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八佾篇第三

论语译注作者:杨伯峻发布:一叶知秋

2020-8-20 23:11

3.1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白話孔子談到季氏.説:『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樂舞蹈.這都可以狠心做出來.甚麽事不可以狠心做出來呢.』

注釋季氏根據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的記载和漢書劉向傳.這季氏可能是指季平子.卽季孫意如.據韓詩外傳.似以爲季康子.馬融注則以爲季桓子.恐皆不足信.
八佾佾音逸.yì.古代舞蹈奏樂.八個人爲一行.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諸侯用六佾.卽六行.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四佾才是季氏所應該用的.
忍一般人把它解爲『容忍』.『忍耐』.不好.因爲孔子當時並没有討伐季氏的條件和意志.而且季平子削弱魯公室.魯昭公不能忍.出走到齊.又到晉.終於死在晉國之乾侯.這可能就是孔子所『孰不可忍』的事.賈子道術篇:『惻隱憐人謂之慈.反慈爲忍.』這『忍』字正是此意

3.2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白話仲孫.叔孫.季孫三家.當他們祭祀祖先時候.也用天子的禮.唱着雍這篇詩來撤除祭品.孔子説:『雍詩上有這樣的話「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静穆地在那兒主祭.」這兩句話.用在三家祭祖的大廳上在意義上取它哪一點呢.』

注釋三家魯國當政的三卿.
雍也寫作『雝』.詩經周頌的一篇.
相去聲.音向.xiàng助祭者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白話孔子説:『做了人.却不仁.怎樣來對待禮儀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樣來對待音樂呢.』

3.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白話林放問禮的本質.孔子説:『你的問題意義重大呀.就一般禮儀説.與其鋪張浪費.寧可樸素儉約.就喪禮説.與其儀文周到.寧可過度悲哀.』

注釋林放魯人.
易禮記檀弓上云:『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可以看做『與其易也.寧戚』的最早的解釋.『易』有把事情辦妥的意思.如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因此這裏譯爲『儀文周到』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白話孔子説:『文化落後國家雖然有個君主.還不如中國没有君主哩.』

注釋夷狄有君……亡也楊遇夫先生論語疏證説.夷狄有君指楚莊王.吴王闔廬等.君是賢明之君.句意是夷狄還有賢明之君.不像中原諸國却没有.説亦可通.
亡同『無』.在論語中.『亡』下不用賓語.『無』下必有賓語

3.6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白話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説道:『你不能阻止嗎.』冉有答道:『不能.』孔子道:『哎呀.竟可以説泰山之神還不及林放懂禮.居然接受這不合規矩的祭祀嗎.』

注釋旅動詞.祭山.在當時.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資格.季氏只是魯國的大夫.竟去祭祀泰山.因之孔子認爲是『僭禮』.
冉有孔子學生冉求.字子有.小於孔子二十九歲.西元前522—.當時在季氏之下做事.所以孔子責備他

3.7 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

白話孔子説:『君子没有什麽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但是當射箭的時候.相互作揖然後登堂.射箭完畢.走下堂來.然後作揖喝酒.那一種競賽是很有禮貌的.』

注釋其争也君子這是講古代射禮.詳見儀禮鄉射禮和大射儀.登堂而射.射後計算誰中靶多.中靶少的被罰飲酒

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白話子夏問道:『「有酒渦的臉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轉得媚呀.潔白的底子上畫着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麽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子夏道:『那麽.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以後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啓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注釋倩音欠.qiàn.面頰長得好.
盼黑白分明.
絢xuàn.有文采.譯文爲着協韻.故用『畫着花卉』以代之.這三句詩.第一句第二句見於詩經衞風碩人.第三句可能是逸句.王先謙三家詩義集疏以爲魯詩有此一句.
禮後『禮』在什麽之後呢.原文没説出.根據儒家的若干文獻.譯文加了『仁義』兩字.
起友人孫子書楷第先生云:『凡人病困而愈謂之起.義有滯礙隱蔽.通達之.亦謂之起.』説見楊遇夫先生漢書窺管卷九引文

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白話孔子説:『夏代的禮.我能説出來.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殷代的禮.我能説出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作證.這是他們的歷史文件和賢者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件和賢者.我就可以引來作證了.』

注釋杞國名.夏禹的後代.周武王時候的故城卽今日河南的杞縣.其後因爲國家弱小.依賴别國的力量來延長國命.屢經遷移.
宋國名.商湯的後代.故城在今日河南商邱縣南.國土最大的時候.有現在河南商邱以東.江蘇徐州以西之地.戰國時爲齊.魏.楚三國所共滅.
文獻論語的『文獻』和今天所用的『文獻』一詞的概念有不同之處.論語的『文獻』包括歷代的歷史文件和當時的賢者兩項朱注云:『文.典籍也.獻.賢也.』.今日『文獻』一詞只指歷史文件而言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白話孔子説:『禘祭的禮.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想看了.』

注釋禘這一禘禮是指古代一種極爲隆重的大祭之禮.只有天子才能舉行.不過周成王曾因爲周公旦對周朝有過莫大的功勳.特許他舉行禘祭.以後魯國之君都沿此慣例.『僭』用這一禘禮.因此孔子不想看.
灌本作『裸』.祭祀中的一個節目.古代祭祀.用活人以代受祭者.這活人便叫『尸』.尸一般用幼小的男女.第一次獻酒給尸.使他聞到『鬱鬯』一種配合香料煮成的酒的香氣.叫做裸

3.11 或問禘之説.子曰:『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白話有人向孔子請教關於禘祭的理論.孔子説:『我不知道.知道的人對於治理天下.會好像把東西擺在這裏一樣容易罷.』一面説.一面指着手掌

注釋不知也禘是天子之禮.魯國舉行.在孔子看來.是完全不應該的.但孔子又不想明白指出.只得説『不欲觀』.『不知也』.甚至説『如果有懂得的人.他對於治理天下是好像把東西放在手掌上一樣的容易.』
示假借字.同『置』.擺.放的意義.或曰同『視』.猶言『瞭如指掌』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白話孔子祭祀祖先的時候.便好像祖先真在那裏.祭神的時候.便好像神真在那裏.孔子又説:『我若是不能親自參加祭祀.是不請别人代理的.』

注釋吾不與祭.如不祭這是一般的句讀法.『與』讀去聲.音預.yù.參預的意思.『如不祭』譯文是意譯.另外有人主張『與』字仍讀上聲.贊同的意思.而且在這裏一讀.便是『吾不與.祭如不祭』.譯文便應改爲:『若是我所不同意的祭禮.祭了同没祭一般.』我不同意此義.因爲孔丘素來不贊成不合所謂禮的祭祀.如『非其鬼而祭之.諂也』.2.24孔丘自不會參加他所不贊同的祭祀

3.13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奥.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白話王孫賈問道:『「與其巴結房屋裏西南角的神.寧可巴結竈君司命.」這兩句話是什麽意思.』孔子道:『不對.若是得罪了上天.祈禱也没用.』

注釋王孫賈衞靈公的大臣.
與其媚於奥.寧媚如竈這兩句疑是當時俗語.屋内西南角叫奥.弄飯的設備叫竈.古代都以爲那裏有神.因而祭它.
王孫賈和孔子的問答都用的比喻.他們的正意何在.我們只能揣想.有人説.奥是一室之主.比喻衞君.又在室内.也可以比喻衞靈公的寵姬南子.竈則是王孫賈自比.這是王孫賈暗示孔子.『你與其巴結衞公或者南子.不如巴結我.』因此孔子答覆他:『我若做了壞事.巴結也没有用處.我若不做壞事.誰都不巴結.』又有人説.這不是王孫賈暗示孔子的話.而是請教孔子的話.奥指衞君.竈指南子.彌子瑕.位職雖低.却有權有勢.意思是説.『有人告訴我.與其巴結國君.不如巴結有勢力的左右像南子.彌子瑕.你以爲怎樣.』孔子却告訴他:『這話不對.得罪了上天.那無所用其祈禱.巴結誰都不行.』我以爲後一説比較近情理

3.14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白話孔子説:『周朝的禮儀制度是以夏商兩代爲根據.然後制定的.多麽豐富多彩呀.我主張周朝的.』

注釋二代夏.商兩朝

3.15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白話孔子到了周公廟.每件事情都發問.有人便説:『誰説叔梁紇的這個兒子懂得禮呢.他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請教.』孔子聽到了這話.便道:『這正是禮呀.』

注釋太廟古代開國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廟便叫做太廟.周公旦是魯國最初受封之君.因之這太廟就是周公的廟.
鄹人之子鄹音鄒.zōu,又作郰.地名.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鄉郰邑.』有人説.這地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曲阜縣東南十里的西鄒集.『鄹人』指孔子父親叔梁紇.叔梁紇曾經作過鄹大夫.古代經常把某地的大夫稱爲某人.因之這裏也把鄹大夫叔梁紇稱爲『鄹人』

3.16 子曰:『射不主皮.爲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白話孔子説:『比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爲各人的氣力大小不一樣.這是古時的規矩.』

注釋射不主皮『皮』代表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當中畫着各種猛獸或者别的東西.最中心的又叫做『正』或者『鵠』.孔子在這裏所講的射應該是演習禮樂的射.而不是軍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爲主.不以穿破皮侯與否爲主.儀禮鄉射禮云.『禮射不主皮』.蓋本此.
爲去聲.wèi.因爲.
同科同等

3.17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白話子貢要把魯國每月初一告祭祖廟的那隻活羊去而不用.孔子道:『賜呀.你可惜那隻羊.我可惜那種禮.』

注釋去從前讀爲上聲.因爲它在這裏作爲及物動詞.而且和『來去』的『去』意義不同.
告朔餼羊『告』.從前人讀梏.gù.入聲.『朔』.每月的第一天.初一.『餼』.xì.『告朔餼羊』.古代的一種制度.每年秋冬之交.周天子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給諸侯.這曆書包括那年有無閏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因之叫『頒告朔』.諸侯接受了這一曆書.藏於祖廟.每逢初一.便殺一隻活羊祭於廟.然後回到朝廷聽政.這祭廟叫做『告朔』.聽政叫做『視朔』.或者『聽朔』.到子貢的時候.每月初一.魯君不但不親臨祖廟.而且也不聽政.只是殺一隻活羊『虚應故事』罷了.所以子貢認爲不必留此形式.不如乾脆連羊也不殺.孔子却認爲儘管這是殘存的形式.也比什麽也不留好.
愛可惜的意思

3.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爲諂也.』

白話孔子説:『服事君主.一切依照做臣子的禮節做去.别人却以爲他在諂媚哩.』

3.19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白話魯定公問:『君主使用臣子.臣子服事君主.各應該怎麽樣.』孔子答道:『君主應該依禮來使用臣子.臣子應該忠心地服事君主.』

注釋定公魯君.名宋.昭公之弟.繼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西元前509—495『定』是諡號

3.20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白話孔子説:『關雎這詩.快樂而不放蕩.悲哀而不痛苦.』

注釋關雎詩經的第一篇.但這篇詩並没有悲哀的情調.因此劉台拱的論語駢枝説:『詩有關雎.樂亦有關雎.此章據樂言之.古之樂章皆三篇爲一.……樂而不淫者.關雎葛覃也.哀而不傷者.卷耳也.』
淫古人凡過分以至於到失當的地步叫淫.如言『淫祀』不應該祭祀而去祭祀的祭禮.『淫雨』過久的雨水

3.21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白話魯哀公向宰我問.作社主用什麽木.宰我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意思是使人民戰戰栗栗.』孔子聽到了這話.責備宰我説:『已經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釋了.已經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經過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注釋社土神叫社.不過哀公所問的社.從宰我的答話中可以推知是指社主而言.古代祭祀土神.要替他立一個木製的牌位.這牌位叫主.而認爲這一木主.便是神靈之所憑依.如果國家有對外戰争.還必需載这一木主而行.詳見俞正燮癸巳類稾.有人説『社』是指立社所栽的樹.未必可信.
宰我孔子學生.名予.字子我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白話孔子説:『管仲的器量狹小得很呀.』有人便問:『他是不是很節儉呢.』孔子道:『他收取了人民的大量的市租.他手下的人員.一人一職.從不兼差.如何能説是節儉呢.』那人又問:『那末.他懂得禮節麽.』孔子又道:『國君宫殿門前.立了一個塞門.管氏也立了個塞門.國君設讌招待外國的君主.在堂上有放置酒杯的設備.管氏也有這樣的設備.假若説他懂得禮節.那誰不懂得禮節呢.』

注釋管仲春秋時齊國人.名夷吾.做了齊桓公的宰相.使他稱霸諸侯.
三歸『三歸』的解釋還有:國君一娶三女.管仲也娶了三國之女集解引包咸説.皇侃義疏等三處家庭俞樾羣經平議地名.管仲的采邑梁玉繩瞥記藏泉幣的府庫武億羣經義證.我認爲這些解釋都不正確.郭嵩燾養知書屋文集卷一釋三歸云:『此蓋管子九府輕重之法.當就管子書求之.山至數篇曰.「則民之三有歸於上矣.」三歸之名.實本於此.是所謂三歸者.市租之常例之歸之公者也.桓公既霸.遂以賞管仲.漢書地理志.食貨志並云.桓公用管仲設輕重以富民.身在陪臣.而取三歸.其言較然明顯.韓非子云.「使子有三歸之家」.説苑作「賞之市租」.三歸之爲市租.漢世儒者猶能明之.此一證也.晏子春秋辭三歸之賞.而云厚受賞以傷國民之義.其取之民無疑也.此又一證也.』這一説法很有道理.我還再舉兩個間接證據.戰國策一説:『齊桓公宫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管仲故爲三歸之家以掩桓公.非自傷於民也.』似亦以三歸爲市租.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建安十五年令曰:『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亦以管仲不是清廉之士.當指三歸.
攝兼職.
樹塞門樹.動詞.立也.塞門.用以間隔内外視線的一種東西.形式和作用可以同今天的照壁相比.
好古讀去聲.友好.
反坫坫音店.diàn.用以放置器物的設備.用土築成的.形似土堆.築於兩楹廳堂前部東西各有一柱之間.詳全祖望經史問答.
而假設連詞.假如.假若

3.23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白話孔子把演奏音樂的道理告給魯國的太師.説道:『音樂.那是可以曉得的:開始演奏.翕翕地熱烈.繼續下去.純純地和諧.皦皦地清晰.繹繹地不絕.這樣.然後完成.』

注釋語去聲.yù.告訴.
大師大音泰.tài.樂官之長.
翕xī.
從去聲.zòng.
皦音皎.jiǎo

3.24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爲木鐸.』

白話儀這個地方的邊防官請求孔子接見他.説道:『所有到了這個地方的有道德學問的人.我從没有不和他見面的.』孔子的隨行學生請求孔子接見了他.他辭出以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説:『你們這些人爲什麽着急没有官位呢.天下黑暗日子也長久了.聖人也該有得意的時候了.上天會要把他老人家做人民的導師哩.』

注釋儀封人儀.地名.有人説當在今日的開封市内.未必可靠.封人.官名.左傳有穎谷封人.祭封人.蕭封人.吕封人.大概是典守邊疆的官.説本方觀旭論語偶記.
請見.見之兩個『見』字從前都讀去聲.音現.xiàn.『請見』是請求接見的意思.『見之』是使孔子接見了他的意思.何焯義門讀書記云:『古者相見必由紹介.逆旅之中無可因緣.故稱平日未嘗見絕于賢者.見氣類之同.致詞以代紹介.故從者因而通之.夫子亦不拒其請.與不見孺悲異也.』
從者『從』去聲.zòng.
喪去聲.sàng.失掉官位.
木鐸銅質木舌的鈴子.古代公家有什麽事要宣佈.便摇這鈴.召集大家來聽

3.25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白話孔子論到韶.説:『美極了.而且好極了.』論到武.説:『美極了.却還不够好.』

注釋韶舜時的樂曲名.
美.善『美』可能指聲音言.『善』可能指内容言.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堯『禪讓』而來.故孔子認爲『盡善』.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由討伐商紂而來.儘管是正義戰.依孔子意.却認爲『未盡善』.
武周武王時樂曲名

3.26 子曰:『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白話孔子説:『居於統治地位不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不嚴肅認真.參加喪禮的時候不悲哀.這種樣子我怎麽看得下去呢.』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