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3 13:22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我将不再有所言说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再言说,那弟子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言说呢?四季照样在运行,百物照样在生长。天又何尝言说呢?”

孔子为什么说“予欲无言”?

孔子说“予欲无言”,意在行不言之教。子贡担心孔子不再讲学,弟子们就无从学习、传述和遵循。孔子以四季运行、百物生长都不依赖于天的言说做比喻,说明人道也是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孔子以此指示弟子们,身教胜于言教,求学要注重身体力行,多从实际生活中体认,不能只从语言文字中学,还要从贤者的思想品德、所作所为中学。

怎样理解天何言哉的“天”?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话,指出“天”是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行的,表明了孔子对“天”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他把“天”看作一个有生命的、创生万物的大自然。

第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是天创生万物的自然过程,《易传》发挥孔子的思想,指出“生生之谓易”就是天的运行规律,也就是“天道”。

第二,“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是把天看作一切生命之源的敬天观念,《易传》进一步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认为天地最崇高的品德是创造生命,“天德”乃是一切价值之源。

第三,孔子提出君子要“知天命”《论语·为政》,“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人既然是天地所生,就有责任继承天创生万物、爱惜生命的美德,承担起天赋予人的神圣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第四,孔子提出君子要“畏天命”《论语·季氏》,就是要敬畏天的神圣性,敬畏并感恩天创生万物的伟大精神。

综上所述,孔子开创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孕育了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的民族精神,滋养了中国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人文情怀,形成了中国人“和为贵”《论语·学而》、“和而不同”《论语·子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的和谐理念。这些体现着人类普遍价值的光辉思想,就是中华文化贡献于世界、尤其是当今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