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绝世名将,巧计破匈奴│179

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28 01:39

随着秦国的日益强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六国,越来越直面灭国的危机。

六国也不甘心引颈受戮,而是以各自认为可行的方法,努力谋求自救。当然,六国之间一直没少了勾心斗角,互相争斗。大家的心理是,这样虽然不会削弱秦国,免不了自己最终的灭亡,但至少,比别的国家死的慢点不是。

在此期间,六国也不是没有惊才绝艳的人物出现。这些人,虽然很难以一己之力,挽大厦于将倾,但都或多或少的,减缓了自己国家灭亡的速度。甚至于,如果这些人得遇真正的明主全力支持的话,未尝没有机会战胜秦国。

赵国,在廉颇之后,就又成长起来一位绝世的名将,李牧。

李牧,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赵国人。李牧一生堪称百战百胜,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早年的李牧,我们现在可以找到的资料较少,大部分时间不可考。我们能知道的是,青年时期的李牧,主要活跃在赵国边境的代地雁门郡一带,其作战目标为抗击匈奴人的入侵。

此时的李牧,已经成了赵军边境守军的主要将领。这个时间应该在赵惠文王中、后期。赵惠文王公元前299年即位,公元前266年病死。也就是说,李牧成长为边军将领的时间,应该是这个时间段中,比较靠后的位置。

赵国的军队,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轻骑兵逐渐成为赵国军队序列中,机动性、战斗力最强的兵种。李牧更是深谙骑兵作战的诀窍。

但是李牧也明白,赵国的骑兵战术,主要就是学自现在自己面对的敌人。所以,赵国骑兵的机动性、战斗力,比起其他六国来,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偏偏不能和对面的匈奴人比。所以,面对匈奴人的入侵时,李牧主要采取的是守势。

青年时期的李牧用兵就颇有章法。他根据当地的情况,设置官吏,筹集军费,厚待士卒,勤于训练。很快,李牧手下就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能战能守的军队。

李牧派出大量哨探,随时掌握匈奴人的动向。只要见到匈奴人入侵,立刻发出报警讯号。同时,李牧要求手下军民,一旦敌人入侵,没有进攻命令,不得随意出击,而要将人马物资等迅速撤入修建好的堡垒之内,凭借堡垒据守。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交锋,虽然没有大规模杀伤敌军,但是自己人马物资的损失也微乎其微,最关键的是,让敌人每次几乎都空手而归,丝毫物资也抢不到。

要知道,游牧民族在水草不好的年景,如果不能通过抢劫来补充物资,严酷的冬天,就能自然淘汰掉大量的人口。

李牧正是通过这一点,以守为攻,以不胜为大胜,让匈奴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但是长时间只守不攻,难免受到军中主战派的诟病,遭到很多人非议,认为李牧胆小无能,不敢出击。

这种非议一直传到赵王的耳朵里。赵王也是心中恼怒,勒令李牧主动出击。但是李牧认为主动出击对赵军不利,拒绝执行命令。

气愤不已的赵王召回李牧,另派人代替李牧,担任边军将领的职务。

新任将领倒是勇猛,到任后,只要匈奴人敢来入侵,就立刻带人正面出战。可惜,正面决战中,赵军不是匈奴人的敌手,败多胜少,接连失利,以至于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看到这种情况,赵王也傻了眼,这才明白了李牧的良苦用心。不得已,只得再次任命李牧为边军将领。

李牧呢,则是称病不出,并没有接受赵王的任命。赵王现在知道李牧的重要性了,再三请求。李牧最后提出要求:『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

这里的李牧,是在向赵王要权。就是我在边境的作战方案,你即使作为国王,也不能随意的胡乱干涉。本来吗,远隔千里,胡乱指挥,怎么可能打胜仗?

认清形势的赵王这次痛快的答应了。于是李牧再次回到边境。接下来,李牧还是一如既往,坚守不出,匈奴再次没了脾气。

不过,李牧并不是真的只会守,不能攻,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时机而已。

就在匈奴人越来越猖狂,越来越轻视李牧,而赵军的军力、士气持续上涨,请战呼声越来越高时,李牧决定主动出击,毕其功于一役。

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战马1万3千匹,勇士5万,弓箭手10万,加紧训练,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

接下来,李牧又安排边境军民,四处随意放牧,给匈奴人一个毫无防范的印象,旨在诱敌深入。

匈奴人见有便宜可占,开始入侵抢掠。赵军假意败退,将匈奴人诱进包围圈。李牧率军从两侧包抄,截断敌军退路,大破入侵的10余万匈奴骑兵。

接下来,李牧率军急进,乘胜追击,灭襜褴chān lán,破东胡、降林胡,打得匈奴单于狼狈逃窜。赵国声威大振。

此一战,打得匈奴人伤筋动骨,大伤元气。此后十多年,不敢侵犯赵国边境。

李牧一战,给赵国迎来了十余年边境的平安。

这一下,赵国终于可以松口气,能全心全意的对抗秦国的不断入侵了。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