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00|回復: 3

[大成拳(意拳)] 大成拳练习步骤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07-6-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拳之基础练习,即为站桩。其效用在于能锻炼神经,调整呼吸,通畅血液,舒和筋肉,诚养生益智之学也。亦为优生运动。其次为试力、试声、假想,体认各法则,再次为自卫,与大气之呼应和气浪之松紧,良能之觉察,虚实互为根用之切要。兹将各阶段逐述于后。

(-)站桩

站桩即立稳平均之站立也。初习为基本桩,习时首先将全身之间架配备一,安排妥当,内清虚,而外脱化,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顶坚、神庄、力均,气息平静,意念放大,发挺腰松,周身关节似有微曲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巅顶,虚灵独存,舒适挺拔。自身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日空气游泳近相似也。然后再体会自身肌肉细胞,动荡之神态,锻炼有得,自然为正常运动。夫所谓正常者,即合乎改造生理之道,能使贫血者,可以生血,血压高者,能使其下降而达于正常。盖因其无论如何运动,都不可使心脏跳动失于常态。然在精神方面,须视此身如大冶洪炉,无物不在陶熔中,但须觉察各项细胞为自然之同时工作,不得有丝毫勉强,更不许有幻想。

如依上述之锻炼,则身体之筋肉,不炼而自炼,神经不养而自养,周身舒畅,气质亦随之而逐渐变化。其本能之自然力,申内而外,自不难渐渐发达。然切记心身切不可用力,否则稍有注白,使失松合,不松则气滞而力板,意停而神断,全体皆非矣。总之,不论站桩试力或技击,只有呼吸一失常态,或横隔膜略一发紧,便是错处,愿学者宜慎行之,万勿忽视。

(二)试力(上)

以上的基本练习,.即有相当基础之后,是一切良能之发展,当日益增强,应继续学试力功夫,体认各项力量及神情,以其真实效用,舒适得力,奇趣横生之境地,否则,不足得拳之妙也。

所试各力之名称甚繁,如蓄力、惊力、开合力,以及重速、定中、缠绵、撑抱、惰性、三角、螺旋、杠杆、轮轴、滑车、斜面等各种力量,亦自然由试而得知。盖全体关节,无微不含曲势,同时亦无节不含放纵与开展,所谓遵放互为,固无节不成纯形三角,且无平面,亦无固定之三角形。然更应须知拳中之力都是精神方面体认而得知,形则微矣。表面观之,形似不动,而三角之螺旋,走自轮转不定,错综不已。要知有形则力散,无形则神聚X白自身领略之后不能知也。盖螺旋力,以余之体认,非由三角力不得产生,而后有一切力量,都是筋肉动荡与精神假想参与而为,皆有密切连带关系。若分而言之,则又走人方法之门,成为片面耳。所以非口传心授末易有得。更非毫端所能形容,故不必详述也。

(二)试力(下)

总之,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结,周身含蓄,紧密结合,一致而为用。若单独而论,则又成为有形破体机械之拳道,非精神意义之拳也。余据四十余年体会操存之经验,而感各项力量都由混元阔大,空洞无我产生而来,然混元空洞亦都由细微之棱角渐渐体会,方能有得。是以吾亦感天地间之一切学术,无一不含矛盾,同时亦感无一不是圆融,然而须得打破圆融,统一矛盾,始能融会贯通,方能利用其分工合作,否则不易明理。

至于用力之法,混元之要,统不在形式之好坏,尤不在姿势之繁简,要在神经支配之大意,即心意之领导与全体内外之工作如何。动作时,形式方面不论单出双回,齐出独进,横走竖撞,正斜互争,浑身之节、点、面、线一切法则,无微不有先后、轻重、松紧之别,但须形不外露,力不出尖,亦无断续,更不许有轻重方向之感。不论试力或发力,须保持身体松和,发力含蓄而有听力,以待其触,神宜内敛,骨宜藏棱,要在身体三尺以内,似有一层罗网包护之,而包罗之内,尽如刀叉钧错,并蓄有万弓待发之势,然却在毛发筋肉伸缩拨转,全身内外无微不有滚珠起棱之感。他如虚无假借种种之力无穷,言之太繁,姑不具论,学者神而明之。

以上各力,果身得之后,切莫以为习拳之道已毕,此不过仅得些资本而已,而始有习拳之可能性。若动则即能“松松紧紧勿过正,实虚虚实得中平”之中枢诀要,则又非久经大敌之实作通家,不易得也。然则需要绝顶天资,过人气度,尤须功力驾纯,方可逐渐不加思索,不烦拟意,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本能触觉之活力也。总之,具体细微之点力,亦须切忌无的放矢之动作,然又非做到全体无的放矢而不可,否则难能得其妙。

(三)试声

试声,为辅助试力细微之不及,其效力在运用声波鼓荡全体之细胞工作。其原意不在威吓,而闻之者则起猝然恐惧之感,实因其声力并发,与徒作喊声,意在威吓者不同。试声口内之气不得外吐,乃运用声由内转功夫。初试求有声,渐以有声变无声,盖人之声各异,试声之声世人皆同,其声如幽谷撞钟。篙辈云:试声如黄钟大吕之本,非笔墨毫端所形容,须使学者,观其神、度其理、闻其声、揣其意,然后以试其力之情态,方能有得。

(四)自卫

自卫,技击也。须知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要知不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譬如机械之轮,或儿童之捻转儿,快到极处,似乎不动,如观之已动,则是将不动,是无力之表现矣。所谓不动之动之动速于动,极速之动犹不动,一动一静,互根为用。其运用之妙,多在于神经支配,惫念领导与呼吸之弹力,枢纽之稳固,路线之转移,重心之变换。以上诸法,若能用之得机适当,则技击之基础备矣。亦须平日养成,随时随地,一举手一抬足,皆含有应机而发之准备。要在虚灵之中,意感无穷,方是贵也。

然在学者于打法一道,虽无足深究,亦似有必经之过程。如对方呆板紧滞,且时刻表现其重心,路线部位之所在,则无足论。倘动作迅速,身无定位,而活若猿捷,更不必各项力之具备者,就以其运动之速,则亦非一般所能应付。故平日对于打法,亦应加以研究。习时首先锻炼下腹充实,臀部力稳,头手肩肘胯膝足各有打法。至于提打、钩打、按打、挂打、锯打、钻打、搓打、裹打、践打、截打、墙打、摧打、拔打、拂打、叠打、错打、滚打、支力打、得力打、粘力打、圈步打、引步打、进步打、退步打、顺步打、横步打、整步打、半步打、斜面正打、正面叙打、具体之片面打、局部之整体打、上下卷打、左右领打、内外领打、前后旋打、力断意不断,意断神又连,动静已发未发之时机,和一切暗示打法;虽系局部,若非实地练习,亦不易得。然终是下乘功夫,如聪明智慧者,则无需习此。

 樓主| 张启功 發表於 2007-6-4 00:0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成拳练习步骤

(五)技击桩法

技击桩与基本桩,神形稍异,然仍依原则为本。步如八字形,又名丁八步,又为半丁半八之弓箭步也。两足重量,前三后七,两臂撑抱之力,内三外七。何时发力,力始平均、平衡之后,仍须复原,如枪炮之弹簧伸缩不断之意也。两手足应变之距离,长不过尺,短不逾寸,前后左右,互换无穷,操之愈熟,愈感其妙。关于松紧沉实之利用,松静惊弹之揣摩,路径之远近,间架之配备,发力之虚实,宇宙之力波,以及利用时间之机会,然后逐渐研讨拳学之整个问题。在乎时须假定虎豹当前,蓄势对搏,力争生存之境况,此技击人手之初,不二法门,亦为最初之法则。兹再申述神、意、力三者之运用于后。

神意之运用

技击之站桩,要在身体空灵均整,精神饱满,神犹雾豹,意若灵犀,具有烈马奔放,神龙嘶噬之势,头顶项竖,顶心按缩,周身鼓舞,四处牵连,足趾抓地,双膝撑拔,力向上提,足跟微起,犹如巨风卷树,思有拔地欲飞,拧摆横摇之势,而身体则有撑裹竖涨,毛发如朝之力,上下枢纽,曲折百绕,垂线自乘,其抽拔之力,要与天地相争,肩撑肘横,裹卷回环,拔旋无已,上兜下坠,推抱互为,永不失平衡均整之力,指端斜插,左右钧拧,外翻内裹,有推动山岳地球之感,筋肉含力,骨节生棱,身体收敛,跃之欲动,含蓄吞吐,运力纵横,两肩开会,拧裹直前,有横滚推错兜卷之力,毛发森立,背竖腰直,小腹常圆,胸部微收,动则如怒虎出林,搜山欲崩之状,全身若灵蛇惊变之态,亦犹似火烧身之急,更有蛰龙横摆直飞之神气,尤感筋肉之激荡,力如火药拳如弹,神机微动雀难飞,颇有神助之勇焉。故凡遇之物,则神意一交,如网天罗,无物能逃。如雳霆之鼓舞鳞甲,雪霜之萧树木,且发动之神速,更无物可以喻之。是以,余于此种神意运动,命名之四超速运动,言其速度之快,超出一切速度之上也。以上所言多系抽象,而精神方面须切实为之,以免流人虚幻。

力之运用

神意之外,力之运用更为切要。但系良能之力,非片面力也,惟大部分,须于试力上求之。习时须先由阶段面积之偏椅,而求力量之均整,继由点力之均整,揣摩虚实之偏倚,复由偏倚之松紧,以试发力之适当,更由适当之发力,利用神光离合之旋绕与波浪弹力之锋棱,再以浑身毛发,有出询问路之状,而期实现一触即发之功能。且·时时准备技击之防守进攻,亦时刻运用和大敌之周旋,尤须注意发力听所击之要点,万不可无的放矢。见虚不击击突处,要知实处正是虚,虚实转移枢纽处,若非久历永不知,混击蛮打亦有益,须看对手他是谁,正面微转即斜面,斜面迎击正可摧,勤习勿懈力搜求,敬谨意切静揣思。

技击在性命相捷,一方面言之,则为决斗,决斗则无道义,更须抱定肯、忍、狠、谨、稳、准之六诀要。且与对方抱有同死决心,若击之不中,自不能击,动则便能致其死,方可击之,其决心如此,自无不胜,此指势均力敌而言。如技能稍逊,不妨让之。若在同道相访,较试身手方面而言,则为较量,较量为友谊探讨性质,与决斗不同。须首重遣义,尤须观察对方之能力如何,倘相去甚远,则须完全让之,使其畏威怀德为切要。较量之先,须以礼让当前,言辞应和蔼,举动要有礼度,万不可骄横狂躁,有伤和雅,夫而后武德可以浙复,古道可以长存,实我拳道无上光荣,则余有厚望焉。

论拳套与方法

拳之深邃本无穷尽,纵学者颖悟绝世,更具有笃信力行之精神,终身习行,亦难究其根。而拳套与方法,所谓人造之拳架子也,自满清三百来年,为-般门外汉当差表演而用,即拳混子谋生之工具。果欲研拳者,则又何暇而及习此,非但毫无用处,且与神经肢体与脑力诸多妨碍,害身体一切良能。故习此者,鲜有智识,而于应用尤不适合,且害处极多,笔难尽罄。对于拳之使命、卫生原则相距太远,根本不谈。对于较技,设不用方法拳套而蛮于混击,或不致败,倘或用之,则迎败无疑。至谓五行生克之论,则尤妄甚,在决斗胜负之一瞬间,何暇思考?若以目之所见,一再思察,然后出手以应敌,鲜有不败者。生克之论,吾恐三尺幼童,亦难尽信,夫谁信之,可询之于决赛过者,自知吾言非谬也。见《》洪范五行志,乃措人民需要开发金、木、水、火、土应用而言,后一般不学无识之辈,滥加采用,妄为伪造,致演为拳术中所谓五行生克之论,此不过为江湖之流,信口云云而已,岂学者亦可以读此乎?

盖拳道一项,大都知系人伪造,然招式方法,又何尝不是人所伪,皆非拳之原则,非发挥本能之学也。纵有纯笃之功夫,信专之坚忍,垣心毅力而为,然亦终归是舍精华而就糟粕者也。要知拳学根本无法,亦可云无微不法。一有方法,精神便不一致,力亦不笃,动作散慢不果速,一切不能统一,更有背于良能。所谓法者,乃原则原理之法,非枝节片面之荆板方法而为法,习枝节之法,犹之于庸医也,所学者,都是具备药方以待患者,而患者须合方患病,否则无所施其技矣。凡以拳套方法而为拳,是不啻以蛇神牛鬼之学而乱大遣,皆拳道之罪人也。

叹令之学者,纵有精研之志,苦无人门之径也。故余不顾一切,势必遣破其非。夫拳套方法既无用处而且有害,何以传者习者尚不乏人那?概因此中人大部知识浅薄,好奇热异,即告之以真,彼亦难悟,悟亦难行。盖习之者,咸以拳套方法,藉以眩人夸世,传之者,便以拳套方法能欺人,且藉此以消磨时日,便于谋生,况根本不识拳为柯物者。故相率以己误遗悟,永无止境,诚可怜可笑,亦复可气也。

噫!岂仅拳之一道,吾感一切学术,大都是畸形发展。余实不忍目睹同类走人迷途之浩劫而不救,故不惜本人多年体认及实地之经验,所得所知,反复申论,以正其妄,而期唤醒同胞,勿复执迷不悟也。大凡天地间之高深学术,皆形简意繁,而形式繁杂者,绝少精义,固不仅拳退然也。愿同志三思之。

论点穴

点穴之说,世人皆以为奇。有云点穴追者,有云时间者,其种种之纷论不已,闻之令人生厌欲呕,所论皆非也。盖双方较技,势均力敌,且不必日固定之穴道不易击中,即不论何处尚难击中。如谨以菜穴之可点,再加以时间之校对,则早为对方击破矣!

 樓主| 张启功 發表於 2007-6-4 00:2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成拳练习步骤

总之,若无拳术之根本能力,纵使其任意戳点,亦无所施使技,即幸而击中亦无效果。果若已得拳术中之真实功力,则不论两肋前胸之某一部位,一被击中,立能致死,非有意点穴,而所至之处,则无不是穴位。若仅学某处是穴,某时可点,其道不愈疏远乎!

论拳道丧失之原因

习拳之要,有三原则:一健身,一自卫,一利群,利群为吾人天资,亦真基本要项。然一切之一切,则须完全由于身心健康中得来。不健康绝无充足之精神,精神不足,永无可歌可泣之壮烈事迹。且不必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吾恐其人见人溺水或自缢,亦将畏缩而不前也,况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哉。不但如此,凡身之弱者,多气量小而情绪恶。是容物恰情,亦非身体健康不可也。健身为人生之本,习拳为健身之基。一切事业悉须赖之,其关系即如是之大,岂能任其以伪乱真,欺天下万世而不辨乎?

按拳道之起初最简,而后始起繁杂。夫拳道为改善生理之工具,发挥良能之要诀,由简人繁,则似可也,由繁人简,违背生理之原理原则则不可。当初只有三拳,且三拳为一动作,所谓践、钻、裹,若马奔连环,一气演为三种力之合一作用也,至五行、十二形亦包括在内。盖五行原为五种力之代名词,十二形乃十二种禽兽之特长,应捷取之,非单独有十二形及各种杂类之拳套也。亦如是,初只有单、双换掌,后困浅识者流,禾悉此中真义,竟妄为伪造,重演有六十四掌及七十二腿等伪式,非徒无益,而犹害之。,流弊尤深,惟其害不烈,于生理方面,尚不十分背谬。但一切姿式,亦毫不可取。如以该拳谱论,文字较雅,惜精义少而文理多,且大都有笼统之病。

总之,按近代所有拳术,根本谈不到养生与技击之当否,亦无一法能合乎生理之需要者。余四十年足迹大江南北,所遇拳家有千万,从无见有一氏而能得其均衡者,况精奥乎?

夫拳本形简而意繁,且有终身习行而不能明其要义者,至于达于善之境地,则尤属凤毛膨角,又况于此道根本不是者。此非拳遣之原理难明,实因一般人缺乏平易思想与坚强意志。降及今世,门户叠出,招式方法多至不可名状,询其所以,日博美观以备表演耳。习拳若以悦人为目的,何如舍习拳而演戏剧平?且戏剧中尚有不少有本之处,较之一般拳家诚高一筹也。每闻今之习拳者,常语人曰:能会若干套与几多手,而自呜得意,殊不知识者早经窍笑于旁,更为之叹息不置矣!然则拳迢之丧失,岂非拳套方法为之。三百年来相习成风,积重难返,下焉者流推波助澜,致演为四象五行之说,九宫八卦之论,以及河络之学者。凡荒唐玄奇之词,尽量采用而附会,使习者不明真象,惑于督说而趋之若骛,拳道之原理,焉得不日就撕灭哉?此外尚有学得几套刀枪拳棍(者),欲借此而谋生,幸而机遇巧合,其计获售,而因谋生不遂者认为有机可乘,争相效法,布满社会。此等径不唯拳道之真义背弃无余,而尚义侠骨之风亦相与随之而俱废。然其间或有明理之士,能窥拳中之奥蕴者,惜又为积习成见所围,不肯将所得精华以示人。岂知汪洋之水,何患人掏,是何因所见之不广所小之若是那?夫学术本为人类所共有,苟有所得,理应公诸社会,焉可以私授付密,使之湮没不彰乎?近来更闻有依傍佛门,说神弄鬼,妄言如何修道,如何遇仙,其荒诞不经,又如邪怪乱道之尤甚者,良可慨也。夫今为科学邑明之时代,竟敢作此野狐之谬说,传人之口,布诸报端,此种庸愚昏馈之陡,真不知人间尚有羞耻之事矣。佛如有灵,不知对此流传谬种之类,作何相思欤?世间求名谋生一道不只一端,何必利用社会弱点,自欺欺人!余言及此,不禁为拳遣悲,而更为世道人心叹也。

拳道之衰微,固应罪康、雍二帝,以其时倡之不以其道也。然亦归咎于同志智识不足,悟性较差,以致为其所愚。迄今以误传误,而于此道都莫能识辨,即或间有觉悟者,又因保守门户之成见,鲜有真诚之倡导者。

拳之一道,学之当有益身心,更可补助一切事业之不足。学之不当能使品德、神经、肢体、性倩都致无所补益,或影响生命,误及终身。如君尚疑,试看过去拳术名家,多因筋肉失和而罹瘫痪下痪者,比比皆是。习拳原为养生,反而戏生,结果殊可悯也。世人多呼拳道为国粹,如此国粹,岂非制造废人之工具乎?民国十五年后,各地设有国术馆,以示其他各术皆不配当一国字也,然则此丢人丧气毫无价值之国术,亦仅我国可见,但未悉个中尚有如此高明之奇士,能赐其伟大之命名,余不知其大胆若辈又作何想也。至于提倡运动的一般大人先生们,终日振臂高呼为天下倡,岂知凡是运动不当者,却是提前死亡之领导者。噶!何以盲从之若是那?难愿世人静夜沉思,须明辨之。人生最宝贵者莫过于身体,岂能任一般盲目之支配,信意而摧残乎?甚矣!投师学技,不可不慎也。

余之学拳,只知有是非之分,不知有门户之派别。为使拳术昌明,愿将平生所得所知,交代后任。更愿社会群众,无不知之。放有来则教,向视人类为骨肉,从不想有师徒之称,以期逐渐扫除门派之观念,则拳道或可光大乎!是所愿也。

解除师徒制之榷商

师徒之制誉为美德,然往往极美满之事,行之于我国,则流弊丛生,丑态百出,而拳界为尤甚焉,故社会多以为不齿。学之者不拜师,难得其密,教之者,亦以不拜师不足以表其亲,更不肯授之以要诀。尤而效之,习为固然。噶!诚陋矣哉。姑不论肤浅者流,根本无技之可秘,即或有之,则彼密此秘,始秘终秘,势必将拳道真义,秘之于乌何有之乡矣。甚至门墙之内亦有其秘有不传者,余实不解其故,此真下而极下者也。拳道之不彰有故矣!

夫降至今日,异拳瞽说,遍天下作涌陛,历可胜叹哉!盖拳道之真义,可云与人生大道同其凡常,亦可云与天地精微同样深奥。不明其义而习之,终身求之而不得。果以其道而习之,终身习行不能尽,又有何暇而秘之乎?凡属人类,都应以“胞与’,为怀,以饥溺自视,果肯如此而天下定。否则纵使人类死光,只余你一家存在,可谓自私之望以极,则又将如之何?吾恐人类之幸福永绝矣。国民积弱,事事多不如人,病亦在此矣。而况学术为千古人类所共有之物,根本不应有界域之分,更不必日一国之内,同族之中,不当有异视,即于他国别族,亦应肯抱大同,而学术更不当为国界所限也。煦煦然皆生于光天化日之下,何秘之有?其作用卑鄙,真不值一文也。

 樓主| 张启功 發表於 2007-6-4 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成拳练习步骤

是以余授拳一事,本来者不拒之旨,凡属同好,有来则教,教必尽力;有问则告,告必尽义;惶惶然人之不能得,或无以使人得也。故每于传授之际,有听而不悟,或悟而不能行者,辄起憾然自恨,唯一见其知而能行,行而有德者,则又欣欣自然,区区此心,“一以慰人为慰,固未尝以师自居也。

盖以人之相与,尚精神,重感情,不在形式之称谓,有真实学术授人,我虽不以师居,而获其益者,谁不怀德?附义而师事之i是帅之名亡而实存,又何损焉?若以异拳替说以欺世,纵令拜门称弟,而明达者一旦觉其妄,且将痛恶之不置,此又何师之有?师名虽存而实亡也,又何取焉?不但此也,师徒名分一定,徒对即觉有不当,常恐有犯师之尊严而不敢背,即背之,而师为自垛尊严计,亦必痛加驳斥而不自反。此尚何学术遣术之可言?顺徒制之于拳逍无补,可概见矣,又况门派之争,常以师徒制之流行益烈。人主出奴,往呶拢攘,由师承而成门户,由门户而成派别,更由派别之分歧,而至学理之庞杂。如此则拳学之道永无昌明之一日矣,其患不亦更甚乎?且学之有得,始乃有师,若叩头三千,呼帅八万,而于学术根本茫然,是究不知其师之所在也。要知学术才是公有神圣,是公有师尊,此吾所以力主师徒制之解除也。

虽然此为余个人之见,而顺徒制在拳界积习已久,如一时不逮除,为慎重计,则亦须俟双方学识品德互有真切认识,而后行之,以免盲从之弊,似较为妥善也。

结论

习拳不尽在年限之远近与辈分之高低,或功力之深浅及身体之强弱,年龄之长幼与方法之多寡,动作之快慢等等,要在于学术原则、原理,通与不通。尤须在天赋之精神有无真实力量,再度其才志之何如,始定其造诣之深浅,将来之成就至何境地也。习拳最贵明理和精神力量之笃实,换言之,即有无兽性之笃力也,果能如是之力笃。再加之以修养,锻炼成清逸大勇之气魄,自不难深入法海,博得道要,至通家而超神人化矣。夫所谓通家者,不仅精于一门,而于诸般学术,闻其言,即知其程度何如,是否正轨,有无实际,观其作法,一望而知其底蕴,或具体,或局部,或具体而微,至用何法补救,自能一语道破。所谓“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夫为教授者,能语人以规矩,不能示人以巧,更不能为人工造作是学。学者应精心摩仿,体会操存。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