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035|回復: 0

[散打] 浅谈徒手技击术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懋基 發表於 2015-12-27 2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徒手技击术,是来自古代用兵法为指导的兵技之一。在作战中有着它的实用价值。认识技击术,须先认识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有强弱之分,在争斗中自然就有胜负之分,但受过技击训练与不受过训练的却能改变本能的差异程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思维能力和体能潜力,充分体现了争斗中的技术力量,从而征服对手,战而胜之。

徒手技击术,依附于古战争的事实,为它提供了生与死的较量场合,也为技击的进步及对它的实用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衡量与检验。它所形成的技术层次是离不开人的本能基础的,但经过训练完全可以掌握和提高。

随着人类的技术进步,”短兵击剑术”、”长枪刺杀术”同技击的认识也在发展,前人对技击术的认识是经过一代代的实践,上升为既有兵法理论为指导又有具体训练方法的一种实战技术,这足以解释人的天然本能是技击术的基础,是可以普及的,没有任何”神秘”的骗术。技击术是古代将士必修之课,是应知必会的作战技术。技击术的流传主是要来自古代的军中。

徒手技击术充分发挥人的争斗意识,主要是体现身体各部位在战局中协调运做和气力的分配使用,自身抗击打能力,敢于善战取胜之决心。总之就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

无形表现的是”刚柔虚实”,战局中猛冲硬打的攻式为刚实;辗转主动撤离则为虚柔。虽然战局中形式上千变万化,但其技击理论意识不离其中。刚柔相济、虚实结合则是作战与训练的原则,要攻防为一体,使用有形的攻防上乘技术击打动作,把无形的作战意识准确地表现出来,但须刻苦训练,非一日之功。

有形在战局中表现是”攻守进退”,正确合理地运用人的”七长八短”(人体和上肢与下肢为四长,两腋窝伸延为两个暗长,加上一双看的遥远的眼睛共为七长;人的头、两肩、两肘和两膝,加上臀部为八短),时刻体现无形的”刚柔虚实”,在每场的”胶着”(相互乱条,也是本能的乱打,技击训练中称之为胶着训练)训练的战局中强行使用攻守技术,也就是把无形的作战意识变成积极主动有形的攻防技术取胜对手。

徒手技击术的训练要点是:技击性的基本功及体能训练;技术与击法”胶着”性训练,兵技理论修养,贯彻于前两者之中,也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实战!!它不同于其它体育项目的技术训练,用速度、时间、重量、技术演练精度来竞赛优劣。它是靠真战实打的效果和承受击打能力的较量来决定胜负,也是从训练到作战自始至终的双人对抗性的击打运动。初学者必须自身排打训练,以力击气,抗击打。在”胶着”训练中敢于超”天然”地猛冲硬打,体现对”拳距”(两人各自握拳,都能伸到对方的胸部为”拳距”)的认识及在”拳距”内能打,受击后不气馁,善于”夺后”,以”不退则打,不打则退”为原则的训练方式及天然体能”胶着”训练,向技术性击打过渡的准备。同时也克服了人的怯懦、懒散的心理因素。

经过基本功及本能”胶着”训练后,必须掌握技术性击打。在训练中的要求是:进攻、防守动作必须是”一”(在拳距内直接击打,就是”一”。间接一次为”一、二”,间接二次为”一、二、三”。技击术要求出拳为”一”。)或防守者”守中攻”;进攻者”攻中守”,击打要”同时出发”(防守时,架打时要同时体现”一”。)、”就地出发”(击打时拳不回拉,在原有的位置上进行击打)。但这些上乘规范的击法,应在”胶着”中反复训练,做到:主动进攻,要主动缩短”拳距”,”抢前”(最先击中对方者为”抢前”。)动作是”一”的击打方式;主动撤退是打了再撤离”拳距”。刚柔相济的进攻和撤退,在兵法中叫做掩护进攻和掩护撤退,也是技击术的自然技术所在及训练达到的标准。

经过技击性的本能训练与”胶着”性的技术击法训练后,开发出人的激战灵气,形成自己的战斗风格和争斗技术,就能左右战局,战胜对手,这就是技击的”脱俗”。高层次的训练必须反复进行”冷战”(对偶然性的攻击,要防守夺后。这是技击术训练课目之一。)技术训练,重点是”防守夺后”(在冷战训练中,要求防守和夺后用”一”的击打方式进行,后击则先到。),善用”暗长”,把人体的四肢长与短的比例所形成的幻觉,引诱对手受击被动,”闪击同时”,”左右防守同时出发”,”反肘架打”做到击打形式自如,无框子,对偶然性的攻击,敢于夺后,做到后击则先到。这些都是技术的高层次训练的内容。

技击术要禁忌:逃避性防守和败式逃跑。提倡在战局中不怕任何对手,要敢于善于争斗!

以上只是对技击术的一般认识,对具体训练方法留待以后作出详细的文字说明。但必须认识到在技击训练中,教学者必须身材体力行,拳脚到身,不能”纸上谈兵”,要在真战实打中进行教学、纠正,规范技战术的要求,理解和运用好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做到教学相长,才是技击之正道。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