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9·29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问答录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0-11-12 20:45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适道:志于道,追求道。适,往。立:坚持道而不变;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按照不同情况灵活处理。”

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的,未必能一起走向道;可以一起走向道的,未必能一起坚守道;可以一起坚守道的,未必能一起通权达变,灵活处事。”

为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这是孔子著名的“为学四阶段”论。孔子提出了人们在求学上进过程中的四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一层比一层高的四个阶梯。第一个阶段,“共学”。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第二个阶段,“适道”。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追求共同的理想,选择共同的道路。在这个阶段上能够一起走向道,就不那么容易了。第三个阶段,“立”。在能够一起走向道的人中,能够经受住任何艰难困苦和挫折失败的考验,始终如一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这就叫做“立”,做到这一点就更不容易了。第四个阶段,“权”。事物的发展是复杂的,一个人,一项事业,要成功地达到理想的彼岸,不但在通常情况下需要“立”的坚守,而且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权”的灵活。而在可与立的人中,能够在特殊情况下通权达变,灵活处事,既完成任务而又不失原则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全面理解和把握这四个阶段,对我们求学上进和交友处事都颇有教益。孔子把“权”作为最高的要求,更值得注意。那么,怎样理解“立”与“权”的关系呢?“立”与“权”的关系,也就是“经”与“权”的关系。“立”或“经”是指原则性,“权”是指灵活性。孔子和儒家强调“经”与“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例如,周武王灭了商朝,诛杀了纣王。有人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谋反。而孟子则认为,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就是“独夫”。纣王不合乎“为君之道”,是个“独夫”,周武王讨伐“独夫”纣王,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周易》也把这一事件称之为“革命”,指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是儒家关于“经”与“权”相互关系的一个典型例证。臣要忠于君,这是“经”,是道德规范,是原则性。但是,如果君是纣王那样的暴君,则可以讨伐他,推翻他,这是“权”,是权衡变通,是坚持原则性前提下的灵活性。这和后世的愚忠思想是不同的。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立”或“经”是方向,是目标,是根本,一定要在“立”或“经”的前提下去讲“权”,离开了“立”或“经”这个前提,所谓“权”就会成为意志薄弱者、投机取巧者、投敌叛变者的借口。孔子说:“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指的就是小人不讲“立”或“经”,在穷困的境遇中便会胡作非为。

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这是一条历史的经验。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运用的出神入化,显示了他高超的决策智慧和领导艺术。周恩来曾经评价说:在运用决策艺术上,毛泽东同志“是最能坚持原则又最能灵活运用的领袖”《周恩来选集·上卷》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