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721|回復: 0

[大成拳(意拳)] 意拳浅说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6 21: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意拳在1940年–1948年曾名,意拳为一代宗师王芗斋所创,王芗斋于清光绪年间就学于明师郭云深,克承其教,尽得所传。后遍游长江南北诸省,所遇名家甚多,切磋交流,以武会友,于二十年代中期综合各家所长,弃者弃,立者立,去伪存真,针对尚花拳崇绣腿,左一招右一式的片面倾向,为了道破其非,阐明拳学真谛而创“意拳”。名之意拳以强调意在拳术训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芗斋致毕生精力于拳术,不仅在中国拳术界享有盛誉,而且在香港,日本,东南亚以及英美法瑞典,阿根廷等国亦有较大影响。王氏门人众多,但在技击上有所成就者,方赠以名,如韩樵名道宽,卜恩富名道魁,已故者赵逢尧名道宏,张恩桐名道德。。。。等。仅六人而已。王氏对技艺之认真若是。

意拳主要由站桩,试力(包括试声),走步,发力,推手,散手等训练所组成。重在健身技击两个方面。站桩为意拳的基本功,由于 锻炼的目的要求不同,所以站桩功分为健身桩和技击桩(原名浑元桩)两种。健身桩在锻炼过程中强调精神训练与意念诱导统率肢体同时进行,要求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使身体各部平均发展,侧重在健身,故名健身桩。意拳健身桩简单易行,只此平心静气一站,即可获得明显的健身祛病的良效,可以说是在运动中休息,在休息中运动,意拳健身桩以现代医学为根据,主张顺其自然,并无周天循环,外气发动及周身冒光之说,且无流弊发生之虞,更不防偏纠差之举,这已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事实。

浑元桩是学习技击的基本功,在健身桩的基础上,运用意念活动使全身建立“争力”,进而使身体与外界建立“争力”,名之“浑元力”,求得浑元力桩法名之浑元桩。

建设桩与技击桩在锻炼时要求上有所不同,但内在是联系的,若仅为健身祛病可不必练浑元桩,而浑元桩对增强人的体质也起很大作用。因此,这两种桩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在意拳的全部训练过程中,始终强调意念诱导以意念统帅肢体,要求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使肢体各部连成一个整体,进而运用精神假借,使全身处处建立“争力”,并且使本体与外界建立“争力”就是浑元力。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身体各部松紧的互相交替,可使精神和肢体,肢体与外界达到高度协调统一,从而在运动中充分发挥精神和身体的能量。意拳认为“松”和“紧”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诸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活,协调等身体素质都使派生的,无不受人体肌肉松紧的制约。所谓松紧,既是肌肉的松紧,又是意念上的松紧,而首先是意念上的松紧,因此,意拳训练始终要突出一个意字。任何运动都是肌肉的运动,而肌肉运动离不开意念的引导。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首先需要一个健全的中枢神经系统。学习一个动作,要不断的重复练习,初学动作不协调做不好为泛化阶段,进而上升到有时对有时不对的阶段称为分化阶段,这时要不断的强化正确的条件反射,克服错误的条件反射,最后到达自动化阶段才能算是掌握了一项运动技能。自动化阶段,也就是在拳术中所说的“不期然而然,莫如至而至”的高级阶段。所以,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不能只靠肌肉运动,而要靠意念的支配和肢体运动的统一。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初学阶段,都是由慢到快,由原地到行进逐渐练习的,欲速则不达。以投掷运动员为例:不能一上来就叫运动员马上快速旋转把铁饼仍出去,而是先从基本姿势慢慢原地做起,然后再慢慢旋转,徐徐体会怎样蹬地,怎样旋体,怎样送胯,最后出手是怎样状态。这中间,原地的模仿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动的情况下体会动作的要领和全身从精神到肢体的动态就是站桩。所以学技击入手方法。必须由此一站。站桩是强化条件反射的最佳方法,是通过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在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静中求动的方法。此外,从运动生理上来讲,人体所表现出来力的大小,除了与肌肉的解 横断面的大小(肌肉的横径)有关以外,更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所谓生理横断面,是指神经支配肌纤维工作的能力。一束肌肉有成千上万的肌纤维,通常的情况下,大多数的肌纤维是不参加工作的,也就是不听从神经的调遣。而通过训练的手段,能够提高神经支配肌纤维的能力。也就是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意拳站桩实际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践证明:站桩训练可以达到从精神到肢体,由肢体到外界的高度协调统一,从而在运动中充分发挥本身内在的能量和潜力。

综上所述,任何肌肉的活动都是靠神经支配的,神经又是受精神意志的影响,因此精神意志的控制是首要的。意拳所以要突出一个意字,其道理就在这里。通过站桩训练,能使人体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肢体间处处连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呼应,即所谓“一动而不动”,练成自身感觉的高度灵敏协调,并通过松紧转化,培养整体的弹力,要求“无点不弹簧”,使之在技击中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全身皆法,“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的道理。最近有人于报刊发表“大成拳技击十八法”,并伪称得自王老密授,实为作者所编造,已背离意拳原则。要说有法,只有拳术原则原理以为法,非枝节片面刻板之方法。这一点,稍有实践经验得拳家是不难理解的。在近年来开展的散手和推手比赛中,明显地暴露出套路和固定招法在技击实战中的缺陷。如散手比赛,双方尚未接触前尚可从所立门户中看出练的是太极还是八卦,但只要一交手,立即变成了拳击加摔跤,正是“到厮打时忘了拳法”,不难理解的是:拳击摔跤到底是从实战出发的,没有那么多套路。从有关推手比赛的报道中看,也是平时训练的技术用不上,只要以力取胜。这就说明平日训练于实战的距离太远了。

试力是站桩在空间的延伸,体验在站桩中所培养的浑元力,在肢体 有位移的情况下,是否仍能够匀整得力和运用自如。训练中要求不可用力,动作慢优于快,要静中求动,进而在微动中求速动,还要照顾到整体,“一动而不动”,试力是拳术训练中最困难一步,又最重要。王芗斋说:力由试而知,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试力所试之力名称很多,但不出力学范畴,如:螺旋力,三角力,杠杆力,斜面,滑车,轮轴等。意拳训练是以现代科学为依据的。社会上传说意拳发空劲能隔强打人,这是对意拳的不了解,意拳是一门脚踏实地的拳术,不是神拳。

“走步又称摩擦步,是结合试力进行步法训练。其原则要求是“上动而下随,下动而上自领”,在前后,左右,进退转换中,都能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和整体协调,以有利于随时发力。

“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站桩,试力都是为了给发力创造条件,以便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随即随势发力。

“推手”“散手”是意拳技击训练的两种形式,推手是为补散手之不足,亦是试力和走步的具体化,推手训练重要是解决当双方肢体接触时,要善于察觉对方虚实,强弱和力量的方向,并能牵制对方,施以有效打击。意拳推手是结合实战进行的。只有在实践中掌握了的东西,才是真正有用的功夫,不能设想对方怎样我再怎样,那只是一厢情愿。

散手是拳术各项训练的总成,是直接检验拳术锻炼的综合体现,就其原始意义来讲,乃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击。

意拳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同时也引起了国外一些人士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平凡而又独特的拳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了有关意拳的练功方法,许多省市体委科研单位设立专门机构对意拳进行整理和研究。

拳术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学术,学术如果没有创新和发展,它的生命力也就有限了。意拳愿与各拳种切磋交流,共同为繁荣武林,继承我国传统作出切实的努力。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