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11·15 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3 00:37

子贡曰:“师与商师与商:师即子张,商即子夏,都是孔子的弟子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愈:胜过一筹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两个人谁更强一些?”孔子说:“子张做事常常是过头了,子夏做事常常是达不到。”子贡又问:“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呢?”孔子说:“过头和达不到是一样的。”

怎样理解“过犹不及”?

“师也过”,指子张做事常常是超过了一定的度;“商也不及”,指子夏做事常常是达不到一定的度。子贡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误认为“过头”比“达不到”好,于是孔子说:“过犹不及”,强调无论做任何事情,过头和达不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孔子通过对两个学生的评价,阐发出“中庸之道”的深刻哲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把中庸视为最完美的品德,而“过犹不及”,则是对中庸的具体说明。朱熹作注说,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是对中庸思想的正面表述。“无过无不及”,强调的是适度。只有保持适度,既无过头也无达不到,才能持中,也才能维护和谐,促进事物的正常发展。从这一点上看,过与不及都是不利于事物和谐发展的。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

人们在思想方法上常犯的错误,如片面性,走极端,左右摇摆,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都是不善于把握中庸之道,不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谐”的理念,我们做人做事,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都要学会把握中庸之道,把握事物的度,做到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