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43|回復: 0

[儒家学说] 历史上,儒学遭遇过的两次厄难

[複製鏈接]
安鲁东 發表於 2017-10-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焚书坑儒

在漫长的历史上,儒学遭遇过两次厄难。

第一次发生在二千年前的秦朝。

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讨论政治体制问题。

在会上,丞相王绾认为,应该恢复周朝的封建制度,他给秦始皇提意见说:『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在那里设王封侯,就无法镇抚。』

廷尉李斯表示反对,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互相攻击,就像仇人,周天子无法阻止。』所以这个周朝,亡就亡在这封建上。因此他主张废除封建,实行郡县制。

始皇赞同李斯的意见,决定不再恢复封建社会,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但这件事并没有完。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席间,有个叫周青臣的人,拍皇帝与李斯的马屁,赞颂郡县制,说,陛下『把诸侯国改置为郡县,人人安居乐业,不必再担心战争,功业可以传之万代。您的威德,自古至今无人能比。』

但周青臣的话惹恼了儒家博士淳于越,他上奏说:『我听说商朝、周朝统治天下达一千多年,靠得就是分封子弟功臣,为自己辅佐。今陛下拥有天下,而子弟却是平民,一旦出现内乱,谁来辅佐,谁来救援?凡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我还没有听说过。』

丞相李斯闻言大怒,上奏说:『现今儒生们盲目效法古代,诽谤当世,惑乱民心。』恳请朝廷,禁止私学,『让史官把非秦国的史书,全部烧掉。除朝廷博士官署所掌管的经书之外,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全部交地方政府焚毁。有敢于聚一起谈议〖诗〗、〖书〗者,处以死刑示众。』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实行焚书,严禁儒家学说在民间传播。

有个姓卢的书生,亦懂方术,深受秦始皇信任。他不满秦始皇对儒家的态度,就以求仙药为名,骗秦始皇隐居深宫,清心寡欲修行。卢生希望,以此约束秦始皇,让他少折腾天下百姓。

秦始皇听从了卢生的建议,隐居阿房宫,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行踪;但从此更加独断专行。

秦始皇担心大权旁落,隐居之后更加勤奋,他给自己定了工作标准,每天不读完一定数量奏章,就不肯休息。当时的奏章是用竹简写成的,他让相关部门给他称出一定数量的标准。

有个姓侯的书生,劝卢生说:秦始皇刚戾自用,天性如此,很难改变。现在不能陪他玩了,我们应该逃走。

卢生也担心秦始皇看破自己的伎俩,感到非常害怕,就与侯生等一起出逃。

秦始皇听说卢生等逃走了,而且还骂自己,勃然大怒,下令司法部门,对在咸阳的所有儒生展开调查,凡有诽谤朝廷或皇帝本人者,即行逮捕。

不久,秦始皇亲自圈定四百六十余名儒生,下令将他们在咸阳坑杀。

秦朝太子扶苏亲近儒家,闻讯大惊,向皇帝进谏说:『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百姓还没有归附,儒生们都诵读诗书,尊崇孔子,现皇上一律用重法制裁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会不安定,希望皇上明察。』

秦始皇听了很生气,把扶苏贬到北方的上郡,也就是抵抗匈奴人的前线,去充当蒙恬将军的监军。

这就是历史上,儒家遭遇的第一次厄运。

2、打倒孔家店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世界上除了中国的文明之外,还有一种厉害的文明,能与中国的文明相抗衡,而且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要胜过中国。为了抵御西方的侵略,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也就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技术,补充中国学术的不足。

但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惨败于『脱亚入欧』的日本,一部分中国的士人,痛定思痛,认为中国不应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应学习西方的政治及社会制度。他们认为假如没有与洋务运动相配套的政治、社会制度,洋务运动根本不可能成功。为此,他们发起了维新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垮台。新兴的民国政府,全面引进西方的政治与社会制度,雄心勃勃地试图复兴中国。可是,没几年,他们便遭遇到了重大挫折——全国陷入内战,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许多革命者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发现,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在中国水土不服。究其原因:是因为西方的各种制度,与中国旧有的传统文化,不能兼容。他们认为,必须发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彻底扫荡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则,中国就没法有效地学习西方,自强自救。

他们中的激进分子,如钱玄同、吴稚晖等人,主张将中国的所有传统学术全部扔进垃圾坑,弃之如敝履,让它们从世间永远消失。为此,他们甚至认为,应该连汉字也废除掉。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儒家被污名化、被冷落,受到了沉重打击。儒家的道统、学统、政统全面中断。这就是儒学在历史上,遭受的第二次厄难。

3、这两次厄难比较

与第一次遭遇的厄难相比,儒家遭遇的第二次厄难,更为严重。

这两次厄难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持续的时间不同。秦朝对儒家正式发难的时间,是公元前213年,而三年后秦始皇就死了,六年后秦朝就灭亡了。此事前前后后持续的时间,仅有六年。

而第二次厄难,若从〖新青年〗1916年发表易白沙『打孔家店』的檄文算起,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持续了近八十年。

第二,儒家受难的侧重点不同。秦朝焚书,开始焚得只是民间藏的〖诗〗、〖书〗,及各诸侯国的历史,涉及到的官方藏书不是很多。可后来楚霸王项羽,在咸阳放了一把大火,把秦朝的官方藏书焚烧殆尽。

所以,秦朝这次厄难,在事实上,造成了〖尚书〗等,许多古代的典籍失传。

当然,秦朝的这两次大火,并没有彻底将儒家经典烧绝。比如,李斯指明要禁绝的〖诗经〗,实际就在他的老师荀子门下,一直偷偷流传。李斯的同门师兄弟浮丘伯,坚持在兰陵讲授诗经,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一直受教于在他的门下。后来,刘交成为了〖诗经〗研究专家。

另一方面,秦朝坑儒,虽残杀了一部分儒生;但实际上并没有将所有的儒生罢黜。秦朝一些最具才华的儒生,如叔孙通等,仍继续在咸阳为官。而且秦朝的太子扶苏,本身也算是一个儒生。

儒家的第二次厄难,与第一次不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儒学虽然受到攻击与冷落,但儒家的经书并没有被焚毁,即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焚书也只是个案,并没有成规模。所以,儒家这次遭难,经书并没有受损。

可是,因为这次厄难持续的时间,有八十年之久。出生在民国之前的儒生,全部老死了;而新生者,几乎无人认真研读过儒家经典,所以在客观上,造成了儒家师承的彻底中断。

其造成的现实后果是:儒家经典虽在,却没有人能读懂了,也找不到浮丘伯式的、伏生式的、能解读经典的老师了。

第三、两次厄难的时代背景不同。秦始皇、李斯焚书坑儒,主要动机是为了打击儒家的复古倾向,防止封建主义兴起,危害法家改制的成果。也就是说,秦朝打击儒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要把儒家所传承的所有价值观,如忠孝礼义等全部打倒。

秦始皇能允许自己的太子扶苏亲近儒学,说明他也知道反儒不过是权宜之计。

但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我们中国掀起的第二轮反儒运动,却要比秦朝决绝得多。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为了全盘移植来西方的文明,是决心要把儒学彻底、干净地连根拔掉的。

鉴于此,我们今天要为往圣继绝学,就不能不注意两个问题。

1、儒学在当今既然断了师承,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培养师资。如果没有合适的师资,经书虽然存在,没人读得懂,也就没法复兴儒学。

2、既然导致儒学,遭受第二次厄难的原因,主要是西方文明的挑战;那么,我们今天要复兴儒学,就不能无视西方文明的存在,就一定要考虑儒学与现代社会的兼容问题。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