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54|回復: 0

[汉语词典] “语义语法”说略 (2)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12-14 10: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汉学网
四、语义语法的研究方法
  语义语法的哲学背景就是坚持“两点论”,而不是偏激的“一点论”。两点论就是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也看到它的那一面。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形式跟意义的双向研究
  从偏重形式研究转向以语义切入为主,即强调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和语义选择。语义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的客观存在是公认的,主要指句子内部的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包括直接成分,也包括间接成分。例如:
  王冕死了父亲。
  女排我们冠军拿了三个。
  例1其中“王冕”和“父亲”为间接成分,但语义上却密切相关,构成领属关系,即“王冕的父亲死了”。例2表面上句子前面有三个名词主语,其实“女排”和“冠军”之间存在领属关系。
  不仅如此,而且还也可以指不同句子的成分之间的语义上的联系。例如:
  他唱了一只歌,又跳了一个舞。
  “唱了一只歌”跟“跳了一个舞”分别是句子,但通过副词“又”建立了语义上的联系。
  更为重要的是语义指向还可以指句子跟句子之外的知识背景建立语义上的联系。例如: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今年”通过副词“又”,可以联系到“去年”甚至于“前年”,即使上下文中都没有出现,但我们还是可以理解。
  2.语义特征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句子成立,有的句子不能成立。例如:
  A关了一盏灯 把一盏灯关了
  寄了一封信 把一封信寄了
  B开了一盏灯 *把一盏灯开了
  写了一封信 *把一封信写了
  A能够变换为把字句,B不能如此变换,说明其中起作用的是主要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区别:A组动词具有【+去除】语义特征,而B组的谓语动词则具有【-去除】语义特征。下面的例句是歧义的,说明其中的动词有时是【+去除】,有时却是【-去除】:
  A倒了一杯水→ 把一杯水倒了(倒出)
  烧了一车炭→ 把一车炭烧了(烧掉)
  B倒了一杯水→ *把一杯水倒了(倒进)
  烧了一车炭→ *把一车炭烧了(烧得)
  关于动词的语义特征已经研究得比较多了,但是,要指出的是:不仅动词的语义特征对句法结构有制约作用,名词的语义特征同样也有明显作用。例如:
  A烧了一桶油→ 把一桶油烧了
  (油【+可燃性】)
  B烧了一杯水→ *把一桶水烧了
  (水【-可燃性】)
  此外,语义特征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词语可以组合,有些词语却不能组合。例如:
  很有钱、很有思想、很有水平、很有激情、很有经验……
  * 很有铜钱、很有房子、很有桌子、很有衣服、很有汽车……
  很有几个铜钱、很有几间房子、很有几张桌子、很有一些衣服……
  * 很有三个铜钱、很有四间房子、很有两张桌子、很有五件衣服……
  “很”是程度副词,而“有钱”、“有思想”等属于抽象属性,也具有【+程度性】,所以可以修饰,但是“有铜钱”、“有房子”则是具体的事物,具有【-程度性】,所以不可组合。“几个铜钱”之类由于带上“几个”、“一些”等模糊数量词语,又获得了【+程度性】,所以可以组合,而一旦改为具体的明确的数字“三个”、“四间”,则具有【-程度性】,就又不可组合了。对以上四组的合法性,只有用语义特征来解释才说得清楚。
  语义特征还可以解释语义指向所无法揭示的道理。例如:
  A 老王有辆汽车很破旧。
  B 老王有辆汽车很得意。
  C 老王有个女儿很骄傲。
  A“破旧”指向“汽车”,B“得意”指向“老王”,因为形容词“破旧”的语义特征是【+事物】,而形容词“得意”的语义特征是【+人】。C则有歧义,因为形容词“骄傲”的语义特征是【+人】,所以语义可以指向“老王”,也可以指向“女儿”。
  语义对句法起决定作用,但是,一旦句法结构形成,也会对语义起反制约作用。例如:
  时间、数量词语在“才”之前,由于“才”对后面的动作行为进行限制,因此主观上认为“时间晚”,同时这类句子也可以表示“数量多”或者“年龄大”。例如:
  (1)他们二十年前才搬到北方来。(曹50)
  (2)一米七才够标准。
  (3)六十岁才可以退休。
  时间、数量词语在“才”之后,由于“才”对后面的“数量”词语进行了限制,因此在主观上认为“数量少”,同时这类句子也可以表示“时间早”或“年龄小”。例如:
  (1)一共才花了两块二毛钱。(骆30)
  (2)现在才不过五点钟。(曹258)
  (3)我已经快三十了,你才十八。(曹40)
  试比较下面两组例句,可以发现有关词语在“才”之前与之后的区别:
  (1)八点钟才起床(时间晚)~起床才八点钟(时间早)
  (2)六十分才录取(数量多)~录取才六十分(数量少)
  (3)三十岁才结婚(年龄大)~结婚才三十岁(年龄小)
  要特别指出的是,不管原来的数量、时间、年龄是多少,只要进入这一句法框架,它就必然表示这一语法意义,这就表现为句法结构对语义的强制性。
    (二)共时和历时的双向研究
  现时的汉语共同语实际上只是历时汉语的一个横切面,它一方面在时间的纵轴上处于发展的进程中,另一方面在空间的横轴上处于方言的网络中。所以,我们的有关研究必须从孤立研究转向纵横交叉的研究。
  1.横向比较,即通过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语法发展的轨迹,有的还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例如:
  北京话: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吃过?*有吃。
  上海话:有没有问题? 有没有吃?
  香港话:有没有问题? 有没有吃?
  事实上,现在“有没有VP?”的句式已经在北京人口头上大量出现,特别是一些常用的问问候性句式,例如“有没有吃过饭?”“有没有去过那里?”不仅如此,“有VP”的肯定性回答或陈述也可以出现,例如“有去过”“有下雨”。这说明语言(方言)的接触、语言(方言)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2、纵向比较,即历史语法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语法化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例如:
  北京话的反复问句:VO不VO?――VO不V? 吃饭不吃?
  上海话的反复问句:VO不VO?――V不VO? 吃不吃饭?
  现在“VO不V?”格式逐渐衰退,甚至于开始消亡,而“V不VO?”格式却行为却兴旺发达,甚至于不是“VO”结构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提问格式。例如:“小不小便?”“睡不睡觉?”“鞠不鞠躬?”“大不大扫除?”更为进一步的是形容词的格式化,可以问“漂不漂亮?”“大不大方?”
    (三)静态跟动态的双向研究
  从原先单纯的静态研究转向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交融研究。所谓的动态,当然可以有各种理解,但是,关键是具有发展变化的观念,即采用一种比较的、发展的、变化的动态眼光来看待一些语法现象。例如名词跟动词是两大词类,但是动词有名词的某些功能,成为动名词;而名词中也有一些具有动词的功能:
  (1)“动量动态名词”,可以加动量词:
  一阵+风/雨/雪 一顿+饭/点心/皮鞭
  一场+球赛/战争/灾难 一次+机会/手术/仪式
  (2)“时间动态名词”,可以添加“前”“后”:
  雨前/雨后 饭前/饭后 会前/会后 课前/课后
  球赛前/球赛后/战争前/战争后 假期前/假期后 手术前/手术后
  ?酒前/后?仪式前/后
  * 风/点心/皮鞭/枪声/京剧/挫折+前/后
  (3)“进行动态名词”,可以插入“××正在进行之中”,而一般动态动词却不行:
  球赛正在进行之中(战争/会议/手术)
  * 雨正在进行之中(饭/假期/灾难)
  这样就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建立起一个“连续统”,两头的动态性和静态性最强,越向中间,这两种属性就越加兼有。
    (四)事实跟理论的双向研究
  语言事实是第一性的,但是任何的事实的研究都必须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上来认识,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例如双音节动词加上双音节名词,就有三种组合的可能性:
  1.学习外语/技术/人家(动宾关系)
  2.学习园地/方式/对象(偏正关系)
  3.学习文件(动宾关系/偏正关系)
  显然,第1类动宾短语最为常见,但是第2类偏正短语也并不少见,问题是这两类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要受到语义上的制约,也就是V与N之间在语义上构不成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关系。例如:
  (1)游泳中心、服务对象、考试成绩、毕业仪式、游行路线(V为不及物动词,无法携带动作对象)
  (2)驾驶技术、建设速度、学习园地、翻译机构、救济金额(N不可能成为动作的对象)
  (3)欣赏水平、宣传提纲、推荐人员、依赖关系、庆祝典礼(V与N无法直接匹配,如果要形成动宾关系,语义上必须得到满足,例如“欣赏他的写作水平”)
  (4)登记人数、交换材料、学习文件、翻译小说、处理相机(既可以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偏正关系,歧义)
  这样,我们在理论上就可以概括为:动词跟名词的组合,不一定就是动宾关系,也可以分析为偏正关系。关键是动词跟名词的语义上的制约。这就打破了历来以为动词加上名词如果是确正关系时,这个动词就要解释为动名词。我们的研究推翻了这一结论,而认为在这样的组合中,动词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起决定作用的是语义上的关系。第(4)组是歧义的,这在语音形式上也有所反映。如果理解为动宾关系,重音在宾语上;如果理解为偏正关系,重音在前面的动词上。
    (五)描写跟解释的双向研究
  描写与解释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描写是基础,是根本;但是光有描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做出必要的解释。反过来说,光是提倡解释而不去作描写,那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需要的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例如:
  (1)我来了,他也来了。
  (2)我来了,也看见了。
  我们感觉到,显然例(1)的像似性要强于(2)。但是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进一步考察的结果,我们发现:关键是前发句与后续句之间相同或相异的成分,在句子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一般地说,如果谓语相同,仅仅主语不同,则像似性强;反之,谓语不同而仅仅主语相同,则像似性要弱一些。这就需要我们作理论上的解释。从句法上解释,因为一个句子的重心是谓语,特别是谓语动词,所以动作如果相同,则给人的感觉是像似性比较强;从认知上解释,不同的主体发出相同的动作,虽然实际上两个动作不可能完全相等,但是人在心理上的感觉是相同的,好比“天鹅舞”里四个小天鹅在跳群舞时,观众的感觉是四位一体,动作划一,带有一种美感。这就叫“相同动作的像似性距离”接近于零,这时不同主体的差异可以被忽略不计;而相同的主体发出不同的动作,虽然是同一个主体,但是由于动作不同,在人的心理上,感觉两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像似点,尽管发出不同动作的是相同的主体,这叫做“不同动作的像似性距离”无穷大,这时相同的主体几乎被忽略不计。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同动作的像似性距离要远远大于不同主体的像似性距离。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进一步比较其他语义相似以及语用相似的不同类型的也字句,最后我们就有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字句的前后句必须遵循“像似性原则”,从而形成一个像似性程度不同的连续统。
  当然,关于“语义语法”的内涵,包括理论、原则、方法、范围等,都是可以讨论的。但是,我们深信:“语义语法”具有极大的解释力,不仅表现在总的宏观理论框架方面,而且可以体现在具体的微观研究上,比如词语的双向选择、句子成分的匹配关系上。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将有三个亮点:语义语法、方言语法以及历史语法。而语义语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语法理论,必将为汉语语法研究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邵敬敏.形式和意义四论,语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 邵敬敏.论汉语语法的语义双向选择性原则,中国语言学报(8).
  [5] 邵敬敏.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世界汉语教学(4).
  [6] 施关淦.关于语法研究三个平面,中国语文(6).
  [7] 史有为.汉语语法研究百年回顾,香港语文建设通讯(58-59).
  [8] 王维贤.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些方法论问题,语法修辞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9] 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 朱德熙.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