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4|回復: 0

[管子学说] 管子心术·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19-5-7 17: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解悟〖管子〗四篇06课心术上·经六、解六
原文

(jīng)·(liù)

(rén)(zhī)()(shā)()()()()()()()()()()()(hào)()()(shì)()(jūn)()()(chù)()(hào)()()()()(tián)()()(wéi)()(zhì)()()()(yìng)()(fēi)(suǒ)(shè)()()(dòng)()(fēi)(suǒ)()()(guò)(zài)()(yòng)(zuì)(zài)(biàn)(huà)(shì)()(yǒu)(dào)(zhī)(jūn)()()(chǔ)()(ruò)()(zhī)()(yìng)()()(ruò)(ǒu)(zhī)。』(jìng)(yīn)(zhī)(dào)()

(jiě)·(liù)

(rén)()()()()(shī)()(suǒ)(hào)(chù)()(hào)()(wàng)()(suǒ)()(fēi)(dào)()()(yuē)()(chù)()(hào)()()()()。』()()(shī)()()()()(guò)()(qíng)()(yuē)(jūn)() 。『(tián)()()(wéi)()(zhì)()()』,(yán)()()()。『()(yìng)(fēi)(suǒ)(shè)()()(dòng)(fēi)(suǒ)()()』,()(yán)(yīn)()(yīn)()(zhě)(shě)()(ér)()()(wéi)()(zhě)()(gǎn)(ér)(hòu)(yìng)(fēi)(suǒ)(shè)()(yuán)()(ér)(dòng)(fēi)(suǒ)()()。『(guò)(zài)()(yòng)(zuì)(zài)(biàn)(huà)』,()(yòng)()()()()()()()()()()(biàn)(huà)()(wéi)(shēng)(wéi)(shēng)()(luàn)()()(dào)(guì)(yīn)』。(yīn)(zhě)(yīn)()(néng)(zhě)(yán)(suǒ)(yòng)()。『(jūn)()(zhī)(chǔ)()(ruò)()(zhī)』,(yán)(zhì)()()。『()(yìng)()()(ruò)(ǒu)(zhī)』,(yán)(shí)(shì)()(ruò)(yǐng)(zhī)(xiàng)(xíng)(xiǎng)(zhī)(yìng)(shēng)()()()(zhì)()(yìng)(guò)()(shě)()。』(shě)()(zhě)(yán)()(suǒ)()()()

【解释】

① 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

恶:读wù,四声,厌恶。

好:读hào,四声,喜好。

死;〖说文解字〗『澌也,人所離也。从歺从人。』段玉裁注『水部曰:澌,水索也。方言:澌,索也。尽也。是澌为凡尽之称。人尽曰死。死澌异部叠韵。人所离也形体与魄相离。故其字从歺人,从 人。』〖白虎通〗『死之言澌,精氣穷也。』〖释名〗『死者,澌也,若冰释澌然尽也。』〖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关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氣聚散耳。』由上可知:死,即精氣离开人的形体。

21ac4dd5c1f5fc3265d6eb9dbcd60f3a.jpg
5edd2fe41fb23ba9b093af542fdd15e5.jpg 8e789a59c62580aed7369addcfc374c1.jpg

注:上图右二字为古文『死』字的两种写法(右边的写法,很形象,尸体在中间,精氣上冒而走,阴魄下入地中)

利:〖说文解字〗『利,铦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古文利。』段玉裁注:『铦也。铦者,臿属。引伸为铦利字。铦利引伸为凡利害之利。刀和然后利。从刀,和省。依韵会本。〖毛传〗曰『鸾刀,刀有鸾者』。言割中节也。〖郊·特牲〗曰:『割刀之用而鸾刀之贵,贵其义也。声和而后也。』许据此说会意。……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引易说从和省之意。上云『刀和然后利』者,本义也。引易者,引伸之义也。』

7cc4001d720c1d8f71e559202dcaeee9.jpg
90f5ed8880c8434fd52fb148ed062773.jpg e74aabf037057695cc687ed286a93dd0.jpg

之:虚词,宾语前置结构中突出宾语,表强调。

其:代词,指人。可,能够。

以:连词,表因果关系,译为是因为。

② 是以君子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知与故:

是以:因果连词,译为:因为这样……所以……。

不:否定词。

怵:〖说文解字〗『恐也。诱也。』意为心受到束缚,心的主持受到制约,而这种束缚、制约并非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自愿地。可解为『在乎』,『迷惑』。

a3474904ff27e7e1d54625aece4b4378.jpg d916e2d70e1188bb576cd435b5ec1f3e.jpg

乎:介词,表示前面的结果来源于后面的原因,于。

迫:胁迫,因……而不得不……。

不怵乎好,不迫乎恶:不为喜好所迷惑,不为厌恶所胁迫。

恬:〖说文解字〗『安也。从心,甛省聲。徒兼切。』〖庄子·缮性篇〗『以恬养志』。

cfb8fb5d0e0cefb447c14d21b5e65565.jpg
967c141da9ba74bbfc1caeadf5f98ab7.jpg

愉:〖说文解字〗『薄也。从心俞聲。』段玉裁注『礼记曰:『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此愉之本义也。……〖周礼〗『以俗敎安。则民不愉。』郑注:『愉谓朝不谋夕。』此引申之义也。』即『愉』的本义,是以对识神的抑制、减弱,而达到让元神不被制约而充分发挥,从而精氣神自我运化的状态与境界的描述。

cf9ddeaebceebef04c895f16af56cc61.jpg 6aa828515b04e1f278847dcf1e78e71d.jpg

恬愉:由上恬、愉字的本义,可知:恬愉,谓识神心安而从于体内精氣神的氣化,进而顺应、应和精氣神深处的元神的状态。

无为:无,无形无相,即氣化。无为,氣化之为。

恬愉无为:通过抑制识神而达到识神的安,以便氣化之为充分发挥作用。

知:指以眼看,耳听,鼻闻,舌尝,身触,意想六识来认识事物的形质现象层面以指导实践的识神为主的认识模式。

故:故旧,指以往的经历及由其形成的经验实践方式,生活习惯。

去:离开,此处意为:与……保持距离。

去知与故:不再执持识神的认识方式,以及不再执持以往依赖识神所获得的经验所形成的实践模式。

③ 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

其:代词,指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应:感应。自然界的天、地、万物、人,都是氣化与形质并存一体的自然存在,彼此之间在形质层面是相互作用,而在氣化层面则是彼此感应。故,此处,应,指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彼此间的氣化相互感应。

动:运动。此处指人与万物的形质现象层面的运动。

所:……的地方,……的内容,……的方面。

设:设计,筹备,谋划。

取:此处意为采纳,留意,选择。

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人生在天地万物之间,其与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以其彼此之间的氣化感应为主的(因为天、地、万、物、人都是自然存在,都是氣形一体、而氣化为主导的自然存在。),因此也就不需要什么识神的预先思虑筹划设计;(尽管)人与天、地、万物、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形质现象层面的相互运动,但是,这不是圣人所关注的内容。

④ 过在自用,罪在变化:

过:〖说文解字〗『度也。从辵呙声。古禾切』,〖玉篇〗『度也,越也』,〖广韵〗『经也』。此处作动词,意动式,以……为过,即『以……为尺度』。

自:〖康熙字典〗引〖玉篇〗『由也。率也。』,引〖广韵〗『用也。』,并引〖世说新语〗谓有『自然,无勉强也。』之意。进而引〖集韻〗『己也』。己:〖说文解字〗『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凡己之属皆从己。,古文己。居拟切』,段玉裁注:『注曰。己之言起也。律历志曰。理纪于已。释名曰。已,皆有定形可纪识也。引申之义为人已。言已以别于人者。己在中。人在外。可纪识也。论语。克已复礼为仁。克已言自胜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辟藏者,盘辟收敛。字像其诘诎之形也。此与巳止字绝不同。宋以前分别。自明以来书籍间大乱。』由上,可明:己,『象人腹』,指人的识神的自我意识。而『自』则指人的元神主导识神状态下的觉醒意识。

过在自用:(圣人或上古天真之人,在事天、事地、待人、接物中,)对度的把握,在于对元神的运用。

罪:〖说文解字〗『捕鱼竹网。从网、非。秦以罪为辠字。徂贿切』,段玉裁注:『本形声之字。始皇改为会意字也。徂贿切。十五部。秦㠯为辠字。文字音义云。始皇以辠字似皇。乃改为罪。按经典多出秦后。故皆作罪。罪之本义少见于竹帛。』〖康熙字典〗『〔古文〕辠。』此处意为『过失,错误』。

变:此处为动词,改变。

化:〖黄帝内经〗『物生谓之化』,即氣化主导发生生命的过程叫做『化』。

罪在变化:意为对于生命,真正的过错、过失在于去人为地改变『氣』层面的『化』,从而影响到万物自然发生、调控的机制。

⑤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其:代词,此处指圣人。

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假借为如也,然也,乃也,汝也。』此处解为:如此,就这样。

无:氣化,此处指人直接认识与实践氣化的元神途径。

其处也,若无知:圣人待人处事,是由元神洞悉氣化而直接获知自己该这样做。

应物:应,感应。物,指氣。

偶:〖说文解字〗『桐人也。从人禺声。五口切』,段玉裁注:『偶者,寓也。寓于木之人也。』,即对偶,此处指对偶彼此相互感应之意。

其应物也,若偶之:圣人是以氣化感应(待人处事),就是彼此之间依靠氣化的相互感应而为。

因:造字外『囗(音wei)』内『大』。大,指一贯于人,即氣化在天地人物之间的感应贯通合一。囗,则是指事物外在的形质现象。形质现象作为房舍,内则居住着氣化的『大』。因,则是寻求事物形质现象内在的氣化根据。

道:此处意为人生方式。

静因之道:此句当为『静,因之道也』,意为:入静,是求事物形质内、背后的氣化统一依据的人生方式。

⑥人迫于恶,则失其所好;怵于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

指人的好恶是心的一个层面,传统称为『人心(即识神)』,人心不是道的层面,人心背后,是人生命的真正主导者——在道的层面上的『心』,传统称之为『道心(即元神)』。道心,才是〖心术〗要告诉人们去体会觉悟的生命主宰。

⑦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

意为:人本都有人心,也有道心,生活中总是表现为人心行事,自然免不了好恶之心(人心),但是,这个好恶之心,要能够不失其理,不过其情,这样的人,才能觉悟到道,才能修养而深入到道心(元神)的彻底开发而复归于真人,才能称为『君』,称为『子』。而要能做到『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则需要做到:好恶之人心在非好恶之道心的主导下。此即〖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君:国之君。

子:可以称为『子』的人。

⑧「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

虚:即『天曰虚』。

素:〖易纬乾凿度〗有『质之始也』。

本句意为:『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这句经文,讲的是如何做到『虚』的境界,进入『素』的氣化层次。

⑨变化则为生:

为:人为,故陈鼓应先生训为『伪』,即用人为代替万物自然发生中氣化主导形质的过程,这是一种试图用人力去代替自然发生生命的行为企图,即人试图自己做上帝,代替上帝创造与管理世界。今日,这样的现象我们已经见到不少,这是必须引起人类警觉的事情!

⑩「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

时:自然的时令节律的某个节令点,传统又称为『时候』。

适:到达。

本句意为:『其应物也,若偶之』,讲的是人生与做事中,怎样做到、怎样把握时令火候到了没有。事物、人生等都是自然发生的生命,自然发生的生命是有其过程的,这个过程中存在起伏兴衰,传统称为火候。因此,『其应物也,若偶之』这句经文,是告诉我们在人生中,在处世做事中,如何才能做到做事中、人生中能明了到把握住当下事情与自己生命的火候,并且做到符合火候进退的恰到好处。

⑾物至,则应;过,则舍矣:

物:氣化,此处指氣化中此时此刻的内景内机。

至:到。此处指氣化中决定事物变化及趋向的内景已经出现。

则:法则,此处为动词,取法,以……为法则。

应:氣化感应。

过:度。

舍:居住。此句中为:住下来,处于此中。

物至,则应;过,则舍矣:氣化之象是否已经出现,把握的法则是用元神感应。感应到了氣化内景指示的度,马上就要依据此度来决断去做。

在先秦没有双音词,所以,先秦典籍中的『万物』,是指自然事物是『万』与『物』并存合一的。其中,万,指事物的形质层面。物,指事物的氣化。中华文化传统,认为事物的发生与改变,先有氣化,然后有形质,故〖道德经〗描述为『物形之』,即万物发生首先是在氣化中酝酿出其精氣神,然后精氣神再通过聚散、驱动出形质的形器。从返观体会中,即是先在氣的世界出现事物的象,然后才有形质的改变。

⑿ 复所于虚也:

又重新回到虚的状态,居于虚的境界。

所:处所,此处用为动词,以…为处所,即居住。

【体会】

(注:以下体会来自2016年12月5-11日,〖管子〗四篇学习群的学友交流)

体会1:来自学友@旅敬静

中华传统经典,明师曾传下『经是路,理是法』的教下。即我们读经典,要领会其境界,体会其状态。

这里,『会』这个字很重要。会,是凑到一起,互相沟通,融入一个状态。所以,传统上讲学习,要到『会』的地步,才是真学到家了。

这一节经文与解释,讲出了二层境界,以及这二层境界如何统一在我们的人生处世中。

『好恶』,『怵乎好,迫乎恶』,『知』,『故』,是一层生命的机制、心的机制。人处于此境界,是人心用事,是『非道也』。

『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知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是一层生命的机制。人处于此境界,是道心用事。是『君子』的境界。

『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是『静因之道』,其境界是『虚』,其层次,是『素』,诀窍,则在『时适』的进退火候把握中,从『若偶之』的标准去体会。

在人生中,要警惕『自用』,『变化』,『为生』,这是人与宇宙万物生命的保障界限!

【解六】中言:『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即是:因,是这样的一种方法,放弃自己的『知』与『故』不用,而以氣化为法。感通到氣化变化的象,然后依据氣化的象应对,自己的『知』与『故』的预设也就不需要了。循着氣化的机制(缘理,缘,循着,顺着走。理,氣化的规则机制)而采取对策达到结果(而动),也就不需要在头脑人心中估计结果设定目标了(因为结果与目标已经在氣化的内景呈象中显现了,返观看到了,还需要预想设计吗!)。则,『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即可悟:自用,不再处于深深合于氣化的虚的境界,不能处于深深合于氣化的境界,就会与氣化相违背,就会有不符合氣化的行为出现,就会伤害氣化(仵,读wǔ,上声,仵逆,违背。)。因此也就会改变氣化的生万物的化,这是试图用人为代替自然发生万物的机制,必然会引发万物内在生命机制的混乱。

这也就是中医所言『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病在氣化层面已经有象,氣化已经病了,只不过尚未在形质层表现出来而已。所以中医是不会去预防疾病的,中医是要通过氣化实践洞悉氣化的病变,针对氣化之病,解决氣化之病,根本不需要预防。因此预防医学,其实是扰乱氣化,进而扰乱生命的做法。

则可悟:〖道德经〗曰『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即:实践氣化,能够返观到氣化的象,是可以在形质发生改变之前,知道事物会怎么变化的,这是修道行道有所成就的华彩表现,达到这个境界,人也就开始不需要知识与智谋了,表现得像愚钝没有知识的样子。

这时,我们再回头读【经一】『勿先物动,以观其则』,我们的人心,是不是就能做到基本放下了呢?

我们是不是也就能悟:民俗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原来是祖先教下我们,万事万物,根本在无(氣化)的作为,能实践体会于氣化,见无而动,则可免庸人用自徒然扰乱真心之忧虑也。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下:形而下者,形质层面,非道的是非、得失层面。有身,身的有的层面,专注于此,则必然是宠辱,患忧。

无身:身的无的层面,氣化层面。

及:达到。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是让我们达到氣化的身的层面,这是道的层面,是不存在祸患,宠辱,得失的层面。

『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此句需要深味句前全段话,才能悟到位。

『人迫于恶,则失其所好;怵于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恶』。

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是讲心的境界有层次深浅,浅的规律是好恶,处于浅则不免好恶。修心有素,则能深入静虚,居于道境界,则好恶为虚静所规范,其所以如此的基础,是『智与故』所以能去,乃以其做到了『恬愉』,而所以能做到『恬愉』,是找到了『无为』并做到了『无为(根据氣化之为而为)』,故能因于中,而呈现和态。

『「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这是讲完全做到了依从氣化,达到无知无故(即实践体会到氣化,从氣化中获得即时的告知,因此已不需要再以逻辑思考以及形质方面的知识经验做预设与取与。)而行。并由此体会到放弃氣化实践,影响到氣之『化』而导致的深刻危害。于是更进一步体会到印证了这种实践的根本在深入到氣化时获得的直接感应告知(即前识,即全文首段末句『勿先物动,以观其则』),其把握窍门在对『度』的『偶之』(即〖黄帝内经〗所谓『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的把握。故此句可解为:所以,返观到氣化出现变化之象了则应对,氣化中的变化之象过去了,则就要把刚才的应对都放下。心中见氣化有象则应、氣化之象过去了则心即放下,是说氣化的端倪萌动,是发生在氣化深层的境界,因此也就只有处于深味氣化的虚的境界才能体会到觉察到。复,氣化萌动,此处用为动词,观氣化萌动,即复卦、观卦之意。前一个舍,与后一个舍,意义稍有差异。前者为舍弃,后者则为既有舍弃意思,也有居舍意思。是心处于道,则万物毕得,动则失位,静乃自得之意。

体会2:来自学友@Lulu

旅老师讲的经六这章内容我看了一遍,讲的特别精彩。通过老师的讲解对〖道德经〗中『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师讲了两个层面的心,人心和道心。我理解人心是后天,道心是先天本心。不修行的人一般会以人心(好恶,前识经验来处事),修行逐渐过渡到先天道心行事,就是老师说的感受无形的氣化,顺道而行。这一章老师还联系第一章:勿先物动,以观其则。也告诉我们放下后天的思辩(人心),真心如如不动。体会无形的氣,随氣而动。〖清净经〗有一句: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心顺氣行,氣随人意。修道是逐渐放下的过程,就是人心全部放下了,大自在。体会先天氣,随气而动,最终就是孔子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体会3:学友间小议『想明白的,靠不住?』

隐龙在渊:人之好恶皆出乎人的心欲,认为对自己有利的有益的就是好的,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不益的就是恶的,那么眼前的好就一定能带来将来的好吗?眼前的恶就一定能确定带来将来的恶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道的整体视角看并不存在好恶之分,因为万事万物在道面前都是均衡的,故也就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道体,就是道迹。一粒沙与一粒金本无区别,人心尔。所以有道君子不会用好恶之心看待事物,如此就不会有得失的心欲。故可以以道心平等的看待一切,心平若镜,事来以应,事去不留迹,无有牵挂,也就不会有波澜,心亦静,复归于道。

故老子才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旅敬静:@隐龙在渊,您的解,是想明白的[呲牙],想明白的,靠不住!现在思绪平稳,这样想,回头激情澎湃,想再这样想就很难做到,做到了也左右不了自己的情怀。

人之好(hào)恶(wù),不完全在思想是非,而是在情感欲望,换个角度说是在身体氣化与人或物的氣化的相感,是拒绝还是亲近。正是这种相感,造就了我们的怒喜思忧悲恐惊。

所以,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是要修出比好恶更深层的氣化来主持好恶层的氣化。才能真正做到。

隐龙在渊:@旅敬静[強,]老师言之有理。所以能做到『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已经是很不易了,更何况是有道之君。我只是向往,一时有感而发。所以人明知好恶不对,却还要为之,还是没修到位啊!所以还是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体会4:学友间小议『天地不仁』

甘露:为什么讲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个人从旅敬静老师讲得机制角度来理解,天地站在德的层面行事,就不考虑仁、义、礼,智,信,而圣人是站在大道角度行事,维护是更高层面事情,就没有考虑老百姓的事情。不知道是否正确请老师们指点。

常顺:天地不仁是没有分别心,超越人的心意识,完全是自然而然,天地是自性的常寂,之体,圣人是悟道者,明体发用教化众生,以天地的道体显德之用,以五行之性延伸人道之五常之德,故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而止于至善。

微明:我觉得天地不仁是没有仁,也没有不仁,对万物造化都一样,人法自然,圣人待人待物也没有区别,对土坷垃和钻石是一样的,对状元和乞丐是一样的,大胸怀。

旅敬静:人的根本出发点,是每个人个人自己健康,人人健康,家家健康,社会健康,天地宇宙健康。这个健康,现在人们意识到要身心健康,进而意识到心往往起主导作用,但是身仍然是基础,因为中医,中国文化传统,发现心的活动是身提供支撑的。所以现在说:心身健康。

旅敬静:我们先回到〖管子〗四篇的学习。仁义礼智信,是精氣神按照阴阳五行运转正常时的表现。这当中,充满着心身互动,我们现在要学习的,是如何把握心来体会这个氣化与形质并在的身的运化,并在这当中逐步学会调摄修正心,使得心能真实反应身的氣化与形质并存互动的真相,从而保证心对身的主导能健康,才会有心身的健康,并进而深入到修悟性命健康的深层。

那么问个问题:是什么促成了仁义礼智信?精氣神怎么就能正常?仁义礼智信,背后管着它们的是什么呢?仁义礼智信,以及它背后的深层,与〖管子〗四篇说的心是什么关系呢?

体会5:学友间小议『刻舟求剑』

天然:重读旅敬静老师的体会,意味深远,应、因、舍,其根本在于自己对氣化世界的真实体悟,所谓和者是跟得上上层的节奏,而这个节奏感到的比我们推理得到而判的要真实,失去了感知气氣,又想跟的上,才有理推理,或依据经验,这里的风险就是,推的理可能是错的上层已变,经验更是如此,这跟刻舟求剑一个道理。所以要提高自己感应氣化的能力,就像打球,游泳靠的还是我们的身体自身对球对水的感应。有了这个能力才能无设无取,随之而动却能和。

本周心术上已经全部解读,昨天前天静心诵读了两遍,感觉到了其娓娓道来的节奏,古人学习读书要处静室宁心神,的确感觉不同,争取在参加沙龙之前,贯通原文[微笑]。

旅敬静:@天然,[強]刻舟求剑,应该不仅仅是现在理解的意思,在稷下学派人眼中,刻舟求剑,应是对于完全以前人或自己已有氣化认识为依据去做事的讽谏,氣化是随时在动的,只有深入氣化实践,证得虚静境界,乃至更深境界,才能真正『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呲牙]。

天然:经验主义害死人。

旅敬静:学〖易经〗,都知道『易』有三意,其中的变易,就是永远在动,这是氣化存在的本质特征。另一个意思是『不易』,我理解,『不易』的,是永远以深入氣化,体会证悟氣化为我中华儿女的基本素养方式。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