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1|回復: 0

[儒家学说] 尼山脚下讲儒学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6-9-19 08: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赵法生

尼山圣源书院位于尼山脚下,离孔子诞生的夫子洞只有八百米。书院被北东野村、夫子洞村、周庄等村庄环抱,鸡犬之声相闻,沉浸在浓郁的乡土氛围之中。这里是儒家文化的源头。但是,在国学教育中断一百年之后,圣地尼山的百姓对于孔夫子的教诲已经相当隔膜。

圣人故里伦理状况堪忧。一位村支书告诉我们,如果老人还能下地干活,境况还过得去。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就会被看成是家庭包袱。村里一些人先富起来了,却不愿意给自己的老父亲缴纳每年区区数十元的医疗基金费用。看来,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重建被破坏的乡村文化生态,重塑那里的人生价值和教化体系,才是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尼山圣源书院的学者们决定,重建乡村儒学的探索就从孝道入手,就从尼山这个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开始。

两场孝道课下来,村民反应热烈。第一次讲座就有几个老人落泪,他们回到家里还伤心不已。妇女们听了课,内心受到了震动,第二次讲座又抱着孩子来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她们想让孩子也受受教育,将来好孝顺自己。来听课的孩子们有一道作业:每天要帮助长辈做一件事。孩子们一个比一个积极,有的饭前给爷爷奶奶搬凳子,有的给爷爷奶奶叠被子,一年级小朋友庞传奇的奶奶有腿疾,他年龄小还不会叠被子,就每天给奶奶端便盆。

在孔子的出生地,孝文化的生命力又一次开始焕发了。

尼山脚下讲儒学

尼山脚下讲儒学

尼山脚下讲儒学

尼山脚下讲儒学

尼山圣源书院乡村儒学讲堂

尼山脚下讲儒学

尼山脚下讲儒学

儿童国乐团行礼


通过讲课,乡亲们对〖弟子规〗的人生道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十二岁的庞德贞老人心脏不好,但他坚持每次都来听讲。他从没有上过学,但靠自学识了几十个字,却坚持将〖弟子规〗的开头一段背了下来。不少老人带着孙子孙女来听。有的老人拿了自己的课本还多要几本送给在城里读中学的孙子孙女。〖弟子规〗,这本传统蒙学教材,本来是教孩子如何孝敬尊重长辈的,现在,它却成了孙子和爷爷们共同使用的教材。

为了检验学习成绩,学者们组织了一次学习〖弟子规〗村民有奖背诵比赛,村民们参与的热情超出预料。当天,村民们纷纷放下锄头来到书院。二百多人的教室早已座无虚席,却还不断有人走进来。比赛分为老年组、中年组和少年组,参加者从四岁的孩子到八十五岁的老人。村里的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唯独没有设立青年组。一对刚结婚不久的青年夫妇主动要求上台合背〖弟子规〗,流畅的背诵引起了乡亲们的阵阵掌声。

在颁发学习积极分子奖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主持人念了五个积极分子的名字,结果上来六个人领奖,原来村里两个大娘的名字是重的。当时教室里挤满了人,加之奖品尚有余数,混乱之中六个人都领了奖。可是,活动结束之后,村民们不干了。原来,这两位重名的大娘,一位确实是孝道模范,另一位碰巧却是出了名的不孝:不但不赡养公婆,甚至连自己的公爹去世都不出来送殡。村民们纷纷质问,这样的人怎么也成了模范?要求学者们将奖品收回。学者们经过商量,最终没有将错发的奖品收回,希望这个错发的奖品能够歪打正着,敲开一个不孝媳妇的心灵。

参加听课的村民逐渐增多,从开始的数十人到一两百人,范围也从一个村子逐渐辐射到周围几个村子。听课的村民中,有两个腿脚不好的中老年人经常拄着拐杖参加听讲,那个眼睛快要失明的老乡每次都摸索着来到教室,并且跟着老师大声唱起孝道歌曲。这感人的情景恰被来访的牟宗三先生弟子、台湾佛光大学谢大宁教授看在眼里。谢先生热泪盈眶地说,我仿佛看到了阳明后学儒学会讲的盛况再现。

尼山乡村儒学建设的推动力量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学者义工群体。他们走村串户,意在重建现代乡村的儒学传播体系。这种体系不同于辛亥之后梁漱溟等人的乡村建设实验,因为那时的乡村,处于解体之中传统宗法组织,其基本功能犹存。新建的乡村儒学传播组织必须是内生性、自发性、开放性和制度化的,当这样一种内生性的儒学组织最终在乡村成长起来的时候,就是乡村儒学建设结出阶段性果实的时候。

一年多来,牟钟鉴、王殿卿、刘示范、张践、颜炳罡、赵法生、陈洪夫等学者先后进村,每月给村民开设两次儒学课,即使农忙时节也尽量不间断,形成了固定的讲堂制度。学者们不但分文不取,而且自掏腰包为村民印制课本和发放奖品。学者们依托书院组建了专业性的乡村儒学推广组织,招聘义工作为传播儒学的骨干队伍,发起乡村儒学建设基金以解决资金问题。为了真正使得乡村儒学成为农民自己的事情,将参与学习的乡亲们分成学习小组,发挥组长和积极分子的作用,并开展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竞赛,以增强村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他们还在计划组建新乡约以解决乡村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问题。

为了配合儒学教育,村里设立了传统文化宣传栏,墙壁上写上了修身齐家的格言。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播放〖弟子规〗与音乐光盘。整个村子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学者们还试点办起了老年互助组社,并给生活困难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此外,乡村儒学讲堂还针对当地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病人不断增多的现实,从省城济南请来专家义务讲解防止三高知识并现场义诊,又请来教育专家为家长讲解如何在现代社会教育好孩子。


一年来的乡村建设完全改变了村子的风气。原先婆媳纷争是村里的家常便饭,有的媳妇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打婆婆耳光,这样的现象现在已经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孝敬老人的风气。酒后骂街曾是村子的一大风景,开展儒学教育以后,这一奇特风景不知不觉消失了。以邻为壑乱倒垃圾的少了,人们宁愿往前走几步将垃圾倒进坑里。村里孝亲模范越来越多,东野村56岁的孔庆珍下地劳动时不慎把腰摔伤了,住院期间儿媳妇一直伺候在床前,端屎端尿,病友们都以为是她的闺女。村民庞令英有个82岁的叔叔,是个孤寡老人,衣食住行全靠她,今年秋后她就给叔叔买好了保暖内衣,冬天叔叔的心脏病犯了,她又陪老人到县医院治病,老人说,我这个侄女比亲女儿还亲。助人为乐成为村民的新风尚。今年1月3日,一位美籍华人田教授到书院参观,看到很多农民正在赶集,便问书院门口附近餐馆的老板冯宝清,这里到集市有多远,他从未看过中国乡下的集市是什么样子。看到这位先生行动有些不便,乡下又没有出租车或者公交车,冯宝清便主动用自己的三轮车将他送到十公里外的集市,并且按照约好的时间于一小时后回来接他。田先生拿出钱给他,这位村民分文不收,因为他也是乡村儒学的热心听众。田先生十分感激,逢人便说孔子老家的人好。

一年的乡村儒学建设使乡亲们感到,他们正在与一个曾经失落的文明重新对接,而他们生活的乡土正是这一伟大文明的发祥地。从东野村抬头望去,巍峨的尼山横亘眼前,沂河水从它的山脚下静静流过。当年,夫子在这里登山临水,发出『逝者如斯』人生感叹。今天,孔子观景台的遗址依然还在,沂河之水又流淌了二千五百多年。乡村儒学建设正在让孔子重新走进故里。儒学建设实践证明,孔子的道德哲学是建设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道德资源。优秀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将不但是孔子的重光,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凤凰涅槃。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