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88|回復: 0

糖尿病下肢疼痛!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怎么治?

[複製鏈接]
广东省中医院 發表於 2020-5-31 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糖友们出现下肢麻痛,首先想到的是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 ,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是以『痛』『麻』『顽固』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影响到睡眠,严重影响糖友的生活质量。我们已多次介绍,那么还有没有其它什么病也会引起糖友下肢疼痛呢?接下来,要分享一位糖友——谢阿姨的经历。

谢阿姨平时血糖控制欠佳,5个月前开始出现双足及脚踝的肿痛、麻木,伴有疲倦乏力,下肢大片色素沉着,局部发黑,血管迂曲,针刺样疼痛,夜间为主,行走时一瘸一拐,踮着脚尖走路,严重影响生活,遂到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完善肌电图提示双侧腓肠神经周围性损害。下肢动脉彩超也提示:双侧胫后动脉闭塞,左胫前动脉上段闭塞。诊断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那什么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这是一个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麻烦,治疗难度更大的疾病。

一、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

是糖尿病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之一。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血管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出现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下图右侧足,为典例LEAD表现)。LEAD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达6.90%~23.80%,晚期糖尿病性LEAD是导致糖尿病足截肢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二、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不再傻傻分不清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烧灼样疼痛、针刺痛、虫爬感、闪痛或电击痛;行走痛,常描述为『赤脚走在热沙上』;肌肉痉挛;触碰床单后引起疼痛等症状,常从足趾开始,随后双侧对称性扩展,呈套袜状分布并逐渐影响到足部和下肢。疼痛症状偶尔也可累及双手,指尖最先受累。夜间加重,大量研究证实,超过60%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难以入睡,疼痛强度与睡眠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而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60%的患者感觉日常生活疲惫不堪,40%的患者会伴有困倦和乏力,继而精神恍惚,严重的还会导致近30%的患者出现失望、烦躁等精神障碍。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常伴有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各种功能的受损。

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的发展过程

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的发展过程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下肢畏寒、发凉感等。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即使在患者休息时也存在肢端疼痛,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

分期临床表现

按Foutaine分期方法,临床表现可以划分为4期:

Ⅰ期,无临床症状的阻塞性动脉病变;

Ⅱ期,间歇性跛行,这是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AD)的最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Ⅲ期,缺血性静止性疼痛,是PAD最严重的临床表现;

Ⅳ期,溃疡或坏疽期,典型溃疡的发病部位是肢体远端,尤其在创伤后,溃疡常不能愈合。

患者大多数在Ⅲ~Ⅳ期才就诊,由于就诊时机偏晚,常需要血管外科介入或搭桥治疗,治疗效果欠佳且花费巨大。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导致溃疡坏疽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导致溃疡坏疽

三、还有这些疾病,也会导致下肢疼痛!

1.腰椎管狭窄——也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但该病的症状与体位明显相关,改变体位可使症状减轻或缓解,同时肢体动脉搏动正常。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青年男性,有吸烟史,伴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累及四肢中小动脉,上肢较多见,造影的典型表现为中小动脉节段性闭塞。

3.动脉栓塞——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肢体疼痛、苍白、麻木、运动障碍及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常房颤、瓣膜病等病史。

四、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如何治疗?

两者都是与糖尿病相关疾病,所以,一般治疗方面,都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适当运动,严格戒烟等,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但具体治疗上,针对不同病因,又有不周针对治疗方法:

1、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包括营养神经、抗氧化、改善循环、改善代谢及对症止痛。

2、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治疗包括抗聚、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对于晚期患者,则需要介入或手术治疗,以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五、中医如何治疗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根据其『痛、麻、瘀、顽』 的特点,古代医家将其归属『痹症』『筋痹』『麻木 』。目前中医多称为『消渴筋痹』。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标实以痰浊、瘀血为主。其瘀血阻络贯穿始终。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属于中医『脱疽』『脉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以气血、阴阳亏虚多见,标实以湿、寒、热、痰、瘀多见。经脉瘀阻贯穿始终。

消渴病导致脉痹脱疽

消渴病导致脉痹脱疽

结合两病病因病机多有重叠,下肢动脉硬化的瘀血阻络会更加严重些,等到疾病后期,往往两病可同时存在,故在治疗的大原则方面基本相同,这也是中医常说的异病同治。

临床以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阳虚寒凝证、湿热阻络证多见。

①气虚血瘀证,表现为肢体无力麻木如有蚁行,肢体末端刺痛,入夜痛甚,精神疲倦,气短懒言,动则汗出,腹泻或者便秘,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治疗以益气活血为法,可用补阳还五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②阴虚血瘀证,表现为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肢体灼热疼痛,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便秘,舌质暗红,少苔,脉细数或细涩。治疗以养阴活血为法,采用芍药甘草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阳虚寒凝证,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肢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神疲懒言,腰膝乏力,畏寒怕冷,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滑,脉沉紧。治疗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为法,可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④湿热阻络证,表现为肢体灼热疼痛,或重浊乏力,麻木不仁,脘腹痞满,口腻不渴,心烦口苦,面色晦暗,大便粘腻,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采用四妙散或当归拈痛汤加减。

同时中医外治法如针灸治疗、中药沐足等能很好地疏通经脉气血,帮助血运重建,缓解疼痛。糖友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适当服用田七、红花、当归等药食同源的药材。

筋痹、脉痹变危害大,疼痛坏疽都因它,控糖戒烟是关键,早期预防获益大!

谢阿姨因为年龄大、平时血糖控制欠佳,导致筋痹、脉痹两病同时存在,瘀血阻络严重,通过中医的异病同治理论,口服活血通络中药汤剂及运用中药沐足、艾灸床等中医特色疗法,改善循环等治疗后,谢阿姨下肢水肿消退,走路从一瘸一拐到可以缓慢行走,双足的麻木刺痛也明显减轻,下肢瘀黑也逐渐消退,精神也大有改善,达到满意疗效!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采用中医药辨证和中药烫熨、熏洗、针刺、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对以下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患者四肢未梢麻痹、疼痛,灼热等感觉异常。

  • 对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及早期糖尿病,配合中医治疗,保护胰岛功能,强化控制血糖。

  • 糖尿病胃肠病变,中医药治疗改善患者长期便秘、腹胀。

  • 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内服和梅花针治疗,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 糖尿病足,采用中西医外治保守治疗,减少截肢风险。

  • 糖尿病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见腰背及双下肢疼痛乏力等。

  • 其它诊治疾病: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腺炎、甲亢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特发性水肿、高泌乳素血症等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