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结束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 四、逐鹿未必得鹿

易中天品三国全集作者:易中天发布:福哥

2018-4-15 23:17

鼎立之時,弱小的兩方只有和平共處,甚至同舟共濟,才能抵擋強大的一方。

還是先從夷陵之戰說起。

作為漢末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之一,夷陵之戰頗多不解之謎。比如田余慶先生的【再認識】一文,就說劉備的戰爭部署和指揮意圖都『令人難解』。又比如諸葛亮對於此戰態度史無明文,史家只能揣摩猜測。再比如這場戰爭的結局也出人意外,大獲全勝的陸遜主動撤兵,戰敗了的劉備居然還要再戰。據【三國志·陸遜傳】,劉備敗走白帝城後,東吳許多將領爭相上表孫權,認為劉備必能擒獲,主張乘勝追擊。陸遜與朱然、駱統則認為曹丕正在調兵遣將,名義上是幫助吳國討伐劉備,實際上包藏禍心,因此決定撤出戰爭。這對於蜀漢原本是好事,沒有想到劉備反倒嘴硬。寫信給陸遜,說現在賊人魏軍已經到了江陵,朕也要再次東進,將軍您看行嗎?結果被陸遜搶白了一通,說你們的傷還沒有養好,就不要再來送命了吧!劉備這才講和。

陸遜的決策完全正確,劉備也未必當真再來。他們其實都明白,魏、蜀、吳三家鼎足之勢已成,誰也吃不掉誰。而且,任何一方坐大,其他兩方就會來制約。所以,陸遜只能見好就收,劉備就更不會沒事找事。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執政,又派鄧艾使吳,兩家重結盟好。鼎立之時,弱小的兩方只有和平共處,甚至同舟共濟,才能抵擋強大的一方。所以,黃龍元年西元229年四月孫權稱帝,諸葛亮就不再講什麼『天無二日,人無二君』的空話,毅然遣使祝賀,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承認東帝吳帝、西帝蜀帝並尊,還預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盤。

這也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件大事。因為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所謂『三國』才在名分上成立了。儘管曹魏並不承認蜀漢和孫吳,孫吳和蜀漢也不承認曹魏,但吳蜀雙方卻是互相承認的。也就是說,他們雙方都不再拘泥於所謂『正統』,公然承認天底下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帝,這實在是破天荒。

在這裡,更難轉彎的是蜀漢。要知道,蜀漢可是一貫以『正統』自居的。反倒是原本就非『正統』,也不可能爭到『正統』地位的孫吳比較灑脫,『並尊二帝』的方案也就由他們提出。實際上孫權早就想到了這一天。蜀漢建興二年西元224年鄧艾第二次使吳時,孫權對鄧艾說,如果消滅了曹魏,恢復了太平,我們兩國分治天下,豈不是很好嗎?鄧艾卻說,天無二日,士無二主。兼併曹魏以後,如果大王不知道天命在哪裡也就是不肯投降蜀漢,那麼,貴我兩國就只好『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大家都敲起戰鼓來。那個時候,戰爭可才剛剛開始呢!孫權聽了哈哈大笑,說你這話可真夠實誠的!

然而五年過去,不要說鄧艾,就連諸葛亮也不說『天無二日,士無二主』這話了。諸葛亮已經意識到,三國鼎立已成為不可改變的既成事實,而『興復漢室』則至少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豈止是不容易。在我看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據【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陳群和桓階勸曹操當皇帝的時候,就說過『尺土一民,皆非漢有』的話。漢王朝既然連一寸土地一個子民都沒有,怎麼能夠復興?

最早明確指出這一『殘酷』現實的是魯肅。前面講過,魯肅『榻前對策』中,就明明白白告訴孫權『漢室不可復興』。可是七年以後,諸葛亮在隆中與劉備談話時,卻還說『漢室可興』。甚至到了蜀漢建興五年西元227年,曹丕都已經死了,諸葛亮北伐前上【出師表】,還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為號召。有人據此認為諸葛亮的境界高於魯肅,也有人據此認為諸葛亮實在是不識時務,其實都不對。魯肅並不是境界不高,而是目光敏銳;諸葛亮也不是死不開竅,而是有所追求。也就是說,他們一個面對現實,一個富有理想,但都值得我們敬重。

三大戰役共同特點就是都以戰爭發動者的失敗告終。

魯肅的立場就是輔佐孫權,先成就『霸業』,再成就『帝業』。諸葛亮的立場則是輔佐劉備,先成就『霸業』,再『興復漢室』。前期目標是一樣的,終極目標卻不同。魯肅和諸葛亮能夠成為朋友,卻不能成為同志。這正如孫權和劉備可以結盟,卻又各走各的道路,而且最終會要翻臉。翻臉,當然是兩國利益衝突所致;道路不同,卻是另有原因。

先說孫權。孫權不是袁紹,他沒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孫權也不是劉備,他沒有皇族宗室的光環。就家庭出身而言,他有點像曹操。但曹操出身不好,是因為『污濁』;孫權出身不好,是因為『寒微』。不過,孫權可沒有曹操那樣『曾經在中央工作』的經驗,以及『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優勢。他只有一個雜號將軍的頭銜討虜將軍,和一個不太穩定的割據政權江東政權,不過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軍閥。所有這些,都決定了他只能面對現實,在夾縫中求生存。因此,魯肅的現實主義頗對他的胃口。

劉備的情況又有不同。論家庭出身,劉備的條件比曹操、孫權都好。劉備是皇族,又是名儒盧植的學生,多少有些政治資本。他又會做人,軍閥混戰時,別人擴大地盤,他擴大聲望,也形成了一個被範文瀾先生稱之為『武士強謀士弱』的小集團。所以,儘管也有人看不起他比如袁術,但許多大軍閥都對他禮遇有加。他投奔陶謙,陶謙表薦他為豫州刺史,後來又托以徐州。他投奔曹操,曹操表薦他為豫州牧、左將軍。他投奔袁紹,袁紹『遣將道路奉迎』,又親自出城二百里相見。他投奔劉表,劉表也是『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

軍閥們看重劉備,當然是因為他在士族中有一定號召力。尤其是袁紹死後,士族和名士能夠寄希望的也就是劉備了。諸葛亮的選擇就是證明。他選擇劉備,除了因為劉備三顧茅廬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劉備是宗室。眾所周知,諸葛亮是要『興復漢室』的。這樣一個『歷史使命』,當然最好由宗室來完成。有一位宗室來牽頭,起碼可以仿效光武帝的成例。然而這時原來的幾個宗室州牧都死了,劉繇和劉虞還丟了地盤。劉焉的兒子劉璋雖然接任了益州牧,卻不成器。可選擇的只有劉表。可惜劉表是個胸無大志氣度狹小的人。相反,寄人籬下的劉備威望卻高得多。所以,諸葛亮寧肯選擇劉備,並為他做出『先得荊州,後奪益州,跨有荊益,以圖天下』的戰略規劃。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按照諸葛亮的這個設想,劉備完全可以成霸業而興漢室,成為光武帝之後的又一位存亡繼絕的人物。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設想。正是這個設想,使諸葛亮剛一出山就不同凡響。但是,它也給諸葛亮出了難題,那就是一旦這一設想無法實施該怎麼辦?事實上,只要看一看三大戰役,就知道許多事情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這三大戰役有什麼共同特點?就是都以戰爭發動者的失敗告終。官渡之戰是袁紹發動的,袁紹失敗;赤壁之戰是曹操發動的,曹操失敗;夷陵之戰是劉備發動的,劉備失敗。這究竟為什麼?命也?運也?風水也?都不是。是什麼?勢也。時勢決定了歷史的走向只能是後來那個樣子。袁紹失敗,因為門閥遇到軍閥;曹操失敗,因為南方對抗北方;劉備失敗,則因為在此前提下,吳蜀兩國都只能在限定的範圍內成『偏霸』之業。此即所謂『中原得鹿不由人』。

毫無疑問,對於諸葛亮這樣一個有理想的人來說,面對並接受這個現實是痛苦的。曹丕不是理想主義者,所以他能向中原士族讓步,搞『九品官人』。孫權也不是理想主義者,所以他能向江東士族讓步,搞『吳人治吳』。諸葛亮卻既不能搞『九品官人』,也不能搞『蜀人治蜀』,結果是蜀漢在三國當中最先滅亡。此乃幸也,抑不幸也?

這就讓我想起了另一個人,他就是荀彧。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