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33|回復: 0

[建築知識] 華夏建築特點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2-28 16: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中国结•建筑
中國古建築總體而言以木結構為主,以磚,瓦,石為輔;近現代以來,在結構上則逐漸代以混凝土。從外觀看,每個建築都有上(屋頂),中(柱子),下(地基)三部分組成。在柱子之上屋簷之下還有一種由木快縱橫穿插,層層疊疊組合成的構件叫做斗拱。這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建築所特有的構件。它既可承托屋簷和屋內的梁與天花板,有儼然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斗拱這個詞在談論中國古建築中不可不提,由於它在歷代建築中的做法極富變化,因而成為古建築鑒定的最主要依據。

中國古建築的屋頂樣式可有多種。分別代表著一定的等級;等級最高的是廡殿頂,特點是前後左右共四個坡面,交出五個脊,又稱五脊殿或吳殿。這種屋頂只有帝王宮殿或剌建寺廟等方能使用;等級次於廡殿頂的是歇山頂,系前後左右四個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個垂直面,故而交出九個脊,又稱九脊殿或漢殿,曹殿,這種屋頂多用在建築性質較為重要,體量較大的建築上;等級再次的屋頂主要有懸山頂(只有前後兩個坡面且左右兩端挑出山牆之外)。硬山頂(亦是前後兩個坡面但左右兩端並不挑出山牆之外)。還有攢尖頂(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攢於一點)等等。所有屋頂皆具有優美舒緩的屋面曲線。無論它是源于古人對杉樹枝形還是對其他自然界物質的模仿。這種藝術性的曲線先陡急後緩曲,形成弧面。不僅受力比直坡面均勻,而且易於屋頂合理的排送雨雪。

從建築類別上說,中國古建築包括皇家宮殿,寺廟殿堂,宅居廳室,陵寢墓葬及園林建築等。其中宮殿,寺廟,陵墓等都採用相近的建築形式與總體佈局方式即對稱齊整,主次分明。以一條中軸線將個個封閉四合院落貫束起來,表現出封閉嚴謹含蓄的民族氣質或可以說是地道的儒家風範。唯園林建築與此迥異,佈局自由靈活,變幻無窮,極力追求自然情調。當是更多地帶有道家思想的痕跡。

“牆倒屋不塌”這一句中國民間的俗語,充分表達了上述樑柱式結構體系的特點。由於這種結構主要以柱梁承重,牆壁只作間隔之用,並不承受上部屋頂的重量,因此牆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內空間的大小而安設,並可以隨時按需要而改動。正因為牆壁不承重,牆壁上的門窗也可以按需要而開設,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開成空窗、敞廳或涼亭。

由於木材建造的樑柱式結構,是一個富有彈性的框架,這就使它還具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即抗震性能強。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動能量消失在彈性很強的結點上。這對於多地震的中國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因此,有許多建於重災地震區的木構建築,上千年來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像高達六十七米多的山西應縣遼代木塔,為現存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薊縣遼代獨樂寺觀音閣高達廿三米,這兩處木構已經近千年或超過了一千年。後者曾經經歷了在附近發生的八級以上的大地震,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衝擊,還安然無恙,充分顯示了這一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的優越性。這是中國古建築的特點之一。

中國古代建築以它優美柔和的輪廓和變化多樣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讚賞。但是這樣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適應內部結構的性能和實際用途的需要而產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蓋,飛簷翹角的大屋頂,即是為了排除雨水、遮陰納陽的需要,適應內部結構的條件而形成的。兩千多年前的詩人們就曾經以“如翬斯飛”這樣的詩句來描寫大屋頂的形式。在建築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處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頭內傾,讓柱腳外側的“側腳”呈現上小下大的形式,還把柱子的高度從中間向外逐漸加高,使之呈現出柱頭外高內低的曲線形式。這些做法既解決了建築物的穩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築物外形的優美曲線,把實用與美觀恰當地結合起來,可以說是適用與美觀的統一佳例。

中國古代建築的色彩非常豐富。有的色調鮮明,對比強烈,有的色調和諧,純樸淡雅。建築師根據不同需要和風俗習尚而選擇施用。大凡宮殿、壇廟、寺觀等建築物多使用對比強烈,色調鮮明的色彩:紅牆黃瓦(或其他顏色的瓦)襯托著綠樹藍天,再加上簷下的金碧彩畫,使整個古建築顯得分外絢麗。在表現中國古建築藝術的特徵中,琉璃瓦和彩畫是很重要的兩個方面。

中國古建築有著豐富的雕塑裝飾。古建築的雕塑一般分作兩類,一類是在建築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頂、梁頭、柱子之上的。題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等,龍鳳題材更被廣泛採用。雕塑的材料根據建築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磚有瓦,有金有銀,有銅有鐵。另一類是在建築物裡面或兩旁或前後的雕塑,它們大多是脫離建築物而存在的,是建築的保藏物或附屬物。建築物內的雕塑多為佛、道寺院內的佛、道教內容。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