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05|回復: 1

[儒家文化] 对孝的诠释,孔子和孟子有何不同?

  [複製鏈接]
典故里的中国 發表於 2018-11-18 22: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题 孔子和孟子对孝的理解有何不同?

我先讲一个关于孝的有趣故事。有一幅对联『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有一个秀才看到这副对联,就提起笔来加了几个字『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自古无完人。』改得好不好?好。好就好在它通达事理。心就是心灵,迹就是行动。万恶淫为首确实如此,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女之心,也是人皆有之。心有时候是管不住的,而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是很自然很正常的。那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淫,主要还是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怎么想,否则天下就没有干净人了。但是孝相反,它更重要的是一份心,而不只是行动,假如一定要让父母吃好住好玩好那才是孝,那么贫寒子弟就没有孝子了,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条件让父母享受。所以古人认为,孝主要是一份孝心,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

但是对于这份孝心的本质是什么,古人有不同的理解。孔子认为孝心的本质是敬,孟子认为孝心的本质是爱。我们先讲孔子。孔子学生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孝。但动物都能赡养父母,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尊敬,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还有一个学生樊迟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父母,就是孝。』具体说来,就是『活着的时候,对父母以礼相敬。父母去世之后,对父母要用礼安葬,用礼祭祀。』孔子对孝的一个最著名的看法就是『色难』,也就是说,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为父母做事,吃饭先让父母吃,这些都不难,甚至这些也算不上孝,难就难在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相信大家都有一样的感受。有句话叫『距离产生美』,那么没有距离就一定产生摩擦。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没有一点摩擦是不可能的。有句话叫『亲人的眼里没有英雄』,因为没有距离,所以没有光环。还有一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些说明了『色难』。

孔子孟子对孝的诠释有何不同?

孔子孟子对孝的诠释有何不同?

但有趣的是,到了孟子这里,就仿佛没有『色难』的问题了。孝也不再是一件难事。因为孟子认为,孝的本质不是孔夫子认为的敬,而是爱。孟子说过一句话,我读到的时候浑身起鸡皮疙瘩。他说:『大孝终身慕父母。』这个慕,大家想到的可能是爱慕。慕这个词很微妙,既有爱的意思,也有依恋的意思。那么一个大孝子终身像爱慕女人一样爱慕父母,是不是有点奇怪?而且孟子确实是把爱慕女人和爱慕父母当做是同一种感情的。他说『人幼小的时候爱慕父母,年轻时就会爱慕女子,成家后就爱慕妻子,做了官就爱慕君王。』那么大孝子就是不忘初心地像赤子一样爱慕父母。这个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很难做到,比孔子说的『色难』还难。因为孔子要求的只是外在地表现出来的和颜悦色,但孟子要求的是一个人五六十岁了还能保持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去爱父母,这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大把年纪了,早就没有爱的能力了。连爱女人都困难,就像一句话说的『感觉不会再爱了』,又何况对父母呢?那么孟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

那么答案就在我一开头提到的文化生命和自然生命。孔夫子强调『敬』,这种『敬』属于我们的文化生命,是文化教我们学会了敬。我们孝敬父母,是因为文化对我们的塑造,是『礼』的要求。但在孟子这里,他不满足于孝只是一种礼的要求,只是一种文化的指引,他想要给孝找一个更加坚固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天性,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感。那么讲到这里就明白了,孟子为什么强调孝的本质是爱慕,就是因为孝是一种出自天性的自然情感,而不只是文化。

可以说,孝是人类特有的天性。动物有没有孝呢?在这里我想用科学家研究的事实来说话。我们说的乌鸦反哺,所以乌鸦有孝心,其实这个在生物学家那里是找不到事实支撑的,这只是人们的一个童话罢了。动物世界里,应该是没有孝,没有对父母的这种慕的。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对一个大猩猩群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发现大猩猩很多地方都和人类很相似,比如都会使用工具,都有政治,比如猩猩王。但有一点是人和猩猩最大的差别,可能也是最本质的差别,就是猩猩在长大后就再也不跟父母联系了。其实根据我们的经验,动物在长大以后学会了自己觅食,都不会再和他们的父母联系,不会『常回家看看』,更不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终身慕父母』。

那么我们可以继续本着科学的态度追问,为什么动物长大后不再和父母联系,而人一辈子都会和父母联系,对父母尽孝?我们都知道,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看,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够直立行走。但是人进化到直立行走是有代价的。代价是什么?那就是女性的骨盆变小,骨盆变小的一个结果是什么?就是胎儿在母体中在发育不完全的条件下就被迫必须分娩,否则胎儿太大就生不出来。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先天不足的。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是很脆弱的,至少和其他小动物比是很脆弱的,我们的大脑和骨骼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发育不完全的。我外婆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太婆说过一句话,她说人是最笨的。小鸡小鸭一出生就会走路了,人要那么久才会走路。小鸡小鸭一出生就会觅食了,人那么大了还要别人喂。这正是因为人是一种先天不足的动物。这种先天不足恰恰就是孝的自然基础。因为正是这种脆弱决定了我们对于父母的需要和依恋,这种长期的需要和依恋,形成了我们对父母的那种割不断的感情。可以说,孝是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的代价,但我们也可以说,当人类站起来了的那一刻,人类也开始了孝。

孟子说的这个『慕』,非常传神地道出了这种先天不足的人类对父母的依恋。那么这种依恋,渐渐地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变成了感恩、变成了爱、变成了报答,这些都是『慕』,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情感,并不是完全由外在的文化塑造的,这是一种『天伦』而不是『人伦』。

孝是一种自然的情感,也就意味着孝敬父母是『我想这样』而不只是『我应该这样』。所以孝的深浅往往并不是一个认识到不到位的问题,而是情感到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对父母有没有发自内心的爱。孟子还讲了一个故事:曾参赡养父亲曾晳,常常给曾晳做好吃的。饭后,曾晳常常要问曾参,那些菜还有没有多余的,曾参便回答有,即便是没有也回答有,然后重新去做这道菜。曾参的目的只是不想让父亲失望,不想让父亲想吃菜又不好开口。而曾参的儿子曾元虽然也是个孝子,但曾参问曾元有没有多余的菜时,曾元只回答没有,这样曾参也不好意思说想吃了。正是因为曾参对父亲有爱,而不只是满足于表面的敬,所以曾参才能做到这一点。曾元也不缺乏敬,但缺的就是爱。

也正是因为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所以这种自然情感里并不是只有爱和敬。有时候,怨和恨也是另一种孝。是不是很奇怪?孟子又有一个故事。孟子是故事大王哈。〖诗经〗里面有一首诗叫〖小弁〗,是一个青年因为父亲听信了继母的谗言,疏远了自己,这个青年很苦闷,于是写了这首诗。那么有一个姓高的老头读了这首诗,说这首诗不好,为什么不好呢?因为里面有怨恨。那么孟子的学生问孟子,这首诗到底好不好?高老头说这首诗不好。孟子说:这个高老头真是迂腐得可以。如果遭受到了父母不公正的待遇,那么不怨恨才是不正常的,因为不怨恨说明你心中不在乎父母。孟子又打了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不认识的人弯弓搭箭射你,你没有被射死,那么这件事之后你可以很轻松地谈论它,比如我真是命大,比如那人箭术太水了,但假如是你的亲兄弟拿箭射你,你事后还会那么轻松地谈论,而没有任何伤心吗?那么轻松还是伤心,这决定于伤害你的人是不是你在乎的人,是不是你亲密的人。如果你亲密的在乎的人伤害你,你一点也不在乎,一点也不怨恨,这反而说明你没心没肺。

孟子讲学

孟子讲学

当然,孟子从自然生命的角度,为孝寻找了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的是,孝的自然基础并不必然产生孝的行动,对父母的依恋和爱也并不必然转换成孝。俗话说得好『麻雀仔,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娘挂崽,真心挂,崽挂娘,路也长。』正是因为自然的依恋和爱并不必然转换成孝行,所以孝需要由文化意识形态甚至由国家力量来予以保证。所以孔子把孝看作是一种文化情感,看作是一种需要由文化礼仪和意识形态时时提醒和保证的社会行动,实际上是认识到的孝的实践充满了变数和艰难, 比起孟子建立在人性之上的乐观,这正是一种基于社会现实的清醒和成熟。所以我们不能不认为孔子确实比孟子更为『圣明』。

那么总结一下,孔子认为孝的本质是敬,孟子认为孝的本质是爱。我们对待父母,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那就是敬爱。敬是因为父母是长辈,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家庭才和谐,社会才和谐;爱是因为父母对我们有恩情,是父母让我们走出了先天不足的脆弱,走向了后天的强大和精彩。当然,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是很难的,孟子说爱是自然而然的,那是因为他认为孝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然的,但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我们能否时时刻刻不忘初心一样地去保持这种赤子一般的依恋和爱,并将其转化成孝行,其实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文化的保证,制度的保证。

选自讲座〖传统文化与美好生活〗。参考文献:张祥龙〖家与孝——中西比较视野〗、杨立华〖敬慕之间——儒家论孝的心性基础〗
遊客  發表於 2018-11-20 07:42
对于这份孝心的本质是什么,古人有不同的理解。孔子认为孝心的本质是敬,孟子认为孝心的本质是爱。。。男女之爱的爱。。。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