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华军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

  [複製鏈接]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1-30 10:32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1)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凿户牖(2)。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插在一个轮毂上,由于轮毂中有圆孔,才能有车子可用。揉捏黏土而烧制陶器,因为陶器的中间是空的,所以才能用来装东西。在墙上开凿窗户,正因为房屋里是空虚的,房屋才能使用。所以我们有有形的东西可以利用,是因为无形的事物在起着作用。

解说:

“道”是虚空的(无),天地万物(有)由道而生,因“道”无为,万物循道而自为。前面老子用毂、埴、牖之“无”,来解释车、埴器、室之“有”。阐述的就是“有”我们可以加以利用,其本原是“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把前面的有与无的关系放在治国上。老子认为朝廷的抱法处势,清静无为,才是百姓富有,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基础。

注释:

(1)埏(shan),指捏,揉。埴(zhi),用于烧制陶器的黏土。

(2)牖(you)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1-30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1)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2)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性情放荡发狂。贵重难得的物品,令人行动受到阻碍。所以圣人治国,只求吃饱肚子,不求声色犬马,所以去除纵欲奢华,留下寡欲俭朴。

解说:

“五色”泛指色彩斑谰的服装服饰,君主如果沉迷于享受“五色”,就会对事情失去判断能力(目盲),《吕氏春秋》记载:寒冷的冬天,卫灵公(与孔子同时代卫国君主)要开凿花园水池,大臣宛春劝他说:“天寒兴役,恐怕伤民。”卫灵公说:“天很寒冷吗?”宛春回答说:“您穿着狐裘的衣服,坐着熊皮的垫子,屋角有火灶燃着,所以您感觉不到寒冷。可老百姓却很寒冷啊。”卫灵公看不到百姓的寒冷,可算是“目盲”了,但他听取了宛春的劝告,停止建池,还不算“耳聋”。(3)

君主沉醉于歌舞声平之中,就听不进臣下的直言和百姓的声音了(耳聋),达官贵人们每天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却不会体会到百姓的饥苦,历史上这样的朝廷没有一个不走向灭亡的。

无休止的欲望会使人精神失常,朝廷显贵们横征暴敛疯狂剥削,不但搞得百姓没有活路,也使得腐败横行官场混乱,使朝廷政令不通,妨碍了对国家的统治(行妨)。

韩非子说:“圣人不受五色的引诱,不沉溺于声乐;明君轻视珍贵的玩物,抛弃过分华丽的东西。人没有毛羽,不穿衣就不能战胜寒冷;上不接天而下不着地,把肠胃作为根本,不吃饭就不能生存,因此不能免除贪利之心。贪利之心不除,是自身的忧患。所以圣人穿衣足够胜寒,吃饭足够充饥,就不忧虑了。”(4)这是对老子所说的“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最好的解释了。

注释:

(1)五色,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2)帛书甲乙本皆为“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流行本改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3)《吕氏春秋·分职》:“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隅有灶,是以不寒。民则寒矣。’”

(4)《韩非子·解老》: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1-30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三章

原文:

人,(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2)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苟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

译文:

人,无论遇到荣耀还是屈辱的事,都好象受到惊恐,看重大的忧患如同看重自己的生命一般。什么叫无论遇到荣耀还是屈辱的事,都好象受到惊恐?得到荣宠是低下的事。得到了它,好似惊怕;失去了它,好似惊怕;这是叫做荣宠和耻辱都好似惊怕。什么叫看重大的忧患如同看重自己的生命一般?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因为我有这个生命,如果我没有生命,我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象看重自己的身体一样去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于他了,象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寄托于他了。

解说:

有身体才会有感受,所以人的一切悲欢荣辱,都是因为身体、生命的存在。利、害;荣、辱;乐、苦;人皆趋前而避后。这也就是法家所讲的人皆趋利而避害(3)。《吕氏春秋·重已》上说:“如今我的生命属于我所有,而给我带来的利益也是极大的。以它的贵贱而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以它的轻重而论,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换;以它的安危而论,一旦失掉它,终身不可再得到。正是由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有道之人对生命特别小心谨慎(4)。”

《吕氏春秋·贵生》有这样一段话:“道的实体用来保垒身体,它的剩余用来治理国家,它的渣滓用来治理天下。由此看来,帝王的功业是圣人闲暇之余的事,并不是用以全身养生的方法。如今世俗所谓的君子损害身体舍弃生命来追求外物,他们这样做将达到什么目的昵?他们又将采用什么手段达到目的呢?(5)”

天下,是最珍贵的,可是圣人不因它而危害自己的生命,又何况其它的东西呢?只有不因天下而危害自己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6)

前面讲解身体、生命的宝贵,以希寄君主执政治理天下,应当如同看重,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只有这样,居荣思辱,居安思危,天下才能繁荣昌盛。

在我看来,如果以法治国,形恒自定,事恒自施(7),君王可以无为而治。如果以人治国,事事躬亲,瘁心沥血,君王就是累得丢了性命,天下又岂能治理的好呢?

注释:

(1)楚简本老子多了一个人字,此从楚简本。

(2)楚简本及帛书皆为“宠为下”,流行本改为“宠为上,辱为下”。德清说:“世人皆以宠为荣,却不知宠乃是辱。”“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也。”魏源说:“夫宠人者上人,宠于人者下人,得之则惊喜,失之则惊忧焉。”陈鼓应说:“得宠是不光荣的。”

(3)管子·禁藏篇》说: “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商君书·错法》说:“人生而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4)《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已》: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

(5)《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道之真,以持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

(6)《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於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7)《黄帝四经·十大》:“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祥见第二章)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1-30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而不见,名之曰微。听之而不闻,名之曰希。捪之而不得,名之曰夷(1)。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2)呵!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望(3)。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4)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道)用眼睛看不见,可称之为“微”。用耳朵听不到,可称之为“希”。用手摸而不觉有凹凸不平,可称之为“夷”。这三者不可以完全测量、比较、计算清楚,所以这三者是浑然一体的。“一”这个对象(指道),上古之时不是谬误,后世之时不会被轻视,绵绵不绝啊,不能用文字来描述清楚,又反回到空虚无形。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形的形象,这可称为“忽望”。跟着它看不到它的尾端,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部。把执住现今的大道法则,以驾驭现实,以知道亘古的开始,这可称为道的法则。

解说:

大道无所不在,但我们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人类了解的世界不是宇宙的全部,因为人类的感官是有限的,所以大道是“无形”的,所以我们无法对大道“至计”。大道看似无形,而万物皆循道纪,万古不变。执道者应当把握现实,以体会道的原理,现实也是“古始”的延续,如果懂得了这个万古不灭之道,那就可称为遵守“道”的法则了(是谓道纪)。

法家理论源于道家,主张“不法古,不循今”(5).在中华原文明走向成熟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法家人物,以道家哲学为基础,锐意改革自强不息,把中华文明推向了万丈光芒的顶峰。

在唐太宗《帝范》中说的:“应务适时,以道制物”。可以说是对“执今之道,御今之有”的解释。

至于流行本对此重要思想的篡改,我想并非偶然。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更祥细的了解一些关键的“修”改,以了解伟大的中华道家哲学的变迁。

注释:

(1)无形无相,称为微;无声无息,称为希(大音希声——第四十一章);平坦无阻,称为夷。通行本作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2)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寻寻指长长的,没有间断。

(3)帛书甲本缺失,乙本为沕望,“沕”通“忽”,意为渺茫;辽远;恍忽。“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望”指边迹,如“神覆宇宙而无望。”——《吕氏春秋·下贤》

(4)帛本甲乙本皆为“执今之道”,流行本改为“执古之道”,此处之改乃与《老子》原文相反,反而与儒家复古之言同流,如此巨大改动,岂是偏误?

(5)《商君书·开塞第七》:圣人不法古,不循今。法古则后于时,循今则塞于势……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1-30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1)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2),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3)。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4)。

译文:

上古善于遵行大道的人(指行道的君主),微妙无比,深奥通达,心思缜密深邃而难以了解。因为他们深不可识,所以勉强形容如下。犹豫啊,如大象冬天走过江河的冰面。谨慎啊,象犹猴警惕着四周的敌人。严谨啊,仿佛在别人家里做客。无声无息啊,好象缓缓融化的坚冰。敦厚朴实啊,如同没有加工过的木材。混同融合啊,好像江河的浊水。胸怀宽广啊,好似空旷的山谷。浑浊之水可以静待其缓缓变为清彻。如何能使躁动的气氛安宁下来并让他重现生机?保持此道的人不追求骄奢淫逸,只有不追求骄奢淫逸,才能“为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即使不称王天下,也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解说:

老子一口气用了七个比喻,来表达他心目中为道者的样子。沉默淳朴而又谨慎小心能守静笃而无为,又能处动荡而不惊。

只有清静无为,道法行于天下,天下自能安定。只有处动荡而不惊,才能使躁动的气氛安宁下来,生机重现。老子对道的理解,乃是经天纬地,富国强兵的伟大哲学。绝非是安逸无事,恬淡超脱的玄虚之学。

注释:

(1)豫,象之大者。——《说文》,犹、豫,二兽名,性多疑——《康熙字典》。

(2)朴,没有加工过的木木材。

(3)盈:指骄奢淫逸。唐李世民《帝范·诫盈》: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才遗,人才遗则饥寒之患生焉。……

(4)为“不成而敝”的倒装句,是成语:“为王不成,其敝足以安。”的简化。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1-30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六章

原文:

至虚极也,守静笃(1)也。万物并(2)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芸芸(3),各复归于其根,曰静(4)。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5),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达到虚无的极点,专注于抱守清静。万物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天地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万物返回其根)叫做静。静,可称为复归于大道的法则。复归于大道的法则,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常理。知道这个常理,就算是明白的人。不知道这个常理,就是无知,无知而肆意妄为,就会招至凶险。知道天地万物运行的常理,就能包容万物,能包容万物,就是最大的公平,公平对待万物,才能称得上万物之王,符合天的法则,才能称王天下,天是尊从大道的法则运行的,只有大道的法则是长久的,遵从大道的法则,就可长治久安,一生没有危险。

解说:

圣人虚静无为,观察万物运行之常理,万物皆循“道”之法则运行。《韩非子·饰邪》说:“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本治则名尊,本乱则名绝。”又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圣人以天道推演人道,以道法行于天下,才能实现最大的公平;百姓才能循法而自立自为,国家才能富强,长治久安。如果君主不知常,不守法,肆意妄为,必将天下大乱。


注释:

(1)笃 忠实,一心一意

(2)通行本作“并”。此处两句《楚简本》作“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帛本皆为“万物旁作”亦与“并”相通。

(3)通行本作“夫物芸芸”。《楚简本》作“天道员员”。帛本为“天物芸芸”。

(4)乙本作“曰静”,通行本作“归根曰静”。甲本残缺,但仅有两字空位。

(5)帛书甲乙本皆为“王”,流行本改为全。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1-30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焉。犹呵!其贵言。成事述功(1),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治国之道,下边的百姓只知道有朝廷的存在而已。其次的治国之道,百姓喜欢、赞美朝廷。再其次的治国之道,百姓害怕朝廷。最下等的治国之道,百姓侮辱瞧不起朝廷。朝廷没有诚信,百姓就不信任朝廷。犹豫啊!他对自己的言论小心谨慎。事业成就,当讲述自己的功劳的时候,百姓都说:这是我自己干出来的。

解说:

最好的治国之道,下边的百姓只知道有朝廷的存在而已。这个治国之道,当然就是无为而治。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三十八章)。就是说:最高的德(也就是最好的治国方法),就是不空讲道德,所以才有德。以法为教,不空谈仁义道德,法令通行而公平,赏信罚必(2)不避贵践。才能取信于民,才能给百姓自主的机会。百姓凡事自立自为,用不着投亲靠友,请客送礼。朝廷政务清闲,百事不留(请参阅第三十八章)。所以百姓只知道有朝廷的存在,但用不着千里上访,似乎自己与朝廷没有关系。

其次的治国之道,就是第三十八章所讲的以“仁”治国。君王看似大有做为,兴利除弊,勤政爱民。臣下及百姓都赞扬他,但如同没有尺度就不能造出精细的器具一样,不以法治进行赏罚,君王就会出现失误。就算是君王雄才大略,赏罚得当,最终也会落得人亡政息的后果。

再次的治国之道,就是第三十八章所讲的以“义”治国。君王出于私自的利益,兴事有为,横征暴敛,不顾百姓利益。百姓畏惧这个朝廷。但正如老子所说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这样的朝廷,如果压迫的老百姓没有活路了,也就离被推翻不远了。(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最次的治国之道,就是第三十八章所讲的以“礼”治国。表面上全是华华礼仪、昭昭仁义,大街小巷全是道德说教,同时推行的却是贵族世袭、等级礼制。强迫百姓做“礼”的表演,百姓只能在背后侮辱咒骂朝廷。百姓对这样的朝廷毫无信任,国家如同一盘散沙, 危如累卵。

君主治理国家应当抱守天道,不以私情害法,不以私欲妄为。 唐太宗说:“我每次临朝听政,想说一句话,都要再三考虑,恐怕对百姓带来危害,所以不多说话。”(3)这是对老子“犹呵!其贵言”最好的解释。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讲道:“由于有罪而受到诛罚,民众不会怨恨上级长官……,因为有功而受到奖赏,臣子不会感激君主的恩德……”。(4)慎子说:“君主依法治理国家,而不用凡事亲为,那么万事皆决断于法,有了以法决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相应的奖赏和处罚,而不把幻想寄托在君主的私人爱好上,因此人们心里就不会产生怨恨,全国上下就会和睦相处”。(5)这样才能在臣下和百姓当中取得诚信,树立威信。

天下如果有法治,百姓用不着处处拉关系结党羽,能自立自为。成就事业讲述功劳之时自然就会说:“这是我自己干出来的”。用不着感谢皇恩浩荡,没必要给领导戴高帽子。

只有全面的了解一下先秦诸子百家,才是根本理解《老子》的含义。儒、法、名、墨、兵、农、纵横、杂……,等百家之学的哲学基础无不由道家而出。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法家。纵观世界历史横览东西文明,法治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两千五百年前,伟大的华夏族先贤,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总结出了天道运行之理,并且实践了以法治国统一东亚大陆的壮举,把东方文明的基因永远写入中华人的血液。虽然我们经历了暗暗黑夜,但昨天的记忆,还在我们的心中,往圣的智慧,将是我们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

注释:

(1)楚简本为“成事述功”,帛书甲乙本皆为“成功遂事”,流行本为“功成事遂”此从楚简本。

(2)《六韬·文韬·赏罚第十一》载:“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

(3)《资治通鉴·唐纪》:上曰:“朕每临朝,欲发一言,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是以不多言”。

(4)《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罪受诛,人不怨上,跀危坐子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

(5)《慎子·君人》:“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於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蒙其赏罚而无望於君也。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1-30 10:41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八章

原文:

故:(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所以:抱法处势无为而治的大道被废止了,就会有仁义说教充满社会。巧智辩慧(2)出现了,社会就产生了虚假伪诈之事。六亲不和睦,于是有人提倡父慈子孝。国家政治陷于昏乱状态,才突显出忠臣的作用。

解说:

在上一章,老子讲了四种治国的方法,这一章开始用了“故”字,是为了总结、解答前面的几种治国之道的弊端。那么上一章讲的治国方法具体是哪几种呢?我们在后面章节里能找到明确的答案。第三十八章中讲的:道、仁、义、礼,四种治国方法中,以道治国,无为而治,没有私欲,百姓只知有个朝廷。以仁治国,有为而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百姓喜欢、赞美朝廷。以义治国,有为而出于私利,百姓害怕朝廷。以礼治国,百姓不响应,则朝廷官员们就卷起袖子,对百姓生拉硬拽,百姓侮辱瞧不起朝廷。(3)

所以,抱法处势无为而治的大道,被废止了之后,就会以仁、义、礼来治理国家。其结果就是出现“大伪”“六亲不和”“国家昏乱”。

在周朝,所谓的“智”指的是了解“仁义礼乐”的知识。(4)所谓的“慧”指的是区别判断“仁义礼乐”的能力。(5)

用观察人们的处世为人是否符合“礼制”这样的智慧来治理国家,人们就会戴上伪善的面具,从事的是危害国家的勾当。鲁迅在他的《狂人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在春秋战国那个伟大的时代,森严的等级礼制,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特权世袭的封建制,已走到了末路。取而代之的,是布衣驰骛天下为公的法治社会。

两千多年过去了,虽然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与耻辱,我们哲学被篡改歪曲,我们的家园被外族铁蹄蹂躏,我们的历史被热血与泪水无数次的冲刷。但我们伟大的民族还是站立在这里了,我们能找到那条迷失已久的大道,我们一定能重铸祖先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之碑!

注释:

(1)帛书甲乙本皆有“故”字,使文章前后贯通,此从帛书。

(2)《商君书·说民》:辩慧,乱之赞也……,意为:夸夸其谈的辩论智慧,是国家昏乱的帮凶。

(3)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4)《论语·里仁篇》: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阳货篇》:子曰:“唯上智下愚不移。”

(5)《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夫议政者,苦其谄谀倾险辩慧深刻也。谄谀则主德毁,倾险则下怨恨,辩慧则破正道,深刻则务恩惠。”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2-5 09:59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原文:

绝智弃辩(1),民利百倍。绝仁弃义(2),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使(3)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

杜绝巧智,去掉辩慧,百姓就会得到百倍的利益。杜绝伪仁,去掉假义,百姓就会恢复孝顺与慈爱。杜绝淫巧,去掉私利,国家就没有盗贼。这三句话,来控制自己还不够,所以要让这三句话有一个归属:表现无华抱守俭朴,少贪私利节制欲望。

解说:

春秋战国时代,之所以道家、法家反对所谓的“智”“圣”(4)“仁”“义”,是因为朝廷的礼制之下的“仁”“义”说教不能给人民(包括官员)带来公平。在冠冕堂皇的说教之下,产生的却是道貌岸然的伪诈与夸夸其谈的辩智。商君说:“辩慧,是造成国家昏乱的帮凶”(5),韩非说:“仁义道德说教和辩论游说之智,都不是保全国家的办法”(6)。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在《韩非子》中,有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小故事,比如:有一个宋国人,请求为燕王在棘树刺上雕刻一个猕猴,然后燕王花费方圆十八里的收入来供养他,但他要求燕王必须斋戒三个月,给燕王驾车的人是个铁匠,他对燕王说:“我听说君王没有连续斋戒十天而不举行宴会的,所以这个宋国人才故意以三个月为期限。而雕刻的工具必须比雕刻的器物要小,作为一个铁匠,我没办法打出这样小的刻刀。看来这是没有结果的东西,君王必须明察他。”听了这话,燕王于是把这个宋国人抓起来审问,果然是假的,就把他杀了。铁匠对燕王说:“从无法度量因而多虚假这个角度来推论,世上那些能花言巧语的人,说的多数是能在棘树刺上刻猴之类的话。”(7)

君主迷信不能证实的巧妙之说,不以形名法度来辨明真伪,就背离了富民强国之道。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与第三章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意思相近,君主不贪私利,也即不贵难得之货,国家也就没有了“盗贼”。

在春秋时代,反对仁义的主张还没有到言词激烈的程度,前面章节中的关于反对仁义的词句,比如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楚简本章节中没有。而到了战国时代,天下进入了白热化的大争时代,尤以道家、法家为代表的人物,对周政府及致力于“克已复礼”的儒家“圣人”学说,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注释:

(1)楚简本为“绝智弃辩”帛书及流行本皆为“绝圣弃智”,此从楚简本。

(2)楚简本为“绝伪弃虑,民复稚子”,帛书及流行本皆为“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庄子所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对儒家所谓的“圣人”而言。儒家信奉的圣人言什么呢?言仁义。(《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故,上一句“绝圣”与此句“绝仁”意思相近,而楚简本此句“绝伪弃虑”与上一句“绝智弃辩”相近,故,在上一句取楚简本,此从帛书。

(3)楚简本为“使”,帛书及流行本为“文”,此从楚简本。

(4)《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5)《商君书·说民》:辩慧,乱之赞也……,意为:夸夸其谈的辩论智慧,是国家昏乱的帮凶。

(6)《韩非子·五蠹》:“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7)《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冶人又谓王曰:“计无度量,言谈之士多棘刺之说也。”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09-12-5 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荒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享太牢(1),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2),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望(3)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拒绝这些学问,才能去除忧患。“唯”与“呵”这两种语气,差别有多大?所谓的“美”与所谓的“恶”,相距有多远?百姓畏惧朝廷,朝廷也不可以不畏惧百姓。荒淫无度啊,他们没完没了!众人兴高采烈,好象享受“太牢”盛宴,春天登台享乐。我对此淡泊,不像他们那样轻佻放纵,像一个还不会开口笑的婴儿。疲惫啊!好像无家可归。众人都富足有余,只有我一无所有。我怀着一颗愚钝的心啊,好似昏昧无知的样子。世俗的人们都喜欢显示自己,唯有我好象昏昏不明。世俗的人们都喜欢明察秋毫,唯有我默默无闻。辽阔无边啊,它(道)好象大海一样,浩瀚弥远啊,它(道)好像没有尽头。众人都有自己的本领长处,只有我顽固不苟同,像粗俗的俚人。我宁愿与众人不同,而看重“道”这个万物之母。

解说:

很多注家把“绝学无忧”解释为放弃学习文化,倡导愚民思想和政策,这是多么可笑啊,人类文明的进步,离得开文化知识的进步吗?第四十八章中,老子讲道:“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难道不是对知识的肯定吗?

那么这里,老子讲的“绝学无忧”要拒绝的是什么学问呢?是区别“唯”与“呵”,“美”与“恶”的学问。周朝的治国思想是以礼为基础的,“唯”与“呵”代表着严格的等级秩序,“美”与“恶”代表着君子美德与小人丑恶,尊礼者为“美”,不尊礼者为“恶”,《礼记》中讲到:只要掌握了美与恶的区别,就知识广博,可以旁征博引进行比喻,然后能成为导师,然后就能成为君王。(4)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唯唯喏喏中的“唯”与“诺”,是有区别的。如果是回答平辈的人,就回答“诺”,如果是回答比自己地位尊贵的人,就得用“唯”。(5)回答错了,就是失礼,失礼就不美了。

春秋战国时代,诸候争霸中华大地战火纷飞,无数的邦国被灭亡,周朝政府的礼制对平民的压迫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法治在无数邦国的激烈竟争中被一次次的实践和放大,于战国时代走向成熟。

这里,老子强烈的批评了朝廷贵族们的骄奢淫逸,阐述了一个行道者的心态。

老子自称“愚人之心”,是形容在别人眼里他这种思想是愚蠢的。其实只有老子自己知道,这才是经天纬地安定天下的大道。所以在后面章节里老子说:“我由此知道无为而治的好处。不天天宣扬道德教化,抱法处势无为而治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人能知道啊!(第四十三章: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老子还说:“使我稍有点(对道的)了解,行走(喻实践)于大道上,只怕悖逆了大道。大道非常平坦,而人们却很容易懈怠(第五十三章: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廷天天搞礼仪、讲仁义,在华华礼仪,昭昭仁义的背后却是鲁迅笔下的“吃人”的社会,国家也必然走向昏乱。如果抱法处势,无为而治,国家的政治看似淡然无味,却是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稳定的好办法。第五十八章中: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与本章的“我独闷闷”的执政思想是一致的。而后的: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也与本章的“俗人察察”所批评的做法是一致的。

注释:

(1)太牢,周朝宴会分五个等级,“太牢”是最高级的。按“礼”的规定,“太牢”是周天子才能举办的盛宴。

(2)帛书甲本为“我泊焉未佻”,流行本改为“未兆”,从帛书甲本。

(3)帛书甲本为“忽”乙本为“沕”。其意相通,指辽阔的样子,“望”,甲乙本皆为“望”字,指无边无际的样子。

(4)《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5)《礼记·曲礼》:“必慎唯诺”。、“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礼记·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多,应唯敬对。”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