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22|回復: 6

[中医典籍] 《中基》第二章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09-8-28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爱中医网  作者: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这种关系,突出表现在五脏的系统分属关系、五脏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脏的精气阴阳关系等方面。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肺、脾、肝、肾五脏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特定的病理变化,但五脏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五脏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局限于五行的生克乘侮范围,更应注重五脏精气阴阳及其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相互资生、相互协调。
    (一)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在病理上,若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肃,肺气壅塞,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易致心血瘀阻;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也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导致胸闷、咳喘等症。
    (二)心与脾
    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血液生成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功能。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病理上,若脾虚失于健运,化源不足,或统血无权,慢性失血,均可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而劳神思虑过度,既耗心血,又损脾气,亦可形成心脾两虚之证。临床常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无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等症,治之以补养心脾的归脾汤之类。
    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血液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全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调。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导致血行失常的病理状态,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虚失摄的出血。
    (三)心与肝
    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行血,心为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肝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王冰注《素问・五藏生成》)。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藏血充足,疏泄有度,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进行。心血,是指心所主的运行于心与血脉中的血液,包括运行于心脉中的血液;肝血,是指贮藏于肝脏内的血液。因此,心血与肝血,基本上概括了全身之血液,而全身血液的亏虚,也主要表现为心血和肝血两虚的心肝血虚证。此外,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
    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精神情志的舒畅。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亦有利于心神内守。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可两者并存或相互引动。前者可出现以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为主症的心肝气郁证,后者则出现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
    (四)心与肾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心肾相交的机理,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水火既济: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中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中属水。就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而言,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上,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心无肾阴之滋润则火炽。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根据阴阳交感和互藏的机理,肾气分为肾阴与肾阳,肾阴上济依赖肾阳的鼓动;心气分为心阴与心阳,心火的下降需要心阴的凉润。肾阴在肾阳的鼓动作用下化为肾气以上升济心,心火在心阴的凉润作用下化为心气以下行助肾。如明・周子干《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 清・孙庆增在《吴医汇讲》中说:“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则知水本阳,火本阴,坎中阳能升,离中阴能降故也。”
 樓主| 家邻 發表於 2009-8-28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P>     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如《类证治裁・内景综要》说:“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神。”
    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所以心与肾的关系也表现为心阳与肾阳的关系。
    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或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或肾精与心神失调的精亏神逸的病理变化。
    (五)肺与脾
    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之精并进而化为谷气。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因元气由先天之精化生,而先天之精的量一般固定不变,故一身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脾化生的谷精、谷气和津液,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以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谷精、谷气与津液,又依靠脾气运化水谷的作用以生成。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 之说。只有在肺脾两脏的协同作用下,才能保证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在病理上,肺气虚累及脾(子病犯母),脾气虚影响肺(母病及子),终致肺脾两虚之候。
    水液代谢:津液代谢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就肺脾而言,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地输布与排泄;脾气运化,散精于肺,使水液正常地生成与输布。人体的水液,由脾气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而布散周身及下输肾或膀胱。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若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失其宣降而痰嗽喘咳。是病其标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之说。
    (六)肺与肝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肝气从左升发,肺气由右肃降。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此为肝肺气机升降的特点所在。肝升肺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可见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
    病理状态下,肝肺病变可相互影响。如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证,阴阳学说称为“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五行学说称为“木火刑金” 或“木旺侮金”。另一方面,肺失清肃,燥热内盛,也可伤及肝阴,致肝阳亢逆,而出现头痛、易怒、胁肋胀痛等肺病及肝之候。
    (七)肺与肾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之下归于肾或膀胱。肺肾之气的协同作用,保证了体内水液输布与排泄的正常。病理上,因肺肾功能失调而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水肿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素问・水热穴论》)。
    呼吸运动: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由肺所主,但亦需肾的纳气功能协助。只有肾精及肾气充盛,封藏功能正常,肺吸入的清气才能经过其肃降而下纳于肾,以维持呼吸的深度。可见,在人体呼吸运动中,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肾精肾气充足,纳摄有权,也有利肺气之肃降。故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景岳全书・杂证漠》)。病理上,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与肾气不足,摄纳无权,往往互为影响,以致出现气短喘促,呼吸表浅,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资:肺肾阴阳,相互资生。金为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盛,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肺阴不足与肾阴不足,既可同时并见,亦可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肺肾阴虚内热之候。肾阳为诸阳之根,能资助肺阳,共同温暖肺阴及肺津,推动津液输布,则痰饮不生,咳喘不作。老年久病痰饮喘咳,多属肺肾阳虚。
    (八)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饮食物消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输于肠道,促进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及对精微的吸收和转输功能;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疏泄功能的发挥。病理上肝脾病变相互影响。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易致脾失健运,形成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肝脾不调之候。脾失健运,也可影响肝失疏泄,导致“土壅木郁” 之证。或因脾虚生湿化热,湿热郁蒸肝胆,胆热液泄,则可形成黄疸。
    血液运行:血的正常运行,虽由心所主持,但与肝、脾也有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调节血量;脾主生血,统摄血液。脾气健旺,生血有源,统血有权,使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藏泻有度,血量得以正常调节,气血才能运行无阻。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病理状态下,脾气虚弱,则血液生化无源而血虚,或统摄无权而出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此外,肝不藏血也与脾不统血同时并见,临床称为“藏统失司”。
 樓主| 家邻 發表於 2009-8-28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形态结构上得到一定体现外,主要是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相互为用的关系。这种关系,突出表现在五脏的系统分属关系、五脏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脏的精气阴阳关系等方面。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肺、脾、肝、肾五脏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特定的病理变化,但五脏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五脏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局限于五行的生克乘侮范围,更应注重五脏精气阴阳及其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相互资生、相互协调。
    (一)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亦有赖于肺气的辅助。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正常的血液循环,又能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在病理上,若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肃,肺气壅塞,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易致心血瘀阻;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也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导致胸闷、咳喘等症。
    (二)心与脾
    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血液生成方面: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养于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化功能。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病理上,若脾虚失于健运,化源不足,或统血无权,慢性失血,均可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而劳神思虑过度,既耗心血,又损脾气,亦可形成心脾两虚之证。临床常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无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等症,治之以补养心脾的归脾汤之类。
    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血液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全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调。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导致血行失常的病理状态,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虚失摄的出血。
    (三)心与肝
    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行血,心为一身血液运行的枢纽;肝藏血,肝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王冰注《素问・五藏生成》)。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藏血充足,疏泄有度,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进行。心血,是指心所主的运行于心与血脉中的血液,包括运行于心脉中的血液;肝血,是指贮藏于肝脏内的血液。因此,心血与肝血,基本上概括了全身之血液,而全身血液的亏虚,也主要表现为心血和肝血两虚的心肝血虚证。此外,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
    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护精神情志的舒畅。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亦有利于心神内守。病理上,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与肝火亢逆,可两者并存或相互引动。前者可出现以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为主症的心肝气郁证,后者则出现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
    (四)心与肾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心肾相交的机理,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水火既济: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中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中属水。就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而言,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上,故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下,故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肾无心火之温煦则水寒,心无肾阴之滋润则火炽。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根据阴阳交感和互藏的机理,肾气分为肾阴与肾阳,肾阴上济依赖肾阳的鼓动;心气分为心阴与心阳,心火的下降需要心阴的凉润。肾阴在肾阳的鼓动作用下化为肾气以上升济心,心火在心阴的凉润作用下化为心气以下行助肾。如明・周子干《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 清・孙庆增在《吴医汇讲》中说:“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则知水本阳,火本阴,坎中阳能升,离中阴能降故也。”
 樓主| 家邻 發表於 2009-8-28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P>    (九)肝与肾
    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 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之称。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曰同源互化。清・张璐《张氏医通》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即说肾精化为肝血。而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之精,也需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而维持充足。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以致出现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之证。
    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气疏泄可促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可防肝气疏泄太过。疏泄与封藏,相反而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排精功能。若肝肾藏泄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痿、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阴阳互滋互制:肝气由肝精肝血所化所养,可分为肝阴与肝阳;肾气由肾精化生,可分为肾阴与肾阳。不仅肝血与肾精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化的关系,而且肝肾阴阳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滋养和相互制约的联系。肾阴与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偏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肝脉寒滞。肝肾阴阳之间互制互用维持了肝肾之间的协调平衡。病理上,肾阴不足可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又易致肝阳上亢,可见眩晕、中风等。肾阳虚衰可累及肝阳;肝肾阳虚,阳不制阴,阴寒内盛,可见下焦虚寒,肝脉寒滞,少腹冷痛,阳痿精冷,宫寒不孕等。
    (十)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者首先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脾肾的关系还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先天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本原,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水谷,是脾气及脾阴脾阳的协同作用,但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始能健旺;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亦赖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方能充盛。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先天温养激发后天,后天补充培育先天。病理上,肾精不足与脾精不充,脾气虚弱与肾气虚亏,脾阳虚损与命门火衰,脾阴(胃阴)匮乏与肾阴衰少,常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两脏精虚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未老先衰,两脏气虚多表现为腹胀便溏或大小便失禁或虚喘乏力,脾肾阳虚多出现畏寒腹痛、腰膝酸冷、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等的虚寒性病证,脾(胃)肾阴虚可出现五心烦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或无苔,或饥不欲食的虚热性病证。
    水液代谢:脾气运化水液功能的正常发挥,须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作用的支持。肾主水液输布代谢,又须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病理方面,脾虚失运,水湿内生,经久不愈,可发展至肾虚水泛;而肾虚蒸化失司,水湿内蕴,也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最终均可导致尿少浮肿,腹胀便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两虚、水湿内停之证。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的生理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传化水谷、输布津液的器官,所谓“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本藏》)。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成为食糜,下降于小肠,小肠承受胃的食糜,再进一步消化,并泌别清浊:清者为水谷精微以养全身,其中的水液经三焦渗入膀胱,浊者为食物残渣下传大肠。渗入膀胱的水液,经蒸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经燥化与传导作用,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是为粪便。在上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排泄以助消化,及三焦的疏通水道以渗水液的作用。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排空,虚实更替,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之说。
    饮食物从口摄入以后,经过六腑的共同作用,从消化吸收乃至糟粕的下传排出,必须不断地由上而下递次传送。六腑中的内容物不能停滞不动,其受纳、消化、传导、排泄的过程,是一个虚实、空满不断更替的过程。六腑的生理特点是实而不能满,满则病;通而不能滞,滞则害。
    六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津液被灼,必致大便燥结,大肠传导不利。而大肠传导失常,肠燥便秘也可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嗳气、呕恶等症。又如胆火炽盛,每可犯胃,出现呕吐苦水等胃失和降之证,而脾胃湿热,郁蒸肝胆,胆汁外溢,则见口苦、黄疸等症。
    六腑病变,多表现为传化不通,故在治疗上又有“六腑以通为补” 之说。这里所谓“补”,不是用补益药物补脏腑之虚,而是指用通泄药物使六腑以通为顺。这对腑病而言,堪称为“补”。当然,并非所有腑病均用通泄药物治疗,只有六腑传化功能发生阻滞而表现为实证时,方能“以通为补”。否则,如胃阴不足、膀胱失约等证,治疗又当补虚扶正为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脏属阴而腑属阳,阴主里而阳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心包与三焦从略),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脏腑相合” 关系。
 樓主| 家邻 發表於 2009-8-28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P>    一脏一腑的表里配合关系,其依据主要有三:①经脉络属。即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属腑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构成脏腑表里关系,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则构成表里经。其脏腑以此类推。②生理配合。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受五脏之气的支持和调节才能完成,如胃的纳谷腐熟需脾气运化的推动,膀胱贮尿排尿赖肾气的蒸化等。五脏的功能也有赖于六腑的配合,如脾气的运化水谷,又需要胃气的腐熟功能的支持,肝气的疏通条达,需要胆气排泄胆汁的配合等。③病理相关。如肺热壅盛,失于肃降,可致大肠传导失职而大便秘结。反之亦然。因此,在治疗上,相应地就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诸法。可见脏腑相合理论,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一)心与小肠
    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
    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其中浓厚部分经脾气转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即《素问・经脉别论》所谓“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心与小肠病理上相互影响。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涩刺痛、尿血等小肠实热的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可见心烦、舌赤糜烂等症状。此外,小肠虚寒,化物失职,水谷精微不生,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的病证。
    (二)肺与大肠
    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肺与大肠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两者配合协调,从而使肺主呼吸及大肠传导功能均归正常。
    肺与大肠在病变时亦可相互影响。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可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若大肠实热,传导不畅,腑气阻滞,也可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
    (三)脾与胃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阳明经属胃络脾,两者构成表里配合关系。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大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脾与胃的关系,体现为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等三个方面。
    水谷纳运相得: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主运化提供前提;脾主运化、消化食物,转输精微,也为胃的继续摄食提供条件及能量。两者密切合作,才能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及精微、津液的吸收转输。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脾胃诸病候》说:“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景岳全书・脾胃》说:“胃司受纳,脾主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 若脾失健运,可导致胃纳不振,而胃气失和,也可导致脾运失常,最终均可出现纳少脘痞、腹胀泄泻等脾胃纳运失调之症。
    气机升降相因:脾胃居中,脾气主升而胃气主降,相反而相成。脾气升则肾气、肝气皆升,胃气降则心气、肺气皆降,故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方面,脾气上升,将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上输布,自然有助于胃气之通降;胃气通降,将受纳之水谷、初步消化之食糜及食物残渣通降下行,也有助于脾气之升运。脾胃之气升降相因,既保证了饮食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又维护着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若脾虚气陷,可导致胃失和降而上逆,而胃失和降,亦影响脾气升运功能,均可产生脘腹坠胀、头晕目眩、泄泻不止、呕吐呃逆、或内脏下垂等脾胃升降失常之候。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燥湿相济:脾与胃相对而言,脾为阴脏,以阳气温煦推动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升清,故性喜燥而恶湿;胃为阳腑,以阴气凉润通降用事,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性喜润而恶燥。故《临证指南医案・卷二》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 脾易湿,得胃阳以制之,使脾不至于湿;胃易燥,得脾阴以制之,使胃不至于燥。脾胃阴阳燥湿相济,是保证两者纳运、升降协调的必要条件。若脾湿太过,或胃燥伤阴,均可产生脾运胃纳的失常。如湿困牌运,可导致胃纳不振;胃阴不足,亦可影响脾运功能。脾湿则其气不升,胃燥则其气不降,可见中满痞胀、排便异常等症。
    (四)肝与胆
    肝胆同居右胁下,胆附于肝叶之间,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足少阳经属胆络肝,两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肝与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等方面。
    同司疏泄: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两者协调合作,使胆汁疏利到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肝气疏泄正常,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而胆汁排泄无阻,又有利于肝气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若肝气郁滞,可影响胆汁疏利,或胆腑湿热,也影响肝气疏泄,最终均可导致肝胆气滞、肝胆湿热或郁而化火,肝胆火旺之证。
    共主勇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而决断又来自肝之谋虑,肝胆相互配合,人的情志活动正常,遇事能作出决断。如《类经・藏象类》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实际上,肝胆共主勇怯是以两者同司疏泄为生理学基础的。若肝胆气滞,或胆郁痰扰,均可导致情志抑郁或惊恐胆怯等病症。
 樓主| 家邻 發表於 2009-8-28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P>     (五)肾与膀胱
    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两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肾与膀胱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共主小便方面。肾为主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贮尿排尿,是为水腑。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蒸化及固摄功能正常发挥,则尿液能够正常生成,贮于膀胱并有度地排泄。膀胱贮尿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气的主水功能。因此,肾与膀胱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贮存与排泄。病理上,两者亦常相互影响。若肾气虚弱,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可影响膀胱的贮尿排尿,而见尿少、癃闭或尿失禁。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也可影响到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以致出现小便色质或排出的异常。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奇恒之腑具有相同的生理特点,即“藏精气而不泻”。奇恒之腑虽大多没有自身所属的经脉(胆为六腑之一,故除外),但与奇经八脉有较多的联系,而五脏及其所属经脉与奇经八脉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因而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助、相互为用的关系,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一)五脏与女子胞
    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而月经的产生,胎儿的孕育,都有赖于神的调控、气的推动和精血的充养。心藏神,主行血化血;肝主疏泄,凋畅气机和情志,藏血而为血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并能统血;肾藏精,主生殖而为先天之本。因而皆与女子胞的功能密切相关。又,女子胞的发育有赖于“天癸” 的作用,而天癸乃肾精肾气充盈至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肾精肾气充足,天癸来至,冲任二脉通畅充盛,女子月经来潮并开始排卵,则初步具备了生殖能力。五脏当中,女子胞与心、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心藏神,主司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女子胞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都与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相关,都受心神的调节,故心神内守,心理活动稳定,心情舒畅,是女子月经按时来潮和适时排卵以成孕育的重要条件。心又主司血液的运行和化生,而女子以血为本,故心血充盛以养心脉,心气充沛以行血通畅,对女子胞的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功能,具有重要的资助和促进作用。若心神不宁,或心血不足,或心气虚衰,都可影响胞宫的功能而导致月经周期失调,甚或不孕。
    肝主疏泄而藏血,为全身气血情志调节之枢。女子胞的主要生理作用在于血的藏与泄。肝主藏血,称为血海,为妇女经血之本。肝血充足,下注冲脉血海,则冲脉盛满,血海充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冲和,条达升发,气行则血行,故使任脉通,大冲脉盛;肝气疏泄,气机畅达,则情志舒畅,既无抑郁,又无亢奋。故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正常,可使气血和调,心情舒畅,月事以时下,卵子适时排。因此,肝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月经和孕育方面。女子以血为体,以气为用,经、带、胎、产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无不与气血情志相关,无不依赖于肝之藏血和疏泄功能,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临证指南医案・卷九》)之说。
    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为水谷之精所化,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女子则上为乳汁,下为月经。女子胞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经血的化生与经血的固摄两个方面。脾气健旺,化源充足,统摄有权,则经血藏与泄正常。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精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肾与女子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天癸的至竭和月经、孕育方面。天癸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机能成熟所必需的重要物质,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因此,女子到了青春期,肾精肾气充盈,天癸来至,并在天癸的作用下,胞宫发育成熟,应时行经和排卵,于是有了生育能力,为孕育胎儿准备了条件。反之,进入老年,由于肾精肾气衰少,天癸由少而至衰竭,于是月经闭止,生育能力也随之丧失了。
    (二)五脏与脑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故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又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种不同的表现,分别由心、肝、肺、脾、肾五脏主司,即所谓“五神脏”。脑的功能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精气充盈,功能旺盛,才能化养五神并发挥其生理功能。
    “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主运血之心脏;“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
    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魄生而主司感觉,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腐熟运化五谷,气血化源充足,五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入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杲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以治脑病的先河。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气机调畅,血气和调,则脑清神聪,魂化而主司运动及内在思维。若疏泄失常,肝气抑郁或亢逆,则见精神失常,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为中风昏厥;若肝失藏血,神失所养,魂不得涵养而飞荡,则见运动障碍或梦吃夜游等。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脑为髓海。髓由精化,“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石扁)・卷四》),故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藏象学说认为,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其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病亦从五脏论治,其关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异常的病证,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与脑的病变,而应从五脏论治。
 樓主| 家邻 發表於 2009-8-28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P>    (三)五脏与脉
    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故又称“血脉”,以与经络系统中“经脉”的概念区别。脉的柔韧、舒缩以及血液的畅行,与五脏的功能皆有关。
    心主血脉,心脏与脉管连接为一个密闭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此系统中运行不息,主要依赖心脏的搏动,而心脏的正常搏动,是心气及其心阴和心阳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协调的结果。心气及心阴和心阳,不仅推动和调控着心脏的搏动,而且随着心脏的搏动,还推动和调控着脉管的舒缩。心气虚则推动无力,可致心脏搏动及脉管舒缩无力,血行瘀滞;心阳虚则温煦无权,可致心动迟缓,血脉拘急,血行瘀滞;心阴虚则凉润功能减退,可致心动过速,脉管弛张,血流加快。心血在脉中运行,不仅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而且濡养心脏、脉管及心脉(心脏本身的血管)本身。心血不足,或血质异常,心脏、脉管及心脉因其失濡或濡养失常可出现硬化性病变。又,心藏神,神驭气,对心脏的搏动、血管的舒缩及血液的运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脾主统血,脾气健运,固摄和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脾气虚弱,统血无权,脉管固摄血液的能力减退,可致血液逸出脉外而见各种出血。脾又为血液生化之源,与血液生成的数量和质量皆有密切关系,因而与脉的柔韧和舒缩有关。
    肺主气,朝百脉,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又,血液的生成质量与肺的呼吸功能有关。
    若呼吸正常,气体得到充分交换,血液中的清气含量丰富,对心脏、脉管及心脉则有较好的濡养作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畅达则心脏搏动有序,脉管舒缩有度;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使人心情舒畅,既无抑郁又无亢奋,则维持心脏搏动稳定及脉管舒缩有度。因此,肝气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血液运行通畅而无瘀滞。
    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之本。肾阳资助心阳,促进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收缩;肾阴资助心阴,减缓心脏的搏动及促使脉管舒缓。临床上既可见心肾阳虚,温煦推动无力的心率缓慢的心脏病,又常见心肾阴虚,凉润宁静功能减退的心率快速的心脏病。
    另外,气候寒冷或暑热、情志过激、过度劳累及饮食失宜等,对心脏、脉管、心脉等均有不同的影响。避免过寒过热,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适度和饮食卫生,是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四)五脏与骨、髓
    肾藏精,精化髓,髓充骨,精足则髓满骨充,骨骼发育健全,身体强壮。
    髓,作为奇恒之腑,是指盛纳脊髓的脊髓腔。肾藏精,精化髓,肾精充足则脊髓得以充养。由于肾精的充盛与五脏六腑之精是否充足有关,故骨与髓的发育与五脏精气也有密切的关系。
</p>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