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25|回復: 0

[史學] 读《资治通鉴》:孔子的选择(1)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0-11-3 13: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新浪
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齐鲁之学和三晋之学在侧重点上存在着差距和分野,前者注重对“成人之道”的探讨,无以复加地强调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关键,对人的存在做一种形而上的承诺。他们指出,人和动物的区别,正是在于对动物性的超越,而非受肉体欲望的制约和牵引。因此道德上的自觉,才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齐鲁之学多强调道德修养,并希望以此来动整个社会之改良。这种学问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内圣之学”。
  
  齐鲁之学以孔子为肇始,采取的是以“仁”释“礼”的文化重建策略。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的周礼虽遭破坏,但仍然有着“余威”,对各路诸侯还有着相当大的震慑,他们在行动中还不能不顾及。这一点,黄仁宇先生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分析得很透彻,从各路诸侯交战的“文明”就可以看出来。所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孔子对“周礼”还有一些信心,表明以没落贵族为代表的孔子企图通过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的秩序和和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孔子看来,能不能“文”,是区分人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更是划分野蛮和文明的根本标准。而当时之所以会出现“八佾舞于庭”这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现象,就在于“周礼”所赖于存在的信仰体系出现了坍塌(这个问题阐述起来就太麻烦了,有兴趣地可以去看一看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而孔子就是要为“周礼”找到一个淡定、自觉的支点,从而使得“周礼”不再是外在于人的东西。这个支点是什么呢?孔子找到了“仁”,而“仁”的外化就是“礼”,二者的互动充满了无限的活泼和鲜活:“人而不仁,如何礼?”人如果没有“仁”这种内在的情感依托,外在的循规蹈矩又有什么意义?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克己复礼以为仁”。在外在的行为规范遵守中慢慢体会和把味“仁”的情感,前者是外化,后者是内化。因此,孔子虽然多次强调“仁”,《论语》中“仁”字共出现66次,但每一处的意思都不一样,这是因为孔子没有把“仁”概念化,现成化,而是让人在俯仰进退之中细细体味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关于人性,孔子也没有现成化和定义化,没有作出“性善”或者“性恶”的独断,而是发乎“几微”,认为“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在孔子看来,无论说“性善”还是说“性恶”,我们都能够找出一些相反的证据“证伪”这种独断。人性恶吗?为什么人能有一些令人感动的善举,而且这些善举都无法用功利的理由来解释?人性善吗?为什么人有时候是那么的残忍和卑贱,非要有外在强制性的束缚才能中规中矩?这样说,无论说人性善还是人性恶都是错了,套用康德的话来说,陷入了二律背反,A和非A可以同时为真,又可以同时为假。人类自身的理性由此陷入了矛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还是套用康德的思路,“人性”根本不是一个知识论问题,而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而理性无法回答形而上学的问题,因为其只能应用于“现象界”,而不能应用于“本体”,一旦进入了自己不该进入的领域,就会出现矛盾和悖谬。就像上面关于人性的独断一样(孔子的两个传人,孟子和荀子恰恰是做了这样的独断,从而都偏离了孔子的轨道)。但人的理性在本性上又愿意去回答这些问题,造成了理性的僭越,陷入二律背反。所以,孔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甚至不下定义,述而不作,总是想把“仁”和“礼”维持在中间,保持各自的鲜活和活泼。而这也正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刻含义。孔子所担心的就是把“人”这样一个形而上学问题蜕化成一个知识论问题。但遗憾的是,圣人苦心人们无法体谅,历史的演进无法阻挡,先知性的思想家在其身后必然面临着被肢解的命运,无论是后来的孟子所坚持的“人性善”还是荀子所坚持的“人性恶”,都把一个形而上学问题变成了一个知识论问题,使得人性以貌似知识的面目出现,其实这是一个假问题,是理性妄自尊大的产物。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