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好生第十(一)

孔子家语作者:孔子,弟子发布:华夏士子

2021-10-6 18:18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對.公曰:『寡人有問於子而子無言.何也.』對曰:『以君之問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為對.』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為君也.其政好生而惡殺吳曰:其為政事好生惡殺也.其任授賢而替不肖吳曰:用人則取其賢者.而不肖則不用之也.德若天地而靜虛吳曰:德之大如天地也.⊙靜虛:清靜無欲.化若四時而變物也吳曰:化民四時.如之變化萬物.⊙變物:使萬物變化.是以四海承風⊙承風:接受教化.暢於異類王曰:異類.四方之夷狄也.吳曰:天下咸奉承其風教.以及於夷狄皆仰舜德.⊙異類:指與人不是同類的動植物。這裡指中國周邊的胡夷。.鳳翔麟至.鳥獸馴德王曰:馴.順.吳曰:言禽獸皆順其德.⊙馴:順從.無他也.好生故也吳曰:知人無害之之心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問.是以緩對.』

白話譯文
魯哀公向孔子問道:『從前舜戴的是什麼帽子啊?』孔子不回答。魯哀公說:『我有問題問你,你卻不說話,這是為什麼呢?』孔子回答說:『因為您問問題不先問重要的,所以我正在思考怎樣回答。』魯哀公說:『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呢?』
孔子說:『舜作為君主,他的政治是愛惜生命而厭惡殺戮,他用人的原則是以有才能的人替換無才能的人。他的仁德像天地一樣廣大而又清淨無欲,他的教化像四季一樣使萬物變化。所以,四海之內都接受了他的教化,甚至遍及動植物之類,鳳凰飛來,麒麟跑來,鳥獸都被他的仁德感化。這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愛惜生命的緣故。您不問這些治國之道而問戴什麼帽子,所以我才遲遲不做回答。』

孔子讀史.至楚復陳王曰:陳夏徵舒殺其君.楚莊王討之.因陳取之.而申叔時諫莊王從之還復陳.喟然歎曰:『賢哉楚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達其義.匪莊王之賢.不能受其訓延章曰:使楚王之不賢而暴.則申叔其或坐罪矣.』

白話譯文
孔子讀史料,當讀到楚國恢復陳國政權,而沒有吞併時,非常感慨,讚歎說:『那一位楚王真是賢明呀!他做到了不貪占那麼大的一個擁有千輛戰車的國家,卻一定要看重自己說話的信用。當時如果沒有申叔那樣忠誠守信的部下勸諫,就不能實現這樣符合道義的事。如果楚莊王自己不賢明,也是聽不進這樣的規勸的。』

歷史背景
【莊王復陳】【史記·陳杞世家】記:陳靈公同大夫孔甯、儀行父和寡婦夏姬私通,還戲言夏姬之子夏征舒既像靈公,又像孔甯、儀行父,夏征舒聞之大怒,將靈公射殺,自立為陳侯。莊王率諸侯伐陳,許下承諾『吾誅征舒而已。』征伐陳大勝,莊王卻將陳列為陳縣。大家紛紛朝賀,申叔時出使齊國歸來,報告政事後,不賀而走,楚王問他為何不道賀,申叔時回答:『鄙語有之,牽牛徑人田,田主奪之牛。徑則有罪矣,奪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為賊弑君,故征兵諸侯,以義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則後何以令於天下!』莊王聽了以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隨即取消陳縣,並按照事先的諾言,將靈公之太子午從晉國迎接回來即位。

孔子常自筮⊙筮:shì,古代用蓍草占卦:『龜為卜,策為筮』其卦.得賁焉⊙賁:bì,從貝卉聲,飾也。此處指六十四卦中的賁卦,【易經·賁卦·上九】:『白賁,無咎。』孔穎達【周易正義】:『以自為飾而無憂患。』離下艮上。象徵著可以有小利,且可以有所往的意思.愀然⊙愀:qiǎo,臉色改變,多指悲傷、嚴肅有不平之狀.子張⊙子張:即顓孫師,字子張,孔門弟子之一進曰:『師聞卜者得賁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對曰:『以其離耶⊙離:lí,相距,隔開。此處指八卦中的離卦,賁卦為離下艮上.在【周易】.山下有火謂之賁王曰:離下艮上.離為火.艮為山.非正色之卦也.夫質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賁王曰:賁.飾.非吾兆也⊙非吾兆:不是有利益於我的徵兆.吾聞丹漆不文⊙丹漆不文:红漆不需要塗紋案.白玉不雕.何也.質有餘不受飾故也.』

白話譯文
孔子常常自已占卦。有一次占得【賁】卦,臉色變得很難看,顯示出不高興的樣子。 弟子子張上前問道:『我聽說占卜得【賁】卦,是吉利的呀,老師,您的臉色為啥顯得不高興呢?』
孔子回答說:『因為它賁卦中的離卦!在【周易】裡,山下有火叫【賁】卦,不是正色的卦呢!從質地說,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色應該正,我現在占得【賁】卦,不是我的好兆頭。我聽說:一件好東西,塗了朱紅色以後,就不必再繪花紋;白玉己經是一塊好玉,也就不用再加以雕刻。為什麼呢?質地已經夠好的東西,便不可追求好上加好,貪圖無限,所以不要再接受修飾了。』

孔子曰:『吾於甘棠.見宗廟之敬甚矣王曰:邵伯聽訟於甘棠.愛其樹.作甘棠之詩也.思其人必愛其樹.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白話譯文
孔子說:『我通過【甘棠】這首詩,看到作者對祖先是非常尊敬的呀!思念那個人就必定也愛護他曾經愛護過的樹,尊敬那個人也就必定會敬重他居住過的地方,這就是道呀!』

典故背景
召公奭為周文王的長庶子,他與周公分陝而治,巡行陝間鄉里,舍于甘棠之下,決獄於阡陌隴畝之間,深受群眾愛戴。百姓賦【甘棠】之詩,敬其人而愛其樹。召公之德政教化,被稱作『甘棠遺愛』。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