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0|回復: 0

[史學] 读《资治通鉴》:仁与智的纠缠(3)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0-11-3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新浪博客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人从来不需要外在的寄托(比如上帝)就能坦然地面对人生,更不需要任何超越性的追求(比如科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中国人的价值和安身立命之所就在识见。而对外在的一切,往往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语怪、力、乱、神”等等,都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中国文化没有那种向外追求的形而上冲动,而是在世间的生活中寻求超越,在平凡的人生中寻找尊严。而这些就是“世俗”(世俗不是庸俗,没有任何贬义,只是描述一种文化的特质)。而为这种世俗生活提供支点的则是伦理。伦理就是一种建立在血亲情感之上的价值依托,是世俗生活得以成为可能的关键。血缘的关联性让中国人永远不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只能生存在以血缘为基点的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个人的价值,也只能在在这个网络中实现。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中国人的礼仪规范,也正是从人伦情感出发建立起来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矣。君子求本,本立而道生,孝悌,可谓人之本也”。对父母的爱,对兄长的敬,是发自内心的,在行为上恪守一些礼仪规范,表示对他们的尊敬,自然也不是勉强的。这里,“仁”和“礼”形成了互动:一方面,“人而不仁,如何礼?”,人如果没有内心中的孝悌之情,怎么会在外在行为遵从“礼”?在这里,“仁”是基础,是根本,“礼”不过是“仁”的外在显现和自然延伸,是内在情感的外化。另一方面,“克己复礼以为仁”。通过外在行为中遵从一些礼仪规范,自然就会生发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情感。这里,“仁”是外在仪式(礼)的内化,是一种文化心理效应。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情感是真切的,遵守外在规范是甘心情愿的。在“仁”“礼”互动的过程中,中国人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正是在这种伦理世俗的生活中,中国人根本就不需要上帝的监视就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根本不需要上帝的引导就能坦然地面对生死,也根本不需要法律的强制就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道出了中国人作为个体的安身立命和价值取向,也反映出中国人孜孜以求的道德境界。
一天人,合内外,正是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世俗性。一天人,表示的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表明,在人事之外并没有一个人格神的存在,中国人眼中的“天”乃几微之天,没有人格的特征,它并不在世间的人事之外,相反,其“几微”处处显示在世间,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尽人事,方能知天命。孔子说:吾有三畏:畏天命、畏圣人,畏大人之言。天命由是成为了中国人最大的禁忌。和西方人不同,要做到“知天命”,没必要向外寻求,将自己的心灵向外寄托,只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事”中做到“克己复礼”,“以德配天”,人生也就有了寄托和意义。
内有“仁”,外有“礼”构成了中国文化最根本的格局。前者涉及修身,即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仁者,爱人”,个人的学习也不过是逐渐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至善”估计无人能达到,所谓的“止于至善”,则暗示一个人的修养和学习其实是一个终生的过程。用古代的话语系统,是“内圣之方”,用现代的话语来说,就是“终身教育。”而后者,则是社会秩序的调整和安排,就是以血缘伦理为核心和支点,建立起体套高低有分、贵贱有别的伦理规范,以保证一种有序的社会生活。这一规范以血亲情感为根基,以一系列符号系统为标识,逐步散开,深入古代中国伦理、道德、政治各个领域。而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体认和研究,就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外王之术”。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