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58|回覆: 0

[文學研究] 曹輝先生·『文以載道』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主流

[複製鏈接]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散文在中華文化古國,淵源久矣,寫作手法亦多種多樣,中國古代散文的成就,可以成為一個恢宏的研究方向,有意於此者不絕。散文產生可能早於詩歌,【尚書】為證。中國是散文大國,散文精品名篇歷來不少,涉及的面也較廣,『文以載道』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主流。

  先秦散文是中國古代散文的重要領域,其間精粹耀眼。『心苟無瑕,何恤乎無家。』這句出自【左傳·閔西元年】,其意明了——心中如果沒有缺失,何必擔心沒有家!它道出了人生的價值追求,不能因小失大,要有遠見,求大求強,可以放棄近利與近憂。【左傳·召公七年】中有:『政不可不慎也,務三而已:一曰擇人,二曰因民,三曰從時。』說白了,就是治理國家不能不慎重,致力於三件事就好:一是選拔人才,二是服務百姓,三是遵從時令。這話說得太有水平,古今皆適其理,實乃治國精要。至於『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無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皆有耐品之處。不得不承認,先秦散文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座山峰。

  秦漢散文亦有特色。李斯的【諫逐客書】中有——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此語深度可贊,一是納眾,一是成偉業。善於接納有利的外來事物和能成就霸業的賢德之士,才可有所成。既贊且勸,自如不生硬,卻見鋒棱,頗具說服力,聽的人非但不反感,還容易接受,這是為人的高境界。待讀『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不由得鄭重起來。這句出自【史記·魏世家】,言淺意深,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豈會滅。但這個道理,放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真的警醒而避嗎?拿健康來說,每個人都知道健康重要,鍛煉重要,不到生病,有幾人肯忌口肯堅持鍛煉?病時後悔,有用嗎?人愈年長,愈會懂得:『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這話說得端是有理,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起其人,也是眾說紛紜的人物。他這話說得很有見地,可謂『真知灼見』。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也自有人生的短板。做人,不論對人對己,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定力。事實上,能領兵打仗的人不一定會誇誇其談於兵家戰略,而口若懸河者亦未必真的能領兵出征。識人且能知人善任,這也是能人的標籤。

7a6022e13f1f76a55955d43b818f4b74.jpg

  曹孟德是魏晉南北朝能人,也是歷史上知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今天說的是他的文學高論,那氣勢,真令人隨之情緒高揚。這樣拔山扛鼎的人,儼然歷史上耀眼的明星一顆!有為者,何不為之?三曹的文學影響力簡直就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豐碑。曹氏父子的能力眾目可見,不但是政壇的翹楚,也是當時文壇的領軍人物,占領了兩個領域的高峰,讓人羨煞。乃至『無貴則賤者不怨,無富則貧者不爭』,這是古代平均主義思想的反映,雖不可能,不妨看作一種進步思想萌芽。

  待至唐朝,散文在思想上,又有進步。韓愈【昌黎先生文集·原毀】中有: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對世事的針砭已見犀利。意思不外,列舉出別人的一個缺點卻不考慮他的多個優點,追究別人過去的缺點而不考慮他現在的優點。提心弔膽生怕別人聲譽漸起,恨不得壓制到永遠不要出頭。這種現象,哪朝哪代都有,但以文字總結而示人,到唐朝,應是頭遭。讀到柳宗元的【鈷鉧潭西小丘記】,心下大喜,一種欣欣之意盤繞胸中: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念其意,倍嚮往之,油然而生清歡!忽覺,柳宗元之文風,與宋頗近矣。宋元散文輝煌耀眼,散文大家竟成批而來,王安石、范仲淹、歐陽修、秦觀、蘇轍、蘇軾等人。這些人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詩書畫皆擅者居多,作品令世人驚艷。諸如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哪裡是說景了,分明是說人生。志向對成功與否的重大意義,將游山之身娛眼娛上升到心志的層面上來,可謂大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蘇軾的【前赤壁賦】等,都是歷代傳承不衰的佳作。

efe9ecd49014857c57e2dc5975c01780.jpg

  明代散文,同樣有較出彩之處。像劉基【賣柑者言】【工之僑獻琴】,都為世人所側目。而馬中錫的【中山狼傳】中名言: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也是對世間君子的奉勸,不失為金玉言。個人比較傾向於明代鍾惺的【夏梅說】,獨開一枝,人皆言春冬之梅,惟鍾君言夏梅,無花無色無香無意,當是最隱忍最落寞的梅之狀態。他借夏梅之口:夫世固有處極冷之時之地,而名實之權在焉。翻譯過來就是:世上只有處在最不堪的際遇,才能真正看出名實是不是真的符合。夏季賞梅,賞的是什麼?賞的是梅的真筋骨。這哪裡是說梅了,分明說的是與君子交,君子最難境地中的操守。書中譯尾有一句:能看望失意、敗落的朋友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這也是對梅之友的讚譽。清代的彭端淑、袁枚、龔自珍、張之洞、曾國藩等,都是散文名家。我最喜清朝的文人是寫【閒情偶寄】的李漁,有書錄其【芙蕖】,並非李笠翁代表作,概因擇文亦因人所好而不同也。他寫道:及至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殘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也。李才子寫文,總有種淡然出世的飄逸鑲在其間似的,為人所欣賞。花還未開,經他這一番勾勒,已然心儀而向,惹出一段牽掛來,為文之『引』也,實乃恬淡中的溫馨。

136f1f15f3bf8cb1b4bcec2e31828d91.jpg

  民國期間,也有一批不錯的文人登場,有斤兩句亦不少。【浮雲人生:民國大家散文選】精選林語堂、沈從文、郁達夫等人的散文,有時間可以細讀單列,自是又一個時代的神韻,與當時的政治氣候和國際大環境皆相關。近現代散文論成就,遠不及古代,雖偶有佳篇,就語言的精煉性上來說,較之古代散文已然遜色。真要數得着的,還得說是魯迅,喜其雜文之犀利。社會的重心在哪裡,百姓的熱情在哪裡,社會的發展就在哪裡。別說散文,就是文學、人生、事業,等等,不都是這樣嗎?

  讀書閒娛,讀高興了,神清氣爽,『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說的就是讀書時的愉悅心情。早春雖寒,陽光卻好。合上一本書,心境不因外界雪後的天氣而覺冷,自娛有之,穿越時空與作者對話亦有之,思考亦有之,這真是三生之幸。

【資料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