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88|回復: 12

孔子不是标题党--《论语.学而第一》串读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1-1 07: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语☆学而第一

《学而》是《论语》的开篇之作,在阅读本篇之前,不得不先提到中国思想史的另一部经典《道德经》。无论是哪个版本的《道德经》他们共同的特征之一,就是一字不言易,一字不言卦。如果根据一般的常识理解,视《周易》是周朝的国书一点也不为过,但老子的《道德经》却是只字不提。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深思。这是道德经的最根本特征之一。其次任何版本的《道德经》中均没有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老子据说是周朝的史官,为何用这样最纯粹、最抽象的方式来进行《道德经》的创作,这是道德经的最根本特征之二。
《道德经》最核心的范畴是“道”、其次是“德”。1993年出土的郭店简本《道德经》出现了“仁义”、“孝慈”等文字。“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的文字,说明仁、义、孝、慈的道德意识在当时已经很成熟。只不过当时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老子不得不去思考,在“仁、义、孝、慈”这些基本的道德意识沦丧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于是老子从仁义孝慈出发,向上追溯,着重于道与德,试图从当时的社会思想的最顶层入手来为当时的社会问题寻找药方。而不是向下去形成严谨的道德思想体系。所以如“忠”、“信”、“礼”、“勇”这样的有特定内涵的衍生道德观念,在简本的《道德经》从目前的证据而言,的确没出现过。这是简本的《道德经》自身不同于其它版本的特征。同样的特征还有如:“圣人”“王”“臣”“百姓”“民”这类说法也出现在简本中,但是简本没有提到“贤”。所以“不尚贤,使民不争”之类的内容也自然不见于其中。



比对简本和帛本《道德经》让人不得不说,老子的思想到春秋时期,经过流变,《道德经》的修编者对当时社会问题开出了一些药方,就是我们熟知的《道德经》中的如下内容:



当然在两个版本中相同的文字也比较多.诸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但是通过深入的比较两个版本的原文,我们会发现,在许多地方,帛本与简本有很大有区别,有一些观点更加极端,有一些观点甚至完全对立,有一些观点根本不是老子本人的观点。总之帛本和简本《道德经》的主旨有很大的不同。



如“不尚贤”、“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类绝对、极端、甚至于与老子背道而驰的观点从何而来?不得不说,均是《道德经》的修编者在帛本《老子》中注入的自身观点。他们注入自身观点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删、演绎、引申、甚至篡改。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上有人持有这种“反智”和“愚民”的观点。同时也说明老子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正是这种影响力的存在,《道德经》的修编者在基于自身理解的“无为”观点出发,试图通过修改《道德经》来利用老子思想在社会上原有基础,来张扬自身的观点。现将其中的一些异同罗列如下,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帛本: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简本: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帛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简本:至虚,恒业。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帛本: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简本: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帛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简本: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帛本: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简本:无此句



★帛本: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简本: 无



★帛本: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简本: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 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当然很难确定,孔子是否读过或者读过哪一版本的《道德经》。从“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而言,不论老子的本意如何,但是老子的思想在字面上反智的,反学的。老子这些话在当时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这种影响之一,自然也会通过帛本《道德经》就能体现出来。



在对于“仁”“义”“礼”态度上,孔子与帛本的观点,特别是在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上并无实质上的不同,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开出的药方不一样。在《论语.八俏》等篇章,将为大家一一进行剖析。在对于“圣贤”、“为学”、“化民”、“教之”、“富民”的态度上则持有完全相反的立场。



应该说,孔子不管是否看过帛本《道德经》,对于类似于其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孔子是有所吸收,也有所摒弃。《论语》继承了老子思想中关于“道”和“德”的两个基本范畴,与老子不同的是,《论语》本身很少去继续阐发“道”和“德”。所以,老子基本上只谈“仁、义、孝、慈”之上的“道”、“德”,而孔子则以“仁、义、孝、慈”为入手点,深入发掘其内涵,并对其衍生出各种道德观念,如“忠”“ 信”“勇”“直”“刚”“毅”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他在主张“志于道,据于德”,强调“依于仁,游于艺”。他进而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应该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孔子认为人能弘道,天下归仁的现实途径。



讲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论语》为什么用《学而》作为第一篇。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探讨《学而》的具体篇章内容。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2 00:07 | 顯示全部樓層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先王之道并且实践它,不也是愉悦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人们不理解自己为何要这样做,但是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器量吗?



通过前面的介绍,作为《论语》第一句,不管是孔子也好,还是《论语》的编者也好,均不是简单的说,“学而时习之” 不也是很快乐事情吗?而是在此表明孔子对“反智”的一个基本立场。



首先从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同时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以“先王之道”不仅是古代的文化制度典籍,自然也包括“礼”、“乐”。学而时习之,自然也包括学礼和习礼,学乐和习乐。《论语》就有关于孔子和弟子习礼的记载。这样自然也反映出了孔子对礼乐教化的基本立场。



因为,孔子并非真正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他看来,这句话跟他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样的观点,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不赞成“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种极端表达方式,因为容易误导人们,所以他反而要提倡这些,这一点,我们将继续在后文中再深入分析。但是这样的观点不是针对孔子的,所以孔子只须要温和地提出自己观点。孔子自然也不会一般末流文人那种“对架”的阵式,否则就不是“人不知而不愠”了。



更为重要的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而言,孔子私学与当时的官学教育方式存在极大的不同,孔子的弟子往往是一边从政,一边为学。而官学教育往往在男子二十而冠之年就结束了,并非终生教育。而孔子的弟子冉有、樊须等等往往在师从孔子之前就已经成年,并进入仕途。同时孔门的弟子子游、子夏、子贱、子骞等等往往在孔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得益于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影响力及其自身的所具备的学问,均在孔子的支持下出任鲁国的邑宰,也就是鲁国大夫某封地上的地方长官。同时孔子往往对其初仕弟子在从政上时时指点并加以考察。而且孔门弟子并无出师之说,一般在孔子终其一生中以弟子身份,时时向孔子请益,并在重大政事上一般都要请示和汇报孔子,征得孔子的意见。孔子也经常对弟子的政事加以过问,指明其得失。孔门的学风正如子夏所言:“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所以,孔子的私学和官学的区别除了有教无类,不论身份等等,其办学的方式也与官学是极其不同的。官学往往是封闭式管理,学生在读书期间往往与社会隔离,直至二十成人方能离开学校。孔子的私学则是开放式的,弟子可以养成终身为学的良好风气,同时也与社会保持着多方面的接触和参与,孔门弟子得以一边不断地进行学问的积累和突破,一边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取得实际的社会效果,并总结经验和教训。故而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私学的这种特征有利于弟子坐言起行,学以致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以孔子的私学有很强的实学特点,往往能够切中时弊,立竿见影,防止了闭门造车、学用脱节。所以儒学后来的空谈倾向并非肇端于孔门。



接下来,孔子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游学和私学之风的兴起,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针对平民的官学当时称为乡校,一般认为“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也有的观点认为“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所以,地方官学也是以这种既定的区域为界,强制到了年龄的子弟入学。而孔子兴办私学也就打破了当时官学按照官方既定的区域招收子弟的办学原则,从而使得弟子“有朋自远方来”成为可能。同时,官学是推行的是“义务教育”,所有子弟均必须入学,而且孔门的弟子则是出于对孔子学问的由衷景仰和对孔子思想基本认同。作为孔子弟子,往往在为学的主旨和兴趣上是比较接近的,正如曾子所言“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同时针对当时的学习风气而言,孔子说:“十户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所谓官学,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守,往往也有名无实,徒具形式,且多为食禄而谋。可见在孔子之时,真正“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好学之士并不多,《雍也》篇亦云: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以至于孔子也经常教育弟子:“耕,馁在其中矣,学,禄在其中矣。”从中也可略见一般,孔子的思想当时并没有被绝大多数人所认识,故而孔门能够招收众多的弟子,也就得益于孔门作为私学,可以有教无类,广开生源。打破乡、国这种“画地为牢”的办学限制,使得孔子可以在鲁国各地,甚至在鲁国之外广招弟子,所以孔门的弟子往往并非鲁人,以孔门七十二贤人为例,非鲁国人氏的弟子其有名有姓者就多达23人:

卫国人有端木赐(字子贡)、卜商(字子夏)、高柴(字子羔)、奚容箴(字子皙)、句进疆(字子疆)、廉洁(字庸)、琴牢(字子开)等7人;

吴国人有言偃(字子游)等1人;

齐国人有公治长(字子长)、公皙哀(字季次)、梁鳣(字叔鱼)、后处(字里之)、步叔乘(子车)等5人;

陈国人有颛孙师(字子张)、公良孺(字子正)、陈亢(字子禽)等3人;

宋国人有原宪(字子思)、司马耕(字子牛)等2人;

蔡国人有曹卹(字子循)等1人、

楚国人有任不齐(字不详)、公孙龙(字子石)等2人

秦国人有秦祖(字子南)、石作蜀(字子明)等2人、



因此孔子兴办私学,按照有教无类的原则,不论身份,不论地域,不论年龄,唯一的前提就是对于孔子思想有最基本的认同,也是志同道合。这样就打破了当时地方官学“乡校”按属地、年龄、身份入学的教育传统,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同时在教学的内容和重点上,也有了相对自由。以自愿为前提也使得弟子之间在志向上有共识,思想上有共鸣,理念上有交集,兴趣上有同好,故而孔子对弟子们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知”不是“知道”,而是“了解”、“理解”。因为孔子在当时可以说,特别是年轻时,可能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猜疑、嘲笑、贬低、打击、排斥他的人非常之多,所以,在这里孔子既不是说自己没有成名,也不是说别人不知道他的学问,而是说社会对于他的理解。那么由于社会对孔子的不理解,孔子的私学作为新生的社会现象,用现在话来说就是“民办教育”,同样也会遭到置疑,甚至讥讽,也是必然的。这种教育方式一时也未必被人们所认可,作为老师也好,作为弟子也好,孔门要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还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孔子不仅仅被世人所怀疑,在《论语》中,同时也有隐者称孔子为“辟人之士”,这个“辟”也许就有“开辟”之意,或许正是因为针对孔子针对当时官学的不足和弊病,从私学入手试图探索一条培育人才的新路径,但是这种培养“新人”的作法,是否能够校正当时社会的时弊,也同样招致了一些隐逸之士的怀疑。所以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置疑,甚至嘲讽,孔子对弟子强调“人不知而不愠”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很明显,这三句话相当于老师上课前简要的开场白,表明了孔子对学问以及做学问的目的(习之)的基本态度,以及对于以“仁、义、礼、乐”为核心的先王之道的基本立场。为了追求真正的学问,“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既然不悔,自然也就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同时孔子之所以讲到这三个方面,自然也离不开深远的时代背景,实质上跟孔门区别于官学,其有教无类,不论年龄,不论出身,不论地域的私学特征紧密相关。这三个方面,实质上也折射出来孔门作为私学的办学特征和主旨,以及孔子对于当时社会对于孔门的怀疑态度所采取的基本立场。



接下来,是孔子的弟子有子正式开讲,他说什么呢?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5 22:35 | 顯示全部樓層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有子说:“一个人做人能够孝顺长辈,敬服兄长,却好犯上的人,很少;不好犯上,而好为非作歹的人,是没有的。君子重在根本,根本确立了,道行就会自然而然出现。孝顺长辈、敬服兄长,就是做人的根本。”有子,名若,字子有,是孔子晚年的弟子,比孔子小很多。他对孔子的“孝悌”思想相当重视。《论语》把有子关于“孝弟”的思想放在论语首篇的第二章,应该说是《论语》编者自身的选择,是为了突出“孝悌”思想,这里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后来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老百姓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不能说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有子说的话,并不能代表孔子自身的基本思想。关于孝与政治的关系。孔子的原话是这样表述的: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在这里,更加强调孝对处理好兄弟关系的作用,进而才强调“施于有政”。至于“孝”和“忠”的关系,孔子就说得更全面了。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他认为统治者只有以身作则,既注重自身的“孝”又注重自身“慈”,老百姓才能尽忠。所以,孔子并没有跟他的弟子有子一样,只强调问题的一个侧面。我们不能把有子的思想或者儒家思想后来的流变当作孔子本身的思想。当然在孔子眼里,孝悌是作为一个君子的应有之义。但是孔子说话是有前提的,他的假设是长辈基本上是个好长辈。否则其父亲去做那大逆不道之事,作为儿子难道非要做帮凶不成。在《论语》中,孔子自己阐述孝的观点共有九处,并不是特别多。现将之罗列如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有子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入手,强调“孝悌即仁之本”这个道理,并没有背离孔子的思想,但是单方面地把“孝”与“忠”紧密的联系起来,应该说是有子自身的观点。



当然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发展到后来,就有了“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说法。先秦儒学提倡的“父慈子孝”的观念被韩非子所谓“三纲”中“父为子纲”观念全部所替代,出现了一边倒的极端局面。



按照《左传》中的记载,同一宗族里兄弟发生了冲突,但是因为一个是属于大宗,一个是属于小宗那么如果两人罪行相当,按照宗族伦理,则那个小宗的,则会被流放到(诸侯)国外去。所以孝悌之类的封建伦理并不是简单的人伦关系,还是有着现实利益关系,有着具体司法内涵,要结合当时的礼法制度去具体理解。在天子、诸侯站有绝对优势的社会里,他们自身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孝悌是天下之本”的观点,应该说最初是从这个角度出来而言的。有子的话,可以说是纲举而目张,表明了从孔子开始最基本儒学人伦立场,实际也是关于天子、诸侯这类统治者内部权力和利益关系的政治立场。也是关于宗族利益和君王利益关系的孰重孰轻的政治立场,这才是先秦儒学的本来面目之一。



统治者提倡“孝悌说”和孔子提倡“孝悌说”的角度是相当不同的,孔子说“孝悌”更是由上至下,强调的是统治者内部的关系,防止父子相残,同室操戈,家变导致国难,“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祸害百姓。也跟其“为政以德”的贤人政治理念有关,而统治者及其文人强调“孝悌”是由下至上,是针对老百姓,防止老百姓犯上作乱,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和宗法制度,所以对“孝悌说”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其封建统治毒素,继承其基于人伦合理的内容,恢复其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基本道德伦理,并与当前时代的人格平等观念相适应,充分发挥其在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方面固有作用。



到这里,《论语》的话题又转到了基于“孝”的“仁”。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7 19:34 | 顯示全部樓層
1.3【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孔子说:“精心编织动听的好话,刻意装出和善的面目,根本算不上仁。”



无独有偶,在论语里孔子三次提到“巧言”,两次提到“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可见,孔子是反“巧言”的,在一点上他和帛本《道德经》的观点是相通的。正所谓“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应该说老子说的“绝智弃辩”的观点也是从同样的立场提出来的。所谓“巧言令色”就是“诈”,这才是老子所说的“智”的本义之一。上文中,有子已经说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那么“巧言令色”就是不务本的表现。



当然,所谓“鲜仁矣”,你可以自己随便换,如“鲜孝矣”,“鲜礼矣”,…… 孔子一直强调举一反三。



下面,曾子又出来补充了,孔子只说了如何做不是仁、义、礼。 所以,曾子说如何做才能不“鲜仁矣”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我自身。替人做事有不尽心尽力吗?和朋友交往有不讲信用吗?学了为人处事的道理,有没有按照去做吗?”曾子和有子一样都是孔子晚年的弟子,在后面的篇章里,将会具体的介绍他们,这里就不多说了。应该说,曾子在这里讲的人际交往的普遍道德,而下面孔子说的则是政治道德。儒家本来就是从官学下落到民间的,孔子从来也没有减少过对政治的关注。所以关于如何才不能“鲜仁矣”,论语的编者用孔子的话对曾子提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因为孔门培养弟子的目标往往是多重的,做人,求学,为仕。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10 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大的诸侯国),要忠于职责,讲究信用,节约用度,爱护下属,役使百姓要在农闲时节。”很难理解,孔子为何要说:“道千乘之国”,其实大国小国,均是如此。可能孔子说这话时有具体的对象,或者他以“道千乘之国”作为对弟子的从政的最高培养目标。



然后,孔子又说那弟子们现在要如何做呢?下面就是当时“孔子文化体验中心”的学生守则: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宗族里孝顺长辈;在地方上要敬服兄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友好地对待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在这样做的同时,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



从这里,结合下一句,我们可以明白,孔门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把行动放在第一位。如何能做到这些规定呢?是啊,这些要求容易做到吗?孔门也不是个个都是迂夫子。且看子夏下面内容是从实际出发提出变通之道: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重点是“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遇到贤德的人要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事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为君王做事情,能够身心投入;与朋友交往,说话讲求信用。虽然说没有学习,我一定认为这就已经学习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贤贤易色”是向贤者学习改变自己的本色(本质)。史上还有一个讽刺性的笑话,把之解释为“贤者多好色”,所以“向贤者学习容易变得好色。”“色”在《论语》一般还是指脸色、容貌的意思,包括“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同样是指脸色或容貌。



如果你能做到上面四个方面的要求,就算是你没有去学,子夏也认为你学了。其实做到也是相当不容易的。这是一种鼓励式的教育方法。“贤贤易色”,在这里子夏在这里没有说“见贤思齐”,只说“遇到贤德的人要十分的尊重”就是在“学”了。对于自己做得不够的,那如何办呢?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11 22:40 | 顯示全部樓層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说:“君子自己不自重,那么就不能树立威信,(即使)学习了做人的道理,那么(也)不能坚持。提倡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实心实意。在眼里没有一个朋友不如自己;做错了则不要害怕改正。”孔子也就是说:



首先要自重,否则“学则不固”,“重”不是指表面的庄重,不是要人一天到晚板着一张脸,而是说自己要有刚正勇毅的人格和端庄稳重的举止。对于“学则不固”也有的解释为“只有学习,那么才不至于固步自封。”或者认为此处少一“不”字,当作“不学则不固”。个人还是认为孔子本意是认为“君子不重”不仅导致“不威”,也会导致“学则不固”,



第二是 “主忠信”,“主”就是提倡,虽然做不到极至,但是要坚持。忠的本义是对人对事“尽心尽力”;信的本义是对人对事“实心实意”,忠强调没有私心,信则强调没有欺心。先秦时期的“忠”和“信”观念和后来还有一些不同的,后面还要讲到这一点。



第三是,向周围的人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并主张“择其善而从之”。应该说,谦虚地向自己的学友学习是孔门的良好传统。曾子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正是因为抱着这种“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谦虚态度,所以孔门先贤能够真正做到“无友不如己”,相互切磋和砥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四最重要就是:“过则勿惮改。”在《卫灵公》篇里,孔子亦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就是一个有了过错并不要紧,但是如果不加以改正,那就是不可原谅的过失。子贡亦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作为一个君子,往往也就是一个公共人物,他有了过失,其实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正如孔子所言“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所以,孔子认为君子有过失能被人发现和指正,那是很幸运的事情。孔子的弟子子夏则指出“小人之过也必文。”他认为只有小人才会文过饰非。孔子甚赞其弟子颜回“不贰过”。



《论语》在前面讲的教育,是具体的教学,是弟子的教育,接下来,曾子讲的是社会的教化,视野则更加宏观深远。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说:“只要不忘记祖宗的良好传统,千万不要让它断绝了,(自然而然),社会风气就能回归纯朴厚道的境界。”



“慎终追远”按照宋儒的解释是,则是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当然孔子的弟子之中往往也有敢于怀疑孔子的。比方说子禽,他讲什么呢?是啊,当时也是人心不古啊,他怀疑自己的老师的动机。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11 22:51 | 顯示全部樓層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国,都要打听这个国(地方)的政治,是想得到什么呢?还是要指点别人什么?子贡说“夫子因为性格温和、善良、恭敬、朴实、谦让才能得到。夫子想要追求的目标和方法,或许跟别人所追求的不一样吧?”



子禽和子贡均是孔子的弟子。学生怀疑老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当时也没有什么人把孔子当作圣人来看待,后人往往从孔子后世的“圣人”地位出发,从后来所谓的“师道尊严”出发,认为既然子禽敢于怀疑夫子,则必定不是孔门的弟子。其实子禽也还算是个好学生,他对老师的动机都要问一下,“求之与,抑与之与?”只是含蓄的说法,意思就是问夫子是不是想做官呢?其实夫子参与兴办私学,其真正想达到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曾子已经说出来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所以,孔子的视界往往是从做人出发,扩到整个社会。他对政治的关注也是基于这一点出发,他对天子、诸侯、大夫这此统治者及其内部关系的关注与其说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的,不如说他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所以《论语》讲到这里,再次将话题转入做人本身,回到天下之本--孝。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父亲还在世的时候,观察一个人的志向;父亲去世了,观他的行为;三年没有改变他父亲认可的原则,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



我们知道,在当时父亲在,儿子是没有什么说话和行为的权力。所以父在时只能观其志,父去了才知道这个儿子真的做什么。在这里,我们对宗族社会结构要有一定的基本了解。在春秋时期宗族社会里,往往有了一定的氏族民主政治的遗风,宗族长老议事的规则仍然存在。对一个人而言,在当时家庭的意义并没有突显,宗族的意识非常强烈。所以,孝并不是只是针对父母本身而言,而是针对整个宗族的长辈而言。虽然,这里说的是父亲,但父之道,并不是光指父亲,而是指其整个父辈的宗族主流的观念。应该说,这都是比较原则的东西,轻易也是改变不了的。诚如“志”是一个人的立身原则一样,“道”也是比较原则的内容。所以,对于这一句话要正确的理解,并不是说他父亲种地,儿子就不能不种地之类的。



  当然夫子不迂,又在这里。他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他只说三年,一种说法是,最少三年。又一种说法是 最多三年。我认为夫子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他真正想说的是,社会不要有激烈的变革,先继承再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根基。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11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用途,就是体现和为贵的思想。先王的治道之美好就体现在‘和’上。不管是小的事情,还是大的事情,都是为了和揩,但是有时事与愿违。因为仅仅是好的和谐愿望出发,来追求和谐,不用礼法来制约它,也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这个有子是专门给孔子帮腔的,有子认为和是礼的精华之处。“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先王之道说的就是祖宗的传统,都是以和为中心。问题“和”往往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有子不是静止的、偏面的看问题,比方说,当时社会上还是有那么多不和啊。如何办呢?难道是“知和而和”吗?



这个有点绕,举个例子,有两个人打架。你是通过讲道理来说服他们呢,还是把那两个人都打一顿呢?后者就是就知和而和,孔子认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从长远和根本计,要以礼节之。礼在当时不光是礼仪,而是当时整个文化的结晶,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礼的背后还有一套社会制度体系。应该说在《礼记》里这一点讲得比较明确了: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



所谓“天理灭矣”也就是“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也就是人对内心的好恶没有节制,陷于外物的诱惑无法自拔。如果能对于内心的好恶有所节制,人不被外物所控制,也就是天理不灭了。感于物而动,是人的本性而确定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且好恶是“物至知知”,人感物而动,趋利避害的心理和行为体验强化的结果,既有“物之感人无穷”的客观因素,也有“人之好恶无节”的主观因素。所以“先王制礼乐,人为之节”,一则以堵,一则以疏,一方面肯定“人欲”的合理性并在礼法上加以确保,另一方面强调“人欲”的适度性并在礼法上加以约束。同时,也提倡人们过高尚的精神生活,转移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注意力,通过持续的艺术熏陶和思想浸染,来达到教化社会,陶冶性情的目的。



在这里虽然出现了“天理”和“人欲”的提法,但是天理和人欲并没有根本上的对立,所谓天理就是礼乐对人欲的有效保障和节制。所谓“强者不胁弱,众者不暴寡,知者不诈愚,勇者不苦怯”特别“疾病有所养,老幼孤独得其所”不正是为基于人的正常欲望和正常要求所确立保障么?而且所谓天理还重点针对在社会上居于优势的人体“如强者,众者,知者,勇者”这体现一个中国传统道理伦理的一个特征“抑强扶弱”、“损有余而补不足”,事实也都是通过具体利益的让渡才能实现的。



所以,我们谈 “礼”不能简单认为这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也不能认为“礼”就是礼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典之前,礼往往起着“法”的作用,享受“法”的地位。应该说《论语》编者在这里有意识地通过有子之言强调这一点。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有子说:“对人实心实意接近于义,说过的话能够兑现,对人恭敬接近于礼,能够免于耻辱。因为信与义,恭与礼他们有相近之外,就如同亲戚一样,那么也是可以值得推崇和遵从的。”如何达到先王之道那个完美的程度呢?孔子及其弟子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和我们现在一些教条和极端文人不一样:信近于义,虽不是义;恭近于礼,虽不是礼。但是什么?“信”和“义”就如同亲戚关系一样,“恭”和“礼”亦然。所以,因为离“义”“礼”不远,还是能够效法的。“因”在《论语》中一般多有继承,沿袭,接近之意,泛指一脉相承之意。“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就是说一个跟你有血缘关系的长辈,虽然不是你的直系,但是也是值得你尊重的。孔子在这里提出道德上层次的递进观点。下面也是一样:
已绑定手机
 樓主| 儒帅佛道法 發表於 2010-4-22 00:07 | 顯示全部樓層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孔子说:“君子饮食只不过充饥而已,居住不贪图安逸,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依照已经明白的道理修正自己的品行,可以称得到上好学的了。”这里“有道”指什么?按照《论语》编者的意思,应该就是指“信”、“恭”。“就有道而正”实际上是君子通过“信”、“恭”的修为层次,能够接近和到达“义”、“礼”。“可谓好学也已”,这里的“可谓”是什么意思,就是说那就算是上了正路,入了门,算得上好学了。但是在这个层次上还有没有更高的层次呢?

这就是下一章里所要表达的: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不过不如虽贫穷却快乐,富裕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前面的你就能知道后面的。”因为“贫而无谄”不如“贫而乐”,“富而无骄”不如“富而好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一个人道德修为要继续上台阶。



孔子及其弟子就是这么讲道理的,举义为例,既认为信不是义,但是认可信,认为信是到达义的台阶,同时又不满足于信,认为必要进一步切磋琢磨,从而达到义的境界。



孔子为什么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就是说,不要死守着一个句话,一个道理,要能够自己一通百通。如何才能做到,就是从一个道理中悟出更深的、更多的道理,来推广到多为处事的各个方面。



接下来,学而就结束了,结束之语非常重要。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般理解是,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但是“己知”作何解,还是有一点不同的想法。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己知”不知道能不能作“自知”解,如果作“自知”解,那就是说,不要担心别人没有自知之明,而是担心我们不能更好了解,教育,开化他们。当然这样的话,“人不知而不愠”也要跟着解释为 “人家不知道这些道理和学问,但是我们也不生气,慢慢地用好的方法开导和教育他们,不也是君子的气度吗?”



《学而》作为开篇,表达了孔门及《论语》编者对于推崇、继承、维护先王之道的基本立场。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对于做人做事、求学力行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提了道德上的层次论,主张在道德意识的培养上拾阶而上、循序而进,同时又不懈不止,终身追求。本篇孔子晚年弟子有子、曾子的语录占了较大的篇幅,有人认为《论语》的编纂很有可能出自曾子、有子及其弟子之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4-22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注释严然紧密成一系统,很独到,学习了,以後有疑问还请大师多多赐教。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