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96|回復: 0

[法家学派] 孔子与人的主体性建构理论(1)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8-10 15: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光明日报
学术界有些学者往往援引西方主体性学说理论,认为孔子所创建的儒学是对个性发展的某种程度的桎梏。但当我们仔细研读儒家学说时,却发现其实孔子对人的主体性建构的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蕴。
孔子关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理论体现了时代的觉醒。西周时代,学在官府。但自从平王东迁,周室衰微,王室的许多重臣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开始沦落至诸侯国或混迹在民间,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春秋晚期,随着“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设坛授徒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扬个性意识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孔子一直本着主体性的原则,以人为出发点去探索和研究人的品质、道德修养和为学治国之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道德的个体一直是孔子思想探讨的出发点和核心,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关注和弘扬始终贯穿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明确地把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强调人是道德的动物,乃万物之灵;“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重视和关爱人的生命、人的尊严,是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出发点;仁政德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对人格、人权的尊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则体现出了对一般社会民众命运的深刻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孔子一贯重视个体人格的主体意识,强调人的个性差异。他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和爱好,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又如“闵子侍侧,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进而孔子总结道:“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W釉唬骸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孔子将几个学生的性格概括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卤莽。孔子认为颜回的学问道德差不多了,可是却常常穷得没饭吃。端木赐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竟然每每猜对,获得巨额财富。在孔子那里颜回、曾参、闵子骞绝非宋明理学家所称道的一副枯槁死板的模样,而是非常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正因为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孔子认为要对不同的学生教以不同的内容,即因材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论语・先进》中子路、冉有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的对话就很能说明问题。同样是对于“闻斯行诸”的发问,冉有性格胆小、谨慎,为了鼓励他,孔子回答说:“闻斯行之。”听到了父兄的教导就去做吧。子路生性鲁莽、义气好斗,为了阻止他,孔子答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虽然有父兄在,但不能听了父兄的话就马上照着去做,要三思而后行。孔子正是通过对人的个性心理特殊性的发掘,实现其注重学生独特性培养的个性教育。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