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六讲 聪明反被聪明误

中庸赏析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6 12:02

子曰:“人皆曰:‘予知知:聪明。’驱而纳诸罟罟:音gǔ,捕兽的网擭:音huò,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辟:音bi,同“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期月:一整月。期,音jī,指一周年,一整月守也。”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在上一章中,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称赞舜具有大智慧。本章则从另一个角度指出,那些总以为自己聪明的人,其实并非真有智慧,而只是玩弄小聪明而已。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予知”的“知”,读四声,是聪明的意思。“罟”,是古人捕鱼、捕兽的网。“擭”,是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孔子在这里用“罟擭”比喻罗网。“辟”,与躲避的“避”字同音同义。“期”,指一周年,或一整月。“期月”就是一整月。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在这里讲的,是两类人:一类是知祸而不知避的人。他们自以为聪明,往往好走极端,剑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因而不合中庸之道。这类人,“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他们已经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之中了,却执迷不悟,不知道躲避。另一类是能择而不能守的人。他们知道选择中庸之道是对的,但是,由于修养不够,不能以中正平和的心态处理问题,要么思虑过多,当进而不进;要么欲壑难填,当退而不退,因而难以把握“执两用中”的道理,做事情不是“过”,便是“不及”,达不到恰到好处的要求。这类人,“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虽然也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不能坚守。
以上两类人的共同特点,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生态度,遮蔽了他们的心灵,阻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使他们不明大理,缺乏大智慧,不可能像舜那样,善于听取众人的意见,又善于辨别其中的善恶,隐恶扬善,执两用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以这两类人为镜子,照一照自己,认真反思,时时警醒,引以为戒。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