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1|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刘梁剑:现代汉语哲学语汇谱系学研究(2)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3-10-28 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汉学网
二、现代汉语哲学语汇的困境:三个例证
当代中国哲学的运思自然离不开现代汉语哲学语汇。一个问题迫入眼帘:现代汉语哲学语汇的现状能否承担中国哲学之思的任务?
现代汉语哲学语汇基本上源自翻译,因为它的一些基本范畴首先是作为译名得到思考与理解的。以现代汉语翻译理解西方学术的情形:输入一种强势的文化,主要的问题与其说是以传统曲解外来思想,倒不如说是以外来思想蔽遮、遗忘传统。几乎所有的重要范畴都包含了未思的“Anglo-European classical tradition”因素并由此让现代汉语人在不知不觉中未能接近中国传统思想。兹举三例为证。
(一) 形而上学
常识告诉我们,“形而上学”即“metaphysics”的译名。以“形而上学”对译“metaphysics”始于日人。日本近代学者井上哲次郎等人于十九世纪末编译《哲学字汇》(1881年初版)即收有此条,并加了按语注明出典:“按,《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⑴初看起来,这可算是形神兼备的妙译。但细究起来,这一妙译赋予“形而上”的新义实际上已经遮蔽了“形而上者之谓道”这一古义所蕴含的智慧。
形而上之道与metaphysics虽然都追究世界的根本原理,但是,“根本原理”名下掩盖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如同在“工具”的名下遮蔽了尺子与锤子之间的巨大差异。⑵Metaphysics探究存在(το ον,das Sein, l’être,being),但西方几千年来的metaphysics往往流于抽象:“从追求存在的始基,到以观念为存在的本原,从预设终极的大全,到建构语言层面的世界图景,形而上学呈现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实质与形式等区分,但上述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同时存在着某种共同的趋向,即对世界的抽象理解。”⑶抽象的metaphysics撇开人的存在本身、脱离人的知行过程来谈论存在。这层意味本是中国传统的“形而上”所没有的。王船山在解释“形而上者谓之道”时,提醒我们注意“谓之”的深刻含义:“谓之者,从其谓而立之名也。”⑷因此,我们无法离开人的认识与体悟而谈论形而上者。进而言之,在先秦时期,“道”往往与人的行动联系在一起。比如《庄子•齐物论》说,“道行之而成。”船山也说,“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⑸在“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一说法所指向的,乃是一种从人的知行过程出发的具体的存在之学。形而上的具体性甚至已经包含在“形而上”这个表达之中了。杨国荣先生分析了metaphysics与形而上的词义之别,“从词义上看,metaphysics表示物理学之后,它在逻辑上似乎蕴涵着与经验世界形成某种界限的可能,‘形而上’则不离乎‘形’,二者的内在涵义似有所不同。”⑹以“形而上学”对译“metaphysics”的不妥,法国当代汉学家兼哲学家于连亦有精彩的议论。⑺虚词“而”字巧妙地表达了“‘形而上’不离乎‘形’”。王船山即指出:“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也。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无形之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有者也。”⑻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