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四讲 中道何以不行

中庸赏析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6 12:01

【第四章】子曰:“道即中庸之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孔子说:“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够实行了啊!”
第三章,在引述孔子关于中庸是最高的德行这一论断之后,紧接着在第四章中,引述了孔子对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能实行、不能弘扬的原因分析。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这里的“道”,就是中庸之道。“我知之矣”的“知”字,读二声,是知道的意思。“知者过之”的“知”字,与上句中的“知”字,字同音不同,读四声,与智慧的“智”字同音同意。“知者”,也就是智慧超群的人,是与“愚者”相对的。下一句中的“贤者”与“不肖者”相对,“不肖者”,也就是不贤的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喝水吃饭,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本章中,孔子抓住过与不及这个关键点,分析了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实行、不能弘扬的原因。无论是智者的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还是愚者的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也无论是贤者的太过分,还是不肖者的做不到,原因都是不能把握住“中”这个度,不能做得恰到好处,难以达到“中和”的境界。这又是为什么呢?孔子用一个浅显的比喻,一个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指明了其中的深层次原因。他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们天天都要喝水吃饭,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品尝到其中的滋味呢?同样的道理,人们虽然也在天天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悟到其中的真谛,这就是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这个比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们之所以不能把握住“中”这个度,不能做得恰到好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中庸之道”的自觉性。因此,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庸》第五章,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子曰:“道其不行矣夫!”意思是说:“中庸的道理恐怕不能够实行了啊!”这是孔子对自己所期望的“中庸之道”无法推行和弘扬而发的感叹。从《中庸》全篇的逻辑结构来看,起着承接上章,引起下章的作用。这里顺便学习,不再专设一章讲解。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