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校点说明

结水浒全传(荡寇志)作者:俞万春发布:福哥

2020-5-26 01:34

【荡寇志】七十回,末附『结子』一回。

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相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作者死后 ,此书的初刻本却改署书名为【结水浒传】,这大概是刻书者为了要利用【水浒传】原来的社会影响,以广招徕,诱人购读的缘故。

【荡寇志】的作者名俞万春一七九四~八四九年,字仲华,号忽来道人。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身于一个地方官吏的家庭,一生并没有正式任官,科举功名也不过是个『诸生』秀才。他在青壮年时代 ,却曾经长期追随其父在广东的任所,亲身参与了对人民武装反抗的镇压行动。【荡寇志】的写作,是作者自觉地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上,蓄意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上的镇压,来与暴力镇压相配合的。作者为此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不遗余力。据他的家属宣称,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二十二年。

作者死之次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农民大起义。与此同时,南京的清政府官员们就开始酝酿刻印【荡寇志】,以维系摇摇欲坠的『世道人心』。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太平军攻下南京 ,清政府官员们逃至苏州,竟把【荡寇志】版片也带去,就在苏州大量印行。接着,广州的『当道诸公』,也『急以袖珍板刻播是书于乡邑间,以资功惩』。稍后,咸丰七年又另有一个重刻本。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太平军忠王李秀成攻下苏州,把【荡寇志】当作反革命的宣传品,予以毁版。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同治十年一八七一,【荡寇志】又有了大字覆刻本。

封建统治阶级历来鄙视稗官小说,甚至曰为『惑世诬民』的『异端』,千方百计地加以禁遏,而【荡寇志】这部纯属杜撰的稗官小说,却博得许多『当道诸公』的青睐 ,交口赞誉,视为维系『世道人心』的宝物,用来进行反动宣传,以抵制革命思想在群众中的传播,却又并不奇怪。【荡寇志】全书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即所谓『但明国纪写天麻』。书中连篇累赘地肉麻地歌颂封建朝廷,恶毒地污蔑诅咒起义阵营。封建统治者以为既可以欺骗群众,又可以恐吓群众。

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到处是『为富不仁』『官逼民反』的阶级压迫的事实,到了【荡寇志】里阶级压迫的事一概没有了,仿佛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鱼肉小民的土豪恶霸,他们全都成了施赈放粮救难拯灾的『救世主』和保护群众生命财产不受『强盗』侵犯的『大英雄』了。贪官污吏 ,作者不能尽讳,却异想天开地编造出蔡京、童贯等『奸贼』与宋江等起义者相互勾结串通的故事情节,其险恶的用意是要把社会舆论对贪官污吏、权奸国贼的痛恨,也转嫁到被『逼上梁山』的起义者身上去。

【荡寇志】赤裸裸地宣扬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国纪』:凡在一个王朝的统治下『食毛践土』的小百姓,就绝对不得反对朝廷、违抗官府、触犯地主豪绅,只准逆来顺受,苟且偷生。它又为统治阵营内部受到排挤侵害的中下级成员,树立了陈希真、刘广、苟桓那样一些『榜样』:无论受到当道『权奸』的何等欺凌迫害 ,蒙冤受屈,都不该改变『初衷』,投靠起义阵营;相反,而是要去积极屠杀起义者,用他们的头颅来换取皇上的信用,用他们的鲜血来洗刷不得君命而冒犯了『奸臣』『贪官』的『犯上』污垢。这样,就终究会得到朝廷的谅解和皇上的天恩,功成名进,富贵荣华,传子传孙,甚至成仙得道,超升天界。

在我国的小说史上,【荡寇志】可算是反动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的读者,它也不失为一种颇为难得的反面材料。通过【荡寇志】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人们将具体地了解到顽固地坚持封建专制主义立场的地主豪绅们,在面对人民的武装斗争风暴时的心理状态 ,他们的幻想和主观愿望。在艺术作品的思想性与真实性的关系上,它对我们也有反面的借鉴作用,无视广大被压迫人民求解放的愿望,怀着与社会前进方向相背离的陈腐的政治观、伦理观,是不可能不歪曲社会的本质真实的。艺术的生命力在于高度概括地反映社会真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荡寇志】虽然舞文弄墨,在表现技巧和细节真实上很下了些功夫,总的艺术效果却既不真又不美,乖张暴戾,矫揉造作,与广大群众的审美感格格不入。

【荡寇志】对我们还有一点相当有意义的启发。【水浒】的故事已流传了好几百年,到了封建社会奄奄一息行将就木之时,竟还能迫使封建专制主义的卫道者移尊就教,用模仿【水浒】的笔法来撰写反对【水浒】精神的稗官小说,把【水浒】故事在人民群众中的流传 ,看作洪水猛兽,皇皇然不可终日。这一事实本身,岂非就是对【水浒】具有鼓舞群众起来反抗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效果的有力证明吗?【水浒】的伟大的历史进步意义,是被长期的社会实践所确定了的。

【荡寇志】的政治思想极端反动,可时代不同了,我们今天不但无须效法太平军用毁版的办法来对待它,还可以客观地有分别地承认它的某些可取之处,某些长处。例如:书中写陈希真父女受高太尉迫害 ,弃家出亡,路过风云庄等片断,反动的政治说教没有压倒患难相恤的真情实感,便觉文情交至,颇能动人。书中塑造了陈丽卿、刘慧娘这两个女性形象,一武一文,也颇有个性特征。作者知道一点我国古代的科技知识,又在广东耳闻目接过一些西方的工艺成果,小说在传统的斗武艺、斗法术之外,又穿插进斗器械、斗技术,也算得别开生面。从行文布局、造语设景的写作技巧方面看,许多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匠意,确实有如鲁迅先生说的『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

现在排印的这个校点本,是以咸丰三年的初刻本为底本,参校了同治十年的重刻本和民国三年上海天宝书局的石印本,各本差异甚微。初刻本中存在的一些错字误刻,我们参照另外两种版本改正 ,间亦有各本皆误而径加改正的,因其灼然可知,又无甚关系,就不作校记了。有三点须要特地说明一下:

一、书中进清朝皇帝之讳甚严,如:康熙帝名玄烨,凡『玄武』、『玄黄』、『玄妙』之『玄』,皆作『元』;道光帝名是宁,不仅『宁可』改作『凝可』 ,且将梁山英雄金枪手徐宁改名为『徐凝』。关羽被清廷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作者竟认为『强盗』就不配姓『关』,将梁山英雄大刀关胜改姓为『冠』。这些,我们不想一味泥旧,都改正过来了。

二、原书有范辛来、邵祖恩二人的大量夹批、夹注和回评。二人原是作者生前同好,评语批注等其实是彼此商量著作的,作为一种资料,有助于察见作者的命意。然而为其文字太繁,无聊吹嘘者亦多 ,排版既已困难,纸张也须珍惜,只得全部割弃。

三、所有序跋均移置书末,咸丰三年初刻本序跋为附录一,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之序跋为附录二。本书开端紧接金圣叹伪作的『惊恶梦』而起,而金圣叹批改本【水浒】今颇希见,因将『惊恶梦』一节文宇摘出 ,排作附录三。

戴鸿森

一九八〇年十月八日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