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49|回覆: 0

[書法教程] 毛筆書法教程.你確定真的會臨帖嗎?

  [複製鏈接]
書法超市 發表於 2018-7-25 15: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臨帖臨什麼

臨帖是每一個毛筆學書法者不可缺的功課,如何臨帖是學書法者都想急於解決的問題。在此之前,首先要弄明白臨帖是在臨什麼。我們入門學古人的時候,就是把古人的規矩擺在了桌面上,臨帖就是學規矩,而不是別的。在臨帖中你要弄點輕重、虛實、濃淡、正欹出來,這些都是微觀變化,是情緒化的東西,而宏觀的東西不能沒有,這是關鍵,否則就沒有從理上去處理它,讓人一看就不合規矩。

臨帖是每一個學書法者不可缺的功課

臨帖是每一個學書法者不可缺的功課

因此外形的東西從理,也就是說,字的外形、結構、筆畫的位置等從理,從字理,即中國漢字的字理,反映的是規則和法度;而筆則從書,反映的是趣和味。這是兩個原則。外部形態的東西是一目了然的,合不合規矩一看便知;用筆則是書法本體的東西,粗細,放收,快慢,墨的濃淡,都是書法本身要求,決定字的味道,用筆不同決定趣味不同,而字形結構是理性要求,是中國漢字的形體美要求,必須嚴謹,無論行書還是隸書,這是書法的基礎,這是兩個不同的原則,臨帖就是在學習這種理法和原則。

臨帖就是在學習這種理法和原則

臨帖就是在學習這種理法和原則

二、目前的訓練你要幹什麼

知道臨帖要臨什麼後,接下來就是如何去臨。訓練就是解決如何臨的問題,因各人喜好不同,對所臨帖子選擇不同,但是,無論哪種帖子,拿來後你不管如何取捨,訓練時要針對你所取的東西,形成一種科學的訓練模式,要有目的性,用研究分析的方法,去反覆實驗、繼承與鞏固。

訓練就是解決如何臨的問題

訓練就是解決如何臨的問題

隸書筆畫不能單一化,簡單化,不能單薄幹枯,要立體圓潤生動,這就要求你找出同一筆畫無數種不同寫法,加以對比模仿融合提煉,在對比中找出共性與個性,找出同一筆畫的不同形態與表現手法。創作時把碑上的字形拿過來,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現,也就是用古人的字形,但不一定用他的手法,創作中手法決定風格,手法變了風格也就變了,而手法是非常多的,我們現在示範的只是一般的,不同的碑其手法不一樣,張遷、鮮于潢相類是一種,禮器是一種,而曹全又是一種,你如果能把這些碑的手法都掌握,創作時把它們用於同一張作品中,那你就是大腕。

訓練時我們就要像這樣有目的的去一個個的解決問題

訓練時我們就要像這樣有目的的去一個個的解決問題

訓練時我們就要像這樣有目的的去一個個的解決問題,那麼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沒人能追得上你,因為你一直走在前邊,把問題都解決了,而這些問題有的人恐怕一輩子也想不到,所以他只能做個愛好者。因此,訓練就是要有思想性、要有目的性的進行取捨。要想比別人取得更大的成績,並不是說你要比別人加多少倍的勁、花多少倍的錢、用多少倍的時間就行,你必須有不同於別人的思想,在這種不同思想和理念的前提下,再選一個不同於別人的方法,確定一個科學的訓練模式,然後你才會有不同於別人的結果。也就是在用腦子寫字而不是用手。

草書就只是個草法問題了

草書就只是個草法問題了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分析自己的癥結所在,頭痛治頭,但如果是由腳氣引起的頭痛,就應先把腳氣治好,對症下藥,比如說你們學草書的,應該先學行書,通過行書練技法,使轉、提按、收放、筆畫之間呼應、上下字的連帶關係等等,練好之後,草書就只是個草法問題了。草書嚴格講不是學來的,因為從它生成的原始狀態看就是一種極度情緒化的東西,由行書提練字形、用筆和手法,是一條正路,這是個方法問題。

在臨習時要挑字臨而不要統篇抄

在臨習時要挑字臨而不要統篇抄

你現在在臨【書譜】,對於【書譜】,你要明白,首先是學他的文章,其次是學他的草法,再次學他的字,在臨習時要挑字臨而不要統篇抄,嚴格上說【書譜】只能借鑑而不能學,縱觀二十多年來,靠書譜出來的就一個倫傑賢,但倫傑賢先是學得米芾,寫米寫絕了,因此他是把創作落在【書譜】上而他的功夫卻是下在米芾上。寫【書譜】寫了一輩子的孫墨佛怎麼樣!你像現在的有些中青年臨書譜有成就的,他們都是在借鑑書譜,巧用書譜而不是實寫,因此,訓練思路要對。

寫字不在於多而在於對

寫字不在於多而在於對

三、寫字不在於多而在於對,不在於法而在於理,要過單字關,不能只抄帖

行書的技法是上一筆管着下一筆,下一筆接着上一筆,你的寫法是這個不管那個,那個不管這個。行書的上一筆是下一筆的起筆,下一筆是上一筆的收筆,行書在筆畫上已經把楷書一筆一畫的概念破壞了,可能是三個或五個筆畫變成了一個筆畫,每一個筆畫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繫,相互管着,因此,寫字不在於多而在於對,不在於法而在於理,你寫得行書理不對,法上才出了問題。

草書更是如此,比如這幅【書譜】的臨作,他的臨帖的思路、觀察力以及把握帖的能力都很高,但不是很熟練,學草書時要注意草法,特別是一些典型符號的練習,一定要強化練習,專門練習,一個符號半個小時應能解決、吃透,能用後半生,何樂而不為,但書寫時要注意變得自然而不是疆硬。

行書的技法是上一筆管着下一筆,下一筆接着上一筆

行書的技法是上一筆管着下一筆,下一筆接着上一筆

還有一個現象,臨帖者往往追求數量,對了一個帖,不停的重複臨摹,而不去動腦筋想,形成抄帖,這樣很難進步。在指導學員的章草時,劉文華老師又說,一些誇張的用筆一定要去掉,那是他的個性所在,像這種誇張顯得很空,不學。每一個字要熟練,先向象里寫,再往熟練寫,再背臨,要學會過單字關,不能只抄帖。

你現在要換一種方式,一個字寫五、六遍即可,照着寫兩遍,一定要往像里寫,然後找感覺,比如背着寫,看能否記住,再進行用筆的動作訓練,從速度、虛實、比例等方面提煉着去寫,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去訓練,把每一個字都寫透它,也就是從生到熟到背到各種轉換,不斷提煉,最後放開去怎麼寫都高級。也就是說,哪怕只吃一個豆也一定要把它吃到肚子裡去,吃得東西不在於多而在於能不能發揮作用。

臨帖者往往追求數量

臨帖者往往追求數量

四、意臨不可或缺,要學會消化,搞創作時要活學活用

寫對聯字寫得大,筆畫要加粗,原帖上的筆畫粗細是如此,但你把字誇大了五倍、十倍,而只把筆畫誇大了兩倍甚至不變,這不行,搞創作要活學活用,創作時要有一些調整。你的臨帖中缺少一個意臨的過程,照着寫要往像里寫,背着寫要往熟里寫,然後再照着寫時往不像里寫,雖然不像但怎麼看還都像,然後再怎麼看還都不像,在似與不似之間,比如說你兒子,外表和你不一樣,咋一看不像你,但真的不像嗎,他還必須得像你。

意臨不可或缺,要學會消化,搞創作時要活學活用

意臨不可或缺,要學會消化,搞創作時要活學活用

我們在消化古人的時候,這種像與不像就不是一個表面的像與不像,而是一個精神和原則的像與不像。也就是說你缺乏一個環節,臨帖時沒去進行意臨消化,當然,這個消化也有個方法,比如某個字,臨熟了之後你就去消化它,比如在虛實、濃淡、趣味上增加,你看,寫完了,像麼,絕對不像,不像它具體的每一個筆畫,但是美感還是它,不管你如何去變,只要這裡用點去處理了,都還是它。這種不像是微觀的,像是宏觀的。藝術不是老百姓說了算,在中國歷史上藝術是貴族的產物。天天講喜歡藝術,喜歡就是會嗎,能寫幾筆就是懂嗎。

臨帖時沒去進行意臨消化

臨帖時沒去進行意臨消化

因此,一定要弄懂原理,直接照搬古人沒用,照搬古人是沒腦子,你只是古人的手不行,你得是古人的腦子才行。現在講科學發展觀,發展是必須的,能不能發展要看你能不能科學,科學才能發展,不科學還發展什麼,事就是這麼個理。要站在古人的基礎上去把古人的原則借鑑過來,原則、方法、標準、規律、基本技法等借鑑過來以後,你自己要做一個加工廠,要思索、研究、試驗,而科學的試驗、合理的試驗,才能是有效的試驗,這樣用在創作上才行。

在中國歷史上藝術是貴族的產物

在中國歷史上藝術是貴族的產物

五、臨帖上不能出問題,創作上永遠都保持一種向上的狀態

關於繼承與創作,臨帖就是在繼承,你如果能消化的去臨,有目的、有思想的去臨,臨完了那就是古人的第二次創作。你看咱們有點成就的那些中青年書家,為什麼三年、五年就沒了,他用功的時候,夾着尾巴做人,開始投稿的時候,甚至能找八百個人看,請教,好歹上了一次、兩次,自己成了,再投稿時也不找人看了,然後自己的習慣手法也出來了,按自己的習慣去寫,古法就少了,再寫古法更少了,習慣更多了,再寫古法基本上沒了,全剩下自己了,然後怎麼投稿也上不去了,到了明天就開始罵街了。

要站在古人的基礎上去把古人的原則借鑑過來

要站在古人的基礎上去把古人的原則借鑑過來

書法界連續五年獲獎的,連續五年站在創作前頭的這樣的人相當少,基本上是三、四年就沒了,能堅持十年,創作上每次都上,這樣的人極少。二十多年以來,八十年代成名的書家留到現在創作上依然站在前列的有幾個?一巴掌也不夠;九十年代成名的書家留到現在的,你能數上十個算不錯了,為什麼?都是在臨帖上出了問題。中國歷史上的藝術家,先不說藝術大師,只要是在歷史上能留下的藝術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從出道開始一直到死在創作上永遠都是一種向上的狀態;二是他所有的創作,包括個性的張揚和他自己面貌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傳統基礎上的一種升華,而不是破壞了傳統的模式;三是所有的藝術家都是有思想的,不是玩字體的,而是玩思想玩理念的。

臨帖上不能出問題,創作上永遠都保持一種向上的狀態

臨帖上不能出問題,創作上永遠都保持一種向上的狀態

如果要成為大師,那還是要有見地的,有身份的,在書法界、藝術界始終都是最活躍的,而且是對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藝術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人物,那就是准大師,而且從一出道開始一直到老始終處在藝術發展的風頭浪尖上,他是風雲人物,引領着創作一輩子,再加上社會地位,獨到的理論,而且他的思想、理念永遠在別人前頭,像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陸嚴少、黃賓虹,哪個大師不是這樣。

關於繼承與創作,臨帖就是在繼承

關於繼承與創作,臨帖就是在繼承

因此,要用規則武裝頭腦,要用一種信念去科學的分析、科學的訓練和總結,該取的取,該舍的舍,要有目標。別人弄過的咱會了,別人沒弄過的咱永遠不去想,不行;你要弄出個別人沒弄過的,讓他老跟着你跑才行。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