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七节 喜怒哀乐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9-10-20 11:45

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禮記·禮運〗

禮,不僅要合乎理,還要合乎人情。不合乎人情的『』,必然不能推廣,久之自然消亡。合乎人情,才能被百姓接受,百姓不僅喜聞樂見,且躬行推廣。禮,即要治人情,那麼對於喜、怒、哀、樂等人之常情,必然不會過於約束,但又不能使人放縱,毫無約束。違背或放縱性情,皆非禮。那麼,性情如何合乎禮呢?本篇從性情之由來,逐步分析,知所先後,然後才能懂得如何調節。

脩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中庸〗

人之天生稟賦名謂『』,性有剛柔、好惡等區別,所以個人之性稱為『個性』。 依循個性而行事名謂『』,有惻隱之心則行仁,有羞惡之心則行義,不失其常,合於道理,使得通達,即謂此也。依『』脩身養性,名謂『』,人之個性不同,有剛柔之異,於道有『』或『不及』之差,故依『』脩身養性,血氣剛強者,以柔調和之;性柔志懾者,以剛調合之,如此則皆近於道。所以『』不可須臾片刻離於身,若可離身,則非道也。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人本德宗道,知仁義,行禮儀。道、德、仁、義、禮,皆由『』而來,教之所以謂『』,亦因其所授皆合於『』。

所以君子受教而能化己之性情,使性情合於道,於無旁人耳聞、目睹之處,亦必戒慎、恐懼,使己不失於道。於隱匿、細微之處,亦不失於道。所以君子獨處亦必慎於道。

能獨處亦慎於道,則喜怒哀樂之性情可調和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禮記·中庸〗

喜、怒、哀、樂,人之情也。其未發時,澹然虛靜,心無所慮而合順於理,無所偏倚,故『謂之中』。後感於外物,則好惡之心,喜、怒、哀、樂之情生矣,情之揚於外,發而皆『中節』,無所乖戾,情之正也,故謂之『』。所謂『中節』,即合於道。〖周易·雜卦傳〗云『節,止也。』有止即有度。〖周易·節卦〗云:『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天地能『中節』,所以有四季輪替,生生不息,節而有度,萬物得以生,百姓得以居,故謂得『』。情欲未發,為人之初本,故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情欲發出來能『中節』,就是得正,即『』於道理,故曰:『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達致『』、『』,則天地各得其位,萬物得以生育。

以上,據經典而解,通俗而講,即當喜則喜,當怒則怒,但喜怒之發皆須合於道理。過喜、過怒,皆失於道理。宋代陳希夷云:『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 人即有理性面,也有感性面,在大喜大怒之下,不用說尋常百姓,即使賢人君子,亦是感性為主,此時極易做出偏激之事。待心情平靜後,又往往後悔莫及。但君子通過脩身養德,通明於道,則能『克己復禮』,不輕易表達喜怒之情。即使表達,也是有所考慮,有所節制,合於道理的表達。其喜怒哀樂,亦是經過理性思慮後而發,故可『中節』。其發,亦非無地放矢,見人之善則喜,見人之惡則怒,見事不合於道則哀,見事合於道則樂,喜、樂之發,乃為褒贊合乎道之人、事;怒、哀之發,乃為貶斥不合乎道之人、事,是以皆不離於道,皆合於義。孟子曰:『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像周文王般厚德載物之人,怒而討暴君商紂,能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如此,則百姓唯恐文王不發怒,只有暴君戾民才懼怕文王發怒。

人皆有『七情六欲』,所謂『七情』,就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與生俱來的感情,其中,『』與『好惡』之『』相通,『』與『』相通。所謂脩身,其實主要就是養己之性情:

所謂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禮記·中庸〗

所謂脩身在於端正內心:因為自身有所憤怒,內心就不端正;自身有所恐懼,內心就不端正;自身有所嗜好,內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憂患,內心就不能端正。當心不在焉時,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滋味。這就叫要脩身在於正心。

喜、怒、哀、樂之性情,完全在於個人內心,關注某事時,內心自然會隨事情的發展起伏波動。當內心不關注某事,就算事情發生在身邊,也會渾然不知。例如世界杯足球賽時,全世界的球迷無不熱心關注,而主辦國的非球迷,則渾然不知。

所以,內心好惡,決定個人性情。賢人君子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通過脩身來端正內心,使自己的愛好積極向上,不使放蕩邪僻之心侵擾自己,如此,則性情自怡。

性情與禮節

雖說性情之發,在於脩身、正心,但並非自我認為『心正』,就可隨意而發。性之所發,亦必有禮有節。

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

〖禮記·樂記〗

君子樂於在『』上得到進步,小人樂於滿足私慾。以道約束私欲,則樂而不會迷亂;因私欲而忘道,就會陷入迷惑而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有許多忙於追求私慾者,窮盡精力滿足自己,待身心俱損,臥病不起時,才明白其實自己並不快樂。

得乎道而喜,其喜曷已。得乎欲而喜,悲可立俟。惟道之務,惟欲之去。顏孟之樂,反身則至。

明·方正學〖幼儀雜箴〗

於道有得而喜,這種喜沒有止境。因慾望滿足而喜,悲哀立刻就跟來。需追求的惟有道,需去除的惟有慾。能如此,顏回、孟子之樂,轉身即至。

若某人因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等行為,獲得榮譽,自然內心喜悅。即使自己的美德、功績並不為人知曉。這種喜悅無法用物質的得失相比擬,別人也無法移走。而常炒股者知曉,股價的起伏,直接牽動內心悲、喜交替。這兩種喜悅,正是『』與『』之別。

中之喜,笑勿啟齒。見其異,勿侮以戲。內既病乎德,外為禍階。抵掌絕纓,匪優則俳。

明·方正學〖幼儀雜箴〗

內心喜悅,笑不要露齒。見到別人異常,不要戲弄欺侮。內在德行有缺,外在就會引來禍患。談笑擊掌、扯斷帽帶之人,不是優人古代以樂舞、戲謔為業之藝人就是伶人以舞樂雜戲為業之人

人逢喜樂之事,難免會外露於色。古人講『笑不露齒』,原本是對士大夫而言,士大夫間,多議政事,若喜笑無節,動輒開懷大笑,必有輕浮之嫌,他人亦會認為此人不堪重任。觀今日各國政要開會,亦是如此。若於民間百姓,自然不必如此拘謹,但亦需張弛有度。百姓逢喜樂之事,隨情而笑,無可厚非,但一般笑言幾句,即應收懷。若是張弛無度,小事即大笑,又或笑而不止,則必為人所詬病。另外,疲勞者、殘疾者,其行動舉止不免異常,若恥笑他們,則顯然是內心德行有缺失。古人認為擊掌是粗俗之舉,現代擊掌成為一種禮儀,因場合擊掌,亦無不可。但要注意:不要擊掌聲音比周圍的人都要大,如此或為愛出風頭,或為挑釁之舉。更不要獨自高談闊論而笑,自擊自樂,甚至因動作過猛而弄亂衣帽,此為粗鄙之舉,反而成為他人笑柄。

世人於怒,傷暴與遽。切齒攘袂不審厥慮。聖賢不然,以道為度,揆道酬物,已則無與。暴遽是懲,聖賢是師。顏之好學,自此而推。

明·方正學〖幼儀雜箴〗

世人的憤怒,常常過於猛烈、迅速,咬牙捋袖不思後果。聖賢則不然,以道為法度,以道待人接物,自己則不附加其他。以暴怒為戒,以聖賢為師,顏回的好學,由此可推知。

許多人遇到憤怒之事,立刻會有種『怒髪沖冠』之氣勢。有些平時看似和藹之人,亦是如此。究其原因,其實還是內心脩為不足。古人講『喜笑不形於色』,怒更要如此。因為怒會使周圍人不安,即使不捋袖打架,怒吼幾聲,亦必使人恐懼。一方面,要學習聖賢之道,脩身養性,則必不為私利小事而怒。另一方面,君子遇不義之事,即使發怒,亦不會像粗鄙之人般,暴跳如雷,而是義正嚴辭的斥責,甚至討伐。『文王一怒而定天下之民』,正是如此。

惰學與德,汝日戚戚,憂為有益。名位不光,惟日憂傷,汝志則荒。棄其所當憂,而憂其不必憂,世之人皆然。汝孰憂哉,勉于自修。

明·方正學〖幼儀雜箴〗

懶於學習與脩德,你日日憂懼,這種憂懼是有益的。名位不光大,卻只是日日憂傷,你的心志就會昏聵。放棄應當憂懼的,而憂愁一些不必擔憂的,世上的人都這樣。你憂什麼啊,勉力自我修養吧。

方正學鼓勵其子『憂道不憂貧』之美德。北宋范文正公之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謂家喻戶曉。賢人君子之憂,大抵如此。當今之學者,亦當以此為標準。

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孔子曰:『哀則哀矣,而難為繼也。夫禮,為可傳也,為可繼也,故哭踴有節。』

〖禮記·檀弓上〗

弁邑有個人死了母親,其哀號之哭泣,如同嬰兒。孔子說:『這種哭法,僅是表達悲哀,後人卻難以學習。所謂禮,要考慮傳諸後代,使後人有法可繼。所以,哭泣、頓足,要有節制。

關於悲哀之情的表達,典籍中描述最多的便是喪禮之哀。古人最重孝道,所以喪禮中的哀痛之情,亦最重。即便如此,也要考慮是否符合禮節。其義有二:

一、孔子講述,喪禮中的表現,會被周圍人模仿,並可能傳於後代。若表現的過於悲憤,則他人難以模仿。故不論是表現的哀痛不足,還是哀痛過度,都會受到批判。

二、哭泣是表達孝道的方式,但若過度哭泣而傷及身體,必使父母擔憂,反而是不孝。所以,哀痛的表達,應當在一定節制內,適可而止。〖禮記〗記載,子夏守喪期滿後,孔子令其彈琴,子夏依然因哀痛而彈不成調,說『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表示自己想遵循喪禮,喪期滿後收起哀痛之情,無耐哀痛之情自然流露,所以彈不成調。同樣的情況,子張彈琴而成調,說『先王制禮,不敢不至焉』,表示自己努力遵循喪禮,收起哀痛之情。

以上所述,只要明白其道義所在,不斷『正心』、『脩身』,自然能不斷趨近於道義。所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賢人君子,生性原本與百姓相近,但君子能不斷自省而脩身,是以日漸趨於道,久之其性情自然高於未學之人。

性情與養生

喜、怒、哀、樂之性情,皆由自身而發,反過來,亦能影響身體。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

人體有心、肝、脾、肺、腎五臓,收化火、木、土、金、水五行之氣,是以生出喜、怒、悲、憂、恐五種情志。所以,喜怒之情能由內傷到氣,寒暑之變能自外傷人形體。暴怒會傷肝,氣血上逆;暴喜使心氣渙散,心陽受傷。若喜、怒等情志太過高亢,會使血氣突然紊亂上沖,充滿上部經絡,導致陽氣脫離形體而散失。所以,若個人情志無節制,寒暑變化不調躡,其生命將會受損傷。

生活中,大多能耳聞一些人,尤其是老人,因生氣而病倒。大抵正是傷到自身氣血的緣故。青壯年由於氣血較強,不易被氣出病來,但生氣同樣會損傷身體。所以脩身養性,不僅合乎人倫之禮,亦合乎養生之『』,二者本為一體。〖黃帝內經〗從醫學層面,對此做出了更詳細的闡述。

怒會傷肝氣,悲可抑制怒。喜會傷心氣,恐懼可抑制喜。思慮會傷『』氣,怒可抑制思慮。憂會傷到肺氣,喜可抑制憂。恐懼會傷腎氣,思慮可以抑制恐懼。

五種情志,對應五臟。一種過度,不但會影響內臟,還會影響到其它情志。所以,真正的養生之道,養生之理,應當是心平氣和。

現代提倡『快樂』的生活方式,其實這種快樂正是心平氣和的生活。若理解為每天都要『笑口常開』、『開懷大笑』,其實亦不益於身心,要不怎麼會有『樂極生悲』呢?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