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 陈灵公袒服戏朝 (2)

东周列国志作者:冯梦龙发布:福哥

2020-8-26 02:16

公子宋乃阴聚家众,乘灵公秋祭斋宿,用重赂结其左右,夜半潜入斋宫,以土囊①压灵公而杀之,托言『中魇②暴死』。归生知其事而不敢言。按孔子作【春秋】,书:『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释公子宋而罪归生,以其身为执政,惧谮从逆,所谓『任重者,责亦重』也。圣人书法,垂戒人臣,可不畏哉!

①土囊:土袋。

②魇:梦魇。梦中因压胸而惊死。

次日,归生与公子宋共议,欲奉公子去疾为君。去疾大惊,辞曰:『先君尚有八子,若立贤,则去疾无德可称;若立长,则有公子坚在。去疾有死,不敢越也。』

于是逆公子坚即位,是为襄公。总计穆公共有子十三人:灵公夷被弑,襄公坚嗣立,以下尚有十一子,曰公子去疾字子良,曰公子喜字子罕,曰公子騑字子驷,曰公子发字子国,曰公子嘉字子孔,曰公子偃字子游,曰公子舒字子印;又有公子丰,公子羽,公子然,公子志。襄公忌诸弟党盛,恐他日生变,私与公子去疾商议,欲独留去疾,而尽逐其诸弟。去疾曰:『先君梦兰而生,卜曰:「是必昌姬氏之宗。」夫兄弟为公族,譬如枝叶盛茂,本是以荣。若剪枝去叶,本根俱露,枯槁可立而待矣。君能容之,固所愿也。若不能容,吾将同行,岂忍独留于此,异日何面目见先君于地下乎?』

襄公感悟。乃拜其弟十一人皆为大夫,并知①郑政。公子宋遣使求成于晋,以求安其国。此周定王二年事也。①知:主持。

明年,为郑襄西元年,楚庄王使公子婴齐为将,率师伐郑,问曰:『何故弑君?』

晋使荀林父救之,楚遂移兵伐陈。郑襄公从晋成公盟于黑壤。

周定王三年,晋上卿赵盾卒。卻缺代为中军元帅,闻陈与楚平②,乃言于成公,使荀林父从成公率宋、卫、郑、曹四国伐陈。晋成公于中途病薨,乃班师。立世子孺为君,是为景公。②平:媾和。

是年,楚庄王亲统大军,复伐郑师于柳棼。晋卻缺率师救之,袭败楚师。郑人皆喜,公子去疾独有忧色。襄公怪而问之。去疾对曰:『晋之败楚,偶也。楚将泄怒于郑,晋可长恃乎?行见楚兵之在郊①矣!』

①郊:都邑之郊外。

②斫:大锄。砍、挖。

明年,楚庄王复伐郑,屯兵于颖水之北。适公子归生病卒,公子去疾追治尝鼋之事,弑公子宋,暴其尸于朝,斫②子家之棺而逐其族。遣使谢楚王曰:『寡人有逆臣归生与宋,今俱伏诛。寡君愿因陈侯而受歃于上国。』

庄王许之。遂欲合陈、郑同盟于辰陵之地,遣使约会陈侯。使者自陈还,言:『陈侯为大夫夏征舒所弑,国内大乱。』

有诗为证:

周室东迁世乱离,纷纷篡弑岁无虚。

妖星入斗征三国,又报陈侯遇夏舒。

话说陈灵公讳平国,乃陈共公朔之子,在周顷王六年嗣位。为人轻佻惰慢,绝无威仪。且又耽于酒色,逐于游戏。国家政务,全然不理。宠著两位大夫,一个姓孔名宁,一个姓仪名行父,都是酒色队里打锣鼓的。一君二臣,志同气合,语言戏亵,各无顾忌。其时朝中有个贤臣,姓泄名冶,是个忠良正直之辈,遇事敢言,陈侯君臣,甚畏惮之。又有个大夫夏御叔,其父公子少西,乃是陈定公之子。少西字子夏,故御叔以夏为字,又曰少西氏,世为陈国司马之宫,食采于株林。

御叔娶郑穆公之女为妻,谓之夏姬。那夏姬生得蛾眉凤眼,杏脸桃腮,有骊姬、息妫之容貌,兼妲己、文姜之妖淫。见者无不消魂丧魄,颠之倒之。更有一桩奇事:十五岁时,梦见一伟丈夫,星冠羽服,自称上界天仙,与之交合,教以吸精异气之法。与人交接,曲尽其欢,就中采阳补阴,却老还少,名为『素女采战之术』。在国未嫁,先与郑灵公庶兄公子蛮,兄妹私通,不勾三年,子蛮殀①,死。后嫁于夏御叔为内子,生下一男,名曰征舒。征舒字子南,年十二岁上,御叔病亡。夏姬因有外交,留征舒于城内,从师习学,自家退居株林。孔宁仪行父,向与御叔同朝相善,曾窥见夏姬之色,各有窥诱之意。夏姬有侍女荷华,伶俐风骚,惯与主母做脚揽主顾。孔宁一日与征舒射猎郊外,因送征舒至于株林,留宿其家。孔宁费一片心机,先勾搭上了荷华,赠以簪珥,求荐于主母,遂得人马,窃穿其锦裆以出,夸示于仪行父。行父慕之,亦以厚币交结荷华,求其通款。

①殀:夭折。

夏姬平日窥见仪行父身材长大,鼻准丰隆,也有其心。遂遣荷华约他私会。仪行父广求助战奇药,以媚夏姬,夏姬爱之,倍于孔宁。仪行父谓夏姬曰:『孔大夫有锦裆之赐,今既蒙垂盼,亦欲乞一物为表记,以见均爱。』

夏姬笑曰:『锦裆彼自窃去,非妾所赠也。』

因附耳曰:『虽在同床,岂无厚薄?』

乃自解所穿碧罗裙为赠。仪行父大悦。自此行父往来甚密,孔宁不免稍疏矣。有古诗为证:

郑风何其淫?桓武化已渺。

士女竞私奔,里巷失昏晓。

仲子墙欲逾,子充性偏狡。

东门忆茹藘,野外生蔓草。

搴裳望匪遥,驾车去何杳?

青衿萦我心,琼琚破人老。

风雨鸡鸣时,相会密以巧。

扬水流束薪,谗言莫相搅!

习气多感人,安能自美好?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