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68|回復: 0

[史學] 采集狩猎时期人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影响(一)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1 1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第三节 采集狩猎时期人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其对被采猎动植物的影响

      一,采猎、进食行为对人的消化系统的影响
    人类在为期长达百余万年的采集狩猎生活中,其身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起了缓慢、渐进但不可逆转的变化,从而与其他的哺乳动物区别开来。这种变化使得人从采集渔猎进一步向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必然的别无选择的途径。
    人类本来是从采食植物果实种子的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原本是素食的动物;后来又加了狩猎,开始了肉食,但并没有放弃素食,于是成为自然界少见的素食和肉食的兼食者。当人还是像猿猴、猩猩一样在树林里寻找水果、浆果和硬壳果时,他们的行动虽然是成群的,但觅食的方式是独立的,对果实类进行剥壳、咬碎等动作也是单独的行为,并不需要集体的配合。就是说,进食是t体中的个人行为。
    从树林转移到比较开阔的草原,开始了狩猎的行为,情况就起了变化。采集是女子和小孩都可胜任的,狩猎则必须成年的男子追捕猎物。开始时,男子们从固定的栖息地出发,狩猎结束后,又返回原栖息地,女子和小孩留在栖息地从事采集。
    狩猎和采集的最大不同是,采集是各采各的,不需要几个人合采一个果实。但狩猎要求合伙,只有合力围猎,才能捕杀动物特别是捕杀大型的动物。也只有合作才能把猎物带回栖息地,进行分割、分食。男子要把猎物的肉食分给女子吃,女子要把采集的蔬食分给男子吃,这就出现了男女的分工合作。换言之,获取食物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成了群体的一种社会行为。
    肉食和蔬食混合,从此成了人类普遍的典型食谱。因而从采集转向种植业,从狩猎转向牧养业,农业自其诞生之始,便是包括种植和饲养两个方面的内容,反映在各处新石器遗址中,总是出土有谷物等的遗存,同时亦必有动物家畜类的遗存,只不过比重有所不同而巳。
    现代人类遗传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组 DNA 的水平,要探索到}是什么基因把人类与灵长类动物区分开来,走上农业文明的道路。初步的结果是这样的出人意外,研究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两个物种极其相仿,以至于生理学家Z里浴ご髅裕Jared  Diamond)称人类是“第三个黑猩猩物种”。经过1/4世纪的研究,可以肯定地确认人类和黑猩猩的任何基因组区,至少有 98.5 %的 DNA 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类 DNA 才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这极少数的基因是如何授予人类具有直立步态、采集、狩猎能力……以至背诵诗篇和谱写音乐的和能力?仍然没有弄清楚。[1]这要有待于 21 世纪来揭晓了。因此,现在我们只能从食物营养的器官水平分析其中的奥秘。
    肉食和蔬食的混食,给人的消化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带来很大改变,只要把人与狗及羊三者的消化道功能作一个对比,便可一目了然。从对比来看,人与羊走上两条不同的演化道路 ,羊走的是食草的道路,其身体的结构和功能都服从于这个大前提。结果体长和消化道之比大至1∶27,且胃没有休息的时候。这要妨碍它的脑力进一步的发展。人走的是素食和肉食并进的道路,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同样也服从于这个大前提,结果使体长和消化道长之比缩小到 1∶5 ,胃可有3小时的空胃时间。这有利于脑力的使用和发达。同时,人养成肉食习惯以后,在营养上如没有动物蛋白质即难以生存,这促使人走上不是凭体力而是靠智力和工具猎取动物的道路。狗的祖先是肉食的狼,没有素食的习惯。肉食的共同点使狗在身体功能结构上和人较为接近,但凡是完全靠捕食其他动物为生的兽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它们的生长量取决于食草动物的数量,不可能繁殖很多的“动口”,因而在自然界里,彼此只能保持一种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天然生态平衡。人因为动植物都食,食物来源多样化,人口容易繁殖,即在生存竞争中常常处于有利地位,能在打破生态平衡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地球在第四纪(180万年前)时,大型动物发生大量的消亡,其原因有归咎于气候的,有归咎于人类活动的,莫衷一是。近年来,米勒等人采用了多种方法测定几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大鸟蛋化石的年代,结果认为早期澳洲土著人的狩猎活动如纵火焚林、驱兽围捕,可能导致了5 万年前澳洲85 % 的大型动物群的消亡。[3]
    James  Steel 指出,早期直立人(Homo  erectus ,古代的 Homo  sapiens,尼安德尔人)最早到达温带欧洲至少在距今50万年前,他们的食谱中明显地包括大量的肉食,这可以在考古遗址中他们遗留的动物性垃圾获得证明,也可以从解剖学上显示他们的脑很大,而内脏很小(参见上表)加以证明。凡此,都说明他们需要消耗高质量的能量用于奔跑。   
    上述欧洲早期人的大量肉食现象,到新石器时期仍然如此。据英国考古学新近的报告,对英格兰中部和南部10处z址中的23个新石器时期的人骨进行分析的结果,认为这些早期的“农民”,他们的食物主要靠肉类及其副产品如乳、干酪等,植物性食物只占无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人骨的年份经测定,约公元前4 100~2 000年,贯穿整个新石器时期。这个研究的根据是,人体是由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都是从进食获得的。追踪身体组织有机质的来源,有许多方法,其中之一是检查某些元素的相对比例,即骨骼中蛋白质的稳定同位素含量。通过同位素分析,可以知道某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食谱。其中一个特别的同位素可以趟呶颐悄掣鋈说氖澄镏饕来自植物或动物。通俗地说,就是对比人的同位素数值和动物的同位素数值。如果人的同位素数值更接近于食草动物(如马、牛),表示他吃食较多的植物性食物;如果他的同位素值更接近于肉食动物(狼、狐狸),表明他吃食较多的动物性食物。需要指出的是,当时所食的动物性食物,已经是人们饲养的家畜之肉。[4]但这只是英国的情况,欧洲大陆的种植业历史也是很悠久的,在公元前5 000~3 500年。不过它们是呈星点般分散在欧洲的中北部,与中国的情况不相同。中国应用同位素于测定新石器时期南方和北方人的膳食结构的研究,急待开展。
(作者 游修龄,原载《中国农业通史・原始农业卷》第七章第三节 )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