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64|回復: 0

[训诂学] 【每日一字】下·南北东西三万里 古今上下几千年

[複製鏈接]


300da46bacaffb7c4d5c33eb748e3fc9.jpg
ae0cd4d67c392ba9eded0b41d90070cd.png

  有人曾提出一个关于上、下的问题:为什么是上厕所、下馆子,而不是下厕所、上馆子?对这个问题,多有解释,其中从语义学角度,有一种看法认为,上和下空间概念上的基本义可隐喻映射到抽象的认知领域,进而表示社会心理等级的高低。去饭馆吃饭是稀疏平常的事,等级较低,所以与下搭配,说是『下馆子』。而上,有一种从内向外移动的意思,而旧时厕所一般设在屋外,所以是上;同时,上其实还内涵着一种『开始实施、开始做』这样的意思,比如上班、上学,因此说是『上厕所』。

d15a7090675effb72e2ee2d1e290b767.png


  下总是与上相对的。在甲骨文中,下也是两横组成,只不过下面的一横小于上横,表示下低于上、在下,本义即是指方位的『下』,引申可表示底部、低处。金文字形大致承袭甲骨文,后来或者添一竖作

d4a9099caf639ded9a38efb58721ef1e.png

,这种写法为篆隶所本,最后演变为今天所见之下,或者再在这个字形基础上加一短横作

252aa3466c35bba952872f8799133ef7.png

,又或者省去下面的短横作

7ecddae178cc9504623cf59fdc58852e.png

2df5b45a02843266410c147e0d46fbde.png


  从甲骨文字形及其本义来看,上与下的相对性,早在造字之初就已经出现,并且两者无论是作为方位名词还是动词,都具有相对立的语义关系。

97963e435e79b12fdc61070a68b9459b.png


  就方位名词来说,上和下必然是相对的。下作为一个单纯的方位词,空间意味十分明确,所表示的是一个很笼统的『下』的位置,虽然在不同的字词后面,这个空间位置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都与上相对,一座桥有桥上、桥下,一栋楼有楼上、楼下,一个人也有上半身和下半身……

0756aede78f4037f19f365168436b9a1.png


  就动词而言,很多时候,上所描述的是一种从低的位置向高的位置移动的行为,而下则描述一种从高的位置向低的位置移动的行为,两者也是相对的、行为是相反的。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中,比如〖尚书·洪范〗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比如上楼、下楼。

4ca7df34d1146598ce61b26025b9b2c9.png


  不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上和下在表示某些空间方位的时候,会存在交叉的现象。比如说笔掉了,既可以说掉在地上,也可以说掉在地下了。再比如说有些就空间位置关系来说应该是用下的,我们却用上来表示,比如『天花板上』,实际上是指天花板的下表面,但为什么人们会习惯性用『上』?这大概是因为语言的结构总是受到人们自身认知的制约,人们惯从自身出发去认识事物,天花板在人的上方,对于人们的视觉习惯而言是往上看的,所以用『上』。

39d372d9842589bfbd63a1a962519477.png


  下作为方位,是天地之中万物的居所,是万物之中人的所在。古时候人们用『天下』来指代整个国家,指代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天空之下,构成了古人对于自身所处方位的认知,也概括了古人对于比国土更辽阔的地域的认识。顾炎武有一句著名的话,被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屋檐下是我们的家,天幕之下是我们的故乡,普天之下,哪一方不是我们的眷恋所在?人人以天下为家,所以天下兴亡是人人有责。

334dc54abf4aa430968a03bf9ce3243c.png


  从大的天下缩小、聚焦,就出现了无数个居所与所在,于是在月下、在林下、在山谷之下,都有人的声影,在门下、在窗下、在幕帘之下,都有人的活动。『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月光之下,是黑夜的安静与不眠人的思念;『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松树之下,是山谷的幽静和高士的超逸;『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窗阁之下有人苦读诗书;『手边云起何时雨,笔下波生不待风。』落笔之处有人如有神助。

e8940ef615b52706173ea2486fbe1594.jpg


  相对于这些,文天祥的『南北东西三万里,古今上下几千年』,则显得尤为大气和豪迈。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空间辽阔而时间悠远,人在其中,居于这天之下、地之上,置身于这几千年不断滚滚向前的时间洪流之中,还是应该有所作为。(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5 ... sjMQwg/0?wx_fmt=gif);background-size: 100.7329%;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line-height: 1.6;box-sizing: border-box;background-position: 0% 0%;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repeat;">
dafdb9fdf6f8146249f2afb7c68db8bc.png
4e1a81bcba58725f61b0763b73d30ae9.png
6d49af175d25f268c6cdd83608a07e44.png
01935c059fc7f51e27b7f96c624e286a.png
0523b57edc0948b846f69335974ae194.png
c0dfb2e6faf3a8ea82f600d6f02da34c.png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