不重要。如果条件成熟,自己来当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没有,也不能有两个。他反对董卓,是因为董卓把皇帝搞得等于没有。他反对袁绍,是因为袁绍要把皇帝搞成两个。他坚持不退出政治舞台,而且在条件实际上已经成熟的时候也不取代汉献帝,则因为“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为了国家的统一,他宁肯自己忍住,也不能弄出一大堆皇帝来。

当然,要说曹操这时一点个人野心都没有,也不是事实。据一条不太可靠的史料,即《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当时有个名叫王立的太史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皇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替代汉的必定是魏。能安定天下的,也只有曹氏。曹操听说这话以后,就让人对王立说:“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这事十分靠不住,尤其是“承汉者魏也”这句话,不大可能在曹操刚刚迎奉天子的时候就有人说出来。不过该书所引曹操的话,倒符合他心理的真实。这个时候,曹操可能已经有了野心,至少这话他听了心里舒服,但他知道不能说。

不能说,不等于不能做。曹操迁都许县以后,便悄悄地开始由“奉天子”变成“挟天子”。这个转变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是早有预谋还是顺其自然,现在已经弄不清了。反正曹操越来越专横,越来越跋扈,越来越霸道,越来越不把皇帝当皇帝,皇帝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是从“被尊奉”变成了“被软禁”,终于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发生了所谓“衣带诏”事件。这件事《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记载,当是事实。《三国志?先主传》说:“献帝舅(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事觉。承等皆伏诛。”《后汉书?献帝纪》也说:“五年chūn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仲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我们知道,汉献帝是在动乱中和灾难中成长起来的,早就养成了逆来顺受的隐忍功夫。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忍无可忍,应该不会下此密诏,可见曹操当时倡狂到什么程度。

不过这事也很难讲,因为正史所载也未必是实。陈迩先生就说“衣带诏”事件“实千古之疑案”,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也表示怀疑。这事我们以后再说。其实,“奉天子以令不臣”和“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矛盾。因为要维护国家统一,就必须铲除导致国家分裂的诸侯,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也必须消灭异己。目的虽不一样,事情和结果却是相同。这事在曹操那里就更不矛盾,因为他的个人野心已经和国家的统一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曹操很清楚,他要实现个人野心,就得实现国家统一;只有实现国家统一,他才能实行个人野心。因此,在战略上,在大庭广众之中,他必须“奉天子以令不臣”;在策略上,在私下里,则不妨“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口号,是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手段,是牌。什么时候举旗,什么时候打牌,什么时候“奉天子以令不臣”,什么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心里清清楚楚,而且做起来游刃有余。

何况这事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曹操将能够比谁都更为有利的网罗人才。他可以用中央zhèng fǔ的名义广纳贤良甚至招降纳叛,那些希望为国家效劳为天下出力的人,也只有到他的zhèng fǔ里来,才显得名正言顺光明正大。这也是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必须把他定位为“汉贼”,把曹操和汉室区别开来的原因之一。但不管怎么说,曹操在这方面要比他们便当。因为替皇帝效劳总比替诸侯效劳正当,而替皇帝效劳和替曹操效劳实在难以区分。至少,曹操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和国家的俸禄为自己的人才加官进爵。官位是国家的,人才是自己的,曹操这笔生意做的合算。

总之,把皇帝弄到许县以后,曹操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拥有了最大的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源。于是,曹操一只手高举起维护汉室这面在当时是正义的旗帜,号召天下,号令诸侯,俨然大汉王朝的救世主;另一只手却从背后悄悄地拔出了刀子,而且出手极快。他要用这把刀,荡平四海,一统九州。那么,曹操他顺利吗?

请看下集:鬼使神差。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九)一决雌雄

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以后,拥有了最大的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源。于是,他一手举旗子,一手拔刀子,试图以此号召天下,号令诸侯,荡平四海,一统九州。这当然并不容易,也不可能十分顺利。在这个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曹操好几次差一点就全军覆没,死于非命。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能够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又是谁,鬼使神差地来到他身边,给了他关键性的帮助呢?

前面我们讲到,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196年)曹操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二是实施了屯田制度。前者使他在政治上占据了优势(奉天子以令不臣),后者使他在经济上获得了丰收(得谷百万斛)。天子所在且丰衣足食的许都成为人心所向,许多人便都来依附曹操。包括当时还不显山露水的刘备,也带着关羽和张飞前来投奔。于是,拥有了雄厚政治资本而且人才济济、粮饷充足的曹操,便开始了他的征伐。

事情一开始出奇的顺利。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chūn正月曹操南征,盘踞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张绣向曹操投降。这个时候,距离曹操实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才不过一两个月。刚刚拔出刀子,就兵不血刃地获得了胜利,曹操不免有些飘飘然,行为也不检点,举措也不推敲,据《三国志•张绣传》正文及裴松之注引《傅子》,这时他做了两件不该做的事。一是强纳张绣的婶婶(即张济的妻子)为妾,这让张绣感到屈辱(绣恨之);二是拉拢张绣的贴身部将胡车儿,这使张绣感到威胁(疑太祖yù因左右刺之)。曹操听说张绣不满,恐怕变生什么不测,便也起了杀心(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但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计漏)。于是,张绣便突然反叛,在曹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把他打得落花流水。长子曹昂(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猛将典韦(曹操最贴心的亲兵队长),还有一个侄子曹安民,均在战斗中身亡,曹操自己也中了箭伤,差一点就死于非命。

具体策划了这次反叛行动的是张绣的谋士贾诩。贾诩,字文和,武威人,据说是张良、陈平一类的人物,实际上也堪称三国时代一等一的奇才、怪才和鬼才。他的字是“文和”,而他的“历史使命”却好像是“乱武”(这是作家周泽雄先生的发现)。《三国志•贾诩传》对他早年的“乱武”勾当,有详尽的记载。比如李傕和郭汜见大势已去,心灰意冷,准备解散队伍,抄小路逃回老家。贾诩却把他们拦住,说你们“弃军单行”,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把你们捉拿归案。不如重新集结队伍,杀回长安,为董卓报仇。事情成了,你们可以“奉国家以征天下”;事情不成,你们再走不迟呀!李傕和郭汜一听有道理,就杀了回去,结果是国家、皇帝和人民再次遭灾。不过贾诩倒是有自知之明。李傕和郭汜要给他封侯,贾诩说:“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拒不接受。李傕和郭汜又要拜他为尚书仆shè(音业),贾诩又说:“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结果李傕和郭汜又敬重他又害怕他。贾诩自己呢,大约也觉得罪孽深重,便利用自己的影响,尽可能地遏制李傕和郭汜,制止了他们不少罪行,保护了不少大臣,也算是将功补过吧!

天子离开长安以后,贾诩就辞去官职,辗转来到张绣军中,张绣对他执后辈礼。张绣准备反叛曹操,贾诩就帮他设计。据《三国志•张绣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当时张绣采纳贾诩的计策,对曹操说部队要移动一下,又说军车少,载重多,请求允许让军士们把铠甲都穿在身上,武器都拿着手中。曹操没有怀疑,照准。结果张绣的部队路过曹营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打得曹操措手不及,落荒而逃。

面对这次惨败,曹操并未委过于人,更没有追究主张张绣投降的人,而是自己承担了责任。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对诸将说,我已经知道了自己错在哪里了,我下回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覆败矣)。当然,曹操的检讨,并不到位。他说他这次失败的原因,是忘了让张绣交出老婆孩子做人质(失不便取其质)。这仍然是给自己打圆场。但是,能够不赖别人怪自己,就有进步的可能。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冬十一月,曹操再次南征张绣,果然大获全胜。张绣成了丧家之犬,南奔逃到穰(音瓤rang)城(今河南省邓州市)去了。

不过,一个人要成熟,也没有那么快。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第三次南征张绣,就出师不利,又差点栽了大跟头。这次南征,许多人是反对的。据《三国志•荀攸传》,时任军师祭酒(参谋)的荀攸就对他说,现在张绣和刘表虽然在贾诩的撮合下结成了联盟,但这两个人是同床异梦的。张绣要靠刘表供应粮草,刘表又不能供,他们迟早要分道扬镳。不如等一等,他们就不战自败(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如果逼急了,刘表一定会来救援。可惜曹操不听,结果困于穰城,刘表也果然出兵,曹操只好撤退。

曹操一撤退,张绣就高兴了,立马派兵去追。贾诩说,追不得,追则必败。张绣哪里肯听?结果大败而归。贾诩说,现在可以追了。赶快去,必胜无疑。张绣听得目瞪口呆,说刚才不听先生的话,才洛得这么个败局。现在败都败了,还追什么追?贾诩说,情况变了,你追就是。快去!张绣将信将疑,收拾残兵败将,又追了出去,果然大胜。这下子张绣百思不得其解了。张绣说,刚才以精兵追退敌,先生说必败。这下子以败兵追胜军,先生又说必胜。每次都像先生预料的那样,张绣实在想不通。贾诩说,这也没有好奇怪的。将军虽然善于用兵,实话实说,还是不如曹操。曹操既然决定撤退,必定亲自断后。将军的兵虽然精,但将军既无失策,又未尽力,不战而退,必定是大后方出了问题。他既然打退了将军的追兵,必定轻车速进,放心赶路,留下断后的将领军队就不是将军的对手了,所以必胜。这番话,说得张绣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能不心悦诚服,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读《三国志•贾诩传》这段文字,也不能不拍案叫绝。

贾诩果然料事如神。曹操匆忙撤退,确实是后院起火。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chūn秋》,原来曹操接到情报,说袁绍的谋士田丰建议袁绍趁曹操南征之机,突袭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这当然是天大的事,曹操不能不放弃张绣。不过,正如贾诩之所估计,曹操事撤退,不是溃退,而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有序撤退,因此在撤退的过程中还是杀了个回马枪。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后面有张绣追杀,前面有刘表拦截,可谓腹背受敌。当然曹操却胸有成竹。《三国志•武帝纪》说,当时曹操写信给留守许县的荀彧说,别看贼寇追我,害得我只能rì行数里,但用不了多久,等我走到安众(今河南省镇平县东南),就一定能克敌制胜。

曹操写这封信的目的,当然是要给留守许县的荀彧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不要担心自己的安危,全力以赴准备迎击袁绍。不过曹操也确实是稳操胜卷。曹操班师回朝以后,荀彧问他为什么会有必胜的信心。曹操说,贼寇追我退兵,这就是把我们逼到死路上了,我军必定拼死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于亡地而后存,因此我料定必胜。

袁绍却没能抓住这个机会。他的兵马收到黑山农民军和公孙瓒的牵制,动弹不得,曹操一场虚惊。和张绣的战争,应该说也是打了个平手,双方各有胜负。可以说,曹操这次南征,不能算是赔本生意,好歹也是持平,何况在撤退的过程中还充分表现了自己的军事天才。但曹操并没有自鸣得意。他对荀攸检讨说,不听先生之言,以至于此。

实际上,扬人责己,也是曹操的一贯作风。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大获全胜。回师的路上,走到冀州时,天寒地冻,荒无人烟,连续行军二百里不见滴水,军粮也所剩无几,“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回到邺城后,曹操下令彻查当初劝谏他不要征讨乌桓的人。大家不知为什么,人人自危,曹操却一一予以封赏。曹操说,我这场胜利,完全是侥幸。诸君的劝阻,才是万全之策。因此我要感谢诸位,恳请诸位以后还是有什么说什么,该怎么讲还是怎么讲,不要有什么顾虑(后勿难言之)。这事是记载在对曹操不太友好的那本《曹瞒传》当中的,应该说靠得住。

其实早在这一年的二月,曹操就曾发布《封功臣令》,说我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已十九年了,战必胜,攻必克,征必服,难道是我的功劳?全仗各位贤士大夫之力啊!

打了败仗检讨自己,打了胜仗感谢别人,而且感谢那些劝他不要打这一仗的人,这种胸襟和情怀,和袁绍、袁术之流真不可同rì而语。曹操真不愧为大气磅礴和襟怀坦荡的大英雄。事实上,正是这种非凡的气度和超人的胆识,以及扬人责己的一贯作风,也是他一次次转败为胜、化险为夷的原因之一。这种气度和胆识是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于是,就连曾经背叛过他的张绣,也于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一月再次向他投降。

张绣的第二次投降,也是贾诩的主意。据《三国志•贾诩传》,当时袁绍和曹操即将决一死战,双方都在争取中间力量。袁绍派人来招纳张绣,贾诩却力主去投靠曹操。贾诩自作主张地对袁绍的使者说,麻烦足下回去告诉袁本初,他们兄弟尚且不能相容,还容得下天下国土么?此言一出,张绣当场就吓得面如土sè,惊闻道:你怎么这样讲?但是贾诩讲都讲了,而且是实话。于是张绣悄悄地问贾诩,你现在一点面子都不讲,就把袁绍的使者打发了,我们怎么办?贾诩说好办得很,我们去投靠曹操。张绣说,袁绍强大,曹操弱小,和我们又有前嫌,怎么还去投靠他?贾诩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投靠曹操。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请注意贾诩的说法也是“奉天子”而不是“挟天子”),政治上占有优势,投靠曹操名正言顺,此为有理。第二,袁绍人多势众,曹操人少势弱,我们这点人马,在袁绍那里微不足道,对于曹操却是雪里送炭,必被看重,此为有利。第三,但凡有志于王霸之业者,一定不会斤斤计较个人恩怨,反倒会拿我们做个榜样,向天下人表示他的宽宏大度和以德服人,此为有安全。因此将军尽管放心。

贾诩的估计完全不差。张绣一到,曹操就亲亲热热地拉着他的手(执其手),为他设宴洗尘(与欢宴),并立即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列侯。为了进一步表示自己的诚意,曹操还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张绣的女儿为妻,两人成了儿女亲家,和当年刘邦在鸿门宴之前对待项伯一样,极尽笼络之能事。至于过去的恩恩怨怨,当然也只字不提,从此,张绣成为曹操麾下一员勇武的战将,贾诩则成为曹操身边一个重要的谋臣。在接下来的官渡之战中,他们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志•张绣传》的说法,是“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至于贾诩的贡献,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张绣其实是稀里糊涂投降的,曹操和贾诩却心如明镜,心照不宣。这两人实在是太懂政治了。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天下的争夺,归根结底是人心的争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而要争取人心,就必须有一个宽宏大量的气度和一个既往不咎的政策,哪怕是装,也要装得像回事。这就需要有一个典型,一个样板,一个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比说多少好话都管用。张绣就恰恰是一个做榜样当典型的最好材料。他和曹操有过多次交手,而且每次都把曹操打得落荒而逃。他和曹操有着深仇大恨,而且是投降了又叛变的人。这样的信任,还有什么人不能信任呢?相反,袁绍连自己的弟弟都不能信任,还能指望天下人归顺依附吗?

张绣来得也很是时候。曹操其时,“奉天子以令不臣”才刚刚三年,天下不服的人不可胜数。他自己在社会上的名声也不太好。后来陈琳代曹操起草的讨曹檄文,就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从来就不讲道德,只不过鹰爪之才,甚至说“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坏蛋大流氓。此类文章,历来是yù加之罪何患无辞,其中难免诬蔑不实之处,但有些事,恐怕也非空穴来风,曹操自己也有口难辩,说不清楚的。比如他的杀边让、屠徐州,就是洗刷不掉的污点。汉献帝初评四年(公元193年)秋,曹操亲提大军,直扑徐州,为被徐州牧陶谦部将张闿(凯kai)抢劫并杀死的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报仇。陶谦逃进郯城(今山东省郯城县),曹操便拿徐州人民出气,纵兵扫荡,滥杀无辜,仅一次就在泗水边“坑杀男女数万口”,连泗水都被尸体堵塞,为之不流。徐州地区许多城池“无复形迹”,不但没有人影,连鸡犬都杀光了,简直就是惨绝人寰。所以后来曹操打算再次征讨徐州的时候,荀彧就断言徐州军民一定会拼死抵抗,决不投降,因为上次杀的人实在太多。确实,曹操这一回,也报复得太过分了。陶谦即便罪大恶极,也顶多杀了他本人或他那一伙,关老百姓什么事呢?如此滥杀无辜,岂非丧心病狂?

因此,曹操实在很需要有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很需要有一个典型,来证明自己的容人之量和仁爱之心。张绣此时送上门来,真使他喜出望外。因此他不但立即表现出尽释前嫌,而且始终如一地表现出对张绣信任有加,给予的封赏也总是超过其他将领。张绣最后封到二千户,而其他人没有超过一千户的。

当然,曹操树的这个样板,后来似乎也遭到了报复。八年后,张绣随曹操北征乌桓,还没到地方就死了,死因不明。《魏略》说是被曹丕吓死的。张绣为了讨好曹丕,曾多次请他聚会,没想到曹丕竟然发怒说:你杀了我哥哥,怎么还好意思厚著脸皮见人呢!张绣“心不自安,乃自杀”。此案甚为可疑,姑不论。但他的儿子张泉被杀,则是事实。张泉是因牵扯到魏讽谋反案中被杀的。据说此案“连坐死者数千人”,时间则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距离张绣投降已经二十年。这是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大清洗,下手的人又是曹丕。现在已无法查明张泉是怎样卷进此案的。第一种可能是张泉因曹丕逼死了父亲,心怀仇恨或心存恐惧而加盟魏讽叛党。第二种可能是曹丕因有间接谋杀张绣之嫌疑,畏惧张泉报仇,干脆逼人谋反,杀人灭口。第三种可能则是曹丕并未逼死张绣,但也深知曹操笼络张绣,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杀子之仇是不会忘记的。报复既然无法施加于张绣,那就拿张泉来抵罪。总之,张泉之死,很有可能是冤案,或是被逼上梁山。事实上,曹操这个人的报复心是很重的。而且,报复起来,一点都不手软。谁要以为曹操不会报复,那就算他看错了人。只不过,能够忍到二十年以后再报复,也不愧“奸雄”了。

但是曹操和曹丕对贾诩却一直很好。事实上,在这场事变中,最受益的是曹操。张绣只不过找到了一个出路,贾诩也只不过找到了一个归宿,曹操却捞到了一大笔政治资本。所以,曹操对贾诩,和他对张绣是不一样的。对张绣,是既拉拢又防范,但装作不防范;对贾诩,则是既感激又欣赏,而且是真感激真欣赏。张绣来投降的时候,曹操拉着贾诩的手感激地说,使我大大取信于天下人的,就是先生了(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这不是客套,而是真话。因为曹操确实感激他雪中送炭,欣赏他谋略过人,因此后来就连立储大计,也要和贾诩密谈。这就不再是为了示人以德,而是真诚地引为知己了。

实际上,贾诩可能是三国史上最聪明的人。三国时代的那些谋士和名人,很多人结局都不好。就说曹操这边的人吧,有的早夭(如郭嘉),有的反目(如毛玠),有的神秘去世(如荀彧),有的死于非命(如许攸),贾诩却安然无恙,寿终正寝。他为曹氏集团服务了两代人,在文帝曹丕朝官居太尉,七十七岁去世,谥曰肃侯,结局比许多人都好。

贾诩的聪明,明就明在他洞悉人性,总能看透对方的心思。据《三国志•贾诩传》贾诩在把李傕和郭汜这两只“西北狼”引进长安后,并没有同流合污,而是择机离开了他们。离开长安后,贾诩先是投靠段煨(音威wei),后是投靠张绣。离开段煨的时候,有人问他,说段煨对先生那么好,先生为什么还要走?贾诩说,段煨这个人的特点是多疑。他对我客气,正说明他对我防范,怕我取而代之,因此总有一天会对我下手。现在我离开他,他一定如释重负。段煨是个很孤立的人,希望能有外援,必定厚待我的家人。张绣没有谋士,也希望我能去。这样,我自己和我家人就都安全了。后来,事实正如贾诩之所预料,张绣对他言听计从,段煨对他的家人也礼遇有加。我们看贾诩为别人出谋划策,总是有什么“精囊妙计”,其实哪里有?料事如神者,实际上是料人如神。所以,琢磨计谋是没有用的,你还是琢磨人性吧!

知人者也自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知道像自己这样多谋善断的人,对任何君主都既是利用物件又是危险人物,何况还是个“叛徒”?因此为人处世都十分低调。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出谋划策,也不呼朋引伴,就连为子女缔结婚姻也不攀付豪门(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尾巴夹得比谁都紧。贾诩真是聪明人。

现在看来,贾诩这个聪明人一生最出sè的一件事,就是促成张绣降曹了。此事真可谓鬼使神差,而张绣降得也正是时候。就在几个月前,袁绍集结了十万精锐部队,向许昌方向挺进,而曹操的军队也在两个月前驻扎官渡,一场决定当时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争即将打响。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

请看下集:一决雌雄。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0-4-2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全集视频

易中天品三国(十)胜败有凭

从本节开始,文字版请前往书库-易中天品三国全集-第一部 魏武挥鞭 第十集 胜败有凭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