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27|回復: 0

[城建考古] 白洋淀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演进历程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7-8-10 2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白洋淀的形成与全新世自然环境变迁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现存最大的常年积水湖泊。白洋淀地区这一区域概念来自于自然地理学领域的白洋淀流域,包括汇流形成白洋淀水域的8 条河流所构成的扇形水系区域,范围大致在太行山东麓的拒马河与滹沱河之间,差不多即今天保定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任丘市一带。此乃广义的白洋淀地区概念,而一般常用的人文地理意义上的狭义概念主要是指环白洋淀水域周围的平原地区,主要涉及容城、雄县、安新、徐水和任丘等县域。这也是本文内容所论及的地理范围。

  白洋淀的成因一直以来备受地理学界的关注。目前比较统一的研究成果认为,全新世中期以前,白洋淀所在地域尚未形成大面积的连片水域,其古地理环境是古黄河北岸的浅平洼地,存在许多游移的不稳定的潴水洼淀,而出现大面积统一水面并具固定形态的白洋淀乃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果。具体说来就是北宋年间为防御辽军而进行的大规模筑堤与围河,为白洋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自然环境变迁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的生存方式与发展面貌。作为典型的冲积低平原与浅湖沼地貌形态的白洋淀地区,是研究全新世环境变迁及古环境与古文化相互关系的重要地域。全新世白洋淀地区的古环境演变可为3 个阶段:距今11000~8000年的早全新世,气候主调冷干,植被为以松为主、间以少量阔叶树的森林草原。冲积扇出现,古河道发育,局部洼地淤积为水面。距今8000~3000 年的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以松、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沼生、水生植被大量增加。喜暖、喜湿、喜沼泽动物也大量增加。河网密布,沼泽、洼地、牛轭湖发育。距今3000 年以来的晚全新世,气候趋向温凉偏干,阔叶林与沼生、水生植被减少,洼地湖沼水域收缩。多年来该区域考古发现的资料证实,全新世气候暖湿与冷干的交替变化,直接影响到遗址分布的数量和所处的地貌位置,亦影响到人类对居住点的选择,与此同时也影响着史前文化的经济生活类型。

  白洋淀地区古地理环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该地域在汉代以前属于古黄河下游地区,北流经河北平原入海的古黄河与西面的太行山脉之间,形成一条南北向狭长的地理走廊,而白洋淀地区正处于这条走廊的北端前沿。自然地理意义的白洋淀流域孕育并影响着人文地理意义的白洋淀文化区,白洋淀地区成为河北古文化遗存分布最密集的文化区之一,并且深受太行山东麓地理走廊的影响而具有浓厚的走廊文化特性。

23b438548a7af4cfcd97c30ef13ec323.jpg

图一 白洋淀地区先秦时代遗址分布图


  二、史前时代的太行山东麓走廊文化

  距今约12000~4000 年间的史前时代,白洋淀地区生存传承着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发现的考古文化遗存,大致可分为8 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1.新石器时代早期早段文化(约10000-8000 年BC.)目前仅发现徐水南庄头遗址。出土早期陶器,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陶器起源以及当时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文化(约6500-5000 年BC.)遗址数量较少,主要有容城上坡一期、安新梁庄下层等。典型遗迹发现有房址,典型遗物有石磨盘、石磨棒、装饰几何形纹饰的陶直腹盆和支脚等。此类遗存属北福地一期文化系统,同时与磁山文化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时代亦应大致相当。

  3.新石器时代中期前仰韶时代文化(约5000-4700 年BC.)遗址数量骤然增多,以安新留村遗址下层和容城北城遗址为代表,另外还有安新梁庄上层,容城北庄、沟西遗址等。典型遗迹有房址,代表性遗物为陶釜和陶支脚,其次有钵、壶、盆、罐等。该类遗存早于后岗一期文化,略晚于北福地一期文化,属于一支前仰韶时代文化遗存,可称其为北福地二期文化。

  4.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时代早期文化(约4700-4000BC.)遗址发现的较少,以安新留村遗址上层为代表。典型陶器有红陶钵、盆、壶、罐、鼎等。文化性质属后岗一期文化。

  5.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时代中期文化(约4000-3500BC.)遗址发现的很少,目前只有任邱三各庄遗址一处。代表性陶器为彩陶钵、盆等,多饰红褐彩,图案有弧形三角、圆点等。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有不少相似之处,年代亦应大体相当。

  6.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时代晚期文化(约3500-3000BC.)遗址数量很多,以容城午方一期为代表,另有容城东牛、沟西、南庄等。典型陶器为筒形罐和彩陶,以红彩为主,图案常见条带纹、三角形纹、网纹和斜条纹等。彩陶与大司空类型文化有些相似,年代也大致相当。

  7.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时代末期文化(约3000-2600BC.)遗址很少,主要有容城上坡二期、徐水瀑河等。发现遗物有夹砂夹云母红褐陶罐、盆和泥质褐陶钵,有少量彩陶等。属仰韶末期向龙山时代过渡文化遗存,约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性质基本属于雪山一期文化。

  8.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时代文化(约2600-2000BC.)遗址较多,以任邱哑叭庄遗址一期为代表,另有容城河西,安新申明亭、涞城等。陶器群以灰陶和黑陶为主,流行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器形以各式的瓮、罐类平底器为主。与冀南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存有不少相似之处,时代亦大体一致,属于后岗二期文化。

  上述8 个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代表了白洋淀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8个阶段。这一编年体系基本上是连续的,它是研究这一地区史前文化的年代标尺。南庄头是本地新石器文化的起步。北福地一期文化代表着太行山东麓史前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北福地二期文化是后岗一期文化的直接前身,两者前后紧密相继,成为太行山东麓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性文化。
三各庄遗存应是庙底沟类型彩陶向太行山以东地区传播的结果。以午方、东牛遗址为代表的遗存,虽与冀南地区的大司空类型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同时更具有本地的乃至北方的色彩。以哑叭庄一期为代表的龙山遗存,与冀南地区的龙山文化基本相似,应同属华北平原地区龙山文化系统。

  白洋淀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轨迹显示着自然环境变迁的深刻影响,尤其表现在聚落分布及其数量方面。前仰韶和仰韶晚期的聚落遗址数量多且分布广,此时期恰巧大致对应于中全新世的两次冷期,而处于全新世大暖期盛期的仰韶早期和中期的遗址数量反而很少。这种现象正说明气候变化导致的湖沼涨缩,对史前人类居住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纵观白洋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文化谱系发展表现出断裂性和复杂性,文化面貌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还始终包含有一些北方地区文化遗存的因素。所有这些特征归结起来就是具有走廊文化的鲜明特性,这正是由于该地区处于太行山东麓走廊地带,是中原与北方、山东与黄土高原等四方考古学文化交互影响之地,因此这一地域的新石器文化在发展与传承进程中必然饱含了浓厚的走廊文化色彩。



1ba9b731cd9172d83de9bd0bcb2712e9.jpg

前仰韶时代陶器(均容城北城遗址)

2d7afb998b11a1b337f9f3de641006fd.jpg

仰韶时代晚期陶器(均容城午方遗址)

3da98cafac134a9e71e22374b954b7ec.jpg

北城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房址

2d974a250b90bf3173dfc74531b7bd50.jpg

仰韶时代末期陶器(均容城上坡二期)

  三、夏商周王朝的北疆文化

  夏商西周三代,华夏王朝鼎盛于中原腹地,其灿烂文化影响波及四方,地处古黄河下游的白洋淀地区介于华夏与戎狄之间,属于中原王朝的北疆。因此,该地三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继续保持着史前以来的复杂特性,仍然具有鲜明的走廊文化特色。

  夏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比较丰富,主要遗址有安新辛庄克一期、容城上坡三期、白龙、午方,任丘哑叭庄二期等。典型陶器群为灰陶绳纹高领鬲、甗、盆和豆等。文化面貌介于先商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之间但独具个性,亦即属于中原文化系统与北方文化系统交接地带的特殊文化,被称之为下岳各庄文化。

  商代时期的文化遗存比较复杂,至少包含两个文化系统:属于中原商文化体系的有容城上坡四期、任丘哑叭庄三期等,年代集中于商代晚期。典型陶器与殷墟遗存基本相似,主要有绳纹袋足鬲、簋、盆、瓮等。文化性质与殷墟文化同属于一个体系,但包含有某些北方文化的因素,如上坡遗址四期发现的绳纹花边鬲等。属于北方文化系统的主要遗址有安新辛庄克二期,典型陶器有绳纹袋足高领花边鬲、大口盆等,文化性质属于北方系统的围坊三期文化。

  西周初立,即分封燕国经营北方,因此燕国成为周王朝的北方屏障。然而关于西周之燕的历史记载语焉不详,燕都之外的考古遗存也寥若晨星。白洋淀地区西周时期的遗址发现很少,主要遗址有任丘哑叭庄四期等,出土陶器有绳纹袋足鬲、罐等,文化性质属于中原西周文化。

  白洋淀地区三代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走廊色彩,较史前时期呈现出更多的南北流向特征,具体表现为:或属于中原系统文化而含有较多北方因素,或属于北方文化系统而包含某些中原因素,或介于中原与北方之间而自成独特一系。此与中原繁盛的夏商周王朝具有强烈的文化凝聚与辐射作用有关,中原文化向北方的引进与传播主要是通过太行山东麓走廊进行的,而白洋淀地区恰正是这条走廊北端的门廊地带,南北两支系统的文化在此碰撞、对峙与融合,不仅形成当地独具地方色彩的走廊文化,而且对中原三代文化的发展与丰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e43ec4124f425cefe6bec84130f9aa92.jpg

夏代时期陶器(均容城上坡三期)

b93429c41522ec796d4d3022ca8c1070.jpg

商代陶器(均容城上坡四期)


  四、东周燕国的南境文化

  进入东周,燕国之迹屡见于史,考古学遗存也丰富多彩。据史载,春秋初期燕桓侯迁都临易。战国时期的大部分时间,燕国的南疆以易水为境,白洋淀地区正处于燕国的南境地带。

  春秋时期的燕国遗存发现的较少,主要有容城南阳遗址一期、徐水大马各庄墓地等。典型陶器有柱足鬲、袋足鬲、罐等。战国时期的燕国遗存较为丰富,主要有容城南阳二期、安新北刘庄、徐水遂城、任丘哑叭庄五期等。典型陶器有绳纹筒形釜、罐、豆等。

  南阳遗址面积巨大,现存有多处大型的夯土建筑基址遗迹,四周城墙遗迹也有线索可寻。曾发现随葬有青铜礼器和陶器的墓葬,出土铜鼎、壶、戈等,其中有铭文“燕王职戈”、“西宫”等,一些陶器上有戳印的“易市”字样。种种线索表明,南阳遗址很有可能即战国时期的易,亦即春秋初期桓侯所迁都的临易。

  战国时期,燕国南境的另一个著名标志就是沿易水修建的燕南长城。燕国的北长城主要防御东胡与山戎等北方部族,而南长城则主要是面对赵与齐。考古发现的燕南长城遗迹,西起易县太行山下,向东蜿蜒经徐水、容城、安新、雄县、文安等县,直至大城,总长近260 公里。这条易水长城不仅是燕国的南境线,同时也是燕赵两大王国的分界线,更是燕赵两支重要文化交流融合的前沿地带。

  东周燕国文化的构成以中原和燕国本地成分为主体,同时含有一些北方文化因素。易水及长城、易都与下都武阳等,共同构成了东周燕国的南境文化。白洋淀地区战国时期的燕国南境文化,不仅饱含赵齐等中原诸侯国的同质文化渊源,同时也夹杂某些北方戎狄部族的文化因素,但同时更具有春秋以来燕国文化的本地特色。这也是自史前以来走廊文化传统的长期延续。

3d377a36e2c13e26cecf57d99acec5c9.jpg

f2915da7bc0df1a872ca17e66bc8d22c.jpg


  五、秦代以后的文化遗存

  秦统一六国,广置郡县,白洋淀地区属广阳郡易县。西汉时置幽州刺史部,白洋淀地区分属容城县与易县。东汉时该地域又归冀州刺史部,自此直至北朝,该地即处于幽州冀州之间的边际区域,或冀州或幽州或分而属之。幽冀虽是行政分野,但其中先秦燕赵边际的历史痕迹依然可寻。北宋时期,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对峙相持,白洋淀地区即成为宋王朝的北疆边防地带。金代以后,随着北京成为京师都城,白洋淀地区因此进入京畿地区。

  汉代的河北平原经济发达,人口与城镇稠密,此种景象如实地反映在考古遗存方面。容城、雄县、安新等县域保存有较多的汉代墓群,一些墓地的封土尚存。这些墓葬的主人多属于西汉涿郡或东汉河间国的贵族,随葬品中常见铜器和彩绘或饰釉陶器,代表着幽冀两州边际地区的汉文化特色。

  北宋时期最著名的考古遗存当属雄县发现的地道遗址。地道连接雄州与霸州,长度约35 公里,构造为砖砌券顶,洞宽与高大多约为1—1.5 米,存有灯龛、通气孔等附属设施,以及瓷碗、瓶、缸等生活用具。这些地道既可用于驻军防御,也可用来传递联络,当属北宋边防工事类遗存。防御辽军的工事不仅挖掘地道,还有大规模的筑堤与围河,因此而形成了稳固的统一的大面积水域的白洋淀,有些地段的围堤顺势利用了战国时期的燕南长城墙体。因此可以说,现今的白洋淀水域本身即是一处大型的古代土建工程遗迹。另外,宋辽相持于白洋淀地区,几乎是前代燕赵分野、商文化与北方文化对峙于这一地域的历史重演。此正是太行山东麓地区连绵不绝的走廊特性文化的具体表现。

  六、小结

  太行山东麓走廊地区是中原与北方两大古文化区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而白洋淀地区则是这条走廊中的重要中间节点,自史前以来南北两种系统的文化时常在这一地带发生迎面接触,从而形成文化走廊中的文化边际区。考古发现所见这一地区自1 万年以来的古文化遗存,其文化面貌及性质特征既有太行山东麓文化区域的走廊文化共性,也存在着白洋淀地区文化的突出个性:即文化演进传承过程中呈现出长期的边际性特征。这一文化特性的主要表现是,数千年来的文化发展进程始终处于南北两种不同文化板块与体系之间的接壤地带,亦即两个文化区系之间的夹缝地带。随着南北交界的游移变更,所属文化区系时而变换,在两种文化的碰撞、对峙、交锋、融合等背景下,导致白洋淀地区的文化属性常常具有兼容性色彩。然而正是在这种融合与拒绝、兼容与保持的文化交错中,白洋淀地区古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奇异的光彩,甚至造就了白洋淀大面积稳固统一的水域本身。

  (来源:中国考古网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5月19日5版)

责编:韩翰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