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29|回復: 0

[训诂学] 闭·闭却闲门卧小窗 · 说文解字

[複製鏈接]


闭是个会意字

闭是个会意字

〖说文〗:『閉,阖门也。』

〖说文〗:『閉,阖门也。』

在诸多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里常有这样的情景:当某一武林高手,参与江湖纷争久了,便会隐退某处开始进行所谓的『闭关』修炼,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以后,再出江湖,修为大增,武功精进,整个人从内至外重新提升一个高度,上升一个新的层次。

闭字本义是关闭

闭字本义是关闭

闭是个会意字。金文字形的上部左右是两扇门,下部的『+』字就是门闩。门户紧关,插上门闩,这就是『闭』的意思。小篆的形体,两扇门当中加上了两条门闩,将门关得更紧了。〖说文〗:『閉,阖门也。』 闭字本义是关闭,闭上,如〖史记·康叔世家〗:『门已闭矣。』又可引申为『闭上』,如〖史记·张仪列传〗:『愿陈子闭口,毋复言。』意思是:希望陈子(陈轸)闭住嘴巴,不要再说了。从『闭上』又可以引申为『堵塞』,如〖汉书·李寻传〗:『闭绝私路。』也就是堵塞私路的意思。

从『闭上』又可以引申为『堵塞』

从『闭上』又可以引申为『堵塞』

说到开与闭,我们最常接触的要数门和窗了。门与窗在建筑上好比人的嘴巴和眼睛,都具有开合和关闭的功能,既与外界划清界限又与其相通。然而,翻阅古诗词,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建筑上具有相同功用的门与窗却有着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即门多以闭合状态存在,而窗却多是敞开的状态存在,两者形成了鲜明对照。例如,李白在〖别韦少府〗中写道:『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顾况〖苔藓山歌〗中有『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门的开闭这种寻常的行为,在诗歌艺术里却容纳着反叛的声音:诗人通常选择闭门索居的生活,那正是对世俗的逃离。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窗在诗人笔下则常常是敞开的:在诸如『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盈尺知丰稔,开窗对酒壶』,『卷箔当山色,开窗就竹声』,『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等诗句中,诗人们开窗对月,开窗对酒,开窗看林麓,开窗听竹声……如果说闭户是诗人对世俗世界进行反叛的一种方式,那么开窗则是诗人面对现实取得与精神世界相通的途径。『在庭园之中,可无拘无束,充分享受自然景色,建筑的窗、牖亦多透气性,以造成内部空间的流畅,然而庭园对外仍是封闭的。』这就好像文人士子心中的那片天地,对外是封闭状态,对内却是通畅自由的。『闭门』使诗人逃脱现实退回到精神世界的一隅,『开窗』则实现了与自然界的情感交流,保证了诗人的精神自由与诗意闲情。门与窗,开与闭,状态不同,然而目的与情感却相通:让人得以恣意翱翔于自己的一片闲情天地。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古人虽然常常主动选择闭门索居,但更多的情况是,由于古时的车马交通不便,很多人其实被动地过着封闭的生活。然而,在曾经那个人际交往困难重重的时代,却不代表人的灵魂会走向自闭;在交流成本十分高昂的时候,也不意味着人的内心就会走向闭锁:杜甫曾远在郊区草堂的时候,还豪情举杯邀约乡下邻家的老翁,『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他发觉他自己的生活很封闭,来客好稀少,所以要抓个隔壁老头儿来杯酒言欢,痛饮海聊;孟浩然曾远赴外城之外、青山脚下,与朋友乐呵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与故人相约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他们的见面那么费劲,要骑马,要出城,要风尘仆仆,要提前约见,然后才能欢喜重逢。见面之后,无非就是搞搞采摘,扯扯闲篇,吃吃农家菜,却还乐此不疲地商量着重阳节的约饭。

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

杜甫或孟浩然,他们的生活虽然被封闭在遥遥偏远里,心是走向交融的,能有意识打开自我,能有兴致畅快对饮,就算过得冷清也并不封闭,就算活得孤独也不寂寞。相较于从前的车马很慢书信很长,今天互联互通的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往来方便,好像世界越来越为我们敞开,似乎社交越来越把我们打开。可是我们却渐渐发现,聊天群越加越多,朋友圈越刷越密,通讯录越来越长,别人的动态越来越获知详细,可是看了那么多,却顶多只有点赞的矜持,难再有见面详聊的欲望,难再有电话长谈的冲动--我们越掌握着快捷方便的社交工具,却反而越减少了与亲朋好友真正实在的社交,我们越生活在一个开放的世界,却不得不要面对生活愈发封闭的问题。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

现在的我们,生活中最常说的话就是『回头一起聚聚』、『下次一块儿吃饭』,而这个『回头』、这个『下次』,却不知在何时。只要愿意相见,只要愿意相谈,距离多远都不叫隔阂,等待多久都不叫凄凉。打开自己,从自我的封闭中走出来,拥抱世界,世界也将欢迎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