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4|回復: 0

[非國學灌水] 从清代的『满汉畛域问题』看满清的灭亡

[複製鏈接]
儒家公羊学 發表於 2018-6-20 08: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根据满文老档资料【八旗编审男丁册】记载,清兵入关的时候满洲八旗男丁55320人,按照一丁对五口的比例,那时满洲八旗共有人口仅27.66万。满清异族入主中夏,而其本民族人口又非常之少,所以防汉制汉就成了满清的基本国策。又由于满清在入关以前本身是一落后的奴隶制政权,入关前后在中国制造了一系列的大屠杀,统治中国以后又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为了巩固满人对中国的专制,所以它采取的办法就是联蒙以制汉,满清的公主必嫁蒙古王公,而蒙古王公的女子又多入清廷充后妃,用这种联姻的方式来和蒙古人结成政治同盟,以巩固满人对中国的统治。

由于这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设计,所以『旗汉分治』就不可避免了,旗人主要是满洲人和蒙古人,也有一部分汉军八旗,他们在清代是享受种种政治特权的,和汉族的地位完全不平等。旗人只要一生下来就有一份俸银,满清政府还给他们免费提供住房、土地、耕牛,而旗人基本上都是不劳而获的,充当寄生虫,把土地租赁给汉族耕种,他们完全靠国家的俸禄和剥削汉族劳动人民生活。旗人犯了罪,地方政府也是不能过问的,只能交由都统衙门处理。如果满汉之间发生纠纷,满人也要享受『两少一宽』的刑事优待政策,所以满汉之间在法律地位上也不平等。科举考试旗人有专榜录取,也就是满蒙等少数民族在当官出仕上也享有特权。满清的康熙皇帝为了满人保持所谓『清语骑射』的民族传统不被汉人同化掉,又还严格限制满汉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乃致禁止满汉通婚。

这一系列的民族不平等和民族甑别政策必然在清代制造出了严重的民族矛盾和严重的满汉种族畛域问题,自满清入关开始满汉之间互相猜疑就从来没有消停过。反满的思潮一直积蓄发酵于汉族知识分子和底层社会当中,先已有嘉庆年间的川陕白莲教大起义。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满清国势的颓废,汉族民间的豪杰就要伺机而动了,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兴起已经使满清力不能支,后来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起兵来替它敉平叛乱。从此以后,满清的兵权和地方的事权就多已落入汉族实力派手中,其江山易主也只是迟早的事儿。

在这种情况下,满洲权贵仍然死死抱住康熙的祖制不改,生怕取消了满蒙等少数民族的种种特权就会削弱它的统治基础,继续奉行其反动的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政策,汉族民间的反满革命思潮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邹容在【革命军】中,对满人垄断权力的现象已痛加斥责。【民报】也说:『夫以民籍计之,满人之数,裁当汉人百之一,而服官者,其数乃等于我(指汉族),天壤间不平之事未有若斯之甚者!况夫藉口于不分满汉,举枢要之职,壹以属彼族之私昵。』

针对这种满汉民族矛盾尖锐的危险局面,在1901年以前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一些消除满汉畛域、促进满汉民族融合的建议,这种建议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戊戌变法时,时任总理衙门章京的张元济于1898年9月5日上书建言五条,其中之一便是融满汉之见。他请将除宗室外的满蒙各旗编入民籍,归地方官管辖,允许满汉通婚,任旗民自谋衣食,准许旗民转居别处。紧接着,另一位大臣袁昶也上书请求取消满汉甄别政策,实现满汉民族融合。1900年底,英国驻汉口代理领事法磊斯在一封信中转述他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谈话说:『他和我所见到的所有汉人官员一样,憎恨满人,因为他们把持中国、搜刮民脂民膏,他们不顾自己的能力和是否胜任,总能升官发财。中国要想改革只有一法,废除满人一切特权,不论是旗人的俸禄还是仕途特权。』

随后议论清末满汉矛盾问题、请求平满汉畛域的人渐渐多了起来。1903年,张之洞曾到北京朝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1904年初辞行时,曾『力请两宫化去满汉畛域』,并具体建议『如将军、都统等官,可兼用汉人。驻防旗人犯罪用法与汉人同,不加区别。』也就是说『两少一宽』的满蒙少数民族犯罪优待政策再也搞不得了。

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并宣布预备立宪以后,建议平满汉畛域的声浪达到了高峰,其中有的是满族官员,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之一、后来官至直隶总督的端方就是大声疾呼的人物之一。早在1901年,端方在所上【筹议变通政治摺】中,就曾建议让旗民移屯,『民旗杂居,耕作与共,婚嫁相联,可融满汉畛域之见』(见【端忠敏公奏稿】卷1)。1906年端方考察政治归来,又单独上了一个【请平满汉畛域密摺】。他在密摺中说:『请降明诏,举行满汉一家之实,以定民志而固国本……国无论大小,而人民内讧者必亡,内讧之原因不一端,而以种族之异同为最』。摺中比较奥匈帝国、俄国、英国、美国等国种族关系不同,从而强弱不同的情形之后尖锐地指出,康熙实行满汉甑别分族而治的政策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种下了无穷的后患,如果不能消除满汉畛域,大清国也就面临『莫大之危险』。『苟合两民族以上而成一国者,非先靖内讧,其国万不足以图强;而欲绝内讧之根株,惟有使诸族相忘,混成一体……国初以来,满汉通婚之禁未开,故此两族者……言语宗教习尚罔不大同,而种族一线之界,犹未尽泯。近以列强交通,国威稍挫,人民何知,惟有责难政府……若夫蓄怨已深,发之非聚,绵延岁月,相持不下,国民互相携二,无有固志,同处一邦,犹如秦越,则无论迟早,终必有土崩瓦解之一时,而国家遂至于不可见救……不逞之徒,竟敢乘此时机,造为满汉异族权利不均之说,恣其鼓簧,思以渎皇室之尊严,偿叛逆之异志。加以多数少年,识短气盛,既刺激于时局,忧愤失度。复偶涉西史,见百年来欧洲二三国之革命事业,误认今世文明,谓皆由革命而来,不审利害,惟尚感情。故一闻逆党煽动之言,忽中其毒而不觉,一唱百和,如饮狂泉。』端方强调,平满汉畛域为消弭革命的根本措施。『今日欲杜绝乱源,惟有解散乱党;欲解散乱党,则惟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而于种族上杜其所藉口,则凡草茅中爱国之士,确然知政府之可以有为,喁喁然思竭其才以应国家之用,而不肯委身于叛逆,而彼挑拨满汉感情之邪说,自无所容其喙;即更肆狂吠,亦莫或信徒。』他建议将京师各衙门,悉依新设的外、商、学、警四部成例,除满汉缺分名目,所有堂官、司员,不问籍贯,惟才是用。『二曰撤各省驻防。』他说应速下明诏,将各省驻防永远裁撤,旗丁之挂名兵籍者,悉令仍居原驻地方,编入民籍。由于端方的满族权贵身份,加之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他的呼吁对清政府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

与清政府内部讨论增多同时,社会的压力也大大增加了。1907年7月6日,发生了徐锡麟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起义的领导人徐锡麟官至道台,号称四品大员,他亲手刺杀安徽满族巡抚恩铭,比同盟会在广东等沿边省份发动的小规模起义更令清廷震动。在一些官员看来,只有加快平满汉畛域的步伐,才能平息汉族民间的排满风潮,消弭革命。7月28日,直隶总督袁世凯又奏请尽快消除满汉畛域、落实满汉民族融合。7月31日,两江总督端方又代奏安徽汉族民间呼声【化除满汉畛域办法八条】的条陈。紧接着,8月2日,湖北按察使梁鼎芬也奏请明诏化除满汉界限,并请饬内外臣工,各抒所见,以备采择。

在这一背景下,1907年8月10日,慈禧太后命:『现在满汉畛域应如何全行化除,著内外各衙门各抒所见,将切实办法妥议具奏。』此后不少人上书参加讨论。除了极少数满人外,多数人赞成实行平满汉畛域措施,有的建议将驻防名目取消,使驻防旗人占籍为民;有的提出法律应该同一、不能再对满蒙等少数民族实行优待;有人甚至还提出应将满族姓氏改变,与汉人相同,实际上等于将满族归化于汉族。

迫于朝野内外强大的压力,也迫于汉族民间反满思潮的如火如荼,满蒙统治集团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希望以废除民族甑别和民族不平等政策的办法来挽回汉族人民的人心。慈禧太后下令废除满汉不婚的康熙祖制,懿旨中说:『旧例(满汉)不通婚姻,原因入关之初风俗语言或多未喻,是以著为禁令。今则风同道一,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毋庸拘泥。』其后,慈禧太后又下懿旨,『满汉沿袭旧俗,如服官守制,以及刑罚轻重,间有参差,殊不足以昭划一』,她命礼部及修订法律大臣议定满汉通行礼制、刑律,除宗室外,满汉同一。表示对满蒙等少数民族违法犯罪绝不包庇纵容,满汉之间要同罪同罚,一律平等。满汉之间两百多年时间法律地位不平等的问题,至此才得以解决。

但是这个时候才开始来废除这种满汉畛域和民族不平等的政策就已经晚了,因为汉族民间反满思潮已经形成气候了,而自湘、淮、甘军兴起以后,满清的兵权与地方的事权已多入汉人之手,随着武昌新军的一声枪响,汉族中的实力派政客、军人、知识分子、会党等各个阶层的民众纷纷弃满清如敝履。在上海和南京,甚至连妓女都走上了街头,她们散发传单,捐资助饷,鼓动民众从事反满革命。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满清的统治就土崩瓦解了。历史的教训引人深思,民族不平等政策不得人心,特别是少数人对大多数民族的压迫更会激发出尖锐的民族矛盾。而执政者如果昧于形势,苟且偷安,不能认真体察民情民意,罔顾汉族民心之向背,即使后来想亡羊补牢,也来不及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