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3|回復: 0

[中国方言] 京腔京韵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7-3-8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人民网
近些年来,不少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汉语。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那就不用说了,就是一般的大学也接待了不少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他们大都要问一个问题:北京话是不是普通话?它与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外地人来北京呢,听北京人说话也不大习惯。他们说,北京人说话太快,有些话的一些词儿听不大懂,得慢慢适应。
看来,无论是外国人,还是外地人,他们来到北京遇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个语言问题。其实,北京话并不难懂,也比较好学,掌握好规律就觉得很容易。
从严格意义上讲,北京话如同上海话、天津话一样,也是一种方言。但北京话却是普通话的“底”,也就是说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并经过改造的一种语言。标准的普通话,滤掉了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语,说起来字正腔圆、朗朗上口。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倡导说普通话以后,北京人也不例外。但在实际生活中,说话时还不由得带些土语,特别是一些“老北京”人。现如今,一些土话老辈人还在讲,年轻一点的讲的少多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还会经常碰到,今儿个咱们就聊聊这事儿。
说话时爱加“儿”音
不知您发现没有,北京人说话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加“儿”音。比如,说“这件事情”;北京人往往说:“这件事儿”。
还如,说“我们这里……”;北京人往往说:“我们这儿……”
再如,说“大老爷们”;北京人往往说:“大老爷儿们”,等等。
加一个“儿”音,吐字比较轻,听起来软绵绵的,颇为动听。
土语土话有特色
北京人说话的时候,不时夹带一些土语土话。细细听,慢慢品,能知道是个什么意思。下面列举几句:
比如,“说”这个字,就有几种说法:如“侃”、“抡”、“哨”等。这些词都是“特别能讲、能说”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话:“这哥儿们真能‘侃’!”“就这么一点事儿,你们还‘抡’呢!”“快走吧,你们就别再‘哨’了!”等等。
假日里休息看看电影,或看看同学、朋友;北京人把这“看”,往往说成“瞧”、“”。如“礼拜天没事,我们瞧了场电影。”“哥儿们,昨儿个我到你们家你去了!”
形容一些比较偏僻的角落,北京人往往把它说成是“墙旮旯儿”,或者是“犄角旮旯”。比如,有人问:“那把扫帚放在哪儿了?”对方回答:“在墙旮旯儿呢!”
说“打扮”这个词时,北京人习惯说“捣饰”,如“每天大早晨起来,我们宿舍那位同志总得‘捣饰’、‘捣饰’。”
改写一篇稿子,或者修理一个物件,北京人把它说成“鼓捣”:“你再把这稿子‘鼓捣’、‘鼓捣’。”见街坊正在修理家里的坏椅子,便说:“干脆换把新的算了,还‘鼓捣’什么?”
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北京人说话还时不时蹦出一两句俚语。比如同事们之间互相开玩笑,有的人就说:“您别拿我们‘打哈哈’了!”
有的人到朋友家做客时间长了点,没话还找话说;别人就会评价说:“这位的‘屁股真沉’。”您看这话形象不?
还有的人爱在大家面前夸耀自己,别人就说:“你别在这儿‘显摆’了,哪儿凉快快到哪儿呆会儿去!”“显摆”这个词儿,一个“显”,一个“摆”,把这个人的夸耀行为表现得挺充分。
一些有意思的特定词儿
北京人说话有一些特定的词儿。为便于大家了解,下面咱们举上几个例子。
回头儿:有机会的意思。如说“回头儿我帮你改改这稿子!”
踮儿了:走了、跑了的意思。“昨天我到你家里去了,你不在,我就踮儿了。”
大法儿了:过头、厉害的意思。“一不留神儿,我把这粥熬大法儿了。”
能个儿:有本事儿的意思。“这哥们能个儿,把这事儿交给他办,他肯定能把这事儿搞好。”
今儿个:今天的意思。常说“今儿个”、“明儿个”、“后儿个”。比如,在机关里有人通知说:“明儿个下午,咱们开个会。大家准时到啊!”
寻摸:寻找、搜寻的意思。“我看您在这儿转悠半天儿了,您寻摸什么呢?”“嗨,我这儿不是给孩子寻摸寻摸比较好一点的书包嘛!”
遛弯:散步的意思。“您每天早晨在哪儿遛弯?”“我常到景山公园遛弯,那里的空气新鲜。”与这词有关的,如说“遛早”,是早晨散步的意思。前几年,北京人艺就演出了一场话剧,叫《遛早的人们》。
在北京话中还有一些“单个字”,这些“单个字”往往含有一些特定的含义。比如:
嘛:干什么的意思。“您在这儿干嘛呢?”“你们几个人干嘛去?”
得:好了、行了的意思。“这饭,我给做得了,大家吃吧!”“得了,这事儿您就交给我吧!”
跟:在的意思。“嘿!,您的车跟哪儿呢?”两个人约个地方见面,在电话中说:“咱们跟哪儿见面?”“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前吧!”
且:可得(děi)的意思。“这事儿,您要办成了,得且等着吧!”
还有一些类似的词语,大家可以慢慢体会。
总而言之,普通话推广了50多年,如今已有53%的人讲普通话。但一些方言也在流行,北京人的土话依然在讲。这倒也没有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终究是要逐步改变的。不过,就眼下来说,您到北京来,说话办事还得耐着性子听着点、顺便也学着点。不然,您怎么打听个道儿?办成事儿呢?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