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文公十五年

左传白话文作者:左丘明发布:福哥

2018-6-14 17:50

春秋經

十有五年春.季孫行父如晉.

三月.宋司馬華孫華孫:名耦,華為氏來盟.

夏.曹伯曹伯:曹文公來朝.

齊人歸公孫敖之喪.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單伯至自齊.

晉郤缺帥師伐蔡.戊申.入蔡.

秋.齊人侵我西鄙.季孫行父如晉.

冬.十有一月.諸侯盟于扈扈:見文公七年注

十有二月.齊人來歸子叔姬.

齊侯齊侯:齊懿公侵我西鄙.遂伐曹.入期郛.

左傳

十五年春.季文子如晉.為單伯與子叔姬故也.

白話翻譯
十五年春,季文子去晉國,是為了單伯與子叔姬被齊國拘禁的事。

三月.宋華耦來盟.其官皆從之.書曰『宋司馬華孫』.貴之貴之:諸侯大夫聘問一般稱名,今加以官職,故云貴之也.公與之宴.辭曰:『君之先臣督督:華督,華耦曾祖,于桓公二年殺宋殤公.得罪於宋殤公.名在諸侯之策策:簡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請承命於亞旅亞旅:杜注『上大夫』.』魯人以為敏.

白話翻譯
三月,宋華耦來我國結盟,他的屬官都跟著他。【春秋】記載說『宋司馬華孫』,是表示尊重他。文公宴請他,他辭謝說:『國君的先臣華督,得罪了宋殤公,名字記載在諸侯的簡策上。臣子承繼他的祭祀,怎麼敢使君王蒙受恥辱?請讓我在亞旅那兒承受命令。』魯國人認為他對答敏捷。

夏.曹伯來朝.禮也.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

白話翻譯
夏,曹文公來朝見,這是合乎禮的。諸侯隔五年再次互相朝見,以重溫周王的命令,這是古代的制度。

齊人或為孟氏孟氏:公孫敖為慶父之子,孟氏謀.曰:『魯.爾親也.飾棺飾棺:古人于死人的棺木靈車依不同身份有不同裝飾,稱飾棺寘諸堂阜堂阜:見莊公九年注.魯必取之.』從之.卞卞:杜注:『魯卞邑大夫。』時邑大夫例呼為『人』。卞,見僖公十七年注人以告.惠叔猶毀毀:哀毀。指居喪期間悲哀過甚使容顏損害。惠叔為公孫敖之子,因公孫敖未葬,故時仍未行卒哭變服之禮,哀毀如初以為請.立於朝以待命.許之.取而殯之.齊人送之.書曰:『齊人歸公孫敖之喪.』為孟氏為孟氏:孟氏世為魯卿.且國故國故:孟氏是國之公族也.葬視共仲共仲:即慶父.聲己聲己:公孫敖次妻,惠伯之母不視視:視其柩.帷堂帷堂:古人死,屍置堂中小斂,四周圍以帷幕,稱帷堂。這裡是說聲己在堂下哭,怨恨公孫敖,不欲見其屍,故在帷外哭而哭.襄仲欲勿哭.惠伯曰:『喪.親之終也.雖不能始雖不能始:謂公孫敖搶襄仲妻事.善終可也.史佚史佚:見僖公十五年注有言曰:「兄弟致美致美:各盡其美.救乏.賀善.弔災.祭敬.喪哀.情雖不同.毋絕其愛.親之道也.」子無失道.何怨於人.』襄仲說.帥兄弟以哭之.他年.其二子其二子:穆伯在莒國所生二子來.孟獻子孟獻子:即仲孫蔑,魯大夫愛之.聞於國.或譖之曰:『將殺子.』獻子以告季文子.二子曰:『夫子以愛我聞.我以將殺子聞.不亦遠於禮乎.遠禮不如死.』一人門門:守門。杜注云:『句鼆、戾丘,魯邑。有寇攻門,二子禦之而死。』于句鼆.一人門于戾丘.皆死.

白話翻譯
齊國有人為孟氏謀劃,說:『魯國,是你的親屬。把公孫敖的棺木裝飾好放在堂阜,魯國一定會來搬取。』孟氏聽從了這一建議。卞邑的大夫把這事通報國內。惠叔仍然悲哀過度地求文公允許運回棺柩,站在朝廷上等候命令。文公同意了,取回棺木停葬。齊國派人護送。【春秋】記載說:『齊國人送回公孫敖的靈柩。』是為了孟氏,也是為了國家的緣故。依同安葬共仲的禮儀安葬公孫敖。
聲己不肯去看棺木,在堂下帷外哭泣。襄仲想不去哭喪,惠伯說:『喪事,是對待親人的終結。雖不能有一個好的開端,有一個好的結束也是可以的。史佚有句話說:「兄弟之間各自致力做到完美。」救濟貧乏、祝賀喜慶、慰問災禍、祭祀恭敬、喪事悲哀,感情雖然不同,都不要斷絕互相之間的愛,這是對待親人的道德。你只要沒有喪失道德,怨恨別人什麼呢?』襄仲覺得他說得不錯,帶領兄弟去哭喪。
過了些年,公孫敖在莒國生的兩個兒子來到魯國,孟獻子對他們很喜愛,國內的人都知道。有人誣陷二人,對孟獻子說:『這兩個人打算殺死你。』孟獻子把這事告訴了季文子。二人說:『他以愛我們聞名,我們卻以打算殺死他聞名,這不也是遠離了禮嗎?遠離禮還不如死。』一個在句鼆守門,一個在戾丘守門,都戰死了。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禮也.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伐鼓于社.諸侯用幣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訓民訓民:教訓人民.事君.示有等威等威:威儀之等差.古之道也.

白話翻譯
六月辛丑朔,發生日食,擊鼓,用犧牲祭祀社神,這是不合乎禮的。發生日食,天子為之廢食撤樂,在社廟中擊鼓,諸侯用玉帛在社廟中祭祀,在朝廷上擊鼓,以表明敬奉神明、教訓人民、事奉君王,表示威儀的差別,這是古代的規矩。

齊人許單伯請而赦之.使來致命.書曰『單伯至自齊』.貴之也.

白話翻譯
齊國人同意了單伯要子叔姬回國的請求而赦免了他,派他來我國傳達這一命令。【春秋】記載說『單伯從齊國來我國』,是表示尊重他。

新城之盟.蔡人不與.晉郤缺以上軍.下軍伐蔡.曰:『君弱君弱:指晉靈公尚未成年.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還.凡勝國勝國:謂絕其社稷,有其土地.曰滅之.獲大城獲大城:攻入大城,但不取其地而回焉.曰入之.

白話翻譯
新城盟會,蔡國人沒有參加。晉郤缺率領上軍、下軍攻打蔡國,說:『國君幼小,不可以懈怠。』戊申,攻入蔡國,與蔡國訂立了城下之盟後撤兵。凡是佔領了一個國家,稱為『滅之』;攻入大城,稱為『入之』。

秋.齊人侵我西鄙.故季文子告于晉.

白話翻譯
秋,齊國人侵襲我國西部邊境,所以季文子去向晉國報告。

冬.十一月.晉侯晉侯:晉靈公.宋公宋公:宋昭公.衛侯衛侯:衛成公.蔡侯蔡侯:蔡莊侯.鄭伯鄭伯:鄭穆公.許男許男:許昭公.曹伯曹伯:曹文公盟于扈.尋新城之盟.且謀伐齊也.齊人賂晉侯.故不克而還.於是有齊難有齊難:即下文齊國侵襲魯國事.是以公不會.書曰『諸侯盟于扈』.無能為故也.凡諸侯會.公不與.不書.諱君惡也.與而不書.後也.

白話翻譯
冬十一月,晉靈公、宋昭公、衛成公、蔡莊侯、陳靈公、鄭穆公、許昭公、曹文公在扈地結盟,重溫在新城盟會的舊好,並且商議攻打齊國。齊國人給晉靈公送禮,所以沒有戰勝就撤兵回國。這時候有齊國侵襲我國的禍難,所以文公沒有參加盟會。【春秋】記載說:『諸侯在扈地結盟。』這是因為諸侯沒有什麼作為的緣故。凡是諸侯相會,我國國君不參加就不記載,這是諱言國君過錯。參加了而不記載,是因為遲到了。

齊人來歸子叔姬.王故也.

白話翻譯
齊國人把子叔姬送回我國,是因為周匡王命令的緣故。

齊侯侵我西鄙.謂諸侯不能也.遂伐曹.入其郛.討其來朝也.季文子曰:『齊侯其不免乎.己則無禮無禮:指扣押天子使臣,攻打無罪之國.而討於有禮者.曰:「女何故行禮.」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己則反天.而又以討人.難以免矣.詩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所引詩見【詩·小雅·雨無正】.」君子之不虐幼賤.畏于天也.在周頌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所引詩見【詩·周頌·我將】.」不畏于天.將何能保.以亂取國以亂取國:指齊懿公殺舍自立.奉禮以守.猶懼不終.多行無禮.弗能在在:即『終』,善終矣.』

白話翻譯
齊懿公侵襲我國西部邊境,是因為他認為諸侯無所作為的緣故。並因此而攻打曹國,進入曹都外城,討伐曹文公來我國朝見的事。季文子說:『齊懿公恐怕不能免於禍難吧!自己行事無禮,而去討伐有禮的人,說:「你為什麼要做有禮的事!」禮是用來順服上天的,表現的是上天的規律。自己違反上天行事,反而因此而討伐別人,他難免有禍難了。【詩】說:「為何互相不畏懼,甚而不知畏上天?」君子不虐待幼小的與卑賤的人,就是因為畏懼上天。在【周頌】中說:「畏懼上天的威力,所以能把福祿保。」不畏懼上天,能保得住什麼?通過動亂取得君位,按照禮義來保持它,還怕沒有好結果,多做不合乎禮義的事,就不能得到善終了!』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